登陆注册
18475000000001

第1章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类国。行拘类国法治处。是时贤者阿难。独闲处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为分明易现。便贤者阿难。夜已竟起到佛。已到为佛足下礼已讫。一处止已止一处。贤者阿难白佛。如是我为独闲处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为分明易现。佛告阿难。勿说是分明易知易见。深微妙。阿难。从有本生死。是阿难。从本因缘生死。如有不知不见不解不受。令是世间如织机蹑撰往来。从是世后世。从后世是世。更苦世间居。令不得离世间。如是因缘。阿难。可知为深微妙。从有本生死明亦微妙。若有问。有老死因缘。问是。便报有因缘。何因缘阿难老死。便报生故。若有问。有生因缘。问是。便报有因缘。何因缘生。有故为生。若有问。有因缘有。便报有因缘有。何因缘有。报受因缘有。若有问。有因缘受。报有因缘受。何因缘受。报为爱求因缘受。如是阿难。从爱求因缘受。从受因缘有。从有因缘生。从生因缘老死忧悲苦不可意恼生。如是为具足最苦阴。从是有习。生因缘阿难为老死。是故说。是为从是致有是。当从是阿难分明。为生因缘老死。若阿难无有生。为无有鱼鱼种。无有飞鸟飞鸟种。为无有蚊虻蚊虻种。为无有龙龙种。为无有神神种。为无有鬼鬼种。为无有人人种各各种。若如有如有无有。亦无应有令有生。一切阿难无有生。为有老死不。阿难白佛言不。佛便告阿难。从是因缘当知。为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老死为生故。生因缘阿难为老死。生因缘阿难为老死。若有问。有因缘生。可报有因缘生。何因缘生。为有因缘故。从是阿难因缘当知。令从是有有因缘生。若阿难有因缘无有。宁有鱼鱼种。飞鸟飞鸟种。蚊虻蚊虻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人人种各各种。如应应有无有。亦无有者为有无有。一切阿难无有。为有生不。阿难言不。是故阿难从是发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生为有有故。从有因缘阿难为生。若有问。有因缘有。便言有。何因缘阿难有。可报为受因缘。有因缘有。如是分明为受因缘有。设阿难受因缘无有。亦无有受有。一切阿难无有受。为有现不。阿难报不。如是阿难。为从是起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令有受。受因缘阿难为有。有因缘阿难受。有因缘阿难受。如是问对。为有何因缘有受。可报爱因缘。从是因缘阿难当知。为爱因缘受。若阿难无有爱。亦无有受。亦无有当受。一切阿难无有爱。为有受不。亦有受名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为从是发。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为爱因缘受。爱因缘阿难为受。如是阿难为爱因缘求。求因缘利。利因缘计。计因缘乐欲。乐欲因缘发求。以往爱因缘便不欲舍悭。以不舍悭因缘便有家。以有家因缘便守。从守行本。阿难便有刀杖。从有刀杖。便有斗诤言语上下欺侵若干两舌多非。一致弊恶法。若阿难。本无有亦无所守。亦无有守。一切阿难无有守。为有刀杖斗诤语言上下欺侵若干两舌多非一致弊恶法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是从是发。是为本是为习是为因缘。刀杖斗诤语言上下欺侵若干两舌多非。一致弊恶法。从守故阿难便有刀杖斗诤语言上下欺侵若干两舌多非。一致弊恶法。如是但为多苦为从五阴习致。家因缘令有守。是故为说是当从是知。阿难。为家因缘守。若家因缘无有。已无有受。当何因缘有家。一切家因缘无有。宁有家不。宁有刀杖斗诤语言上下欺侵若干两舌多非一致弊恶法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令有守。为守故从家阿难令有守。难舍悭因缘令有家。从是因缘有是。当从是因缘知。阿难。为难舍悭因缘令有家。若难舍悭阿难无有。亦无有受。已无有受。宁当有悭难舍不。一切阿难悭难舍已无有。宁当有家不。阿难白佛言。无有。如是阿难。从是起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受家。悭难舍故阿难令有家。从往受阿难因缘令有悭难舍。是故有是言。亦从是因缘有是。如是当从是因缘阿难可解。为从发受。从是受悭难舍。若阿难发受无有。宁有受。亦何因缘往受。一切阿难无有发受。宁当有悭难舍不。阿难白佛言不。如是阿难。从是起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令悭难舍为发往受。故亦为发有因缘。故阿难受有悭难舍。欲贪因缘阿难令有发。是故说是。当从是因缘阿难知。为从欲贪因缘令发。若欲贪阿难无有。已无有因缘。亦何因缘当有欲贪。一切阿难欲贪无有。宁当有发往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发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令发为有欲贪。故为从欲贪阿难令发。已发从发往令有欲贪。是故为说。当从是因缘知。为从发往令有欲贪。若无有发往阿难亦无有令发往。一切阿难虽发往若有贪欲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为从是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贪欲为有。发往因缘令有欲贪。从是利故阿难令发往。为从是说是当从是因缘知。为从利因缘令发往。若阿难以无有利亦无有求。亦何因缘有求。一切阿难已无有利。宁当有发往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发往利故利故亦发求。从求因缘故令有利。故说是从是因缘当知。令从求因缘有利。若求因缘阿难无有。亦何因缘有求。亦从何因缘求。一切阿难以无有求。若有见利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为有利为有求故。求故阿难令有利。从爱故令有求。是故说当从是知。令从爱求。若阿难无有爱。亦无有求。亦无有因缘求亦无有爱。一切阿难爱无有。宁当有求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有爱故令有求。求故令有爱。彼阿难欲爱亦有爱。是二皆痛相会。有痛因缘阿难若有。问是。便言有。何因缘有。便言更因缘有。从是因缘阿难亦当知。令更因缘痛。若阿难眼不更。亦无有应当更。眼亦不得更。一切阿难眼已不更。宁有眼更不。亦有眼当因缘生不。为乐为苦为亦不乐亦不苦。阿难应不。如是阿难。从是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令眼更痛。眼更因缘阿难令眼知痛。耳亦如是。鼻亦如是。舌亦如是。身亦如是。心不更阿难亦无有当更。亦无更因缘令心更。一切阿难心无有更。宁当有心更入因缘令有痛不。令有乐不。令有苦不。令有不苦不乐不。阿难应不。如是阿难。是为有是为本是为习是为因缘。痛令有更。心更因缘阿难令有痛。若有问。有因缘更不。对为有。何等更有因缘。对为名字因缘。当从是阿难可知。令从名字因缘更。若从所处有亦从所处应受。令名身聚有。若阿难。从所处有。亦从所处应受无有。为有更有名字不。阿难言不。若阿难从所处有。亦从所应受无有。今名身有无有。宁当有对更不。阿难言不。一切阿难。名字亦色身无有。为有更不。为从有更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为从是是发。为从是是本。为从是是习。为从是是因缘。从是是更令从是名字。名字因缘阿难令有更。阿难有名字因缘。设有问。便对为有。何因缘名字。谓识因缘为有。当从是因缘阿难解知。为识因缘名字。若识阿难不下母腹中。当为是名色随精得驻不。阿难言不。若识阿难母腹已下不得驻去。为有名字得致不。阿难言不。识阿难为本。若男儿若女儿已坏已亡。令无有为。得名字令增长令所应足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起有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为名字从识。识因缘阿难为有名字。有因缘阿难识。若问是。便对有。从何因灭有识。名字因缘有识。当从是因缘阿难分别解。为名字因缘识。若阿难。识不得名字驻。已识不得驻得增上。为有生老死苦习能致有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从是致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识令有名字。名字因缘有识。是如是为识因缘名字。名字因缘识。止是说名止是处。对止是诤本现。当从有慧莫受。几因缘阿难为计痛是为身。阿难言。是法本从佛。是法正本。佛自归本。佛愿令佛说。令从佛说。是说受解利。佛言。听阿难。善哉善哉。谛受念。佛便说。贤者阿难应唯然。从佛闻。佛便说是。或阿难有见。是痛为身。或有见。是痛计非身。但为身更痛法见是为身。或一身为是痛。见不为身亦不为痛法。见痛法计是不为身。但为见是身为身彼阿难或为在是痛计为身。当为对说是。是痛贤者为三辈。有乐痛。有苦痛。有不乐不苦痛。是贤者。三痛见何痛应作身。乐痛时阿难是时二痛已为灭。为苦亦不乐亦不苦。是时但为乐更。乐痛阿难非常。苦要灭。乐阿难痛已灭。离身不在身计。是如是是时阿难苦痛便时。是时为两痛已灭。为乐亦苦。是时但为更苦痛。苦阿难痛非常。苦尽法。苦阿难痛已尽。身不复更知。是时阿难亦不苦亦不乐不更是痛。是时两痛灭。痛亦苦。但为是时不苦不乐更是痛。不苦不乐阿难痛法非常苦尽。不苦不乐阿难痛已尽。应无有身。自有是计。或阿难为行道。为是非常法。痛为计见身。或有阿难为行道。放散乐苦痛。为自见计身。如是阿难。因缘不应可为痛作身见身。彼阿难。或不痛计见是身。但为身法更痛。便可报。若贤者无有痛更。亦不见所更。宁当应有是不。是时阿难比丘不痛为见计非是身。宁应是法更痛亦见是身不。阿难言不。如是阿难。是因缘亦不应亦不可令或一无有痛计是身。但为身更痛。彼阿难所不计痛为身。亦不见是痛非身。亦不身更痛。亦痛法不见不计是身。但为计我为不觉是身。是身。便可报。一切贤者自计身。不更痛。宁应有身不。是时比丘不痛为身。身亦不更痛。痛法亦不为身。有身但为不觉身耳。如是观身。宁应身不。阿难言不。如是因缘阿难不应令无有痛为身。亦不身为更。亦不应法为身。亦不应不觉身为身。如是阿难。一切痛为作身已痛见见是身。几因缘阿难或为行道。不为痛作身为见不见身。阿难报。是法本从佛教。令亦从佛。愿佛为说。佛说已。弟子当受。令是说当为解利。佛告阿难。听是受。是谛受。重受念。是当为说。如是贤者阿难从佛闻。佛便说是。有阿难比丘不为痛作身。亦不见痛为身。亦不为身更。亦不痛法计为身。亦不见身见为身。亦不从或有是身。亦不从是见。见是身已如是见。不复致世间。令不复受世间已不复受致世间。便不复忧已不复忧。便无为度世。便自知为已。尽生老病死忧。已毕行已足。所应作已作。不复还在世间。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不计痛为身。自方便作。亦不见见为身。几因缘阿难或为行道。为色作身。阿难报法本从佛教。令亦从佛。愿佛为说。佛说已。弟子当受。令是说当为解利。佛告阿难。听是受。是谛受。重受念。是当为说。如是贤者阿难从佛闻。佛便说是。有阿难或为行道。为少色行为身。阿难或为行道。为不少色行为身。亦色无有量行为身。但为少不色行为身。或有阿难为行道。亦不为少色。亦不为无有量色亦不色少行为身。或有阿难为行道。亦不为少色。亦不为无有量色。亦不无有少色行为身。但为不色无有量行为身。彼阿难或为行道。少色行为身。现在阿难或为行道。少色行为身。己身坏死令复见身相像。如是不为是对行对如是致亦如是。齐是阿难或为行道。色少行为身。自方便计作。齐是阿难或为行道。色少行为身。自方计作。齐是阿难或为行道。色少行为身。令结使。彼阿难或为行道。不少色为作行身。但为色无有量计作为是身。现是阿难或为行道。色无有量为计作身。身已坏死令复现身相像如是不。为是对行对如是致亦如是。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为计身色无有量。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令色无有量为身令使结。彼阿难或为行道。不少色亦无有量色。计但为念少色为身。现在阿难或为行道。不色少为计身。身坏死令复见身相像。如是不为是对行对如是致亦如是。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不色少自计为致身。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不色少令身使结。彼阿难或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无有量。亦不无有色少亦不无有色无有量。为堕行身。现在阿难或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无有量。亦不无有色少亦不无有色无有量。为计堕身。己身坏死令复见身相像。如是不为是对行对如是致亦如是。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不色无有量自计为致身。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令不色为使结。齐是阿难或为行道。自计为致身。身几因缘阿难为行道。色不行作身。阿难报。是法本从佛教。令亦从佛。愿佛为说。佛说已弟子当受。令是说当为解利。佛告阿难。听是受。是谛受。重受念。是当为说。如是贤者阿难从佛闻。佛便说是。或阿难为行道。或不为色作身。亦不为色计为身。亦不为色无有量。亦不为色少。亦不为色无有量计为身。彼阿难为行道。不少色为作身。亦不为计是身。现是阿难为行道。不为少色作身。亦不为堕是身。己坏死令不复见是身相像。不为是对行对如是是无有。齐是阿难。为行道。为不少色为身。亦不计为是身。齐是阿难为行道。为不少色为身不使结。彼阿难或为行道。不为色无有量为身。亦不作色为身。现在是阿难为行道。不色无有量为身。亦不计是身。己身身坏死令不复见身相像。不为是对如是如是是为无有是。齐是阿难为行道。不色无有量为身。亦不堕身计。如是阿难齐是或为行道。不色无有量为身不使结。彼阿难或为行道。不为不色少为身。亦不堕身计。现是阿难为行道。不色少为身。亦不堕身计。己身坏死令不复见身相像。不为是对如是如是是为无有是。齐是阿难为行道。不为不色少为身。亦不堕身计。如是阿难齐是为行道。不为不色少令不使结。彼阿难或为行道。不行不色无有量为身。亦不堕计是身。现是阿难为行道。不为不色阿难为身。亦不堕计为成身。己身坏死。如是身令不复见是计。不为是对如是如是是为无有是。齐是阿难为行道。不行不色无有量为身。亦不堕计是身。齐是阿难为行道。不行不色无有量亦令不使结。齐是阿难或为行道。不行不色无有量为身。亦不成身。亦不堕计是身。亦有是七处阿难令识得驻。亦有二受行从得解

有色为令从是有。若干身若干思想。辟或人或天。是为第一识止处

有色为令从是。一身若干思想。辟天名为梵天。长寿本在处。是为第二识止处

有色为令从是。一身若干思想。辟是天名为明声。是为第三识止处

有色为令从是。一身一像思亦一。辟天名为遍净。是为第四识止处

有不色为令从是。一切从色想度多想灭为无有量空空慧受意止。辟天名为空慧行。是名第五识止处

有不色为令从是。一切从空行竟过无有量识从慧受意止。辟天为识慧。是名为第六识止处

有不色为令从是。一切从识慧过度无有量不用从是慧意受止。辟天名为不用从受慧。是为第七识止处

何等为阿难亦有二受行从得解。有从色因缘行道。令不更思想。辟天名为不思想。是为一受行从得解。有从不色因缘行道。一切从不用得度为受不思想亦有思想受行止。辟天名为不思想亦有思想。是为二受行从得解。彼阿难所第识止处。为从色行因缘行道若干身若干思想。辟名为人亦一处。若阿难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知是识亦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是从得出要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往处。阿难言不。彼阿难第二识止处。为从色行因缘行道。若干身一想。辟天名为梵身。长寿本第一在处。若阿难行道。是识止处以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是从得出要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三识止处。为从色行因缘行道。一身若干想。辟天名为明。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是从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四识止处。为从色行因缘行道。一像一身思想。辟天名为遍净。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行为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五识止处。为从不色行因缘行道。一切从色得度地想已没无有量空空慧行受止。辟天名为空慧。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六识止处。为从不色行因缘行道一切从空慧度识无有量受慧行止。辟天名为识慧。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七识止处。为从不色行因缘行道。一切从识慧度无有量不用已舍受慧行。辟天名为不用受慧行。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一受行从得解。有从色因缘行道。无有想亦不受。辟天名不思。若阿难为行道。已知是从受。亦知从受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是受行从得解。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彼阿难第二受行从得解。有从不色因缘行道。一切不用从慧得度过无有思想亦未离思想为受行止。辟天名为无有思想解。若阿难为行道。是受行从得解已知。为是解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是受行从得解。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若阿难为行道。如是知。如是见。说为不知不见。若有是结使。是时应说为常。是时应说非常。是时应说世间有本。是时应说世间无有本。是时应说得道以死复生。是时应说得道不得死。为有无有。度世死从是结使。是时阿难为行道。是七识止处二受行从得解。如是如有从谛慧见从是意已解已得解脱。是名为阿难为行道无所著从慧得解脱。亦有阿难八解脱处。何等为八色。观色。是为第一解脱处。内观色不想外观色。是为第二解脱处。观三十六物净身受观行止。是为第三解脱处一切。从色想已度。灭地想。若干想不念无有量空慧已受竟。辟天名为空慧是名为第四解脱处。一切从空慧已度无有量识慧受竟。辟天名为识慧。是名为第五解脱处。一切从识慧得度无所有不用受慧竟行。辟天名为不用无所用慧行。是为第六解脱处。一切从不用慧得度无有思想亦不无有思想竟受止。辟天名为思想。是名为第七解脱处。一切从无有思想竟得度灭思想亦觉尽身已更竟受止。是为第八解脱处。若已阿难行道。七识止处二受行。从得解脱。亦是八解脱处。是如有是慧已。更见从是竟我却不用。已得解脱。如是本福已身更竟止。是名阿难行道无所著从两行得解脱。佛说如是阿难受行

同类推荐
  • 对山余墨

    对山余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越缦堂读书记

    越缦堂读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势胜学

    势胜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武圣政记

    洪武圣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倾世帝王宠:凤华无双

    倾世帝王宠:凤华无双

    (原名《拂晓》)小短文,一会儿就能看完。感兴趣的随意看看就好不喜勿喷
  •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一次许愿池边的意外,少女苏翩紫穿越到陌生的千云大陆,成为邪道骗子世家的一员。骗的人越多,修为实力就越高?这是什么古怪的修练方法?人人以为苏翩紫是一个不能修练的废物,最后却发现她才是真正的大BOSS。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大BOSS的天敌、正义的使者、修炼天才郑皓弈出现了!天赋实力样样不输于她就罢了,怎么可以比她还腹黑奸诈?!郑公子你不是正道第一世家的道德典范吗?怎么可以比我这个骗子世家的圣女还会骗人?!【全文完结出版】简体书名《翩紫姬》,繁体书名《千王之凰》
  • 贱客行

    贱客行

    某大学宿舍住着7个男生,他们共同爱好是偷窥女生上厕所。徐动把女友艾雨的肚子搞大,打胎时发现怀的是双胞胎。徐动成了宿舍里的榜样,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作品直面大学生恋爱、性爱等问题,以80、90后的价值观挑战传统观念。
  • 系统之男配往上爬

    系统之男配往上爬

    一个宅男被狗扑倒,荣获系统一只以此嘉奖......小瑞:呜呜~~你...你怎么不去死啊......安景轩:小瑞,乖。系统:哼,小瑞瑞我这有上好的菊康灵哦!只要一抹,保证......
  • 孤城守卫之破晓黎明

    孤城守卫之破晓黎明

    一声剧烈的枪响之后,太平军向着北城发动了攻击。一触即发的战争之中,北城的最高指挥者,赵克,临阵脱逃。苏安,作为守城的一个小兵,又将何去何从?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 36°店铺服务

    36°店铺服务

    服务质量的优劣能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对于店铺而言,服务质量更是其产身之本。本书从对服务的认识,到店铺服务技巧与实务,再到处理客户抽诉并保持良好互动,层层递进、全方位地阐释了店铺服务的相关知识,是店铺经营者及服力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 鬼神墓志

    鬼神墓志

    第一次写小说,又没有存稿,所以重新修改!谢谢做为一名考古系的高材生,对未知的领域总是充满着幻想和好奇心。而历史总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充满着太多不解之谜,看似断断续续的历史,却有着难以捉摸的联系。广川王陵、黄河龙棺、楼兰遗迹、天塔之藏,九棺龙鼎、神秘魔都等等,这些无数的神秘遗迹、古墓等宛如一幅幅瑰画,在命运的牵引下,形成一个完整的诡异世界。这里有惊天的阴谋,也有永生不死的长生术。第一次写小说,又没有存稿,所以重新修改!谢谢
  • 一世灵魔

    一世灵魔

    自上古以后,九天一界巨变。神已陨,灵魔并立,为争古神,乱战遂起。灵祭祀,天地间最为神秘的存在,以弑魔为任,册封万灵,统御万灵为己用。苏家被灭族,已经死亡的苏晓,却因为往生咒奇妙复活,怀揣着神秘母亲留给他的残破《奇物志》,成为了天地间唯一的正统灵祭祀。为族报仇,建立帝国,驰骋天地,册封万灵!在这峥嵘混乱的大时代里,苏晓将掀起怎样的大手笔……一梦往生多少年,道自尽头沧桑变。红尘茫茫两无量,英雄一生何彷徨?这一世,我是灵?还是魔?我……还会是我么……
  • 旧十年

    旧十年

    开灯的是我,但我希望关灯的是你。你是我想驻留欣赏的风景,可看你的人太多了,而我是你生命中,最不起眼的。(更新不稳定了,本君子很恼怒,所以,你们就别恼怒了——)你长发飘飘,我收买了风,让你发拂过我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