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4500000011

第11章

上既室外三品破法折伏。此下品主法摄受。故胜鬘经云。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以折伏摄受故言正法久住。此下六品经文天台略用四意通释。一明来意。二明文殊独堪问疾。三有五。一为赴时释问之度。四将二度通经。初来意众渴仰之心。二明三观摄受。三快成如来净土之化。四时为入大品法花方便。五为还佛印定。初赴众渴仰者。上诸王士庶弟子菩萨称扬净名胜智胜德。大众虽生渴仰。未获见闻。若非文承旨问疾何以赴彼信心知权实二疾悟不思议解脱之深旨也。二明三观摄受引入。上来方便品诃王臣滞有之心。弟子品呵声闻空之惑。菩萨品呵方便菩萨未圆之行。若不文殊净名对扬摄受。如何悟入圆妙之门。所以文殊入与净名对扬宣一心三观令悟究竟不思议囗二之道。故有此下诸品来也。三为快成如来净土化者。若因文殊问疾闻不思议解脱之说。克疑三观悟入不二。自晓净秽二皆非垢非净。垢净为物非真垢净。得法性之净土也。四为入大品法花之弄胤者。二乘方便菩萨利根即座悟者得无生法忍观根之因二。大士声赞圆妙。声闻号叫自伤。菩萨计滞渐融。至大品法花方便。得无生法忍开佛知见。乃至得常住妙果。五为还归印定者。若因文殊扬六品经文。广演权实二。广真应利物即得。净名擎众归圆。赞扬印定辩佛事之不同。见妙喜而利物成不思议解脱净土之大益也 文殊独堪问疾者。其意乃多。唯出五种。一者位高故堪。文殊与诸菩萨虽同居等觉。而初心后位亦有浅深。故璎珞经曰。虽住等觉。住百千万劫入重玄门。是即诸入等觉初心故浅。文殊净名等觉后心位高故堪。余人位卑故不堪也。二垂迹故堪者。诸人多是实居等觉。文殊净名本是龙种金栗而迹居等觉。余人实者不堪。文殊同是垂迹故堪。三显圆者。诸大士本迹岂可定测。但诸菩萨辅佛多示方便教门故悉为净名所折。文殊净名辅佛显圆。所显既同故独堪也。四物情所惬诸菩萨辅佛行。何囗都不演圆。但化物缘浅。纵往问疾。众情未惬。文殊化物缘深。往问必忻慰友独堪也。五机缘不同。诸菩萨与净名有折摄之机。如砧槌成物。文殊与净名扣系之机。如两槌成物。故文殊入室互为宾主递相往成。复成就利物所益良多。三明所问之疾者。有二种。一者实疾。漏业为因。二者权疾。大悲所起。净名能化非疾而疾。故名为权。众生所化惑业所招名实。故下文菩萨疾者从大悲起。此即权也。今我此痛皆从前世妄相颠倒诸烦恼生。此即实也。释此二疾即为二门。初实后权。将释实疾略作三门。一因果分别。二因果相错。三轻重相对。初因果分别者。三因者即是贪嗔痴等分此四烦恼所起业果为因。故经云。皆从前世妄相颠倒诸烦恼生。又大经云。贪嗔痴慢而为痛因也。言果相痛者。由彼漏因感得地水火风四大之身生老病死五盛阴苦之果。相对者贪对水大。经云。水闰生。二嗔对火大。经云。嗔烧善根。三痴对风大。经云。四倒暴风四等分对地大。等分相即三毒等起。地大亦三大必俱。又瑞应经云。贪欲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准此义推等分对生。故下文云。有生死即有病。二因果相错者。六根万境贪嗔互起。则有八万四千烦恼之因病也。四大各起互相错摩。一大不调百一病恼。四百四病及至万病之果疫也。三轻重相对者。顺常三毒兼修归戒。故名为轻。十恶四重五逆断善谤法此名增重。轻因则感四大四苦人天之报。名轻果也。三涂无间四大四苦增剧之处。名重果也。第二明权疾者。大经明五行。谓圣行天行梵行婴儿行病行。此五行前三自利后二利他。是则同小善边名婴儿行。同烦恼边名病行。大慈起婴儿行。大悲起病行。故下文云。菩萨病次大悲起故也。大经云。菩萨住三谛三昧。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众生之疾也。二十五有三昧者。大经云。一无垢三昧破地狱有。不退三昧破畜生有。心乐三破饿鬼有。欢喜三昧破修罗有。如幻三昧破阎浮有。日光三昧破东弗婆提有。月光三三昧破西拘耶尼有。热焰三昧破北爵单有。不动三昧破四天王有。难伏三昧破忉利天有。悦众三昧破焰摩有。青色三昧破兜率有。黄色三昧破化乐有。赤色三昧破他化有。白色三昧破初禅有。种种三昧破梵王有。双三昧破二禅有。雷音三昧破三禅有。注雨三昧破四禅有。无碍三昧破无想有。照镜三昧破那含有。如虚空三昧破空处有。常三昧破识处有。乐三昧破无所有处有。我三昧破非想非非想处有。四以权实二疾通释此品及下五品经文。通此品者。从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已下至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疾是故我病已来。明净名大悲权疾利物方便。从物慰喻。调伏已下外事慰喻。内观调伏为所化实。文有三疾。谓调伏。文初初以空调有疾。二以无所受而受诸受已下。以大悲入假以有调空疾。三非真非有已下。以调未闻之行。是即初空调有破见思疾。二以妙有悉空破尘沙无知疾。三以中道正观遗无明住地之疾也。通下五品经文者。以问疾品略问权实二疾。垢薄之徒八千天子发菩提心。其余大士未即开发。故净名文殊次下五品广明二疾。何者于不思议品演大士权假大用。名广权疾也。观众生品广明空。佛道品广明假。不二法门香积品广明中道广实疾也。词理宽广比喻良多。其所证道得果所益多矣。故知六品经文殊意瞻言异理苻。总是明菩萨病行。文殊师此云妙德。新云妙吉祥。首楞严经下养之。曾已化佛号就种上尊 深往者之情者。谓叹上净名。令同往法人深生信义故曰深也 空室者。此表净土之广宗也 释迦囗明说法佛国现土表于盖中。净名示不乖宗。空室显于方丈。故文殊问室空。所以答云。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复次昔众生迷故净土变为三界。法身变为天魔外道。净名悲化亦不现。今文殊入室谈论。群生克悟。悟则三界性空。故空室表之。爱见归道故无侍。表净名悲愿。故见度表之不来相而来。睿云。鸠摩罗什法师正玄文摘幽旨。始悟前译之伤本谬文之乖趣 至如不来相为辱来不见相为相见未缘法为始神缘合法为止心。诸如此比无品不有。法师并正之。复次从庵园故不来而来。见空室故不见而见。复次百千天人滞有故定见五百声闻。说空故不见菩萨。处中故不见而见也。复次众生迷生故见来。迷死故见去。既复于生死去来莫能自违。要因大士应物来去。方悟于无来去耳。又见无相理名真不见。取六尘相非真可见。众生昔来妄着伪见。今文殊入室必令众生见无相见之可见。妄相见倒见自然不断更不可见也。定可忍否者。菩萨自既无疾。何有可忍不可忍。既为众生疾。即众生疾可忍。菩萨疾可忍。众生疾不可忍。菩萨亦不可忍也。若约众生论疾辩忍不忍者。不堕八难生值佛法名为可忍。闻法受行名疗有损。一受不退名为增也。又五逆断善谤方等经不可忏悔除不可忍。余非邪定聚故可忍也。亦可。一切犯前皆堕三恶是不可忍。三归五戒已知修善根胜故可忍。复次三界轮回皆不可忍。二乘出离是可忍也。复次二乘半字滞彼化城是不可忍。大乘满字方名可忍。复次方便大乘未入圆妙名不可忍。圆顿究竟方名可忍。疗治有损者。此亦约众生论菩萨损不损也。大士以法药疗生有损不损。应作四句料简。一根钝遮重。善根力微。重业所纵。施法药疗不可损二根钝遮轻。如槃特比丘诵一偈得罗汉果。三根利遮重。如鸯掘魔罗杀人见佛得悟。四根利遮轻。如身子目连闻二谛得道。迦叶自性无是等也。此之四种初入定不损。二三人过佛胜缘得损不过胜缘不损也 第四人过皆损不至增乎者。此亦以众生病增不增辩增不增也。如世人病四种。一者从得病渐增名增增。二初重后逾名增损。三初损后增名损。四初轻后损名损损。约此明菩萨度生亦有四种。一者增增。如善星调达等破法怀僧之流也。二初增后损者。如鸯掘之流。初杀等业甚重。后出家闻法发悟甚胜。三初损后增者。如释论明。一比丘修得四禅谓是四果。临终见生处。谤无涅槃。便堕地狱。及诸为法出家后滞名利执师谤法之徒。名损增也。四损损者。即身子等圣人是也 从痴有爱者。有师解。痴是邪见迷理。爱是贪嗔迷事。此之二惑摄一切惑。生死众病由此而生也。又云。痴是无明过去因。引生今身。爱见现在因。引生未来身。以此痴爱相续十二因缘轮回不绝。故名从生也 此明悲之始不必就已为言者。有缘之悲即从发心起。诸无缘之悲与诸佛身同体。是即众生痴爱与法性同源。无缘大悲共真如合体。众生始背法性即名痴爱。菩萨返迷达性即名大悲。故今就悲体为言不就发心受称故云也 六十二见者。背理起见故云见。言六十二者。中有论涅槃。品颂云。灭后有无等。有边等常等。诸见依涅槃。未来过去也。释曰。灭后有无等者。谓如来灭后有如来无如来。亦有亦无如来。非有非无如来。此四见依涅槃起。神及世间有边无边等。四见依未来世起。神及世间常无常等四见依过去世起。三四十二见历五阴起来六十见颂。又云。何如者是一果。长行释云。何者身即是神(一义也此是断见也)何者身异于神(异义也此是常)依六十见上加此根本断常二见名六十二见大品经佛母品云神及世间常是事实余妄语乃至神及世间边无边皆如是执见名六十二见。问云。何离六十二见即诸佛解脱。答。论颂云。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十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论又颂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论即。二际平等离诸戏论。名法佛解脱 众魔外道皆吾侍者。魔着爱惑也。外道执见惑也。方便教解爱为禅定。破见为智慧。此定通顺真名有侍也。今圆妙教。悟爱着即解脱。了邪见即正见。既缚脱平等邪正无二。故无侍也 慰喻等者。恐新学菩萨畏惧生死退失大悲故安慰之。若悟有为无常苦等。即不贪世间。既不贪世间。既不着世间。即能广积福惠。福惠既积。自然生死不能为患。若能不畏生死。大悲之行成矣。又有罪累故生死不畏。名能一念发菩萨心。一念随喜大乘即众罪自灭。何畏之有。故宝积经云。一念发菩萨心众罪消灭。涅槃云。闻常住二字不堕恶趣。法花闻经净信常生佛前也。又愍彼受身非己业系故无累也。又宿世长劫无益受生。上不能囗今答众生。何患之有。又悲心爱生增福无量。福积报胜何有畏哉。又理既如然。即安而无忧无忧即道别曰进道。即囗作医王。果成则能普济群品。所望如此。故云佛权说蕴界处等。今知蕴等法中实无有我。既除我见得二乘果。二乘我见虽除。不了如来权说蕴界执此为实。名为法执。故佛次于大乘为说蕴界缘生生无自性。令悟不生不灭法观也。是即蕴处三法俱我执也。因成相续相待三假俱破法执也。空病亦空前我法二病。执法定有为病。悟法本妄即病除也。今第三执空之病乃是舍有之无执言成病。若悟言假病即自除。故生云。且以言迹除之。此是言迹。似有非言实也。复次佛以假名名之空。遗凡夫定有之有。则有既不有。空亦不空。而惑者闻空不能遗有。而乃舍有执空。故生云。空以无病病有空耳。谓即有而空。此空无病。舍有执空有空为病耳。故大论云。诸说即于空为欲破诸有。若有得空者。诸佛所不作。肇师亦云。舍有而之空。其犹逃峰而赴豁。俱不免患也 以无受诸受者。此是大士大悲入假化物。即璎珞经中第二从空假入观也。前叹菩萨德云开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方便品中净名居淫室酒肆。及下佛道品明行非道为佛道。皆是菩萨正悟无生。三界六道二乘涅槃观如梦幻泡其业因。故无受。大悲权迹同事受生。故云而受。三界六道二乘涅槃所受不一。故云。诸受贪着禅味是菩萨缚者。注云。上界受生二乘取证。皆由着禅者。又解。上界禅味前爱见门收。此中言禅味。唯取二乘住空三昧沈空滞寂。所以为缚。故胜鬘经云。二乘持空三昧瓶醉般若无相酒。斯之谓欤。以方便生者。注云。为物受生。彼我无缚。所以为解者。谓随摄受生则为系缚。以大智慧了生无生。而方便现生方便名解也 有方便惠解者。此四栋权实二智。偏有即缚。证圆方解。关中以六住已下皆偏证未圆。七地已上二知圆证。方解亦可然矣。又准仁王般若经。登地已上二智即圆。八地已上用而常寂。即地前为缚。登地为解。又此四章前二章就化他行明方便。后二章就自行明方便也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者。谓二乘得灭度化火焚身名为尽。灭智论空名心尽。菩萨法身无身而身同六道。真心无心无心而智周万有。故云不尽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者。三界缘生生而无实。即是法性。而惑者六道受生随形染着。着形失利而言坏法性也。三十七品如前佛国品 行四无量不贪着生梵世者。凡夫依缘根本定加修无量为诸禅王也。菩萨知如幻故不生着也 行禅定解脱者。禅定是色界。四摄定是无色四空定。三昧者非空无相无愿也。乃是有觉有观等三三昧。谓有觉有观初禅也。无觉有观中间禅。无觉无观二禅已去。此三三昧凡夫随禅受生。非菩萨也。若空无相等三观四谛理非受生法。故不同

不思议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是娱乐皇帝

    重生之我是娱乐皇帝

    公元22世纪的国际刑警在一次抓捕罪犯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发生意外,重生到21世纪。发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娱乐圈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主要是棒子和鬼子两个国家,于是在不服输的心里作用下,决心加入娱乐圈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空。
  • 雪倾情:狂妃重生

    雪倾情:狂妃重生

    风凌雪是天山老人的弟子,也是千情宫的少宫主,气质高雅,聪明美丽,心思缜密,心机暗藏。她本与世无争,一心只想着能和心爱之人平平安安过完此生,谁知天不遂人愿,下山之后,各种阴谋诡计便接踵而来。当她最好的朋友拿剑架到自己脖子上时,当自己最亲的人为救自己而倒在血泊中时,她翻然醒悟:无欲无求得到的只有更多的伤害。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机关算尽,弄权朝堂;她,血洗江湖,惑乱天下,傲视群雄,俯瞰苍生。
  • 不及皇叔貌美

    不及皇叔貌美

    爱了十年的男人,为了迎娶别人,要烧死她!临死前,有人从天而降,救她出了火海。“你想做什么,我都帮你。”沈故渊道:“只要你最后姻缘得成。”“我要报仇!”池鱼咬牙:“要让那对狗男女付出血的代价!”只是,报仇归报仇,这么凶狠的女人,姻缘始终没个着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僵尸传说

    异界僵尸传说

    橘子新书《异世剑祖》,已经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顺手点击推荐收藏一下,拜谢!!
  • 元始心魔

    元始心魔

    因为意外,岳尘被卡在了‘补天炉’内,淬炼了无数年。直到火海熄灭……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当初刚刚死亡的时间点?带着进千年的记忆,岳尘这个小小的心魔师,再次踏上了女娲界的土地………………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竹马是个大无赖

    竹马是个大无赖

    不管是他心中的十三年前,还是与她相遇的十三年后。即便是儿时认定的对方也可以成为永恒……
  • 修真界军火商

    修真界军火商

    这是一个修真文明的世界。地下兵祖云帆携混沌图鉴而来。从此……手枪,狙击枪,火炮,坦克……风火轮,如意金箍棒,诛仙四剑……这些都将不再是梦想。
  • 空之界

    空之界

    白夜,在出生时遭遇天劫,一半灵魂处于混沌,一半投胎于21世纪的地球。在他窝囊的过到26岁时,被一个自称是母亲的奇异女子接引回天灵大陆,开始了修仙证道之旅。改名为《空之境》,原名《涳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