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6200000007

第7章 乔治·斯蒂芬逊

乔治·斯蒂芬逊,英国人,蒸汽机车的发明者,1814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火车机车。

1781年6月9日,斯蒂芬逊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煤矿的一个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一家八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微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几个孩子都没有上学的机会。斯蒂芬逊8岁那年,他就去给人家放牛了。但斯蒂芬逊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经常向人们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还经常给父亲送饭,看到轰隆轰隆转个不停的机器,他感到十分好奇,不停地向父亲打听这打听那。但父亲仅仅是一个司炉工,懂得的知识很少,并不能完全解答他的问题。斯蒂芬逊心想,等我长大了,一定想办法把这台机器弄懂。

14岁那年,斯蒂芬逊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一半,他终于有机会面对这个轰隆隆的大机器仔细瞧一瞧、摸一摸了。但他并不满足,他的最终想法是弄清机器里面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够运转。他在不断寻找着机会。然而一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机会。有时,他手直发痒,真想把机器打开,仔细瞧一瞧,但现实不允许。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总工程师说要把这台机器清洗一下,斯蒂芬逊自告奋勇地说他愿意下班后清洗。待其他工人师傅都下班回家后,斯蒂芬逊打来一盆水,把机器外部擦了一遍。按要求,他只能清洗机器外面,但斯蒂芬逊觉得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他大胆而又小心翼翼地把这台机器全部拆开了。在仔细研究了里面的内部结构后,才准备重新装上。但拆散容易,装配却很难。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安装好的时候,室外已经是满天的星斗了。

回到家,斯蒂芬逊一晚都没睡好觉,他担心这台机器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运转了。这样会耽误生产,他可负不起这样的责任。第二天,他一大早就来到了矿上。生火、添煤、发动机器后,机器飞快地运行起来,似乎比平时运行得还快一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从此,斯蒂劳逊对机器越发着迷了。他想看这方面的书,但识字太少,很多书都看不懂。于是每天晚上,他都跑到煤矿的夜校去上课。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每天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听课,他从不觉得害羞,相反更加努力学习。不久,他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2岁那年,斯蒂芬逊成了一名机械修理工。29岁那年又晋升为工程师。这时他已经注意到了蒸汽机的巨大作用,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大大提高了船的速度;此时已经有人在开始试制蒸汽机车,但都没有取得成功。斯蒂芬逊心想,如果真的能够制造出蒸汽机车,对于陆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我为什么不可以朝这方面去努力呢?

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以后,斯蒂芬逊马上行动起来。他不断向人请教,总结和吸取前人制造蒸汽机车的经验教训。他认识到,要让机车拖起沉重的货物,必须使蒸汽机放出的能量更多。他又找来有关蒸汽机方面的书研究起来。经过大量的知识积累,他决定付诸实践。他动手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了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而且,把立式锅炉改成卧式后,高度大大降低了,机车行走、转弯时也就平稳、灵活多了。此外,他还在车轮的圆边上加上轮缘,防止火车发生出轨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斯蒂芬逊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统靴号”的火车头。他亲自驾驶这个火车头,在煤矿上进行试车表演。可惜的是,火车头的震动太厉害,在试车过程中,由于机车上的螺栓震松了,以至翻了车,把一名乘车的英国国会议员和英国交通公司的董事长摔伤了。接着,人们的指责纷纷而来,一些原来赞成试验火车的官员,现在也开始反对了。

面对困难,斯蒂芬逊决定继续对机车进行研究和改进。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逊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又针对其他问题相应地进行了改进。

成功往往与“耐心”联系在一起。又经过11年的努力,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逊终于驾驶着他新制造的“旅行号”机车在多林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上进行试车了。这一次,机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越过中途的一个大斜坡,安全地到达了终点站达林顿。随机车同行的还有450名乘客,载重量已经达到了90吨。人们发出了一片欢呼声!

斯蒂芬逊终于成功了,各种媒体的赞誉接踵而来。在荣誉面前,斯蒂芬逊没有陶醉,而是继续研究,以求更大的改进。

不久,英国政府决定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两大城市之间修筑铁路,聘用斯蒂芬逊为总工程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终于通车了,世界从此进入陆上运输的铁路时代。斯蒂芬逊也将以其伟大的历史性贡献被人们赞颂。

同类推荐
  •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本书是文化记者李怀宇对多位著名学者的采访记录。访谈的内容大多涉及学术文化、历史人生,今集成此书,或可视作一位后学向前贤问道解惑的对话,从中探求一些知人论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见。
  •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高血压病食疗食谱

    高血压病食疗食谱

    本书含有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食谱、高血压病风痰上逆型食谱、高血压病气虚湿阻型食谱、高血压病肾阴亏损型食谱等八章内容。
  • 黑色圣祭

    黑色圣祭

    佛扉影版倾泻着金光的神殿,坍倒的信仰,是谁的眼角旁闪现泪光。染血的骑士,手中的剑滴下爱人的血,夜鸦嘶鸣。绚烂的神术,堆积的残尸,是谁在悲鸣。纠缠的誓言,缠绵的喜悦,那时的爱恋,唇齿间的约定。是谁挥断了,是谁抛弃了。瞳子版——埃米尼奥不用人家掰,偶承认偶系弯滴……十五岁,和一神术天才说,我喜欢你。……拖出去,雷焦……二十四岁,和倾国倾城的领导人把酒言欢。……推上床,压倒……二十五岁,和强大无比的自家师傅说,自家媳妇像漂亮的兔子。……剑一横,拍飞……背景很华丽,人物很华丽,情感很华丽,虐的时候,更加的华丽丽!某人自白:偶总有一天会在华丽中崛起,奋起,顶起!哈哈哈哈哈……一别扭受和一努力鬼畜的小白攻的纠缠。群号:87256409
  •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煞战神

    血煞战神

    暴力并不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但确实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在这百族林立,诸雄争霸的乱世里,这才是最终的真理!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我的魔王城

    我的魔王城

    在第四深渊,有一座高悬于天,犹如浮空大陆一般的魔王城。它的基础,是一间茅庐!
  • 末世重生之被逼成圣母

    末世重生之被逼成圣母

    米艳情重生了,在末世爆发十年前后终于远离小三的安稳日子里重生了,爱情里没有什么舍不得,只因为对背叛的醒悟还不够,重新来过的米艳情发誓,渣男白莲花都去死吧,老子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