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2000000057

第57章 多情的石头

平原上的石头

当朝霞出来,西北远处的雪山在灿烂的阳光下开始散发出神圣的光辉。传说中古蜀族的祖先蚕丛、柏灌就是从这西北的高山中一步步走进了成都平原。而后来鱼凫王田猎湔山时仙去,杜宇王最后归于西山。蜀族的兴起与山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西北的高山对于蜀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她是古蜀人心里的神(圣)山,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蜀先民的福地。她护佑着古蜀人在这一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古蜀人从成都平原以西的龙门山开采、运输来大量的石头。于是,温江有了几个与石头有关的地名。

石牛村。属和盛镇,1981年以境内农田基本建设中掘出过石牛,故名。(《温江地名录》)“石牛,约高二尺,横距新开江岸,与石鼓隔江相对。常夜间出,践踏禾苗,因击断其首,遂不复出,今犹存其大段。”(嘉庆版《温江县志》)

石鼓桥。在和盛镇王家庙,现已无存。“石鼓,邑东十四里王家庙有石鼓,约高二尺,其形微圆,与石牛隔河对峙。前人掘之丈余,雷雨交作,自是无敢掘者。古人相传有石牛对石鼓之谣。”(嘉庆版《温江县志》)

还有与石头有关的传说:

1.天牙石。“在凤溪河之西岸。其石入地不知几许,高六尺余,周围五尺余。若有掘者,风云大作。”(乾隆版《温江县志》)清代温江人葛云际作诗《过天牙石有怀》:“何处飞来物,灵巧夺天工。迹存千古盛,石比半通铜。莫计今时日,常多古雨风。可怜兵燹后,无复辨西东。”

2.石笋。“金乌池,邑西一里。唐高宗曾梦金乌集于西川水上,遣使访至此,见乌三足金色,浴于此池。岸有石笋二枚。”(嘉庆版《温江县志》)金乌池是温江历史上八景之一“金乌对玉兔”。

大石文化遗迹

来到平原的先民们,对原来居住的大山十分怀念,对石头情有独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古蜀王国崇尚大石文化,至今仍有遗迹。《华阳国志》称:“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唐代杜甫的《石笋行》说:“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证明唐时仍存,北宋时还可见,但到南宋时大石断裂,今在成都石笋街与西校场街民居水井内,仅存根部。与石笋同类的大石还有天涯石(成都东门天涯石街)、地角石(原在成都西北角,已毁无遗)、五块石(原在成都南郊公园北,已毁无遗)。另有支矶石,原在成都西门支矶石街,今移文化公园立栅保护,大势高约5尺,方柱形。石上原刻有唐刻“支矶石”三字,已磨灭,今字为后代补刻,是古蜀王朝遗存至今的唯一文物。

古蜀先民在温江也留下的大石文化遗迹。据乾隆版、嘉庆版《温江县志》记载,主要有天牙石、石棺、石臼、石船、石鼓、石牛、石笋等大石文化遗迹。遗憾的是这些大石文化遗迹现已无存,而石牛村、石鼓桥等地名则保存了大石文化的点点滴滴。

大石崇拜

这些大石来自哪里?由成都平原的地理条件所决定,必不产于温江当地,绝非天然生成,而是全部从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开采、运输而来。

为什么要很远地方开采、运输来这些石头?这与古人的大石崇拜有关。

古人普遍有崇拜祖先生存环境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即使进入早期城市社会后,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的变迁,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仍然要以不同形式表达出对祖先生存环境的崇拜。从高地迁往低地的族类尤其如此。世界文明史上早期城市中的一些巨型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神庙,都是以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祖先的生存环境山洞为原型的,本质上都是祖先崇拜和其生存环境崇拜。

蜀人的大石崇拜发源于蚕丛氏,“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石室即“累石为室”的邛笼。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其实也是模仿石室内建筑的墓穴。当蚕丛氏从岷江上游下迁至成都平原后,空间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虽不再居石室,但仍以不同形式的大石建筑来寄托对祖先及其生存环境的崇拜。此即古人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大石即为蜀人先祖灵魂和石砌建筑灵魂的共同载体,亦即二者相结合的物化形式。

令人感兴趣的是,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内出土一块与金、玉、铜器共生的大石,明显的是大石崇拜的遗迹。无独有偶,在岷江上游理县佳山寨石棺葬中,也出土一块不规则的梯形自然石块。两者虽然异时异地,但其大石崇拜传统如出一辙,绝非偶然。另一饶有兴味的事实是,三星堆一号坑的方向为北偏西45°,二号坑为北偏西55°,共同朝向蚕丛氏所由兴起的岷山。而同一时期成都羊子山土台大型礼仪建筑,方向也是北偏西55°,同样朝向蚕丛氏发源的岷山。这一系列现象无不显示出存在于其中的深刻的内在联系,说明其源头都在岷山,都与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可见,蜀国大石崇拜的祖源在岷山大石崇拜。由此也可看出,成都平原的大石文化遗迹,年代必在开明氏之前,是夏商时代的遗迹。

(顾平辑。原载《人文温江——温江地名告诉你》,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年)

同类推荐
  •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本书将历代对联分门别类,包括节日时令对联、喜庆祝贺对联、哀挽对联、名胜古迹对联、行业对联、趣巧对联等。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创业的力量

    创业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MBA同学会成立于1997年4月8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MBA同学会之一。同学会卓越创业俱乐部虽然才成立两年多,但在骨干成员的不懈坚持下,其论坛影响力越来越大,每次来到论坛的观众,已不限于交大的MBA学员或校友,各类社会精英纷至沓来,踊跃参与,见仁见智,议论风生。案头上的这本创业论坛演讲文集,就是论坛两年多来辛勤耕耘后的一份收获。
  • 法华三昧经

    法华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之神

    剑之神

    在目睹自己所有亲人死于贼人之手的那一刻,他的心便被怨恨填满,盖世神功变为杀人手段,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所经历过凄苦人生,还是快意恩仇的还报,他在杀戮中不断的深思着……然而他是否能经得起否周边的环境与人的诱惑呢?
  • 觉醒征途

    觉醒征途

    张云谦是一个宅在寝室的二流大学在读大学生,每天无聊的生活让他感到很迷惘。一天凌晨两点在寝室准备通宵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网页,单调地写着几个字:“想要不一样的生活吗?点击确定。”轻轻一点,似乎没什么变化。第二天一觉醒来,却发现似乎什么都变了。沉睡纪,我们是身怀绝技的大学生!布武纪,与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争霸天下,与宫本武藏、上泉信纲巅峰对决!图腾纪,化身精灵射手,与兽人比热血、跟亡灵生死较量!星空纪,用古老的力量搅乱未来世界的专制格局!乱舞纪、觉醒纪、破碎纪,人类在觉醒,世界将破碎!穿过这一切,这是我们的觉醒之路。
  • 异世黑社会修真

    异世黑社会修真

    一个在地球公认的废材,为了证明自己,组建黑社会。但是遇到了地球的巨变,被一个漩涡卷入到修真者的世界,在异世卷起了一股巨大的风浪。猥琐的言行,坚强的内心。以强大的天赋走向大陆的最巅峰。以无尽的力量驱赶着异世入侵的恐怖力量。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末世之涅槃重生

    末世之涅槃重生

    【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林依娆,一个被娇生惯养的千金大小姐,她自私任性,唯我独尊,为了爱人不惜和家里反目。她,倾尽一切,把自己的爱人,打造成光芒万丈的集团总裁;欧阳锋,一个落魄豪门的私生子,在众人眼里,他,刻苦上进,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他与她,是校园里的一段佳话,他与她,是上流社会的宠儿。当他成为林氏集团的总裁之时,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痛彻心扉的变故,就发生在2020年12月21日……天下群:305970682书中任意人物名ps:本文三观已毁,雷点多多,基情满满,bug肯定有!跳坑请谨慎,考据党放过!
  • 贴身司机

    贴身司机

    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大智慧,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有着非同凡响的洞察力,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与领导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虽然只是一名小司机,却在前行的路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 殿下你被休了

    殿下你被休了

    她21岁,即将面对大学毕业到处寻找工作;是祸还是福,那天他与她终于遇上……身为英国皇室的他,身份高贵神秘;可是遇上她的那一刻起,一切都错了……他与她相爱时轰轰烈烈,背叛残局后一切又该如何饰演!起点群:209324688欢迎你们的加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魔永恒

    仙魔永恒

    天地之间,能得长生者,非仙即魔。然仙要魔死,魔欲仙灭,万载岁月,纷争不绝。此道彼道,终归一道。是仙是魔,无须评说。魂归之处,此乡同是彼乡;天道之下,仙魔谁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