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8400000025

第25章 巴蜀源流

汉唐乃至更早,长安的君王、使者满腔热倩地“凿通西域,的时候,巴蜀人民向往的却是东方和中原之地,其艰难险阻可以说同样也是一种”凿通0这就有了巴蜀文化深厚的本原性、物产的自给自足性,其神话传说如山花野草一样,均出自悬崖陡壁。

巴蜀源流是长江,源也是长江流也是长江。巴蜀“其地阻塞,山川重叠”,东有巫山,南有凉山,西有龙门山、峨嵋山等,再往西便是横断山脉了,北面则是米仓山与大巴山。远古时没有一条平川小道与山外的世界相连接。

巴蜀锁闭,蜀水奔流。

巴山蜀水一静一动、似封似启,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巴蜀文化。它是巴蜀本土的,也是吸取中原文化的,同时又辐射其他地域的。

巴蜀山水相依,在四川盆地的底部是小山和丘陵的连绵起伏。长江之水丰盈而甜美,这是农耕的天然保证。同样还因为长江的穿山越岭、寻路夺流,也使川江号子更为雄起深沉,回荡着走出重阻、沟通外界的渴望与想像。一种有趣的历史现象出现了:汉唐乃至更早,长安的君王、使者满腔热情地颇为悲壮地“凿通西域”的时候,巴蜀人民向往的却是东方和中原之地,其艰难险阻可以说同样也是—种“凿通”,这就有了巴蜀文化深厚的本原性、物产的自给自足性,其神话传说如山花野草一样,均出自悬崖陡壁。曾经如此深刻而久远地震荡着巴山蜀水的三件大事不能不记。

秦昭王时,李冰修都江堰,不仅使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蒸蒸日上,而且有了一条安全的黄金水道。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是巴蜀先人与滔滔江水达成的一种和谐,是“乘势利导”在中国水利史上堪称不朽的伟大榜样。其次是文翁为蜀郡守时倡导文化,推进教育,鼓励求学者,在本地上学可免徭役,到长安读书缋优者回到蜀地可以做官。史称从此“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第三是巴蜀先民的不避艰辛凿山为道喜欢走出去,也从不排斥外来人群、移民文化,是为巴蜀文化多样性之一端。

最晚至殷代,巴蜀入已经在四川盆地的北边开凿通道了。战国时,向北穿越米仓山、大巴山一线到汉中有三条道:米仓道、金牛道、阴平道;由汉中穿越秦岭到关中平原的也有三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蜀道的开通其千难万险实在难以言说。巴蜀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神话传说大都与开山劈岭有关,如五丁移山、五牛开道、武都担土、山分五岭等等。移动嶙峋巨石的血汗牺牲,飘逸出了神奇、美丽与巴蜀特有的幽默。

与开山凿道同样重要的便是治水。

巴蜀得长江中游、上游之利,因而长江的生态环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川的环境状况,同时四川的森林植被、水土流失、人口增/长,也影响着长江中上游的安危,并且制约下游形势。这就是说环埦中的一切都是彼此影响的,环境的所有细节都是互为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巴蜀大地因为气候的温和湿润,因为水系密布、充盈,自古以来便被称为“天府之国”。《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有山水竹林之绕。秦汉时,四川的森林覆盖率据推算应在90呢左右,也就是说巴蜀之地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以后即开始大规模伐木,为长安的皇帝们大兴土木造宫殿,一直伐到“蜀山兀,阿房出”。巴蜀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另一个原因是移民蜂拥而至,发展到元末明初至清初公开提出“湖广填四川”,宣布四川无主荒地听凭垦种,永占为业,免田赋5年等优惠政策。

人丁兴旺了,巴蜀森林倒地了。

移民喜欢这个地方,一个原因是可以到处砍树,然后“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枝晒干,纵火焚之灰,故种地肥厚,不须加粪,往往种一收百”。明末清初,四川的森林覆盖率为50%,到1949年时仍为30%。现在的森林覆盖率有两种说法、两个数据,一说是12.396,另一说是8呢。无论如何,较之1949年,已经去其大半是无疑的了。

四川已经不是地广人稀,而是人多地少了。1949年时四川人口为4730万,不到40年时间已增至重庆为直辖市前的1.15亿,而且每年仍以120万人的速度递增。四川耕地占全国耕地的1/15,人口则占全国1/10,人均耕地只有0.92亩,少得可怜的森林与同样少得可怜的土地,怎样才能休养生息,万世永续呢?

你看金沙江,千里河谷找不到一棵像样的树,流沙堆砌在江岸,荒漠化已经推进到长江上源了!金沙江的树呢?

长江上游的树呢?

那是曾经浩浩然、森森然、成群结队、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啊!现在几乎砍光了!没有了大片原始森林保护的长江,是一种怎样的态势呢?

最新资料说,长江每年的输沙量已高达24亿吨,已经远胜于黄河了。长江泥沙的70%来自上游。其中的77%又来自金沙江和嘉陵江。有的河段最大含沙量已达每立方米742公斤,那是8吨江水6吨沙,难怪四川老乡说:万里长江滚滚流,流的都是粮棉油。

长江源区已经荒芜颓败了,巴蜀耕地怎能不流失?那是立足之地的流失,那是生存家园的流失。一江浊流汹涌,两岸泥石横流,缺水便旱,遇洪即涝,天府之国实际上已是灾难之国。

四川省20世纪50年代水灾4次,70年代8次,80年代年年受灾,90年代愈演愈烈。1989年的大水灾殃及138个县,淹了57个县城、776个场镇,冲毁耕地112万亩、水利设施3万多处,受灾人口2000万,粮食减产13.35亿公斤。

四川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泥石流的县为76个;70年代增至109个县;1981年扩大到135个县,40万人受害,397人死亡,968人受伤,毁房86000间,75000人无家可归。

四川的水土流失面积20世纪50年代为9.46万平方公里,到80年代已是24.7万平方公里,90年代又有大面积增加。

曾经森林广布的四川,经过近几十年毁灭性的砍伐后,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出现了一批缺柴县,那里的土地还能长红薯,可就是烧不熟煮不烂,因为锅底下没有柴。越是缺柴越是毁林毁草,连树根草根都挖光了。

当地农民说:谁把红薯煮熟了,谁就是好官。

在仁寿、乐至等地,历史曾经倒退过,倒退到了新石器时代的边缘。因为没有柴烧,便烧桌椅板凳,桌椅板凳烧光了再烧床,再把老祖宗的棺材板挖出来。所有的家具都是石头的,石凳、石桌、石椅、石床,还有石片风车……谁能说这是文明的进步呢?谁能说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呢?

乐至是清江、沱江的分水岭,1949年以来,经历了大炼钢铁、办食堂、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几起几落的毁林运动,森林覆盖率曾经只有1.37%。这个数字告诉我们:那些不缺水、可以生长森林的地方,完全只是因为人类的破坏一样可以走到荒漠化的边缘!1981年,中国林学会的调査显示,乐至的土壤每年平均流失418.7万吨,每天流失近1.2万吨;每年缺柴烧的时间为半年,缺柴户占总数的58,也就是这一年中的半年乐至县过半数的农民面临着冷锅冷灶的威胁。

大地之上的家园怎么能没有炊烟呢?

乐至县每年从外地运煤9万吨,农民卖了细粮买煤炭,买回煤炭煮红薯。乐至为了煮熟红著养活越来越多的人而从外地运煤,年年抗旱抗涝、挑沙还田,千方百计多种粮食,结果是吃粮、烧柴的困难一年胜似一年。

水土流失已经成了民不聊生的代名词。乐至的灾难便是四川的忧患。四川省62务的人口集中在川中丘陵地区,四川省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也集中在川中丘陵地区。

改变乐至的是一种生态农业的思路,农业不仅仅是种粮食,只有陆上生态的和谐才能使七地稳固、农业发展。乐至有一个叫王隆瑛的老县长,从1982年开始造15000亩水土保持林。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启动后,乐至成为试点县,开始科学地有规划地大规模造林植树,生态农业使乐至的环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有了改变。在乐至,有一首名扬巴蜀的顺口溜:坡顶马桑盖帽,坡扃马桑、柏树混交,岩脚油桐走边,桤柏缠住山腰,田头地边种腊树,地塄土坎乔灌草,零星片地小果园,田旁宅周竹林高。

这才是家园气象。

乐至现在的森林覆盖率为28.5%,仅是柴薪,全县年产29万吨,每户平均2800公斤,乐至的红薯真正煮熟了。

四川的长江防护林是成绩卓著、蔚为壮观的。

你还要去盐亭看看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那是杜甫的诗,可是又有谁能想到公元1976年,盐亊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49%、那些年盐亭的鸟找不到树枝筑巢产卵,只好把卵生在地上。哪知道树风没了风狂了,不是风吹卵碰石,便是飞砂走石把鸟卵砸了个稀巴烂。鸟归来,卵不见,那些鸟低低地飞啾啾地叫,叫得让盐亭人心惊肉跳。没有树了,鸟飞蛋打了!盐亭也是四川省25个缺柴县之一。

1976年以后,川妹子外流便是从盐亭开始的,太穷了,连烧柴也没有不嫁出去怎么活?那时光没有林子的林山乡有光棍300条,盐亭一县外出的川妹子多达50000余人。

没有森林植被之后,不光是水土流失,人也流失,精神和尊严也流失。

盐亭人在绝路中惊醒了,山上没有树,家园要完蛋。

盐亭老百姓都知道这样一个数据:世界人均木材占有量为72立方米,中国是9立方米,盐亭是0.2立方米。

盐亭的口号是:“大好河山,寸土不荒。”然后是一届又一届的县领导真抓实干,一根一根种,一棵一棵管,一个一个山头地打攻坚战,现在盐亭的森林覆盖率是54-75%。

你一到盐亭就能感觉到那满目青山的赏心悦目,盐亭已经有了自己的风调雨顺的小气候。

长江中上游仍然叫人忧心忡忡,多少年来人们一边种树一边砍树,种树长得慢,砍树砍得快,种的是人工林,砍的是天然林。这就是为什么四川的长江防护林确实有了大面积增加,而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埦持续恶化的根源所在。

但愿国务院的禁伐令,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愿长江从此安澜。

巴蜀源流啊,你是可圈可点的。

巴蜀源流啊,你是可歌可泣的。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深处,是一种真爱。爱的表达方式不一,爱非经冬不知甜。心灵深处有最爱,不能晓悟人间温暖。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作家刘心武说: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失却这些情谊的人是世间可怜的孤独者,没有这些真情的社会只能是一片繁华的荒漠。
热门推荐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
  • 创新的智慧

    创新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从学习开始,学会创新的技巧”、“独具慧眼,让你的想法别出心裁”、“依靠自己,发挥你的创造力”等10章。
  • 佛说菩萨睒子经

    佛说菩萨睒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抽不尽的丝

    抽不尽的丝

    贾善人大摆寿宴,当晚招妻妾三人相陪,却死在他们的肚皮上!济宁市长朱真志越俎代庖插手侦查,确认春药有问题,但他没几天又突然失踪。市长消失一事震动全省,王森分析寿宴上的来宾,觉得有一位上海大亨魏云十分可疑。谁知他到上海一看,当日赴宴的竟然是假魏云!然则贾善人何以对假魏云殷勤备至?济宁市长朱真志又何以失踪?王森深感本案是此生碰到的第一难案,只因线头极多,偏偏每一头又都是抽之不尽,教人无从下手!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秦时明月之鬼谷旧事

    秦时明月之鬼谷旧事

    黑白棋局,纵横之争,苍龙七宿,所有的秘密,伴随着鬼谷的那些爱与恨的旧事,最终湮没于无情的岁月之中。
  •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面紫魂

    三面紫魂

    她,一介低等的魂魄,却因地狱工作人员的作业疏忽,使人间三名女子无辜死亡,就使命她为此三名女子继续活下去。可是为什么?这三名女子都与他发生一段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缘分?蓝芊尘、杨牧、上官灵玲都不是自己,但却爱上了这个可爱的男人。怎么办?她是魂,他是人,却还搞得她大肚子,怀了他的孩子,他却与别的女人订了婚,还害她大着肚子东奔西跑的?
  • 星辰耀世

    星辰耀世

    一世一轮回,入尘苦修行;九世凡尘悟,其心志可坚;九世灵魂聚,圣人至高位!平凡而普通的天星辰,其母亲因得绝症离世!悲痛欲绝的他偶得青龙戒获不世功法,从此以复活母亲为大任,在世俗坐拥财富无数,凌驾权利之上缔造不朽传说!
  •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以“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为中心内容,分为总报告篇,改革与发展篇,统计研究篇,专家论坛篇,行业报告篇,区域报告篇,个案研究篇,大事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