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4500000026

第26章 花都开好了(1)

你看,花都开好了。冰天雪地里,红艳艳的一大簇,直艳到人的心里面。

逢 简

逢简逢简,相逢简单,人生实在没有比这样的相逢更叫人欢喜的了。

逢简是一个小村庄,地处岭南,这奇特的地名,原是由两个姓氏演化而来,一姓逄,一姓简,后人笔误,把“逄”写成“逢”,久而久之,也就成了逢简。我倒极赞这样的笔误,逢简逢简,相逢简单,人生实在没有比这样的相逢更叫人欢喜的了。

逢简多水,以水开路,人家多逐水而居。河岸密布果木,芒果、龙眼、人参、蕃石榴、杨桃、香蕉,多不胜数,果实就那么累累缀着,也无人采摘,只当风景来赏。不期然的,你还能相遇到一棵大榕树或是鱼尾葵,枝干蓬勃得像一幢房,不用说,那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三角梅热火朝天开着,也不知从哪朝哪代起,它们就那么开着,一小朵一小朵的粉,群集在一起,成惊心动魄,倒影在水里,像一群彩色的小鱼在游。尽管是深冬,一棵金桂也还在开着花,细碎浓甜的香,播撒在陈年的瓦楞间、河埠头。正暗自惊奇,陪同我的当地朋友瞥一眼它,很淡定地告诉我:“这是康熙皇帝当年御赐的。”

我还没回过神来,转身,看到一座桥,他说:“是宋代的呢。”再一座,弯曲如弓,三孔倒映着水波,绿树繁花的影子,在里面自在摇曳。他说:“这也是宋代的呢。”还有蒙康熙首肯,仿皇家花园里的金鳌桥而建的金鳌玉蝀桥。还有安郡王亲赐的“半天朱霞”匾额。在逢简,你若要寻古,那实在多了去了,那么多的祠堂、老屋、寺庙和石碑,哪一个上面,不承载着那个叫做“历史”的词?你随便一低头,脚底下踩着的石板,上面竟隐约刻着字,也是好几百年前的旧物了。村人们只当它是寻常,踩着它下河,踩着它迎来送往,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消融在一起,这或许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那么多的河埠头,大的,小的,有石阶一级一级下到水面的,有单单一块大石头翘立的。翻开往昔,哪一页不写着丰饶?兴盛于明末清初的桑基鱼塘,给逢简带来繁荣,低洼处挖泥成塘,养鱼。泥堆塘边植桑,养蚕。塘泥护桑,蚕沙喂鱼,一时间这里蚕肥鱼美,墟市发达,商贾云集,一船一船的丝绸运出去,再换回一船一船的黄金。

时光的小船却悠然从容,我看着它慢慢划过去,载着一船欢笑的人,脑子里忽然蹦出《诗经》中的句子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个被水环绕着的小村庄,多像住在《诗经》里,素朴洁净,又是灵动飘逸的。“若是你端午来,这河里可热闹了,全是赛龙舟的。”朋友说。朋友本是外乡人,二十多年前来到这里,从此再没挪过窝,他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桥。闲时,他随便在哪座古桥上坐坐,听历史的风吹过耳际,看夕阳斜斜地移过古屋祠堂去,只觉得心际辽阔,如打马飞过旷野。

“别看它只是一个小村子,可出过不少人才呢。”朋友如数家珍,“这里曾出过冯氏一门八秀才,梁家三兄弟同是翰林,还出过不少的举人和进士,那些石桥、祠堂、牌楼,都是当年这些人建的。”我听得震惊不已,扭头去看逢简人,却看不出他们有多骄傲,风照旧在吹,水照旧在流,他们忙着把半头烤熟的猪,搬到门外的托盘上。猪头上系着红纸,是祭祀用的,这家人可能要办什么喜事了。一个很老的阿婆,从一幢老房子里走出来,我上前打招呼,她听不懂我的话,我也听不懂她的,我们互相咿咿呀呀半天。朋友站在旁边笑看我们,末了,他翻译给我听,说:“阿婆问你吃了没有。”我“扑哧”笑起来,凡俗的日子,真的与别的无关,吃才是顶顶重要的。这倒应和了逢简的名,简单就是幸福,简单就是快乐。

人间的羊卓

我们各自上路,萍水相逢,却有了共同的思念,这片湖,这片蓝,将几回回梦里相见?

从拉萨去往日喀则,是往后藏而去,沿途的色彩,比起前藏来说,稍稍逊色了些。然处在八月好时节,也是黄是黄、绿是绿的。山大抵都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山脚下却黄绿铺陈。绿的是青稞,刚刚抽穗。黄的是油菜花,刚刚怒放。没有整齐划一的,都是顺势而长,反倒有种自由散漫的美,看得人心猿意马。

沿途要翻越海拔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一听到高海拔,我的头就开始山呼海啸起来,得用手指头紧紧按住两边的太阳穴,眼睛却不肯闭上,窗外的景,我不想错过一点点。

山脚下走着藏家女人,牵着小孩。她走过一片菜花地,背上的背篓里,塞满青色的草,她走,草也走,一颠一颠的。她是要回家去喂养牛羊吗?我的思绪跟了她好远。哪里的俗世都是一样的,活着,烟火着。

经过无数的急转弯,我们的车,沿山梁盘旋,一路有惊无险。从甘巴拉山口下来,远远就望见了一枚蓝,像块蓝宝石似的,镶嵌在喜马拉雅群山之中。又似一根蓝色绸带,系在山腰间。小闫宣布,羊卓雍措到了。

羊卓雍措,在藏语里是“碧玉湖”“天鹅池”的意思。它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因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样,藏人又称它为“上面的珊瑚湖”。

一车人激动起来,啊啊啊大叫,手舞足蹈,恨不得立即跳下车去。司机见多这样的场景,他笑了,慢条斯理说,别急,车可以停到湖边去的。

真的靠近了。眼睛和心,立即被蓝填满。那是怎样的一汪一汪蓝啊,比天空的蓝更深隧,比大海的蓝更醇厚,蓝得一心一意,蓝得彻彻底底。仿佛蓝缎子似的,在阳光下抖开,风华绝代。又如凝脂,蓝的凝脂,细腻圆润。我的耳边响起当地民歌: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

湖这面有高高的草甸,碧绿的草,密密匝匝。湖对面有像版画似的山,山脚下绕着绿的青稞黄的菜花。天空蔚蓝,白云几朵,与蓝的湖相互辉映,摄人魂魄。我的高原反应激烈,呼吸渐感困难,但我还是坚持下了车,手脚并用爬上湖边的草甸。

草甸上,一群忘乎所以的游客,在清冷的风中载歌载舞。然歌声也只响亮了一会儿,便停息下来,高原氧气不足,实在不宜大声。那么,就静静的吧,我坐在草甸上,面对着温润如玉的湖,有一刻,我不能相信自己,真的就来到了这个地方。是我吗?是我吗?我这么问自己。浩渺的宇宙中,我也是一个存在,如这片海拔高4441米的湖。我为这个存在,感动得双眼蓄满泪。

我的身旁,出现了两个十八九岁的男孩,他们戴着头盔,腿上绑着护膝,脸庞黝黑,风尘仆仆。他们先是怔怔地望着这片湖,而后,双膝突然跪下,对着这片湖,哭了。

我从交谈中得知,这两个孩子是武汉某大学一年级学生,对西藏一直很神往。暑假前,同宿舍五六个人一合计,决定骑车进藏。途中,有四个同学先后撤退,剩下他们两个。为了省钱,他们没住过一天旅舍,没进过一次饭店,困了,就睡在随身带的睡袋里,饿了,就吃一些饼干或是方便面。也曾想过放弃,但却心有不甘,神圣的土地就在前方,他们一定要踏上它,也算完成人生的一次挑战。最后,在历经一个月零六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拉萨,到达这里。

我祝福了他们。我想,他们吃得了这样的苦,将来的人生,还有什么坎不能迈过去呢?

风凉,湖边不能久待,短暂的会晤,我们不得不离开。我们各自上路,萍水相逢,却有了共同的思念,这片湖,这片蓝,将几回回梦里相见?

同行中有人叹,真想在这湖边搭一座小木屋,日日与这美丽的湖相伴。立即有人接话了,这么高的海拔,你待一会儿可以,待上十天八天的,怕是小命早没了。我在一旁听得高兴,这真是好,它美得高不可攀,这才保持了它的本真。如佛祖流下的一滴泪,永远纯洁晶莹在那里。

花都开好了

你看,花都开好了。冰天雪地里,红艳艳的一大簇,直艳到人的心里面。

记忆里,乡村多花,四季不息。而夏季,简直就是花的盛季,随便一抬眼,就能看到一串艳红,或一串粉白,趴在草丛中笑。

凤仙花是不消说的,家家有。那是女孩子的花。女孩子们用它来染红指甲。花都开好的时候,最是热闹,星星点点,像绿色的叶间,落满粉色的蝶,它们就要振翅飞了呀。猫在花丛中追着小虫子跑,母亲经过花丛旁,会不经意地笑一笑。时光便靓丽得花一样的。

最为奇怪的是这样一种花,只在傍晚太阳落山时才开。花长在厨房门口,一大蓬的,长得特别茂密。傍晚时分,花开好了,浅粉的一朵朵,像小喇叭,欢欢喜喜的。祖母瞟一眼花说,该煮晚饭了,遂折身到厨房里。不一会儿,屋角上方,炊烟就会飘起来。狗开始撒着欢往家跑,那后面,一定有荷着锄的父母亲,披着淡淡夜色。我们早早把四方桌在院子里摆上了,地面上洒了井水(消暑热的),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花在开。这样的花,开好的时候,充满阖家团聚的温馨。花名更是耐人咀嚼,祖母叫它晚婆娘花。是一个喜眉喜眼守着家的女子呀,等候着晚归的家人。天不老,地不老,情不老,永永远远。

喜欢过一首低吟浅唱的歌,是唱兰花草的,原是胡适作的一首诗。歌中的意境美得令人心碎:“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定是一个美丽清纯的乡村少女,一天,她去山中,偶遇兰花草,把它带回家,悉心种在自家的小园里,从此种下念想。她一日跑去看三回,看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多失望多失望呀,她低眉自语,有一点点幽怨。月华如水,心中的爱恋却夜夜不相忘。是有情总被无情恼么?未必是。等到来年的春天,会有满园花簇簇的。

亦看过一个有关花的感人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在三岁时失了母亲。父亲不忍心让小小的她受到伤害,就骗她说,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等院子里的桃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一日一日跑去看桃树,整整守候了一个冬天。次年三月,满树的桃花开了。女孩很高兴,跑去告诉父亲,爸爸,桃花都开好了,妈妈就要回来了吧?父亲笑笑说,哦,等屋后的蔷薇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又充满希望地天天跑去屋后看蔷薇。等蔷薇花都开好了,做父亲的又告诉女儿,等窗台上的海棠花开好了,妈妈就回来了。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女孩在美丽的等待中长大。健康而活泼,身上没有一丝忧郁悲苦的影子。在十八岁生日那天,女孩深情地拥抱了父亲,俯到父亲耳边说的一句是,爸,感谢你这些年来的美丽谎言。

花继续在开,爱,绵绵不绝。

画家黄永玉曾在一篇回忆录里,提及红梅花,那是他与一陈姓先生的一段“忘年交”。当年,黄永玉还是潦倒一穷孩子,到处教书,到处投稿,但每年除夕都会赶到陈先生家去过。那时,陈先生家红的梅花开得正好。有一年,黄永玉没能如期赶去,陈先生就给他写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花都开了,饭在等你,以为晚上那顿饭你一定赶得来,可你没有赶回来。你看,花都开了。”

你看,花都开好了。冰天雪地里,红艳艳的一大簇,直艳到人的心里面。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世界有好人,有善,有至纯至真。多美好!

锦 溪

当下,你置身于这一方水土中,心是愉悦的、轻松的、享受的,这就好了。

我原本打算去南浔的。

我在平板电脑上搜索行走线路,顺便搜索周边风景,结果,昆山的锦溪跳了出来。我承认,我在瞬间,就被“锦溪”这个名字,俘获了心。锦溪锦溪,是锦缎织成的小溪,这名字叫得真够绮丽香艳的。

它也真的与香艳有段牵连。

相传,南宋宋孝宗建都临安时,他的宠妃陈妃,偏爱锦溪山水,居于其中,不舍离去。陈妃不久芳龄早逝,孝宗大恸,把她水葬于此,并在她身畔修建莲池禅院,亲手栽下龙柏、银杏、罗汉松,佑她万古长存。能得君王如此宠爱的女子,史上怕是少有。民间有说,陈妃不同于一般的胭脂俗粉,她是女中豪杰,曾陪孝宗仗剑天涯,撑起摇摇欲坠的南宋江山。一说孝宗遇刺,她为他挡得一剑,剑伤太深,回天乏力。而我却喜欢作这样的揣测,他和她,也只是俗世里的恩爱夫妻,是眼对眼、心对心的那一个。君王爱恋,亦如民间,生生世世,唯你是我的最相思。

锦溪添了这段传奇,使得它的每一滴水,都浸染上一个女子的香。妩媚的山水,更显妩媚。在此后长达八百三十余年的时光里,锦溪曾更名“陈墓”。

我到达锦溪时,正是午饭时,家家炊烟不断,饭菜飘香。卖鱼的小摊子还守在古镇入口处,红色塑料面桶里,大大小小的河鱼,活蹦乱跳着。四面环湖的古镇,最不缺的,怕就是鱼了。一河穿街市而过,两岸碧树倒映,使得那河看上去,逶逶迤迤,像古代女子莲步轻移间,身后拖着的一条绿飘带。

同类推荐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九天卿颜

    九天卿颜

    她是帝都的名门闺秀,人前知书达理,温柔娴静,人后深谋远虑,步步为营,只为重回那昔日巅峰。前世她是高高在上的神女,自从主神创造了她,便一直守护大陆安宁,一朝众人拔剑而起,竟是千年密谋,只为那可笑的权力,她守住最后一丝魂魄,自主神镜中投身于东华大陆。她本神女,无名无姓,今世就让她以这云卿之名,夺回昔日辉煌。
  • 月夜成魔

    月夜成魔

    修行之路坦荡荡,吾道已被魔道染。同为逆天修行路,仙魔两道谁浮屠?举枪问天何为道?惜仙灭魔乃人道。天道既如此不公,逆天修魔又有何?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你的人生日记

    你的人生日记

    命运、人生真的是注定的吗?所谓的逆天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人一无所有的降临人世,再度一无所有的离开……所谓的人生,到头来始终不过是一场空……那么,我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我与你活在这个世上到底是追求些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需要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吧……大概
  • 读《佛经》学生活

    读《佛经》学生活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的人想方设法延长生命,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理会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们发霉腐烂。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坛经》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倾世公主:仙魔执手

    倾世公主:仙魔执手

    她,肩负使命的神界公主;他,身份神秘的他国王爷。强强联合,颠覆世界,这一世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前世的至死爱恋。女强男强,火花四溅,甜蜜专情,小虐怡情~~~~~~~~~~~~作者是行星饭,书中勋鹿、灿白会出现。还有哦,亲故们可以叫我小觞。《倾世》QQ群:293928980
  • 异世仙道之悠悠生活

    异世仙道之悠悠生活

    一名仙界图书馆的管理员转世来到了一个魔法与斗气横行的世界。仙界图书馆:内含从开天辟地之后,自鸿钧道人开坛讲道之后所有的天地之间有记载的和修仙有关系的资料。程明前世身为管理员,可是天资愚钝,不适合修仙,所以空有满腹修炼之法,却无法成就仙道。这一世,程明重生到异世,发誓一定要成为人上之仙。可是,他附身之人的身份很是敏感……帝国大将军的儿子在七岁时变得痴傻,时隔六年,痴呆之人突然变了!
  • 第二世界之征途

    第二世界之征途

    女蜗为智脑,三国为游戏生涯、成长生涯,称霸的基础,梦幻现实的结合,开启双线争霸的铁血场景。主角被父被爱人杀害后重生两年前,迎接他的将是什么呢?独毒在2月9日建了一个书群,专门用于讨论情节与人物,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加入。群号:4149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