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4500000003

第3章 黄裙子,绿帕子(2)

最喜欢的是玩冰。在冰上打冰飘,比赛谁飘得远。小河里的冰,结有几寸厚吧,打冰飘不过瘾的,我们都跑去冰上溜着。便常有意外发生,玩着玩着,脚下的冰突然裂了缝,抽身不及,“扑通”掉下去。幸好是大冬天,都穿着棉衣棉裤,一时半会沉不下去,也都能被及时救上来。

我姐经常翻老皇历,对着我小弟。说某年的冬天,她走在去上学的路上,见到我小弟的花棉袄浮在水面上。当时,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她伏到冰块上,硬是用牙齿咬着我小弟的棉衣,把他给拽了上来。我姐说,那时,她也只是个孩子,不过十一二岁。

这惊险的一幕,我小弟毫无印象。我姐对此很不满。我救了你的命哪,不是我,哪有今天的你,我姐说。

我小弟心里早就认了,嘴却硬,说她是讲故事。

每年,我奶奶会挑一只母鸡,让它抱窝儿。

抱窝儿的母鸡很敬业,一动不动伏在窝里,伏在一堆鸡蛋上。然后某天,我尚在午睡,耳边就听见了雏鸡的叫,唧唧,唧唧,外面的天光都被这稚嫩的声音,唤得青翠流转起来。

一群小鸡,毛绒绒,粉嘟嘟的,试探着在地上走,走得跌跌撞撞。母鸡领着这样一群鸡崽,出门去,风光无限。

我对母鸡实在好奇,以为我们人,也像母鸡孵蛋一样,这么给孵出来的。我偷拿了鸡蛋,学母鸡的样,孵。结果,鸡蛋在我身下碎了,蛋黄蛋清糊了一身,被我奶奶捉住,狠揍了一顿。我奶奶一连唠叨了数日,说我是败家子。她痛惜着那几只鸡蛋,可以换到几斤盐的。

我后来还偷试过两回,不成功,终死了心。

糊里糊涂参加过一次追悼会,一个大人物的。

是春末夏初的天,村人们神情庄严,悄悄传说,谁谁谁死了。

谁死了?小孩多嘴问。立即被大人警告,不许瞎问。村部设了灵堂,白色的幔子拉起来,中间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被告之,要参加追悼会,叫我们回家准备白衬衫。我们小孩只管在心里高兴,觉得自己被当作大人看待,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可以不用坐在教室里,可以看见一群又一群人聚在一起,多热闹啊。

一堆儿的姑娘婶娘在叠白花,手底下开满了小白花,雪一样白,那么多,都快成河流荡起来了。我真愿意她们就那么叠下去。

白衬衫哪里有呢?我妈没法,弄了件她洗得泛白的衫子,给我套上。我一直拖到脚面上,像穿了件长裙子。别一朵小白花在胸前。——这都是好玩的事。高兴啊,真恨不得天天开追悼会。却不敢在脸上显露出高兴来,学大人们的样,让表情沉重着。

一队一队的人,走进灵堂去。有人在前面喊,一鞠躬。二鞠躬。再鞠躬。哀乐声循环播放。

出门,外面的阳光晃花了眼。人们都扯下胸前的小白花,扔到地上,脸上的庄严肃穆倏忽不见。我站在阳光下发愣,这就算完了?我略略有些惆怅。地上“开满”了小白花,真漂亮啊,我真想捡了它们回家。

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爱,所以,刻骨铭心。

他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乡下学校来的大学生。

他着格子衬衫,穿尖头皮鞋,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令我们着迷。更让我们着迷的是,他有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温暖。

两排平房,青砖红瓦,那是我们的教室。他跟着校长,绕着两排平房走,边走边跳着去够路旁柳树上的树枝。附近人家养的鸡,跑到校园来觅食了,他看到鸡,竟兴奋得张开双臂,扑过去,边扑嘴里边惊喜地叫:“啊啊,大花鸡!”惹得我们笑弯了腰,有同学老气横秋地点头说:“我们的老师,像个孩子。”

他真的做了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语文。第一天上课,他站讲台上半天没说话,拿他小鹿似的眼睛,看我们。我们也仰了头对着他看,彼此笑眯眯的。后来,他一脸深情地说:“你们长得真可爱,真的。我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共同来把语文学好,你们一定要当我是朋友哦。”他的这个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我们的距离,全班学生的热血,在那一刻沸腾起来。

他的课,上得丰富多彩。一个个汉字,在他嘴里,都成了妙不可言的音符。我们入迷地听他解读课文,争相回答他提的问题。不管我们如何作答,他一律微笑着说:“真聪明,老师咋没想到这么答呢?”有时我们回答得太离谱了,他也佯装要惩罚我们,结果是,罚我们唱歌给他听。于是教室里的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时上语文课,在我们,是期盼,是幸福,是享受。

他还引导我们阅读。当时乡下学校,课外书极其匮乏,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回很多的书,诸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之类的。他说:“只有不停地阅读,人才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我至今还保留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春天的时候,他领我们去看桃花。他说:“大自然是用来欣赏的,不欣赏,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哄”一声笑开了,跟着他蹦蹦跳跳走进大自然。花树下,他和我们站在一起,笑得面若桃花。他说:“永远这样,多好啊。”周围的农人,都看稀奇似的,停下来看我们。我们成了风景,这让我们备感骄傲。

我们爱他的方式,很简单,却倾尽我们所能:掐一把野地里的花儿,插进他办公桌的玻璃瓶里;送上自家烙的饼,自家包的粽子,悄悄放在他的宿舍门口。他总是笑问:“谁又做好事了?谁?”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

我们念初二的时候,他生了一场病,回城养病,一走两个星期。真想他啊,班上的女生,守在校门口,频频西望。——那是他回家的方向。被人发现了,却假装说:“啊,我们在看太阳落山呢。”

是啊,太阳又落山了,他还没有回来。心里的失望,一波又一波的。那些日子,我们的课,上得无精打采。

他病好后回来,讲台上堆满了送他的礼物,野花自不必说,一束又一束的。还有我们舍不得吃的糖果,自制的贺卡。他也给我们带了礼物,一人一块巧克力。他说:“城里的孩子,都兴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湿湿的。我们的眼睛,也跟着湿了。

他的母亲,却千方百计把他往城里调。他是家里独子,拗不过母亲。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们会有重逢的那一天的。”他走的时候,全班同学哭得很伤心。他也哭了。

多年后,遇见他,他早已不做老师了,眼神已不复清澈。提起当年的学生,却如数家珍般的,一个一个,都记得。清清楚楚着,一如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模样。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待,所以,刻骨铭心。

青春不留白

那一树一树的洋槐花,在我不知晓的时节,落了。青春年少的记忆,成了苦涩。

上高中的时候,我在离家很远的镇上读书,借宿在镇上的远房亲戚家里。虽说是亲戚,但隔了枝隔了叶的,平时又不大走动,关系其实很疏远。是父亲送我去的,父亲背着玉米面、蚕豆等土产品,还带了两只下蛋的老母鸡。父亲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让我叫一对中年夫妇“伯伯”与“伯母”。伯伯倒是挺高兴的,说自家孩子就应该住家里,让父亲只管放心回去。只是伯母,仿佛有些不高兴,一直闷在房里,不知在忙什么。我父亲回去,她也仅仅隔着门,送出一句话来:“走啦?”再没其他表示。

我就这样在亲戚家住下来。中午饭在学校吃,早晚饭搭在亲戚家。父亲每个月都会背着沉沉的米袋子,给亲戚家送米来。走时总要关照我,在人家家里住着,要眼勤手快。我记着父亲的话,努力做一个眼勤手快的孩子,抢着帮他们扫地洗菜,甚至洗衣。但伯母,总是用防范的眼神瞅着我,不时地说几句。菜要多洗几遍知道吗?碗要小心放。别碰坏洗衣机,贵着呢。农村孩子,本来就自卑,她这样一来,我更加自卑,于是平常在他们家,我都敛声静气着。

亲戚家的屋旁,有条小河,河边很亲切地长着一些洋槐树。这是我们乡下最常见的树,看到它们,我会闻到家的味道。我喜欢去那里,倚着树看书,感觉自己是只快活的小鸟。洋槐树在五月里开花,花白,蕊黄,散发出甜蜜的气息。每个清晨和傍晚,我几乎都待在那里。

不记得是哪一天看到那个少年的了。五月的洋槐花开得正密,他穿一件红色毛线外套,推开一扇小木门,走了出来。他的手里端着药罐,土黄色,很沉的样子。他把药渣倒到小河边,空气中立即弥漫了浓浓的中草药味。少年有双细长的眼,眉宇间,含着淡的忧伤。他的肤色极白,像头顶上开着的槐树花。我抬眼看他时,他也正看着我,隔着十来米远的距离。天空安静。

这以后,便常常见面。小木门“吱呀”一声,他端着沉的药罐出来,红色毛衣,跳动在微凉的晨曦里。我知道,挨河边住着的,就是他家。白墙黛瓦,小门小院。亦知道,他家小院里,长着茂密的一丛蔷薇,我看到一朵一朵细嫩粉红的花,藏不住快乐似的,从院内探出头来,趴在院墙的墙头上笑。

一天,极意外地,他突然对着我,笑着“嗨”了声。我亦回他一个“嗨”。我们隔着不远的距离,相互看着笑,并没有聊什么,但我心里,却很高兴很明媚。

蔷薇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少年送我一枝蔷薇,上面缀满细密的花朵,粉红柔嫩,像年少的心。我找了一个玻璃瓶,把它插进水里面养,一屋子,都缠着香。伯母看看我,看看花,眼神怪怪的。到晚上,她终于旁敲侧击说:“现在水费也涨了。”又接着来一句:“女孩子,心不要太野了。”像心上突然被人生生剜了一刀似的,那个夜里,我失眠了。

第二天,我苦求一个有宿舍的同学,情愿跟她挤一块睡,也不愿再寄居在亲戚家里。我几乎是以逃离的姿势离开亲戚家的,甚至没来得及与那条小河作别。那一树一树的洋槐花,在我不知晓的时节,落了。青春年少的记忆,成了苦涩。

转眼十来年过去了,我也早已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一日,我在商场购物,发觉总有目光在追着我,等我去找,又没有了。我疑惑不已,正准备走开,一个男人,突然微微笑着站到我跟前,问我:“你是小艾吗?”

他跟我说起那条小河,那些洋槐树。隔着十来年的光阴,我认出了他,他的皮肤不再白皙,但那双细长的眼睛依旧细长。

——我母亲那时病着,天天吃药,不久就走了。

——我去找过你,没找到。

——蔷薇花开的时候,我会给你留一枝最好的,以为哪一天,你会突然回来。

——后来那个地方,拆迁了。那条小河,也被填掉了。

他的话说到这里,止住。一时间,我们都没有了话,只是相互看着笑,像多年前那些微凉的清晨。

原来,所有的青春,都不会是一场留白,不管如何自卑,它也会如五月的槐花,开满枝头,在不知不觉中,绽出清新甜蜜的气息来。

我们没有问彼此现在的生活,那无关紧要。岁月原是一场一场的感恩,感谢生命里的相遇。我们分别时,亦没有给对方留地址,甚至连电话也不留。我想,有缘的,总会再相见。无缘的,纵使相逢也不识。

我的中学时代

年少的心里,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那样的时刻。

人都爱用“青衫年少,白衣飘飘”之类的句子,来描写中学时代,很纯美,远离世间烟火的样子。真实的情形,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我的,不是这样的。

我的整个中学时代,都穿着土布的衣,脚着一双母亲纳的布鞋,肩背母亲用格子头巾缝制的书包,在离家三十多里的老街上念书。

那时,乡下孩子,极少有家庭富裕的。每个孩子,看上去都差不多,都是一枚不起眼的小土豆。我们这许多的小土豆扎堆在一起,相互取暖,一起成长。

书自然是整天读着的,整天挖空心思去念着想着的,还有吃。

是的,吃。

不知是不是因为正处在长身体的年纪,我们每天总处于半饥饿状态。每个月,家里会担了粮米送来,给学校食堂。早上是稀饭就咸菜。中午是白饭就咸菜。晚上还是稀饭就咸菜。这样清汤寡水地吃着,肚子里很欠油水。

那时的伙食费,委实不多,一个月八块钱。交全了的话,中午可以加一个小菜,和一碗冬瓜汤。但很多孩子交不起。比如我。我们就自创一种汤,叫酱油汤。做法极简单,倒出一勺酱油,拿滚开水冲泡了。奢侈一点的,里面再滴两滴麻油,汤就成了。我读了几年中学,就喝了几年这样的汤。

下午的时光,总是漫长得厉害。两节课后,是做课间操时间,肚子饿得折磨人,操做得有气无力。偏偏食堂的师傅又来招惹,煎出香喷喷的葱油饼来,一张张,黄灿灿的,摊放在食堂窗口卖,上面撒满碧绿的葱花,整个校园都弥漫着那香。我们假装闻不到,把头埋到书堆里。可是,那香,从书上的每个字里跳出来。我们假装玩耍,大声说笑,可笑着笑着,鼻子不做主了,总要深吸一口,再深吸一口。周遭的每一寸空气,都是香的呀。有时,我们实在敌不过那馋,几个要好的女生去合买一张,分着吃。

盼着周六学校放假,真是归心似箭。一路马不停蹄奔回去,疼我的祖母,总会想办法给我弄点好吃的,煎两只鸡蛋,煮一碗小鱼。年少的心里,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那样的时刻,可以有煎鸡蛋吃。可以吃煮小鱼。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博览群书,终身酷爱读书。早在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就熟读《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他还一直爱不释手,直至生命垂危的最后的岁月,他在病中还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还时常很有兴致地和身边的同志谈论和评说。本书重点将讲述了毛泽东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的批注、评论和轶闻趣事,不但让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而且学习伟人的读书方法和智慧。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热门推荐
  • 假凤虚凰:倾城祸国妃

    假凤虚凰:倾城祸国妃

    本是女子却被当作皇子来养,爱上从小照顾她的将军,却被狠狠玩弄了一颗真心。当阴谋的大网渐渐揭开,当她恢复了一身女装,又是如何倾了一个城,祸了一个国?多少人骂她祸国妖姬,她淡淡倾城一笑:“我就是妖姬,你待如何?”
  • 让我心动的人

    让我心动的人

    主人公李恒孟第一次见到美丽的孔小红不禁感叹“噢,让我心的人出现了。"…
  • 重生之妖姬降世

    重生之妖姬降世

    我叫妲己,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狸,我一心向道却遇上了我的劫,从此万劫不复。我是帝辛,我从不认为自己有心,但是遇上她之后,我发誓要将他一辈子禁锢在我的身边,你只能是我的。纯属虚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杯酒少年行

    杯酒少年行

    本作品主要想跟现在的年轻人讲讲70生人的校园生活、兄弟情谊、还有不用打胎的恋爱故事等等。主人公与楚儿、姚佳、小夜、萧祁、小克、薛挺等人的故事,现在的年轻人听来或许有些新鲜感,或许还能看出一些不会被年代改变的东西。
  • 魂武风暴

    魂武风暴

    现代异能强者玩转异界,掀起一场魂与武的风暴,带您走进一个浩瀚无匹、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奇异世界,那里美女如云、热血似火、激情四射……陶天齐说:“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 窒爱

    窒爱

    她是一个被囚禁的疯子,为了心中挚爱的人拼命逃出牢笼,谁知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句淡若清风的对不起。当爱情遭遇绝望,谁又能将她拉出绝望的深渊,他喜欢她,看着她心碎看着她失神,心也跟着碎裂,如果你肯给我一个机会,此生我定不负你!
  • 天机之欲海名城

    天机之欲海名城

    万年之劫兽现世,撞倒凡界圣山,传说的万年大劫也得到应验。欲海名城的突然到来,视乎预示着劫难的开始,道,儒,法三大宗派如何联合正道共同守护凡界。林辰得到圣山中的秘密,是不是预示着他是这次劫难的救世主。在这无数的危机中,林辰如何才能安然的生存并拯救。
  • 魔人传奇

    魔人传奇

    随着魔法和武学的没落,人类为了抵抗残酷的魔兽世界,为了种族的延续,大炼金术士、大魔法师俾麦斯在四百多年前创造了魔人,魔人传奇由此开始.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在本书上篇中,详细介绍了人生必交的10种朋友对人生的意义,为大家找到这些朋友提供了众多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与每种朋友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下篇则为诸多需防之人详细刻画了面貌,揭露他们的一系列“罪证”与伎俩,同时,也从诸多史实、寓言和故事中汲取真经,告诉你前辈们或别人防范和对付他们的方法、技巧。另外,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加深对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交际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