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十几万的文字,我感到从没有过的疲惫,就这个活儿的重量本身,不至于让我叫苦连天,何况自己每天捣鼓的就是文字,但这种从内心里渗透出的疲惫是从没有过的。
从1月份接受任务,与北京记者团一同到“冀联”采访,到十月底完成初稿,10个月的时间写了十几万字,可见我的文字效率之低(尽管这期间还完成了两个中篇小说的创作)。即便是这样,我仍然感到很累。在这之前,虽然也写过一些所谓的报告文学,但都是些万儿八千字的,采访一两次,再找些参考资料,东西也就拼凑出来了,写完如释重负地叹口气,再也不顾及它了。但这次,面对我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采访的对象,我无论如何也不能采取这种态度,我必须把我全部的心思都用在这里,必须不厌其烦地去刨根问底,弄清一切事由的来龙去脉,哪怕是一个细节的真实,同时,我还要翻一些医学、教育学、老年理论学等方面的资料,急用先学也好,立竿见影也罢,总之,要往书里塞些装门面的东西,不然,这本单薄的书会更加“单薄”。我之所以急功近利地这样做,主要是我面对的采访对象及他的事业包容并覆盖了这些层面,我在操作中,哪怕是丁点儿的投机取巧和不经意间的偷工减料,都会给我的心里造成长久的不踏实。
尽管我如此的谨小慎微,但不论是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初稿完成后的审阅时,我与邹本兴之间,还是经过了几个“回合”的磨合。
10月底,我怀揣着初稿,第六次抵达石家庄,接受邹本兴的审查。这次邹本兴在学校里不算忙,但又赶上家里修房子,白天几乎没时间看稿子。我把稿子给了他.不好问他什么时间能看完,只是婉转地告诉他,书今年要印出来。邹本兴答应说,一个礼拜后跟我交换意见,我说我就在石家庄等了。
一个礼拜的时间不算长,但对我来说,却不大好熬。从北京带来的两本小说都看完了,我又上街随便买了一本,平时,不敢出门,怕邹本兴打来电话,或到招待所来找我,但又不敢催,因为我给他的时间本身不算富余。但我赖在石家庄不走,不催也是催,而我心里有底的是,邹本兴是个急脾气,更是个守信用的人。
果然,在第七天头儿上,邹本兴主动来找我,坐定之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跟你商量商量,这本书能不能两年以后再出,两年之后,我还会有很多的素材告诉你。”我问他:“为什么要等两年以后再出?”他笑了笑说:“我认为,截止到目前为止,‘冀联’已经宣传得差不多了,该告一段落了,现在需要等一等,看看‘冀联’是否能经受得住考验。另外,我还有许多想法没有实现,比如‘一二三四工程’,比如附属医院和两个研究所的正常运转等等……”最后,他又一语道破天机,说有好多典型先是宣传得很火,后来慢慢就垮下来了,比如,全国十大优秀企业家,有几个经受得住考验的?
,尽管我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还是让邹本兴给弄懵了,我是让他来审查稿子的,而不是来确定选题的,现在不是能不能写,而是写得怎么样的问题。
我在多次采访中,已经发现邹本兴是个相当谨慎的人,他的思维无定势可言。有的只是急剧的变化,有时让你无从捕捉,他很谦虚,有时显得有些过分。我在几次采访中,他都流露出诸多的顾虑。比如,不写或少些与干休所个别老同志之间发生的矛盾或者误会,比如,创办“冀联”的功劳要与几个老同志平分秋色,比如,家里的矛盾等等。总之,在我动笔之前,就设了很多“禁区”,这些意见我在写作过程中都注意到了。我觉得我还是个明智之人,写这本书虽然不是给邹本兴个人树碑立传,但也犯不上为了某种需要,而对主人公和所涉及到的人造成伤害,或者不好的影响,那就不仅违背了写这本书的初衷,同时,也划不来。
我低头思考了一阵,对邹本兴说:“邹院长,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再讨论了。”我说的很坚决,不容置疑。
邹本兴见我是这样的态度,笑了笑,把稿子拿了出来,说:“既然非要出,必须把里边的有关章节删去。”
我把稿子拿过来,见里面几乎每一页都有他修改过的痕迹,甚至连错别字也校出来了,由此可见,他看得相当认真。我仔细看过,他要求删去的两章,是关于写他的家庭和个人情感方面的,这是我最珍惜的两章。说实话,在这十几万的文字中,也只有这两章,才能赚取读者一些眼泪,也只有写这两章时,对我的情感神经才是一次全方位的调动。我想跟邹本兴讨讨价,让他放我一马,但他很坚决,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好大一阵子没有说话,也只好妥协。最后,邹本兴在稿子上签了这样一段话:感谢北京军区首长、机关的同志们及李西岳同志对冀联医学院和我的鼓励与鞭策,文章内容情况属实。如果出版发行,请删去第十一、十二章。谢谢。
邹本兴2000年11月6日
面对邹本兴赐予我的“尚方宝剑”,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我还是对邹本兴充满了理解。
从石家庄回到北京以后,我顾不上喘口气,赶紧按照邹本兴的“指示”在电脑上操作,因为,这本捣鼓了将近一年的“小册子”再也不能耽误了。
与邹本兴的最后一个“回合”,使我更加认识了他。在过去的采访中,我只知道他办学确实不为利,但现在又进一步证明,他更是不为名,真正的不为名利所累,不受名利所趋动。过去我也采访过一些典型人物,大都是怕你写的不透,怕书太薄,怕没拔到应有的高度,而邹本兴却截然相反,由此,我再也不敢问他究竟为什么办学了。
我不得不承认,在写邹本兴的同时,我也应该向他学习,他身上许多闪光的东西,我都不具备,而且也学不来,但我会努力。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这本“小册子”虽然薄了点,但在采访、写作和出版当中也麻烦了不少人。比如,某集团军宣传处的同志,石家庄红军路干休所的部分老同志,军区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的领导和同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