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02

第2章 朱说种种(1)

1.朱家父子

朱说(悦)是谁?就是范仲淹,准确点说,是青年范仲淹。怎么回事?请往下看。

范仲淹的生父名叫范墉,在范仲淹两岁时去世,遗存稀薄,所以想写《范家父子》无以成篇。

《山东通志》载:“朱文翰,字苑文,淄州长山人。端拱二年(989)进士。历任平江府(今苏州市)推官、秘阁校理、户部郎中、淄州长史等职。范文正公[1]之继父。”

《宋史》范仲淹本传载:“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范仲淹的二十八世孙范章,一九九八年写过一篇题为《谢太夫人传略》,披露曰:“谢太夫人,范文正公之母。公元九八九年生公。九九〇年公父病逝于武宁军(徐州)掌书记官任,太夫人扶柩南归,葬于天平山祖茔,居苏守义。九九三年义满,贫无所依,再适平江府(苏州)推官长山朱文翰,公亦至朱门,姓朱名说(悦)。文翰先配初氏[2]遗一子,太夫人又生二子,共四子。文翰先逝,皆归太夫人教养。……一〇一七年,太夫人命公复姓。”

综合上引资料可以大致知道:范仲淹两岁时丧父,四岁时随母改嫁至山东省淄州长山县(今邹平县长山镇)朱家,名叫朱说(悦)。此名使用了二十五年,至宋真宗天禧元年,即公元一〇一七年复姓归宗,这才正式称为范仲淹,时年二十九岁。算一算,范仲淹与继父朱文翰维系父子关系长达二十五年之久,也就是说,范仲淹从一个懵懂幼儿成为一名青年官员,那是继父朱文翰看着长大、辛苦养育并一手栽培的。那么,写一段《朱家父子》,理应大有说头。

关于朱文翰,存世的可靠史料不多,仅见于《山东通志》《长山县志》《朱氏族谱》等,而且记述极为简略。世人多无后眼。那时有人料到其继子范仲淹日后将是一个传世名人,必定会大记特记朱文翰。不过,要说朱文翰与范仲淹有缘,说朱文翰对范仲淹的成长、读书、立志、成功大有影响,还是有史可查、有迹可觅的,褒一个“父子情深”,亦不为过。

对于这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来说,公元九八九年很有意思。这年阳春三月时光,朝廷春闱大比,朱文翰高中进士。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这一年共中式进士一百八十六名,“前两名陈尧叟、曾会至授光禄丞、直史馆。第三名姚揆以下,皆授防御、州府推官”。由此知道朱文翰得授平江府推官是可信的。到了这年的灿灿仲秋,农历八月初二日,范仲淹在徐州呱呱坠地。一升一生,春秋相望,竟在同年,不也稀奇乎?

《长山县志》载:朱文翰在平江府推官任期之后,“台试馆职,授秘阁校理”。不料多年之后,他的继子范仲淹也得到了这个职位。秘阁,是中国宫廷藏书之处。自晋、南朝宋至隋、唐,皆设有秘阁藏书,北宋沿唐制设三馆,改弘文馆为昭文馆。到了大宋朝第二代皇帝宋太宗时,新建昭文馆、集贤院、史馆,总名为崇文院。就在范仲淹出生前一年,于崇文院中堂设秘阁,选三馆善本图书及书画等入藏,藏书最为完备。设有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管理秘阁事务。秘阁校理这个八品、从八品的小京官,虽说与州府推官品级差不多,但能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工作,那地位可就大不一样了。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在王安石“元丰改制”之前,三馆及秘阁,由“首相、副相领之”,四局设官,谓“馆职”,皆称“学士”。“其下则为检讨、校理、校勘”,品级虽低,“地望清切,非名流不得处”。所以,父子俩能到这一步,已然进入名流之列。不过,现在也有人认为,朱文翰尚不足称“名流”,做秘阁校理有待商榷。那就是考据家的事了。

看来,父子俩天生有奇缘,而血缘不是问题。事实亦如此,就朱文翰对继子“既加养育,复勤训导”[3]的恩情,或者范仲淹对继父的回报,其父子亲情,绝对超过许多血缘父子。

2.打开眼界

朱文翰一生为官,都待过什么地方?史料记载多不详、不确。除却平江和京都汴梁(今开封市)外,根据朱文翰三十世孙朱鸿林的《范仲淹与邹平》记述,朱文翰“后被贬出京,曾知宿州、池州、安乡等地,又摄河中府事。景德元年(1004),出为淄州长史。大中祥符二年(1009)迁平江刺史,宋朝刺史已为虚衔,可不必到任,这时朱文翰也已年迈多病,因而便解组归田了”。这么说来,他还涉足过家乡山东之外的安徽、湖南、山西等地。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规定:官吏三十月为一任,有四个任期。朱文翰为官二十年,宦游这些个地方倒是可能的。这里想说的是,不管他跑过哪些地方,大都带着继子范仲淹一同“宦游”。也就是说,范仲淹有幸跟着继父朱文翰游历天下,眼前异地山河,别样风光,心中触景生情,万般感受,在一个人记性最好、求知欲最旺盛的青少年时期,无形中增广见识,开阔眼界与胸怀,于铸造性情人格至为重要。

世人从来拍案惊奇,范仲淹一次也没有去过岳阳楼,何以能写出绝唱《岳阳楼记》?也许从他儿时的安乡经历中,可以品出丝丝缕缕。朱文翰曾经宦游湖南安乡县,至今虽然还有人予以质疑,但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均认定属实。笔者前不久在安乡县大海捞针,终于访到民间学者周仲元老先生,刚一见面,望九老人激动难耐:“谁说范仲淹没来过安乡?我研究了大半辈子啦!”说着,老人极潇洒地亮出一本自己写的书——《陶然集》。他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探幽烛微,正论反驳,把范仲淹在安乡讲了个不容置疑。

周老先生的认定大致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学童朱说随同继父朱文翰来到安乡。继父公务繁忙,安排继子寄读于兴国观村学,交由司马道士照顾,约三年后随“朱知县卸任而去”。将近二十年后,朱说中进士,做了官,奏请朝廷复姓归宗,改名范仲淹。此等大新闻传到安乡时,官民一体欢喜,司马道士和朱说学友尤其高兴,就将兴国观村学改为“范仲淹读书堂”,又画像又题字,以此激励在读学童。

你若问真有此事吗,立马有钦差大臣范处义作证。范处义是范仲淹嫡裔,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秋九月”,以“持节荆湖北道,环湖之十有五州”钦差大臣的名义,来到安乡巡视,在知县刘愚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范仲淹读书堂”,“确认无误,捐资重修,次年修复,由澧州州学教授王仁撰《重修范文正公书台记》”。周老先生发问:“作为钦差大臣,他不考证确切,敢随便冒认先祖遗迹读书堂吗?那可是欺君亵祖不忠不孝之大罪!”

安乡,汉唐古邑也,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岳阳,同样守着“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想想吧,一个天性聪颖早慧的朱说,几年间就守在那里,每日的湖光水色,朝晕夕阴,日星隐曜,樯倾楫摧,气象万千……他能不入心浸神,无形中成为一种“生活”沉积吗?日后成了范仲淹,再凭借坎坷一生的生命感悟,写出“悲怆”式的《岳阳楼记》,当不足称奇。《岳阳楼记》到底写出了什么?后面将有专章述及。

如此看来,继父朱文翰把范仲淹带来安乡,对日后撰写《岳阳楼记》大有裨益;带他“宦游”全国各地,对他长成一腔家国胸怀居功非小!

3.在继父身边读书

读书,对青少年读书人来说,自是必修第一课程。

考察范仲淹青少年时期读书经历,大致分两种情况:二十岁之前,是在继父“复勤训导”下读书求知;二十岁之后至科举成名前,则全凭自觉苦读。

这里先说在继父朱文翰身边读书的情况。

宋真宗作为皇帝,虽然用不着通过考试求功名,可也懂得读书之重要,一首《励学篇》,比他的皇帝名头还传得广远。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朱文翰在真宗朝科甲成名,一生为官,自然深知书的妙处,这才对继子“复勤训导”,使他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可惜这方面的史载几近阙如,颇难给朱文翰的这份功劳作注,只能从一些传说中找找旁证而已。

青阳“读山”。安徽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黄山,北枕长江,山灵水秀,气候宜人。唐代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文人墨客揽胜吟唱,在此留踪留名。据说朱文翰知青阳时,范仲淹随任在城东长山[4]读书,后人把长山改称“读山”。范仲淹逝世一百七十七年后的南宋绍定二年(1229),当地人修建了范文正公祠堂,当时的池州太守丁黼,写了《池州范文正公祠堂记》。

顺便一说,滕子京墓居然在青阳城东新河镇光荣村金鸡岭下。他是洛阳人,为何要安葬于此?根据一些史料说,范仲淹中进士后,曾偕同榜好友滕子京到自己读过书的地方游玩怀旧,滕子京一下就喜爱上此地的山水之美。滕子京后来被贬为池州榷酤[5]期间,又邀好友范仲淹到池州游玩,二人上九华、游秋蒲,再览贵池、青阳风光。明万历《青阳县志》载有滕子京所著《九华新录》《九华图》为证。就是在这次游历中,滕子京流露出百年之后希望魂归青阳的愿望,并把年迈的父亲和滕氏家族陆续迁入青阳。庆历七年(1047),五十八岁的滕子京病逝,家人遵其嘱,将他安葬青阳。明万历《青阳县志》载有范仲淹所作《宋滕子京墓志铭》:“诸子奉之丧,以某年月日,葬于青阳邑东十里之金龟原,而乞铭于余……君昔有言,爱彼九华书契”云云。

秋口读书。景德元年(1004),继父朱文翰调回故乡做官,出任淄州长史。十六岁的少年郎范仲淹依然跟随继父,被安排在秋口读书。据说李丛昕先生实地考察过,秋口又名秋谷,古属益都县颜神镇,今属淄博市博山区颜神镇。这颜神镇可大有来头,与景芝、张秋并称“山东三大古镇”。其得名与凤凰山下的孝妇河直接相关,孝妇河又连着一个流传久远的神话故事。说是齐地孝妇颜文姜年轻守寡,依然孝敬公婆,精心侍奉,每天远道挑来甜水,不以三九严寒、盛夏酷暑而中断。终于感动上天,将灵泉生于她的住室。然而婆婆不善,见她不再挑水,却天天有水,心生怀疑,找借口将儿媳打发出门,进房探秘,无意间揭去灵泉上的盖儿,泉水喷涌而出,流成孝妇河。唐天宝年间,有人建起一座颜文姜祠,称为“孝妇庙”。宋神宗熙宁年间,有人考证说她是孔子大弟子颜回的后代,从此被朝廷封为“顺德夫人”,赐额曰“灵泉庙”。哈,挺神乎其神的。不过颜神古镇有件事千真万确:《颜神镇志》是中国最早的镇志,也是山东三部古镇志之一,所谓“镇之有志,自颜神始也”[6]。

范仲淹的秋口读书处已不可觅,但有一座范仲淹祠,坐落于东关外、荆山下。可令人迷惑的是,山东省情网中的山东省情资料库在此表述道:“相传颜神镇是范母谢氏的娘家。范仲淹两岁时父亲故去,随母改嫁到今邹平朱氏家中。因在朱家常受虐待,遂来颜神荆山寺读书。后人钦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时常驻足的泉边建祠祀之。范公祠山门北向,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心的古代建筑群。二进院落,建筑二十余间,布局合宜,错落有致。范泉位于院落中心,泉池长六点七米,宽五点四米,深二点六米,青石砌壁,周护石栏,东栏板上刻篆书‘范泉’二字。泉自底涌,水流分三股流出。池北有范公祠、范公亭。池西有石影壁,中间正面镌‘山高水长’四字,系明天启五年(1625)淄川名士张中发书。范公祠依山势构筑,始建年代无考。”这可就语惊四座了,且与继父朱文翰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知有何真凭实据。不过既是“相传”,那就不好说了,宁肯信范仲淹是跟着继父读书来这里。

再来最后一个“传说”。传说范仲淹在秋口读书时,有一天,与几个学友外出散步,走进一座寺庙,求签问卜者甚众,说是灵得很。已然长成青年朱说的范仲淹,对自己前程很用心,便求签问卜:

“我日后能做宰相吗?”

签答:“不能。”

再问:“那我能做良医吗?”

签答:“不能。”

十七岁的少年郎不免有点郁闷,但内心却是不大服气,决心要更加刻苦地读书,不实现“不做良相即做良医”的抱负,绝不罢休。

景德四年(1007),年老多病的朱文翰辞官回家。此时,十九岁的青年学子朱说尚难展翅单飞,只好退守家中自学。顺便说一下,朱家祖宅并不在有些人说的什么朱家庄,而是河南村,现在改为范公庄。《朱氏家谱序》说得清楚:“我朱氏世居长邑[7],北宋以前不可得而详也,故尊刺史公[8]为始祖。”“吾族根柢于陵,非迁发可比。……自北宋刺史公居孝河南。旧有族谱,缘世代递更,兵燹相循,遂失落无传……惟世居河南者,尚可追溯原委。”村名河南者,盖因位于孝妇河南岸也。笔者不久前进村实地考察,虽已改为范公庄,但在村学斑驳旧门牌上,依稀可辨“河南村”三字,拍照存记。

4.关中游学

且说范仲淹随继父朱文翰退守田园,在家里读书自学。

同类推荐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大清相国魏裔介

    大清相国魏裔介

    本书从明末写起,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笔法 ,生动刻画了清初名臣魏裔介从生到死,从入仕为官叱咤朝廷,到激流勇退久居乡野,死后却迟迟未能得到皇上封谥的辉煌却又布满凄凉的悲情人生。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爱你一生一世

    王俊凯爱你一生一世

    讲述了女主和她的两个闺蜜和三只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她们间的爱情也有许多的阻碍,最后她们走到一了吗?请看文章。
  • 残殇一曲离人泪

    残殇一曲离人泪

    人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往往并不属于自己。不要以为女帝是何等的幸福,其实,她们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不会做女帝,当上了女帝,有这江山,有这一切,却没有了你,又有何用?只剩下樱花淡淡的忧伤,以及那残缺的、已经失效的甜言蜜语……
  • 全职双花:天才小同桌

    全职双花:天才小同桌

    *全职高手同人*孙哲平×张佳乐*有私设*高中时期*欢乐向
  • 哑舍同人执念

    哑舍同人执念

    他的魂魄,在奈何桥畔徘徊千载。最后,带着那一份执念,喝下了忘却前尘的孟婆汤。这一世,他姓甘名罗。而她,带着那份属于她的执念,在人间寻觅千载,却始终没有他的消息。他以为,她的执念是刘解忧,是徐扬,是李琰,是唐筱雅,却从未想过,她的执念,一直都是他。
  • 缘分天空之情美若梦

    缘分天空之情美若梦

    情爱的天地,缘分的天空,爱情给了你如梦如幻的美丽,给了童话般的传说,给了你像公主一样的骄傲,给了你如诗一样的那段岁月,但是,一个承诺抵不过残酷的现实,一份誓言抵不过千里的距离,最后,无言的结局让你感觉,爱情,凄美若梦……
  • 星辰夜

    星辰夜

    那天晚上,流星降临世间。其中一颗流星降落在一个先天经脉闭塞的少年身上···于是···他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他说,这个世间因为我的存在注定会精彩纷呈。且看一个从小饱受他人欺凌的少年,如何以梦想为动力,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既为逆天,这一路注定精彩纷呈·····
  • 宦挽杀.

    宦挽杀.

    宦官横行,扰乱四野。江湖却是不在寂静。美女相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兼造化武功,是无数热血男儿的梦。一场权势的阴谋,不知颠覆与葬送了多少人的性命。天下纷争,武林大乱。乱也为宦,然宦却挽杀。
  •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去过普罗旺斯的人是幸运的、幸福的。就像英国作家彼得梅尔说的:你只有到过普罗旺斯才有体会。《人生总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普罗旺斯风情笔记》用优雅而浪漫的文字,带你感受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魅人风景。那里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梵高,抚慰过毕加索……那里是浪漫而迷情的地方,是梦开始的地方,是爱情开始的地方。
  • 冥想,是放松的开始

    冥想,是放松的开始

    忙碌的节奏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的肩头承受重压,心里紧绷了弦,因身心的疲惫苦不堪言。紧张而浮躁的世界,怎样有效地让思想和情绪安宁下来,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时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找到对策。跟我一起冥想吧, 给疲惫的身心一条放松的路,沿着它,我们能找到心中的桃花源。据医学研究显示,养生关键在于放松。本书为忙碌的现代陀螺们,找到创造生命幸福的解决之道!每天20分钟冥想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抗老化,重整脑细胞,打通脑内阻塞的的通路,改善神经协调,缓和情绪、提高快乐能量,让内分泌循环处于更深层次,增强同理心;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预防癌症及慢性病,减少身体耗氧量、瘦身及治疗不孕,是身体放松的开始。
  • 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细节

    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细节

    身体健康是成功与幸福的基础。拥有健康,远离疾病,是每个人的愿望。如果我们不从另一个角度,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对自己日常的一些饮食习惯进行认真地审视,许多不良的饮食细节就很容易被忽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从饮食窍门、食物搭配、饮食宜忌、食疗进补、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四季食谱、喝出健康、饮食男女、营养美容、营养瘦身、舒压食谱、活力套餐、饮食排毒1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有关饮食的健康细节,指引您的饮食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从现在开始,就请您跟随本书,开始您真正的健康饮食之旅吧。本书告诉读者怎样科学运用饮食营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