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21

第21章 三次碰撞(3)

刘太后一死,仁宗即着手搭建自己的核心班底,旧臣只留用两位,一位是当年的东宫老师张士逊,一位便是吕夷简。他很满意,回到后宫就随口告诉了郭皇后。郭皇后当下就没好气地说:“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他难道不是刘太后的死党吗?不过是机巧善变,很会看风使舵罢了。一句话点在仁宗心病上。此时吕夷简还没有拍牢皇上,再一个,这仁宗有个大毛病,就是往往主意不真,容易摇摆,这会儿一转念间,便把吕宰相当作刘太后旧人给剔出去了。有个宦官头目阎文应,一向得吕夷简好处,二人早就内外勾连一起[35],便把这事给透露出来。吕夷简气得咬牙,从此就盯上了郭皇后。终于三年等来个闰月,不废掉你郭皇后我废谁去!

没想到的是,废后诏书一颁布,朝堂上一片哗然。绝大多数官员都觉得事有过分,郭皇后行为出格,但并无大过,就为这点“家暴”褫夺皇后封号,于大礼不合,于人情有违,给祖宗和天下百姓不好交代。大臣们议论汹涌,仁宗有点紧张。吕夷简就给皇上壮胆:汉光武帝就废过皇后,史有先例怕什么?吕夷简也有同道,御史中丞范讽立即帮腔:光武帝乃大大的明君,尚且废后,况且这郭皇后也把皇上伤害得够呛,废掉没事。这消息传出去,文武百官更加气愤,决定要“伏阙面圣”,找皇上当面说去。谁领头呢?范仲淹自然是一个,另一个则是御史中丞孔道辅,积极呼应者有孙祖德、宋郊、刘涣、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段少连等人。前文书中提过孔道辅这个名字,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出自晏殊门下,为人耿直敢言,此次比范仲淹还显激烈。但是,在吕夷简们的安排下,仁宗不出面,由吕夷简把大臣们召至中书省,说明废后一事。不等范仲淹开口,孔道辅就抢了先,直逼吕夷简:“大臣之于帝后,犹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可以谏止,奈何顺父出母乎?”吕夷简回答说:“废后有汉、唐故事。”孔道辅进逼:“人臣当道君以尧、舜,岂得引汉、唐失德为法邪?”吕夷简一时语塞,退去对仁宗说:看来他们要闹到宫里来,“伏阁请对,非太平美事”,这可不妙呀皇上。正说话间,范仲淹、孔道辅和众大臣“径趋垂拱殿”,要求仁宗皇帝收回成命。吕夷简让人连忙将宫门关上。孔道辅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皇后天下之母,不当轻议黜废。愿赐对,尽所言。”但是不管怎么喊,里边就是不开门。僵持多时,看看无济于事,大家议定,明日早朝时,发动百官与吕夷简辩论,这才退去。里边的可就下了狠心,出了狠手:吕夷简说台谏官如此藐视御诏,岂能轻从?务必晓以颜色。仁宗也铁了废后之心,再下诏说“谏官、御史自今并须密具章疏,毋得相率请对”,往后禁止你们集体闹事。

当晚,据说范仲淹妻子李氏,苦苦哀求范仲淹勿去招惹皇上与权相,以免招不测之祸。但范仲淹却不为所动,天不亮就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结果,刚走到待漏院,就听有诏传下,贬他去做睦州知州。更绝的是,返回家中时,已有钦差“侍候”启程,十口之家等于是被押送出京的。孔道辅贬知泰州,别的人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宋仁宗把台谏官们赶出京城之后,废后之举随即完成,将郭皇后打入冷宫——瑶华宫。再由吕夷简等人百般进劝,立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为新皇后。有意思的是,宋仁宗对这个曹皇后也打不起精神,又喜欢上一个张贵妃,喜欢得要命。可叹红颜命短,很快去世了。仁宗大有乃父遗传,还挺痴情,要以皇后之礼发丧,而且在治丧的第四天就宣布天下,追封张贵妃为张皇后,赐谥“温成”。此时京中已无人敢言,吕夷简之辈志于禄者,则由着皇上瞎折腾,你皇上高兴,我们就满意。仁宗一朝,一生一死两皇后,生者郭后入冷宫,死者张后受追封,成了一段旷古奇闻。这一场冲突,便是宋史上著名的“废后风波”。

对范仲淹来说,这就是他的第二次“碰撞”,其结果便是第二次贬官。那么,他的精气神就倒了吗?没有,还是那么强势、那么冲。何以为证呢?先不说别的言志诗文,只看一份《睦州谢上表》。

臣某言:臣昨奉敕差知睦州军州事,已到任交割勾当者。献言罪大,辄效命于鸿毛;宥过恩宽,迥回光于白日。事君无远,为郡甚荣。……臣腐儒多昧,立诚本孤。谓古人之道可行,谓明主之恩必报。而况首膺圣选,擢预谏司,时招折足之忧,介立犯颜之地。当念补过,岂堪循默!

昨闻中宫摇动,外议喧腾。以禁庭德教之尊,非小故可废;以宗庙祭祀之主,非大过不移。初传入道之言,则臣遽上封章,乞寝诞告;次闻降妃之说,则臣相率伏阁,冀回上心。议方变更,言亦翻覆。臣非不知逆龙鳞者掇齑粉之患,忤天威者负雷霆之诛,理或当言,死无所避。盖以前古废后之朝,未尝致福。汉武帝以巫蛊事起,遽废陈后,宫中杀戮三百余人。后及巫蛊之灾,延及储贰。至宣帝时,有霍光妻者,杀许后而立其女,霍氏之 ,遽为赤族。又成帝废许后咒诅之罪,乃立飞燕,飞燕姊妹妒甚于前,六宫嗣息,尽为屠害。至哀帝时理之,即皆自杀。西汉之祚,由此倾微。魏文帝宠立郭妃,僭杀甄后,被发塞口而葬,终有反报之殃。后周以虏庭不典,累后为尼,危辱之朝,不复可法。唐高宗以王皇后无子而废,武昭仪有子而立,既而摧毁宗室,成窃号之妖。是皆宠衰则易摇,宠深则易立。后来之祸,一一不差。臣虑及几微,词乃切直。乞存皇后位号,安于别宫,暂绝朝请。选有年德夫人数员,朝夕劝导,左右辅翼,俟其迁悔,复于宫闱。杜中外觊望之心,全圣明始终之德。

且黔首亿万,戴陛下如天,皇族千百,倚陛下如山,莫不虽休勿休,日慎一日。外采纳于五谏,内弥缝于万机。而况有犯无隐,人臣之常,面折廷争,国朝之盛。有阙即补,何用不臧!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尧舜;中外有道,跻民俗于羲黄。将安可久之基,必杜未然之 。

上方虚受,下敢曲从?既竭一心,岂逃三黜。伏蒙陛下皇明委照,洪覆兼包,赎以严诛,授以优寄。郡部虽小,风土未殊,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但以肺疾绵旧,药术鲜功。喘息奔冲,精意牢落。惟赖高明之鉴,不投遐远之方。抱疾于兹,为医尚可。苟天命之勿损,实圣造之无穷。乐道忘忧,雅对江山之助;含忠履洁,敢移金石之心。仰戴生成,臣无任。

通篇气势,哪像贬官语言?遭贬的倒像是吕夷简们。皇上,他们给您出的什么馊主意啊!拿汉唐废后说事,看看他们废后引出的现祸与后遗症吧,那真是“前古废后之朝,未尝致福”“危辱之朝,不复可法”,千万不能再蹈他们的复辙呀!至于我“腐儒”范仲淹,“事君无远,为郡甚荣”,你皇上把我下放到睦州,好地方啊,“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我可是“乐道忘忧,雅对江山之助;含忠履洁,敢移金石之心”。该怎么说还怎么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该怎么活还怎么活,这叫“有犯无隐,人臣之常,面折廷争,国朝之盛”也!

范仲淹在二次贬官期间,还写了诸多别的诗文,也放在后面专章里一并展示。

23.《百官图》事件

以笔者之见,《百官图》事件,是一桩“集体碰撞”事件,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志于道派”对“志于禄派”的小规模碰撞,是后来的大碰撞——庆历新政的一次前期试验性碰撞,而且,此次参与碰撞的人马,就是后来推行新政的基本班底,此次碰撞的主要目标——吏治问题,也正是后来庆历改革所瞄准的主要目标。

景祐二年(1035),冬十月。贬在睦州快两年的范仲淹接到新任命,“除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不久“召还,判国子监”,很快又“除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此时再回京城的范仲淹已四十七岁。他所面对的朝廷生态如何呢?

这前后,“直而疏”的首相李迪,斗不过“巧而密”的次相吕夷简,只好卷铺盖走人。仁宗起用被罢黜了六年的王曾归相位。此时,吕夷简羽翼已丰,有了呼风唤雨的能量,且甚讨仁宗欢心。他看不起王曾,却虚巴巴地要把首相之位让给王曾。仁宗看不出其中奸巧,慌忙把吕易简推上正位,只让王曾为次相。吕夷简再一次名利双收。到任后的王曾每每与吕夷简说事,人家根本不把他当盘菜,气得老王曾呼呼的。这年四月间有一天,仁宗问王曾:“卿因何不忿?”王曾便怒告吕夷简“纳贿市恩”。仁宗认起真来,就把吕夷简叫来对质。吕夷简胸有成竹,只问你有什么证据。王曾人性好,原本就未曾想过告状,当然也就不去收集什么证据之类,这会儿急了,只好老实说所据只是外界传闻。吕夷简据此狠狠反击,我据外界传闻,说你王曾也“纳贿市恩”可以吗?逼得仁宗也不好回护王曾,就以“言亦有失实”之名,将其再次罢相。吕夷简虽然也受了点小批评,但无碍他大权独揽,达于巅峰。那些“千里做官,为了吃穿”的志于禄者,个个心明眼亮,这下更是一窝蜂都奔着吕相国来了,当然,你来是可以来,但不能白来,口袋里总得装点孝敬不是。时间一长,不就是个结党营私嘛,吕门势大,其炎汹汹,谁敢掠其锋!王曾丢相后,还有人敢出头吗?朝野都在焦急地期待着。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期待的是范仲淹,此时他还无缘得识范公,便冒昧地写了一封长信。姜正成先生将它翻译成白话,还挺好读,其中有言:范公“您接受任命以来,我抬起头踮起后脚跟,长久地站立着想听到您的谏言,可是终于没有听到,我私下里感到困惑。……贫寒穷苦的读书人,困厄地居住在茅草屋里,坐着诵读经书史籍,常常抱怨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到被任用,又说那不是我的职责,不敢进言;或者说我的地位卑微,不能进言;又说我有所等待。这样最终没有一个人进言,难道不可惜吗?希望您想想天子任用自己为谏官的本意,警惕君子百代的谴责,陈述您正直的言论,以满足众人的期望……”范仲淹很感动,对李夫人说:你看,这不是还有个忧患天下的欧阳修吗?从此记住了小自己十八岁的欧阳修,且最终成为志同道合的忘年铮友。不过,欧阳修的担心还是有点多余,范仲淹早就发起冲锋了,回京不久即针对时弊连上四论:《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和《推委臣下论》,已然把舆论造出去了;至于何时发起总攻,这要接受王老相国的教训,得拿出证据来,贼无赃,硬似钢啊!

景祐三年(1036)夏天某日。宋仁宗接到范仲淹一道奏议,打开一看,是一份《百官图》,并附有评论。据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载,范公“又为《百官图》以献,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某为超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这充满创意的《百官图》,标有官员姓名、职位、晋升时间、晋升前的职务等;指明哪位是正常升迁,哪些是用钱买的官,破格、超级提拔的;说这都是宰相吕夷简一手搞定的。有段评论更有分量:“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王莽之乱。臣恐今日朝廷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以大为小,以易为难,以未成为已成,以急务为闲务者,不可不早辨也。”张禹者何人?西汉成帝的师傅,通《易经》,精《论语》,封为诸吏光禄大夫,加官给事中,统领尚书事。此时,汉成帝的舅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与张禹并领尚书事,辅政专权。这汉成帝的母家王家可了不得!汉成帝自从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之后,一堆舅舅也都封侯:王凤为阳平侯,王崇为安成侯,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这还不算完,皇太后王政君还有一个小弟弟王曼,因为早死而没有封侯,心里老惦着。平阿侯王谭和成都侯王商等人,就出主意说,王曼兄弟有个儿子王莽,将来是个人物,不如……皇太后心领神会,便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以家侄王莽嗣侯位。面对这样一个巨型世族,你说张禹能不学聪明点吗?王氏专权,天怒人怨,又是地震,又是日食,又是种种水旱大灾,吓得成帝问师傅这是怎么了?张禹本来精于占卜预测这一脉,此时却违心地回答说:灾变之由,深远难见,吏民多以为王氏专权所致,这不可信呀。不疑老师的汉成帝便也不疑舅家,最后终于酿成王莽之变。范仲淹借着这个西汉故事比附吕夷简,说仁宗啊,你可得警惕再一个张禹才对。另外,他还推荐“素有仁心,宽怀大度”的韩亿取代吕夷简为相。

这可真是要命的一击!吕夷简为相多年,羽翼众多,树大根深,逢迎巴结者众,不听招呼者几稀。不料自从出了个范仲淹,日子居然过不安逸了。前面的事吧,吕夷简还没怎么当回事,你一个小小谏官能怎么的,再说你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不信你还有多大的气候。可打从这次从睦州回来,几件事做下来,吕夷简有点坐不住了。

同类推荐
  •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这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朱棣最有谋

    朱棣最有谋

    本书带领读者从永乐皇帝朱棣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领略他齐集一身的王霸之学、权谋之变,获得为人、处世、立功的经验与学问,练就自我保护、披荆斩棘的谋略和智慧。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咸鱼翻身

    咸鱼翻身

    一个孤儿,从小在一个没落的小村落跟着混混们过活。有一次因为在游戏厅了和一个小孩子做了一笔生意,接着通过小男孩认识了她此生的贵人,从此走上了逆袭的道路。
  • 同桌的你2014

    同桌的你2014

    她已经离去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本书在总的谋篇布局上,列出点滴塑造、关爱引导、科学疏导、严令身行、大胆放手、巧妙引导、授之以渔和软硬兼施等八个方阵的大框架,又有横向上从“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到 “孩子有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怎么办”的56个设问,还有纵向上在每个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的“重视理由—追根溯源—榜样魅力—解决方法”的四步曲,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本书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笔锋犀利,文采洋溢。通过全书56个“怎么办”的设问,将翔实、具体的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展开阐述,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可读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异界剑魔

    异界剑魔

    默默无言,都只是望着东方,没人知道他们站了多久,也不知道为什么站在这。二人象是华山的一部分,没有动弹分毫。男的青布衣裳仪表不凡,女的一席……
  • 这个城管不太凶

    这个城管不太凶

    一个立志要成为城管的少年,在成为光荣的城管后,经历的一些不寻找的遭遇,已经发生的爆笑和诡异的事件,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别追究~
  • 秀女要逃宫

    秀女要逃宫

    方然,二十一世纪的白领丽人,千百年难得一发的善心,竟让她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虾米?皇宫的侯选秀女?难不成跑《金枝欲孽》里了?妈妈的,什么屁宫规!她方然偏不信命,呵呵!选秀大会是吧?好,既是不论谁选上谁,她都只能是做人小的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看她怎样大闹选秀大会,再携财外逃,做皇宫几百年来第一个外逃的秀女嗯?第一夜私藏家产就碰上那个冷若冰霜一般的瘟神,不单不只将剑抵在她的脖子上,处处与她纤细漂亮的脖子过不去,还直接将她的家产抢走,她的外逃计划宣布失败。第二夜,为散闷气到那人人不敢涉足的小湖中游泳,被一个俊美邪气的女鬼偷去了初吻,还被他在胸前打下印记,说什么是他认定的人,晕,她可不想招惹这美过了头的男人。第三夜,她那也不去,就在屋前的竹林中散步,总错不到那去了吧?可,无意间撞破了人家的好事,让她从此被某个变态男定为狩猎的目标,她,真的是霉到喝到水都呛到的地步了。一个说,你是我的女人,不准逃。一个说,我已被你看光,不准不负责。一个说,你吓跑了我的女人,你得赔偿我。她欲哭无泪,她这是招谁惹谁了这是!什么?三个变态的王爷还不只,再加上一个失去皇后的痴情皇帝,一个一心想谋天下的反军头目,呃,她是何是抢手到这个程度的?
  •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魔恋

    e魔恋

    魔王,魔王为寻妻下界追逐爱妻的踪影,可造化也会玩弄魔王
  • 女扮男装美男就是要你爱上我

    女扮男装美男就是要你爱上我

    你曾听过布格拉誓言的传说吗?传说。。。。。。只要女生站在布摩格学院中的布格拉广场上的许愿池,然后站在许愿池面前祈祷,接着就跳着舞蹈穿过那个白色纯朴的教堂,如果你是女生,穿过教堂后你看到一个男生,那么那个男生就是你命中的爱人,阳光透过五彩的窗户将光束凝聚到十字架前,然后女生带着那个男生走到十字架中的那个光束点上,让那个男生亲吻自己的手背,在自己的手心上写上"LOVE",这样,他和她就会永远在一起,永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