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32

第32章 被隐逸者(9)

我记得是在王应麟的《困学纪闻》里见过有这样一句话,但这几年我总没有机会去翻查《困学纪闻》。今天偶然买得一部影印元本的《困学纪闻》,昨天捡得卷十七有这一条:范文正《灵乌赋》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其言可以立儒。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时往往专指谏诤的自由,我们现在叫作言论自由。

范仲淹生在西历九八九,死在一〇五二,他死了九百零三年了。他作《灵乌赋》答梅圣俞的《灵乌赋》,大概是在景祐三年(1036)他同欧阳修、余靖、尹洙诸人因言事被贬谪的时期。这比亨利·柏烈的“不自由,毋宁死”的话要早七百四十年。这也可以特别记出,作为中国争自由史上的一段佳话。

梅圣俞名尧臣,生在西历一〇〇三,死在一〇六一。他的集中有《灵乌赋》,原是寄给范仲淹的,大意是劝他的朋友们不要多说话。赋中有这句子:

凤不时而鸣,

乌哑哑兮招唾骂于邑闾。

乌兮,事将乖而献忠,

人反谓尔多凶。……

胡不若凤之时鸣,

人不怪兮不惊!……

乌兮,尔可,

吾今语汝,庶或我(原作汝,似误)听。

结尔舌兮钤尔喙,

尔饮喙兮尔自遂,

同翱翔兮八九子,

勿噪啼兮勿睥睨,

往来城头无尔累。

这篇赋的见解、文辞都不高明。(圣俞后来不知因何事很怨恨范文正,又有《灵乌赋》,说他“憎鸿鹄之不亲,爱燕雀之来附。既不我德,又反我怒。……远己不称,昵己则誉。”集中又有《谕乌诗》,说:“乌时来佐凤,署置且非良,咸用所附己民,欲同助翱翔。”此下有一段丑诋的话,好像也是骂范文正的。这似是圣俞传记里一件疑案,前人似没有注意到。)

范仲淹作《灵乌赋》,有自序说: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途矣。

因为这篇赋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所以我多摘抄几句:(胡适先生几乎引用了范仲淹《灵乌赋》之全文,前面已有,故在此略去。)

这是九百多年前一个中国政治家争取言论自由的宣言。赋中“忧于未形,恐于未炽”两句,范公在十年后(1046),在他最后被贬谪之后一年,作《岳阳楼记》,充分发挥成他最有名的一段文字:嗟夫,予当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前此三年(1043)他同韩琦、富弼同在政府的时期,宋仁宗有手诏,要他们“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忌”。范仲淹有《答手诏条陈十事》,引论里说:我国家革三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这是他对所谓“庆历盛世”的警告。那十事之中,有“精贡举”一事,他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皆合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才,庶可以救其不逮。或谓救弊之术无乃后时?臣谓四海尚完,朝谋而夕行,庶乎可济。安得宴然不救,并俟其乱哉。……这是在中原沦陷之前八十三年提出的警告。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忧于未形,恐于未炽”;这就是他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从中国向来知识分子的最开明的传统看,言论的自由、谏诤的自由,是一种“自天”的责任,所以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从国家与政府的立场看,言论的自由可以鼓励人人肯说“忧于未形,恐于未炽”的正论危言,来替代小人们天天歌功颂德、鼓吹升平的滥调。

中国式的“不自由,毋宁死”,领先西贤七百四十年,这是范仲淹对世界文化所作的杰出贡献,也就是中国士君子文化对世界文化所作的杰出贡献。而今千年过去,“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依然具有无穷的生命张力与现实意义,尤其在中国,君不见,“结尔舌兮钤尔喙”的犬儒懦夫还有多少啊!

胡适先生提到范、梅后事,有《谕乌》《灵乌后赋》之类,二人关系由疏远而演变至反目,结局很僵。虽为他们的“私事”,但极有探讨价值。

据查:范仲淹在饶州时,还邀请梅尧臣同游过庐山。酒席上,梅尧臣即兴作《河豚》诗,有“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之句,足见那时二人的关系尚可。何时恶化的呢,以至于梅尧臣作恶诗相向?难道就因为后来范仲淹再度出山,身为边帅却无视梅尧臣积极从军的意愿?或者重掌大权后未曾关照怀才不遇的梅尧臣?这确如胡适先生所说,算“一件疑案”。笔者向无释疑才具,况千年史案乎!这里只想从范仲淹与李觏的交往历史,反观一下范梅之疑。

其实,范仲淹贬饶州,李觏千里奔波求教,留一段“一字师”佳话等等,笔者在前文书中已有记述,此处要别开生面。李觏字泰伯,比梅尧臣小七岁,也算同辈文人。他与梅尧臣相似的是,也是从小聪颖,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成人,也是文场运蹇,屡试不第。不同的是,梅尧臣有一个好叔叔,使他得“门荫”之利,在基层官场打拼消磨许多年。李觏可就苦多了,他在后来的《上孙寺丞书》中回忆说:“觏,邑外草莱之民也,落魄不肖。生年二十三,身不被一命之宠,家不藏担石之谷。鸡鸣而起,诵孔子、孟轲群圣人之言,撰成文章,以康国济民为意。余力读孙吴书,学耕战法,以备朝廷犬马驱指。肤寒热,腹饥渴,颠倒而不变。”这倒也好,使青年李觏在艰难忧患和刻苦研读中,砥励意志,拓展胸怀,在民间草野中呼吸自由空气,提纯人生追求,其志已不在庠序之间,而在“康国济民”之境了。这一点,让人很容易想起范仲淹的“澧泉苦读”和“南都求学”来。

同类推荐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 君至未至

    君至未至

    一个想爱却不敢爱,一个愿爱却不会爱。他们太过自尊,爱情里谁也不愿意低头。有过泪,有过伤,有过恨,有过痛。每个人都会有一段遗憾终生的错过,他与她究竟能否弥补这段错过的时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 Brother Jacob

    Brother Jacob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天圣武

    邪天圣武

    武者天下,无边邪海,唯有邪者方能步步为营。吞噬无上神石,邪海,一个乞丐的命运将会又怎样的改变?我本清纯,奈何世路无常,唯有装疯卖傻,邪气凛然,方能独善其身。万物善变,杀机凝云,唯有步步紧逼,力求最强,方可傲视苍穹,同寿天地。无尽宝藏开启,究竟意味着什么?身负开天辟地武神之精血,邪海,将会有怎样的使命?
  •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是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周海亮是国内最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这本收录的就是微型小说,共收小说67篇,包括:《穿过正午的马车》、《一条鱼的狂奔》、《请她来吃顿饭吧》等。
  • 枕上书,席上人

    枕上书,席上人

    她第一次出来工作,遇到出来鬼混的爹,尴尬之际,遇上晋隽阳,一场交易后,他笑得极温柔,“小惜,我喜欢夜里的你——热情如火。”以为,第一次亦是最后一次,可最终,越缠越紧······如众所愿,她成为睡在他身边的人,床第间他亲着她低声呢喃,小惜,小惜,珍惜,晚安,晚安······他满腹算计,却又在她面前总是谦谦有礼,温润如玉,让全城的人都羡慕她。要什么,他给什么,他给了她无尽的宠爱……可只有她知道,除去一身华丽的衣裳——他充其量只是一禽兽。枕上人,未必枕上了心······
  • 凰御卿

    凰御卿

    废物?百年难遇?我血妖不屑。我没有慈悲天下的心,我为私欲,那又如何,天下我不在乎,我在乎的,只有真心待我的人。"轩辕傲,血染江山,颠覆天下,那又如何,我说过,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会回来的...""小妖,为什么?我放弃了修行,放弃了江山,放弃了尊严,只应为放不下你,但是,现在,我懂了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 依楞严究竟事忏

    依楞严究竟事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的大道士

    最后的大道士

    从小老爹为了让我能活下去,只能把我变成傻子,因为把我一条主魂封在了一个玉佩之中。为了改变我的命格,师父竟然自己结束了自己,可我却不是一般的五弊三缺,最终从阎王老儿那里得知,我竟然需要积齐七颗得道高人的内丹,才是唯一可以改变我的命格的方式,我一生苦苦追寻之中,出入无数惊险之地,斗过各类鬼怪,可是,那七颗内丹又在那里,老子何时才能改变命格,娶个那些爱我的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