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55

第55章 烈士暮年(3)

张载者,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而闪耀千古。然而,这位宋代理学主要奠基人、关学学派创始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如果没有早年与范仲淹的一段交往,肯定会是另外一种人生。他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比范仲淹小三十二岁,出生在陕西眉县横渠镇,故世称“横渠先生”。二十一岁那一年,是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夏天,正好范仲淹任陕西招讨副使兼知延州,壮志凌云的张载只身闯进范仲淹帅帐上书,是为《边议九条》,即:清野、回守、省戍、因民、讲实、择帅、择守、足用、警败。并且提出,他打算联合焦演[59]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建功立业,博取功名。范仲淹眼前一亮,先仔细打量其人,再认真阅读其文,随之展开学术交流,心中不觉大喜:“此人可成大器矣!”遂推心置腹劝张载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赶快弃武从文吧,读书论道,你的前程不可限量!并赠之《中庸》以为鼓励。张载收下赠书,接受劝告,深谢范仲淹点拨终生,表示即刻返乡读书,不负恩师所期。从这年起直到三十八岁,张载埋头读书治学十七年,先读《中庸》,“认为未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终成一家之说。”其间的庆历二年(1042),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在安阳府(今甘肃庆阳)城西北修筑大顺城竣工,特请张载过来,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也是范仲淹难忘俊才张载之明证也。张载一生学问成果,这里无须展开,但他对天文学的贡献极为独特而少有人说,不妨一列。

北宋时期文风炽盛,科学昌明,思维活跃。学子们对探求宇宙奥秘大有兴趣。在古代宇宙结构及天体演化理论中,“宣夜说”成为这一时期的“显学”,比如沈括、程颢、程颐等人都持此说;“浑天说”仍有研究者如邵雍等人;而“盖天说”则基本无人问津。作为关学领袖,张载不但通医,对天文学亦具精深素养,善于探赜钩沉。他居然对《黄帝内经》所草创的“宣夜浑天合一”的宇宙图式,做出了独创性的阐释与发挥,解决了当时的一些天文学难题。比如:关于太阳、月亮距离地球孰远孰近的问题;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地球运动的问题等等。这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的天文学成果。张载一生,著有《崇文集》十卷(已佚),《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明嘉靖间吕柟编有《张子钞释》,清乾隆间刊有《张子全书》,后世编为《张载集》。笔者在此有一点求商榷,即张载是否在花洲书院从范仲淹学?《张载年谱》是参照《横渠志》、岐山《武澄年谱》、日本版本《周张全书》《陕西乡贤事略》诸种版本编辑而成,唯一没有参考到的版本,是南宋时期张载后裔张同仁所编《张子年谱》,所以,《张载年谱》还是比较可靠的。它在从庆历五年(1045)至皇祐元年(1049)累年记载中,均记为“张载居家读书,观察悟事,研究佛道”,“张载仍居家读书,观察悟事”,并未提过在邓州花洲书院从范仲淹学,连来作短期学术交流的记载都没有。且待知者指点迷津。但是,不管怎么说,就像没有范仲淹,很可能就没有“宋初三先生”一样,没有范仲淹,很可能就没有“横渠先生”。

接着再说范纯仁及其范家兄弟。范仲淹是晚婚楷模,三十六岁才与名门之女李氏夫人成婚,当年生下长子范纯祐,三十九岁生下次子范纯仁,四十三岁生下三子范纯礼,四十九岁李夫人不幸病卒,续弦曹氏夫人,五十八岁生下范纯粹;另外还生有二女,重男轻女之通病,惜乎未留其名。范仲淹是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丈夫,婚后聚少离多,一家人难得团圆,只有此次来在邓州,全家人破天荒地相聚一处达三年之久。先是,范仲淹带着大儿子纯祐赴任,看到邓州风俗淳厚,颇堪居留,于是把寄养在京城妻兄李纮家的二儿子纯仁、三儿子纯礼,以及女儿等一并接来共同生活。回想自己的大半生,从未有过如此快乐而团圆的家庭生活,天伦之乐与田园之美,使范仲淹的心灵倍感慰藉。看着眼前龙虎四子,范仲淹舒心极了,生命可得延续,功业有人传承,把酒问青天,夫复何求?不过,他当时肯定想不到,日后这四个儿子个个了得,足可与乃父争辉耀世。要说名人,范家四兄弟都是《宋史》上有本传的主儿,加上《范仲淹传》,一门父子兄弟“五传”传世,历史上也不多见。笔者于此不能不诉诸笔墨。

长子范纯祐,自幼警悟,明敏过人,早年拜胡瑗为师,精通兵书与道家。《宋史·范纯祐传》载:“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父仲淹守苏州,首建郡学,聘胡瑗为师。瑗立学规良密,生徒数百,多不率教,仲淹患之。纯祐尚未冠,辄白入学,齿诸生之末,尽行其规,诸生随之,遂不敢犯。自是苏学为诸郡倡。”曾跟随父亲范仲淹来到西北前线,庆历二年(1042)三月,遵父命与赵明在庆州东北修建大顺城,年仅十六岁。范纯祐特别孝敬父母,“未尝违左右,不应科第”,为尽孝道不做官。后来,也做过几天小官,“荫守将作监主簿,又为司竹监,以非所好,即解去”,因为父亲而受荫庇,不是自己凭本事挣的,加上也不喜欢这些工作,就自动离职不干了。这次又是他陪同父亲最早来到邓州的,不幸的是,“得疾昏废,卧许昌”,“凡病十九年卒”,享年四十岁。真是太可惜了!

次子范纯仁,字尧夫。仁宗皇祐元年(1049)中进士,年仅二十三岁,因为当时正随着父亲由邓州移杭州,故“以事亲不赴官,后为范仲淹执服毕始出仕”,父亲去世之后才做官。“尝从胡瑗、孙复学。父殁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哲宗立,除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颇具乃父风范,体国爱民,人称“布衣宰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徽宗登基后,复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觏,以目疾乞归。著有《范忠宣公集》二十卷。“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学问博洽,为文无长语。”王安石变法时,他与司马光、苏轼等均站在对立面,抵制新法。此中缘由颇为复杂,在此不作探讨。

三子范纯礼,字彝叟。随父在邓州时,年方十六一少年,而父亲去世时,他已是二十一岁的青年了,遂“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签书河南府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县”。其才能为父友韩琦赏识,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此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再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元祐(1086—1094)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左司,又迁太常少卿、江淮荆浙发运使,以光禄卿召,迁刑部侍郎,进给事中。转吏部,改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宋徽宗继位,范纯礼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礼部尚书,擢尚书右丞。崇宁(1102—1106)年间,“启党禁,贬试少府监,分司南京。又贬静江军节度副使,徐州安置,徙单州。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老生子范纯粹,字德孺。父亲去世时,他还是个六七岁的懵懂稚童,成年后如三哥一样,“以荫迁至赞善大夫、检正中书刑房”。元丰年间(1078—1085),为陕西转运判官,旋进为副使。宋哲宗继位,命纯粹直龙图阁,时苏轼自登州召还,“纯粹与轼同建募役之议”,且成为好友。随后代替二哥纯仁知庆州,此时与西夏国正在谈判疆界划分问题,“纯粹请弃所取夏地,曰:‘争地未弃,则边隙无时可除。如河东之葭芦、吴堡,鄜延之米脂、义合、浮图,环庆之安疆,深在夏境,于汉界地利形势,略无所益。而兰、会之地,耗蠹尤深,不可不弃。’所言皆略施行。”“元祐中,除宝文阁待制,再任,召为户部侍郎,又出知延州。”绍圣初年,宋哲宗开始亲政,御史郭知章遂以“纯粹元祐弃地事”发难,“降直龙图阁”。不过,第二年“复以宝文阁待制知熙州”。此时,当权的章惇和蔡卞经略西夏,怀疑范纯粹跟他们不是一条心,就贬知邓州,很快又以“元祐党人”夺职,知均州。直到宋徽宗立,几经起落,一直到“党禁”解,这才“复徽猷阁待制”,但很快就退休了,不久病故,“享年七十余”。

此处要特别记一下“元祐党祸”。有意思的是,范仲淹一生屡黜于“朋党”之祸,而他的儿子们,除纯祐久病、早死幸免外,其余三子则无一幸免于“元祐党祸”,均在著名的“元祐党人碑”上留下大名。“元祐党人案”,是北宋末年的重大案件,历经神、哲、徽、钦、高宗五朝,持续时间之长,卷入人数之多,在历史上实属罕见。激烈的党争加剧了政局动荡,导致了北宋的覆亡。此案详细,本书用不着展开,只论“元祐党人碑”。

宋徽宗崇宁(1102—1106)初,蔡京拜相后,为打击政敌,将司马光、苏轼以下共三百零九人打成“元祐奸党”分子,而且将所谓“恶名”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外,史称“元祐党人碑”或“党人碑”。

这些人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特许,不得内徒。在该碑“文臣·曾任宰臣执政官”名单中,有“范纯仁”“范纯礼”大名;在“文臣·曾任待制以上官”名单中,有“范纯粹”大名。此时范纯仁已经去世,所以在名单中标为“范纯仁故”。

有趣的是,九十三年之后,当年被列为“元祐党人”之一,梁焘的曾孙梁律,根据家藏碑刻拓本重新勒石成碑,它是现存唯一一通“元祐党人碑”,对于研究宋代“朋党”课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明人何景明在《寄李郎中》诗中慨叹:“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

“插播”结束,言归邓州。且说范仲淹颠沛大半生,至邓州阖家欢聚,着实享受了三年人间天伦之乐,同时,也真正享受了一场民间百姓之乐。他一生多次黜下民间,也为老百姓多兴善举,于中得乐,但英年勇锐,不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己还未能完全“放下”,全身心地、无比轻松地与草根百姓同乐同忧。而这一点,在邓州实现了。惜于篇幅,这里只举同乐同忧各一例。

天穿节,是元宵节之后的第一个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时间有正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五日等几种过法。邓、襄之地亦有此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而民间则以煎饼“补天穿”,以此纪念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考“天穿”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日,一般在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阴历正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左右。这一天,“天一生水”,多半有雨,故谓之“天穿”,也就是天穿节的由来。明杨慎《词品》云:“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天穿的次日为“穿地”日,有水中摸石习俗。前文书中说过的那位范仲淹的“铁粉”李觏先生,在他的《李觏集·卷三六》中有诗:“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

天穿节在南阳、襄阳之地,按习俗女人要入水摸石卜子。宋杜绾在《云林石谱》中介绍说:“江水中多出穿心石,士女春时竟水中摸之,以卜子息。”这就要说到范仲淹的《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了,其中有句:“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前句写的就是邓州天穿节,他诗下有注曰:“襄、邓间,旧俗正月二十二日,士女游河,取小石中通者,用彩丝穿之,带以为祥。”非亲身经历,何能体察如许细致生动?

同类推荐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本书介绍了美国传媒界的头面人物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故事。内容包括:童年生活、求学生涯、初涉新闻、婚姻大事、总裁之位、妇女解放、劳工问题、罢工事件、老年生涯等十五章。
热门推荐
  • 误闯异时代

    误闯异时代

    她们是国家的秘密武器,从小被秘密训练长大,接受的是的顶级训练,完成的都是顶级绝密任务。她冷漠,除了自己的姐妹什么都不关心,国家和她没关系,谁是主宰大陆的狂者,无所谓,他,亦是冷血无情,杀伐果断,然他为自己的百姓斗争,却也愿她能与自己并肩作战
  • 二十七日

    二十七日

    故事,要从2014年1月1日凌晨的一个命案说起……凌晨的命案现场,煤气味十足,一具英俊的,胸口中刀的男尸,死不瞑目。原本以为就是一起简单的命案,却不知命运远远不止如此。我们的爱与恨也随着这具男尸一同卷入……红莲业火,从地狱开始蔓延,谁能获得救赎?而我,苏菲,一个能通灵的女法医——二十七日,2二十七日里我从一个地狱走到另一个地狱,谁都无法拯救,而世间的魔障都无法脱离一个爱字。
  • 葬月

    葬月

    你是否认为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你是否做过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或者有过惨痛的经历。人人都有永远滞留在自己心底的阴暗面或者经历,永远见不得阳光。当这些与现实巧遇的时候,它便被无限放大。而那个人会在瞬间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比如喊出,我不想,或者,我不能之类的话语,甚至偏执的人心灵会变得扭曲
  • 君主的另类萌妻

    君主的另类萌妻

    一代战神,一代冥君。天界本不该有情欲出现,如此不堪,不堪!天冥殊途,你怎能这般被迷了心智!他浅笑:月神,你不知为何为了心爱之人会心甘情愿赴汤蹈火;你不知有了心爱之人会怎样;你更不知情为何物。为了他,杀尽仙友心中怀恨;为了他,剔除仙骨与众神相敌;为了他,甘遭仙雷劫罚不曾有怨言;为了他,甘为战神打下凡尘三世。战神之无情无言,凡尘之怜惜可人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你?
  • 飞来横货

    飞来横货

    这个世上总有一货,不经意间一头撞入你的世界……“我们结婚吧”“……貌似跟你不熟……”“抱都抱了,差不多熟了。”“谁跟你熟!放我下来!”“不好意思,货已售出,概不退货,你要对我负责。”“娃啊,你这样忒不厚道了,其实咱是男的……”“我不介意。”“……我招你了吗?”“没。”“我吗?”“没。”“那你老是揪着我不放作甚!!!(发怒)”“你没结婚。”七年的感情终究逃不过一个痒,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等的是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蔓陀萝

    蔓陀萝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邪冰傲天

    邪冰傲天

    二十一世纪的邪尊——君邪冰,十八岁生日时被一枚玉戒带入奥卡斯大陆,再次清醒已然成为一名婴儿!前世的邪尊没有亲人,既然老天让我君邪冰重新拥有家人,任何人都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哪怕出言不逊的也都要死!敢触摸我君邪冰的逆鳞就要做好生不如死的准备!前生,太累!今生,便逍遥一世!享亲情!建势力!收魂宠!一袭白衣逍遥天下!本文女主腹黑强大,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俺的新书《邪医毒妃》http://read.xxsy.net/info/393866.html绝艳妖娆的华夏古武宗师穿越为异界身中剧毒的谜样弃婴,嚣张至极的小毛球路过,小爪一指:“作为本大爷第一个接受的人类,本大爷救你!”慵懒邪魅的男人阴险一笑:“要救她,不可能,除非你乖乖与她契约。”于是——这样的景象便时常出现:一个绝色少女牵着一个漂亮宝宝的手,在灵兽遍布的黑作山脉上散步,身边时常还跟着个银衣慵懒的美男……当红衣绝艳、腹黑潇洒的她,走出山脉,走入大陆,绽放耀眼光芒,令无数男女为之疯狂之时,某位孤傲狂放的俊美男子,黑着脸,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咬牙切齿:“本王的女人,岂是尔等也敢窥视的?!”漂亮宝宝那一张小脸上也是满满的愤慨:“本大爷的女人,尔等也敢妄想?!”武力当道,权势翻天,前世已矣,今生她必再踏巅峰,追寻更高的武道境界!且看华夏一代古武宗师,如何在这异世崛起苍穹,挥洒落月!--------------------
  • 风云的残留记忆

    风云的残留记忆

    在脑袋里,残留的记忆非常多,而我就会慢慢的去回忆,风云学院的点点滴滴,会告诉你们在风云的所有事情和朋友……慢步走在校园,时不时会满脸泪水。看到学生出黑板报就会走进去慢慢地看……好久啦!没联系过他了……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会不会已经忘了我……
  • 语仙

    语仙

    修真的艰苦寻常百姓看不到,修真者翻天倒海的实力寻常百姓却看的清清楚楚。为了这无匹的力量,为了自己能够成为传奇,多少普通百姓日夜梦想着,有朝一日他们可以踏入修真之门,成就一番史上佳话。这颗不起眼的星球名为葬神星,霸气侧漏的名字背后确实与修真联盟断绝了千万年的历史传承。这里的修真者仍旧使用古老的修炼手段,在一点点的痛苦折磨中增强着自己的实力。宇宙数亿年,修真者也是寻常人,他们从普通变到伟大,期间的苦与难又有谁知!
  • 幸福乡村江山

    幸福乡村江山

    本书从基本县情、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总结江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分析典型案例,凝练江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品牌特色和经验启示,积极探索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