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2400000019

第19章 歌德之勺(5)

他的戏剧作品只是他全部作品中微小的一部分。他以全部人生、全部历史而不仅仅是以一个法兰西作为自己的舞台。他以自己为主人公,演出了一出多么狂放的戏剧。观众也是长长的历史和人类。人类将在长达几个世纪和更加漫长的时光中,为他的杰出表演、为他朴实而真诚的表演,报以热烈掌声。掌声消逝了,身影却又一次出现。他在天穹的背景上时隐时现,威严的目光、和善的目光,不时地投向大地。那些狂妄的政客,那些攫取了权力和财富的傲慢者,在他的目击下变得如此渺小。

不是诗人因为他的存在而自豪,而是人类因为他的存在而自豪。人类的所有行为,创造性行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与生命的关系都是一样的。所以他的劳动和歌唱,可以代表人类生命最本质的激情,可以代表一切。

安于回忆

从1983年初开始,有好长一段时间,人们有事没事都爱穿一件风衣出门。春天,北京开一个文学会,我和一个朋友没穿风衣就去了。

那个朋友穿了一套质料很好的新衣服。到了会上,他沮丧地拍拍腿对我说:“嗨,咱哪知道这会儿北京时兴穿雨衣……”他故意把“风衣”叫成“雨衣”,证明自己确实搞不懂这类玩意儿。

正说着话,有个细细高高的女士穿着米黄色的风衣,拖拖拉拉地从一楼走到二楼来。

她走到我们身边的时候,那个朋友又大声重复了一遍:“咱哪知道时兴穿雨衣!”

她走远了,走得看不见了,我的朋友才记起了什么似的,脱口喊道:

“王安忆!”

后来我的朋友找王安忆玩去了。他回来的时候一个劲夸她。

他说王安忆很好,大家都和她拉得来。“很好的一个同志,就是说话太快了,听起来‘喂叽喂叽’的。”

我想那肯定是他对上海普通话还不习惯。

晚上我和那个朋友住在一个房间。好几个来屋里玩的同志都穿了风衣。大家天南海北凑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天,我们和王安忆在一块儿的时候,试着听了听,觉得她说话果然是太快了,有点“喂叽喂叽”的。大家互相熟悉了,谈得很多。不少老同志叫王安忆的时候省略了姓,显得又亲切又慈祥。

在和王安忆接触当中,我觉得她挺实在的。

她穿着风衣站在那儿,微笑着看着前方,两眼很亮。她不说话的时候,显得极其内向;有时候像怕冷似的。一件印花粗布提兜总不离身,里面装了笔记本什么的,可能还有一点零用钱。

那时候她像一个夜大生,勤于笔记。有一年我们跟上老作家到上海闵行开发区参观,改革者讲了一上午,她也记了一上午。手勤,嘴也勤,不耻下问。一路上她都是轻松愉快,印花布提兜在身侧荡着;钢笔夹在手里,像夹一支香烟。

我常常想,一个人能实实在在的,比什么都难。我曾看到有一个人,原来挺随和的,后来挣了很多钱,立刻就目空一切了。另有一个女同志,后来被提拔做了领导干部,面孔就变了:嘴巴使劲窝窝着,常常做一副思考状,讲话时夹杂了很多“啊——”的拖音。

王安忆很早以前怎样我不知道,反正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她是最年轻的作家之一,又是女的。当个作家不容易,因为噪音太多了。她镇定自若地写下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短短的几年时间,她已经发表了两百多万字。手里拿着她崭新的又一本书,想想那个悠动的印花布提包,觉得这好像不是真的。我想她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也许捱过了许多寂寞和艰难。她会有时间娱乐吗?不停地耕作,只挂记着收获,这是劳动人民的品格。

她的作品能让人想起很多。透过一张张纸页,可以望到朦胧的远方。

我觉得她所有(我所看过的)的作品都透出浓郁的回忆的芬芳。过去了的生活让一个女性反复咀嚼,那种难以言说的滋味感染了她的四周。岁月中的困苦、幸福、汗渍,一切的一切都变得粉茸茸的,她伸手把它们托举起来,满面微笑地送给读者。

她也激动过、愤怒过,但在漫漫的回忆中,变得那么平静。这是那种艺术家的平静。不安宁就不能遥想,不能幻化。回忆就是思念。她一遍又一遍地写到了徐州一带的泥土,不无骄傲地描述它。这主要是因为她离开了那儿。后来她写到了很多城里的故事,又培育起另一片青苗,但情感的种子仍自那片泥土萌发。

徐州那儿是一片平原,因而她没有上山只是下乡。乡下的故事就是昨天的故事,谁讲起昨天的故事都来劲一些。她的故事生长在大平原上,有土有根,水灵灵湿漉漉的。如果她只讲城市的故事,我料定要干燥得多。

艺术家对生活的要求是繁多而复杂的。只有回忆才绵绵无尽,可以滋润着心灵。失去了这种滋养,心就枯了。一个人常常沉浸在回忆里,并用笔写下万般感触,实际上在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康生活。这种生活,从外部看去就是一种质朴。

追求那样的一种生活,有时就是追求着艺术本身。艺术家与一般人的生活有很多差异,那算是其中之一。当然,诗人有时也会热心地参与各种时事,并且干预生活,真诚而又勇敢。但是谁知道他从往日的温馨里汲取了多少力量?王安忆的二百多万言写猫写狗,花花黧黧,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但离得太近了只会看见一片或一篇文字,必须将其推远了,感觉那一贯的节奏。于是我就听到了一种喃喃的追忆,像平稳的海潮那样徐徐地漫过来。

很多人都认为她说话太快。好像她的语言不是为了交流,而纯粹是跟人说完算完。我想她写的作品很多,主要是因为说话快,那时她把飞快说出的话记到了纸上而已。

几次开会,她都没有多少话。她穿了红裙子或者蓝裙子,没声没响地从走廊上走一趟。会议下边,在房间里谈话,她常低着头,可是一抬起头就说话。有人夸张地、具体地赞扬她一句,她就说:“谢谢。”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作家们开会,他负责记录代表发言。当时王安忆坐在他的后边。一会儿台上换了一位上海代表发言,他怎么也听不懂,记录时十分为难。这时后面伸过来一只支援的手。王安忆一口气把那位代表的话记完了,记了满满好几页,才将本子还给他。当时他们还不相识。我的朋友讲完之后,感叹道:“什么叫好?这就是好。”

她平常板着脸,维持着大家都维持的矜持。可是遇到好笑的地方,她就突然地笑了。捂着嘴,硬笑硬笑。

她说自己写作不怎么累。我明白她说的是真话,因为那种累当时不易察觉。在欧洲吃西餐,她吃得比较多。有人说:“王安忆有训练哪。”我不太同意,我知道这不是训练所能解决的。她工作中消耗太大。

有一次她问我:“你说我写得好吗?”

与她接触,有时会觉得她还应该更成熟一些。当这样想的时候,也就不如她成熟了。她写了那么多东西,什么不懂?只是身心坦然,十分放松罢了。她站在了质朴无华的地方。

可惜生活中过分成熟的人总是太多了。一个一个精得要命,见了领导特别会说话,不见领导也相当会说。这有什么意思?

人应该是真实的、本色的。

我想起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景。在有些场合,有人因为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得意,说起话来下巴不停地摆动。也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可爱,就一再显示自己的弱小、娇羞和天真烂漫、不晓事理。这样长了也不是个办法。什么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

她要操持家务,有时就显出中国妇女所特有的那种细腻和节俭。我们很多人逛商店,总是她会买东西。有时我要买一件东西,她就用手指着它说:“那个不好的。”在联邦德国,有些商店东西很多,物品富足得很。我们四五个一起走着,王安忆常要在悬挂的皮带制品跟前止住步子。她说:“我要挑一条好的皮带。”又说:“我们女的都喜欢好看的皮带。”无数的皮带,红的、紫的、花的、黑的、深蓝的,闪着亮光。王安忆凑在跟前,仔细地抚摩它们,又伸出手从上往下轻轻地捋一下。

她不怎么参加笔会,也很少旅行。现在她是专业作家了,一个人坐在家里。

我到过她家,记得是一两间的样子。我是夏天去的,刚坐下,她就说:“喝冰水……”水装在玻璃瓶里,就像一瓶瓶的啤酒。

现在她还住在那里。

在那个不大的、宁静的空间里,她不停地写着。到了烧饭的时间,她就停笔烧饭。很多作品就是在这儿写成的,这个不大的空间里产生了多少瑰丽的想象。青春在这儿闪光。

如果不是沉浸在艺术里,一个专业作家这样孤独地熬下来可真够苦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对付日子的办法。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盐了,大米生虫子了,日常的琐屑给人增添了烦恼也增添了乐趣。王安忆把盐买回来,再把米中的虫子小心地除掉,太阳也就落山了。

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每一天都将化为回忆。

同类推荐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作为生命和艺术密切相关的散文,因其深刻的哲理和感悟,敞开了崔宏生命里所有的花瓣——痛苦、兴奋、苦难、爱情、温暖、欢乐的回忆。这些花瓣又如老街疏桐,桐下就座,坐间闲谈,精致散漫,所有的语言和情愫因他内心的真实和虔诚而获得一缕缕光芒。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热门推荐
  • 医女宠妃

    医女宠妃

    本文讲述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女子机缘巧合之下卷入了一场宫斗,江山社稷争夺中,交织着阴谋诡计,每个人都有着不可言喻的秘密,围绕着王位权势展开了明争暗斗,有人成王有人为寇,有人表面风平浪静,暗中运筹帷幄,有人纨绔不堪,蔑视权贵,鹿死谁手?命中注定嫁入帝王之家的她,遇到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一对儿紫玉镯子,牵扯出两代人的恩怨情仇,也注定了她的起落与不平凡,何去何从?不到最后不会知道谁是一切阴谋的操纵者,而谁能笑到最后,独揽江山,坐拥美人?
  • 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故事以北宋靖康之乱为背景,悉心描绘了当时的生活风俗,在山河破碎中,个人微小的幸福是如此遥不可知,有女主角凌波身世感慨、生活顿悟,也有北宋灭亡前后,各阶层的今昔对比。在山河动摇的动荡时局中,且看主角路啸与凌波的情感将去向何方……
  •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姓“社”,而是说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它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际上,我国14年的改革,也就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逐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 都市里的魔法师

    都市里的魔法师

    难道魔法就只能存在于玄幻小说里?也许就在你我的身边……
  • 鸿蒙主宰

    鸿蒙主宰

    异世重生,拥有造化玉碟的秦朗一跃而起,打破废材的传说,从此天堑宏图,摧神灭魔,成就万古至尊。
  • 超级狼修

    超级狼修

    一个人、两条魂!!!以武入圣、借狼升天、厮杀荒原、射杀玄武,只为那抹不变的亲情!!!笑看亚当,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超级狼修之旅、开创了修仙之先河!!!*****************************
  • 为了孩子:未成年人保护

    为了孩子:未成年人保护

    本书对国家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进行宣传的同时,列举了若干侵害现象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噬武

    噬武

    《噬经》武道修炼纲要:“习武修身,炼魂养魄;与化为体,与身合一;性命双修,噬经为基;噬尽万物,破碎虚空;长生住世,我命由我!”一个热衷于武学的乞丐,却因为资质太差而不能拜师修炼,阴差阳错得到一枚珠子,里面有着上古传承下来的邪门功法,一个卑微的他,将会有怎样的成就?
  • 恋爱这件小事

    恋爱这件小事

    读书时,丁檬是成绩优异的学习委员,乔以辰是拉低均分的问题儿童,每逢考试,丁檬总会把乔以辰骂成狗。结婚后,丁檬是刚入行的新人小歌手,乔以辰是金招牌的音乐制作人,每逢录音,丁檬总会被乔以辰骂成狗。时光荏苒,白云苍狗穿透了年华的透白羽翼,在留下的岁月里,捉住了那种温暖又美妙的颜色,你知道的,就算身份互换,就算岁月变迁,但从校服到婚纱,我始终陪在你身边。一如往昔。
  • 驭尸变

    驭尸变

    毕业将至,废柴男主按部就班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末世打破,女友的背叛,友人的陷害,踩着微弱光环的男主沐白将展开怎样的神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