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55900000025

第25章 慎微(1)

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二〕,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三〕,必陂池而稍下焉〔四〕。是故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五〕;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六〕。

〔一〕铎按:“尽小者大,积微者着。”然积善未必昌,而积恶则必致危亡,论政者所以尤戒慎于积恶也。贾子审微既揭其旨于前,节信此篇复申其义于后,慎微之教,亦几于备矣。

〔二〕“成而”旧倒。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汉书叙传班彪王命论云:“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文选作“倔起”,李善注云:'埤苍曰:“倔,特起也。”’“崛”与“倔”同。

〔三〕说文云:“陷,高下也。一曰陊也。”

〔四〕史记司马相如传云:“陂池貏豸”,索隐引郭璞曰:“陂池,旁颓之貌。”按池,读为“”。传又云:“罢池陂。”即“貏豸陂池”也。铎按:亦作“陂陀”,尔雅释地:“陂者曰阪”,郭注:“陂陀不平”是也。陂池。貏豸。罢池。陂。陂阤,并以叠韵表义,故无定字。

〔五〕释名释山云:“山大而高曰嵩。嵩,竦也,亦高称也。”按“嵩”古作“崇”。铎按:尔雅释山:“山大而高崧。”

释文:'“崧”又作“嵩”。’郝懿行义疏云:'嵩。崇并见释诂,或说古无“嵩”字,非也。’

〔六〕隐元年左传云:“不及黄泉。”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注:“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曰黄泉。”汉书扬雄传解嘲云:“深者入黄泉。”

非独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一〕积善不怠〔二〕,必致颜。闵之贤〔三〕,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四〕。非独布衣也,人臣亦然〔五〕,积正不倦,必生节义之志,积邪不止,必生暴弒之心。非独人臣也,国君亦然,政教积德〔六〕,必致安泰之福〔七〕,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祸〔八〕。故仲尼曰:汤。武非一善而王也,桀。纣非一恶而亡也。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九〕。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囗〔一0〕。布衣闻此,可以改容。〔一一〕

〔一〕盐铁论散不足篇云:“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王先生云:“三字不辞,疑有脱误。”铎按:“有”盖“布”之驳文,无脱字。

〔二〕礼记曲礼云:“敦善行而不怠。”

〔三〕论语云:“德行:颜渊,闵子骞。”

〔四〕荀子荣辱篇云:“为桀。跖则常危辱。”

〔五〕赵策:'苏秦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

〔六〕王先生云:'“德”当作“得”,与下“失”字对文。’铎按:义对而文无取相对,“德”字不误。

〔七〕老子云:“往而不害,安平泰。”

〔八〕易系辞上传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错”与“措”通。赵策:'客见赵王曰:“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汉书董仲舒传云:“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

〔九〕汉书贾谊传云:“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

〔一0〕汉书董仲舒传云:“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说文云:“惧,恐也。古文作囗。”

〔一一〕史记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云:“愀然改容,超若自失。”

是故君子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一〕,克己三省〔二〕,不见是图〔三〕。孔子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四〕。小人以小善谓无益而不为也,以小恶谓无伤而不去也,是以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五〕。”此蹶。踽〔六〕所以迷国而不返〔七〕,三季所以遂往而不振者也〔八〕。

〔一〕淮南子人闲训云:'尧戒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诏曰:“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甚一日。”

〔二〕昭十二年左传:'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三〕成十六年左传:'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铎按: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取传文。晋语九:'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韦注:“不见,未形也。”

〔四〕此下旧接“夫贤圣卑革”至“胡福不除”,又复“足以灭身”四字,今移正。

〔五〕易系辞下传。王弼本“谓”作“为”。“不为”。”不去”,“不”俱作“弗”。“是以”作“故”。按新书审微篇云:“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又见连语,古易盖有作“谓”者。淮南子缪称训云:“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积羽沈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

〔六〕“踽”旧作“属”,据本政篇改。今诗作“楀”。

〔七〕韩诗外传一云:“怀其宝而迷其国者,不可与语仁。”按“迷国”论语作“迷邦”,汉人避高祖讳改。汉时劾奏大臣多用之,汉书王尊传劾奏匡衡。张谭“怀邪迷国”,王嘉传孔光等劾嘉“迷国罔上不道”,师丹传策免丹云:“怀谖迷国”,盖当时律令如此。

〔八〕晋语:'郭偃曰:“夫三季王之亡也宜。”’汉书叙传叙天文志云:“三季之后,厥事放纷”,颜师古注:“三季,三代之末也。”史记乐书云:“流沔沈佚,遂往不反。”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云:“恐后世靡丽,遂往而不反。”周语云:“踣毙不振”,韦昭注:“振,救也。”

夫积微成显,积着成〔一〕,鄂誉鄂誉;鄂致存亡〔二〕,圣人常慎其微也〔三〕。文王小心翼翼〔四〕,武王夙夜敬止〔五〕,思慎微眇,早防未萌〔六〕,故能太平而传子孙〔七〕。

〔一〕“成”下脱一字。按汉书律历志云:“三微而成着,三着而成象。”易干凿度云:“三微而成一着,三着而成一体。”铎按:荀子大略篇云:“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着。”“积着成”下盖脱“象”字,与“亡”为韵。

〔二〕文有脱误。按汉书韦贤传云:“睮睮谄夫,咢咢黄发”,如淳曰:“睮睮,自媚貌”,颜师古曰:“咢咢,直言也。”此文疑当作“鄂鄂誉誉,以致存亡”。“鄂鄂”与“咢咢”通,“誉誉”与“睮睮”通。”鄂誉致存亡”,即史记商君传赵良所谓“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也。韩诗外传十云:“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

〔三〕淮南子人闲训云:“圣人敬小慎微。”汉书董仲舒传云:“众少成多,积小致钜,故圣人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着。”按“尽小者大”二语,本荀子大略篇。

〔四〕诗大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赎

    天赎

    一个小人物崛起的故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一个又一个敌人被踩下去,用自己的实力和智慧,不断地向上爬!一个小人物爬到顶端的故事
  • 古微集

    古微集

    古风故事集,让你在繁尘中歇脚片刻。暗香寥寥,听泠泠古音。倾世如歌,绘墨染朱砂。烟雨江南,识纸伞白绫……
  • 妖神猎杀师

    妖神猎杀师

    齐天偶然一次发现自己的世界存在着妖魔鬼怪因此也被一个神秘少女所救,从此踏上杀妖之路,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 至尊混沌诀

    至尊混沌诀

    谁说仙尊不死,谁说杀不了神尊。今天我就屠神弑仙。小白,不要在杀人了。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你说跟我在一起,可是你为何抛弃我。不是说好不离不弃的吗?那你还是认为我是以前那个没钱,没势的穷人吗?我呸,抛开这些我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以前我在你眼里连狗都不如。不要在和他废话。看见他我都恶心。看着小白怎么虐仙尊神尊踏上最强者的道路。本人第一次写书,不好各位勿喷。
  • 上官灵儿猎情记

    上官灵儿猎情记

    第一次决定爱一个男人谁知却被狠狠的背叛,既然你无意她也不必有情,身边美男回绕,她左拥右抱,都说男尊女卑,她必定逆天而行!且看众美男如何对她死心塌地,从此偏偏美夫,好女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致命梦境

    致命梦境

    主角云星诺患有一种怪病,每晚睡觉都会做梦,而每次做梦都会进入一个叫“无限与唯一”的游戏世界。里面没有任何的限制,人物可以采取任何行动,但过关的途径却是唯一的。星诺只要犯一个错误,就会退出游戏,从梦中醒来,当晚再也不能入眠……
  • 最新食疗治病新招

    最新食疗治病新招

    食疗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人常说:“三分治疗,七分休养”“医食同源”“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就阐明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人们的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与营养结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把赌注全压在医院和医生身上,而忽略了食疗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养生误区。
  • 会说话的女人最优雅

    会说话的女人最优雅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伊立特曾经说过:“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文雅的谈吐。女人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口温润有礼,保持应有的涵养和温文尔雅的气质,把锐利的谩骂、叫嚣、狠话统统过滤掉,让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含蓄温婉。这样的女人,走到哪儿都会受人尊重。"
  • 至仙无上

    至仙无上

    前世为仙界绝代剑魔,遭好友陷害,今生沦为一介废柴。后邂逅一个神秘少女,命运的转轮由此转动,真假谁辨,善恶谁分,普通少年重登仙峰,以己身噬尽天地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