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8100000002

第2章

第二十九卷(大乘经律论入藏目录兼出异名及用纸多少等)

第三十卷(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入藏目录卷末兼出删除不入藏经等目录)

二总集群经录上之一

后汉刘氏都洛阳

从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凡十一帝一百五十四年。缁素一十二人。所出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诸经。总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于中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见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六十四卷阙本)以为后汉经录云于中直云帝者为直兼斥名者是伪。年代甲子依唐司隶甄鸾国子博士王道圭二家年历参定

后汉沙门迦叶摩腾一部一卷经

沙门竺法兰四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支娄迦谶三十三部六十七卷经集

沙门安世高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经律集

沙门竺佛朝二部三卷经

优婆塞安玄二部三卷经集

沙门支曜十一部一十一卷经集

沙门康巨一部一卷经

沙门严佛调五部八卷经

沙门康孟详六部九卷经律

沙门竺大力一部二卷经

沙门昙果一部二卷经

新旧诸失译经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五十九部七十六卷旧集。八十二部八十二卷新附 四十二章经一卷(永平十年丁卯于白马寺与法兰共译初出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先来不译所以备彰。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聪敏。博学多闻。思力精拔。特明经律。尝游西印度有一小国。请腾讲金光明经。俄而邻国兴师而来。既将践境辄有事碍兵不能进。彼国兵众疑有异术密遣使觇。但见群臣安然共听其所讲大乘经明地神王护国之法。于是彼国请和上求法。明帝以永平七年甲子。梦见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光明赫奕飞在殿前。明日博问群臣。此何神异。通人傅毅进奏对云。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诏遣郎中蔡愔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八人。往适天竺寻访佛法。于大月支国与摩腾相遇。时蔡愔等固请于腾。遂与同来至于洛邑。明帝甚加赏接。所将佛经及获画像。驮以白马同到洛阳。因起伽蓝名白马寺。诸州竞立报白马思。腾于白马寺出四十二章经。初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内。自尔释教相继云兴。沙门信士接踵传译。依录而编。即是汉地经法之祖也。旧录云。此经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孝经十八章。出旧录及朱士行录僧祐出三藏记等。道安录中不载。腾以大化初至人未深信。蕴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经要以导时俗。腾后终于洛阳。载其由委备如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等。升寻录之源始意述译经之来。须有由致故傍采众说以广异闻。虽于文为繁而缘叙备矣 十地断结经八卷(或四卷亦云十住初出与竺佛念十住断结经同本永平十三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长房录等) 法海藏经一卷(一本无藏字初出与法海经等同本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佛本行经五卷(永平十一年出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佛本生经一卷(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右四部一十五卷其本并阙

沙门竺法兰。亦中印度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洛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初共腾译四十二章经。腾卒。兰自译十地断结经等四部。昔前汉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非臣所知可问西域胡人。法兰既至追以问之。兰云。此是劫烧时灰。朔言有征。信者甚众。又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释迦像。是优填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来至洛阳帝即敕令图写。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丹素流演迄今。兰后终于洛阳。时年六十余矣。又长房等录云。兰译二百六十戒合异二卷者不然。细详名目非兰所翻。委求同异如下别录阙本中述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亦云般若道行品经或八卷初出与明度小品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光和二年七月八日出见敏祐二录)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亦直云无量清净经第二出与大阿弥陀及宝积无量寿会等并同本见吴录) 阿閦佛国经二卷(建和元年译或一卷初出与宝积不动如来会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亦云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戒品经或无国字) 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初与宝积普明菩萨会等同本一名古品遗日说般若经一名大宝积经一名摩诃述宝严经见僧祐长房二录) 般舟三昧经三卷(一名十方见在佛悉在前立定经旧称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二卷光和二年译初出与大集贤护经等同本见聂道真录及吴录) 兜沙经一卷(见僧祐录吴录是华严经名号品异译)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初出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旧录云伅真陀罗尼王经或三卷初出与大树紧那罗经同本安录无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阿阇世王经二卷(初出与普超三昧经等同本见僧祐录安云出长阿含者非也) 内藏百宝经二卷(亦云内藏百品初出与世高译者小异安公云出方等部见僧祐录)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亦直云问署经见僧祐录及吴录安云出方等部) 新譬喻经一卷(凡十一事祐云失译房见别录已上见在已下阙)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七卷(初出与昙无谶等出同本见李廓录)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祐有此一卷无三卷者静泰录或加大字第三出祐录云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梵般泥洹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大般涅槃经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或加大字第三胡般改为梵) 象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诸法勇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光明三昧经一卷(初出祐云出录安房云亦见吴录) 孛本经二卷(初出见僧祐录) 首楞严经二卷(中平二年十月八日出第一译又云三卷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吴录)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出吴录)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亦云阿阇世王经初出见长房录) 禅经一卷(初出房云见别录) 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一卷(佛涅槃后一百余年育王方出故非佛说或无经字初出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杂譬喻上一十部二十六卷见在大集经下一十二部四十卷阙本)

沙门支娄迦谶。亦直云支谶。月支国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名。讽诵群经志在宣法。桓灵之代游于洛阳。从桓帝建和元年丁亥。至灵帝中平三年景寅。于洛阳译道行等经二十三部。审得本旨曾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笔受。而旧译云胡般泥洹者窃所未安。上代翻经已来贤德笔受。每至度语无不称云译胡为汉。胡乃是西天边俗类此之有氐羌今乃称胡。岂关印度。深为楚越可不详焉。但佛所说经皆合称为梵本。梵者此言清净。昔劫初时梵世光音天来下彼土有食地肥者。身重不得复去因遂为人。即五天之本祖也。仍其天号而立称焉。若彼称胡理将何出。但彼称梵语如此土所谓汉言。盖有所凭非为谬耳。如旧日僧悉称俗姓。从符秦世有沙门道安。独拔当时居然超悟云。既剃落绍继释迦子而异父。岂曰承袭。今出家宜悉称释。及翻四含其文果云。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众咸叹伏(四姓者一刹帝利二婆罗门三毗舍四戍达罗)

而安正当晋秦之世刊定目录删经论。自号弥天。楷摸季叶。犹言译胡为秦有五失三不易。此盖通人一蔽未尽美欤。上代已来有胡言处。今并改为梵字。庶无纰谬使谈者得其正焉

又长房等录。支谶译中复有大宝积经一卷。今以与佛遗日摩尼宝经既是同本不合再出。又寻文句非谶所翻。别录之中皆为失译。今依别录为正故谶录除之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初出与宝积弥勒问八法会同本见长房录) 太子慕魄经一卷(初出六度集中异译见长房录) 长者子制经一卷(一名制经初出与逝童子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一名遗日宝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初出与法界体性经同本见长房录)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初出与法护出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初出见长房录) 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或直云明度校计亦直云五十校计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佛印三昧经一卷(见长房录) 八大人觉经一卷(见宝唱录) 舍利弗悔过经一卷(亦直云悔过经初出见长房录) 人本欲生经一卷(永寿二年出长阿含第十卷异译道安注解兼制序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一卷(或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出长阿含第十一卷异译见长房录)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出长阿含第九卷异译旧录亦云出长阿含见僧祐录) 一切流摄守因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卷异译旧录云一切流摄经吴录云流摄守因经亦云受固亦有云流摄亦云一切流摄守固见朱士行及僧祐) 四谛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七卷异译见僧祐录安公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本相倚致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卷异译吴录云大相倚致与本致经同本或作倚字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是法非法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一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漏分布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安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六卷异译见长房录)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异译见长房录) 普法义经一卷(亦云普义经一名具法行经普法义作舍利日俱法行作舍利弗余并同云出中阿含元嘉二年出与唐广义法门经同本见朱士行僧祐二录) 婆罗门避死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卷异译见长房录) 阿那邠[邱-丘+玄]化七子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九卷异译见长房录) 阿难同学经一卷(题云出增一阿含检无见长房录) 七处三观经一卷(出增一阿含中首末总三十经从初标名故也或二卷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五阴譬喻经一卷(或无譬字一名水沫所漂经出离阿含第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僧祐录) 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轮转经出杂阿含第十五卷异译与其本经后同前异见僧祐录) 八正道经一卷(出杂阿含第二十六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摩邓女经一卷(或名摩耶女一名阿难为蛊道女惑经见长房录初出与摩邓伽经等同本) 鬼问目连经一卷(初出与饿鬼报应经同本见长房录)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或云阿难问事经亦云事佛吉凶经见长房录初出与阿难分别经等同本) 奈女只域因缘经一卷(初出或无因缘字亦云奈女见房录)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一卷(初出或云地狱报应经见长房录) 坚意经一卷(初出一名坚心正意亦名坚心经见长房录)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或无守意字或云安般经安公云小安般兼注解及制序祐录别载大安般一卷房录更载一卷重也见士行僧祐李廓三录) 阴持入经二卷(或一卷祐云际持入误也亦云注阴持入安公注解制序房录阴持入外别存际持入者误也见士行僧祐二录) 处处经一卷(见长房录) 骂意经一卷(见长房录) 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见长房录) 出家缘经一卷(一名出家因缘经见长房录) 阿鋡正行经一卷(一名正意经见长房录) 十八泥犁经一卷(或云十八地狱经见长房录) 法受尘经一卷(见僧祐录) 禅行法想经一卷(见僧祐宝唱二录)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一卷(一名长者夭恼三处经亦直云三处恼经见长房录) 揵陀国王经一卷(或无国字见长房录) 父母恩难报经一卷(亦云勤报见长房录出中阿含检无) 九横经一卷(房云出中阿含捡无见长房录) 禅行三十七经一卷(或加品字见宝唱录) 犯戒报应轻重经一卷(出自连问毗尼经亦云犯戒罪报轻重或云自连问经见长房录)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一卷(或四卷亦云僧威仪经) 道地经一卷(初出加大字见僧祐录) 迦叶结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阿毗昙五法行经一卷(或无行字见僧祐录已上见存已下阙本) 无量寿经二卷(初出与宝积无量寿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如幻三昧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见长房录) 月灯三昧经二卷(出大日灯经第七异译见长房录) 十二因缘经一卷(初出亦云闻城十因缘经见僧祐录) 内藏经一卷(第二出一名内藏百品或云百宝元嘉二年十月出见朱士行录) 四不可得经一卷(初出或无可字见房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从春天出发

    从春天出发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分为乡情篇、亲情篇、友情篇、山水篇、感悟篇等八辑,共一百多篇散文。
  • 混社会的妖孽

    混社会的妖孽

    命犯“女人劫“,不信命运信情义,要跟上美女成高手的妖孽,为了在社会上混饭吃跟着父亲做巫师,从此机缘巧合,在丛林社会里跟形形色色的人混得受各路美女的爱慕、被各路高手敬畏,奇遇的热血、争霸的雄风,为了生存穷小子周旋在众美女的江湖中,重振男儿的霸气……
  • 金锁流珠引

    金锁流珠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纯洁如斯

    纯洁如斯

    ‘家’中的扼杀,让秦逸意外的重生到了七年前的车祸现场。他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救下在车祸中去世的父母。然后凭借自己前世的经验,去解决一个月后那件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大事。之后,再再向自己暗恋已久的女孩表白…………
  • 藏牛

    藏牛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一开始为了自己的父母,他毅然走出了那个偏僻的山村,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一个时代的爆发,蓦然回首,他的身后已经是白骨累累了。
  • 二货班级

    二货班级

    这个班,没有最二,只有更二!——————————————蜂蜜篇———————“是不是亲舅!给别人蜂蜜不给你亲外甥女!”“你没有带水”“继续放屁!爷可以拿回去泡啊!”“……”——————————————班歌篇———————“老师老师!我发现知足真的很像失恋的歌!你看那个什么‘品尝着寂寞’,我们唱这歌真的好么!谁说它励志了!”老师默。某同学“对啊,就是因为失恋了所以才励志啊”“诶说的也对”老师继续默————非虚构,这本小说记载的是从初一到初三的事,只是记载罢了,并没有说是为了谁写,写的好不好是我的事情
  • 死神少女的复仇计划

    死神少女的复仇计划

    一个人,双重身份,白天,人人厌恶的农村女孩,晚上,人人恐惧的死神少女。是仇恨让她变成这样子,她将如何完成她的复仇计划,敬请期待。
  • 汉末枭雄路

    汉末枭雄路

    楚祯重生于汉末并州马邑县令家,张辽是他小舅子。暗中发展了15年的马邑楚家将在汉末乱世走向何方故事从183年开始———————————东施效颦之作,我的三国梦。
  • 佛说鸯崛髻经

    佛说鸯崛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北农村诡异故事

    东北农村诡异故事

    我的老家叫李家屯,它是一个近百户人家的村庄。屯子四面环山,南面脚下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村里人世世代代就在山脚下开荒种田。日子虽然平淡,但总有各种各样的诡异事儿发生。好在我姥姥的二姨是个有法力的人,在二姨的成长岁月中,为这个民风淳朴的村子解决了无数灵异事件。我的姥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然后都告诉了我。下面我就以姥姥的口吻将这些真实记载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