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下正示非有非無之義。非有故牒上通鑒不為有也。謂靈知即無知。故所以有非有也。
非無故無知而知。
非無故。牒上辨相不為無也。謂無知之體。本自靈明。所以無非無也。良由體用知無知。雖有二言。定無二相。
三結不二深旨。
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
全用是體。全體是用。如波即水。全水即波也。
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
無以者勸不可也。不可見前知無知言異。而謂聖心體用有異也。
三境智問答二。初以境求知難。文三。初汎敘難端。
難曰。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
前云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躡前先敘境智。反難無知也。真諦無相。唯般若實智能照。自餘不可測度。故曰深玄。
聖智之能。在茲而顯。
茲此也。由見真諦。故名聖智。般若功能在此真諦。而表顯之也。故前曰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也。
二引經成立。
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
經文語反。由般若故見真諦也。下成立經意云。真諦為發智之緣。故聖智之能。在茲而顯也。
三結難有知。
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若以所知發智之緣。推求於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謂無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無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體同用異。且夫真境無相。真智無知。今上句約用縱之。以真境求真智。義分能所。下句就體奪之。真智無知。即真境無相。理實無二。故清涼曰。智體無自。即是證如。
二推釋。
何者。
推也。以緣求智。何以智無知耶。下釋。
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
緣慮也。識以了別為義。經是簡妄反顯也。般若不緣慮色境。而生分別妄識。是名般若不見色。若妄心則緣境生分別。故有知見。則知難者以智為知。乃是認妄為真也。
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
此明真心真境。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清淨者。本來寂滅也。色心既本自清淨。故般若體性清淨無知。故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
三結顯。
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結上經旨。後一生起後文。以前段就體。推釋同虗。此中約用結顯。義分能所境智。經云般若清淨。即靈智無知。以為能覺也。五陰清淨。即真境無相。以為所覺也。此乃以無知心覺心無知。義分能所耳。下句生後。此所知無相境。即發般若之緣。由了無相。方曰般若故。
二簡辨真妄。此下論文。由前難者以緣求智。以智為知。執妄為真。故今簡辨令了真妄。文四。初總標境智。
夫知與所知。
總標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對辨。
相與而有。
相者當對也。與者共同也。難者以妄智對境。有知有相故。
相與而無。
主家義分能所。以真智對境。無相無知故。
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則同虗寂。不能令有。
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
妄境智則同幻有。故不能令無。
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
妄境為緣。起妄智之分別。
物莫之有。故則緣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緣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緣之分別。
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緣。而無分別。故上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此釋真境智義也。
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
境為緣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緣相因。而生分別。故古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此即上難者云。以緣求智。智則知矣。
三結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與無知(真智)生於所知矣。
迷自心則執境。智起起之則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則境寂智虗。虗而不二。故真智曰無知。故前問者答者俱曰。以緣求智而有知無知之異者。葢迷悟之不同耳。
二徵釋。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於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無相。真智以無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釋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則知緣相因而生。真境智則緣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釋成。文二。初釋妄。文二。初正釋。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
事本空無。妄智不達。執之為有。見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別。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為境。緣境為智。緣緣會故。境智同有也。
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也。
從緣境智。緣會則生。緣離則滅。既有生滅。故非真諦門中乃稱為妄也。
二引證。
故中觀云。物從因緣有故不真。
證上可知。然中觀文有二句。上句證前。後句標下。故今取義便。隔彼後句。以就次科也。
二釋真三。初標。
不從因緣故即真。
不藉因緣生者。方名真實。標也。
二釋。
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
今真諦門中無相真境。與無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實無二相。既非緣有。故名曰真。
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
無物者。境智既不從緣。故無緣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無相無知也。
三引經。
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
真諦門中不見有境智之法。故無緣相生。上明所以竟。故知難者以妄問真也。簡辨已畢。
三結答前問三。初述成無知。
是以真智觀真諦。未甞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
述成真境智。顯無知義。以真智不取。是觀真諦義也。
二釋妨除疑。
然。
領前也。智實無知。如何契理。下釋云。
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
智非木石之無知。但以照而常寂。故真境無外相。即真智無知爾。
三結難非真。
而子欲以緣求智。以智為知。
此牒彼執妄也。
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哉。
責迷真也。緣自非緣者。真境非外緣。如何發智有所知耶。
四兩關問答二。初不取違知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敘難。
為無知故不取。為知然後不取耶。
開兩關也。
二兩關正難。
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辨緇素之異。
夜遊者。暗中遊方也。緇素者黑白也。智若無知故不取。則聖心冥昧。如人夜行。豈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觀真諦也。
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若先有知。後不取者知。即是取與不取有異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雙非有無。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
不同木石無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絕靈照。妄想居攀緣。般若離二邊。故非此二。而說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當靈鑒時。本無取著。故能無取著。而長鑒知。如摩尼珠現色。而本無色。無色而常現色。此乃全用即體。全體即用。知與不取。說雖前後。義實同時。
五是當問答二。初無當違有難。文二。初牒論敘難。
難曰。論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難下句也。
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無惑取也。
誠實也。不物於物者。不執著於物也。既無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
是當之言。諸教少有。此論多說。凡兩物不別曰相是。敵對曰相當。亦猶彼此是非。蓋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當相是。故曰是當。今且以智曰是。境曰當。釋之。真心真境同虗。故無惑取。則無心是於境。亦無境當於心。此即難者解不取之義如是也。
二以無難有。
誰當聖心。而云聖心無所不知耶。
誰何也。心無是境無當。但可云無知。以何當對於聖心。而云有知耶。無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則難者但解其體。未達其用。故為此難也。
二有無雙融答三。初領問。
答曰。然無是無當者。
前難者雖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無難有。今先領彼所解。後示體用雙融之正義也。
二正答。
夫無當則物無不當。
境則全理之事。無相即相。
無是則物無不是。
智亦全體之用。無知即知。
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
知即無知。照而常寂也。
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相即無相。觸事而真也。若達此知無知不二。相無相無殊。則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證。
故經云。盡見諸法(境智歷然)而無所見者也。
智無知。境無相故也。
六取捨問答二。初捨有滯無難。文三。初呈解立難。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無是。故立此問。遣後人之餘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顯有照鑒故。誠以無是可是者。意謂由境無所是之相可是。故曰無是。此以有知之智。對無相之境。故曰是而無是也。
雖無是可是。
境雖無相可是。
故當是於無是矣。
聖心必須對於無相境也。
二引經成立。
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
經是正義。真諦無有無相。般若無有無知也。今難者解意不同。意謂般若是有知。由真諦無相可得故。般若無知也。者之一字牒經。不自領經意云。
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
信經所說。則知般若定無照有之知。以顯唯照無也。
三正難滯無。
若以無相為無相。有何累於真諦也。
為是也。累滯也。聖心若以無相真境。是無相者。有何所以。滯累此真諦。而取於無相耶。雖不取有。少異於妄心。若取於無。何殊於斷見。故此疑問也。
二取捨俱離答二。初直非所難。文二。初正破。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
般若無此取無相之心也。
二推釋。
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