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700000024

第24章 密钥Ⅴ.习得心灵的窥探术 (1)

45.不要跟我对着干

两个陌生人碰面,甲让乙给自己让路,乙会很生气地说:“凭什么给你让路啊?这条路是你们家修的?我想站哪就站哪,你管得着吗?”这样的话分明是在赌气,有可能会引起更激烈的争吵,但是很多人却偏偏要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你越是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你越是不让我做什么,我偏要做。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对着干呢?

《旧约·创世纪》上记载,上帝耶和华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的祖先,男的称亚当,女的称夏娃,并安排他们住在伊甸园中。伊甸园是上帝为亚当和夏娃造的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上帝对亚当及夏娃说园中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吃,也不可摸”,否则他们便会死。最后夏娃受魔鬼引诱,不顾上帝的吩咐吃了禁果,又把果子给了亚当,他也吃了。上帝便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

在许多神话和民间故事里,都包含有“禁止”这个主题,仿佛禁止的事情便很神秘,禁止的食物分外香甜似的。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潘多拉的魔盒”的故事。宙斯神送给女孩潘多拉一个小盒子,告诉她一定不能打开。但是潘多拉好奇心很重,很想知道盒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把盒子打开,没想到一股黑色烟雾从盒中迅疾飞出,尽是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慌乱中,潘多拉匆忙盖住盒子,结果里面只留下了希望。因此,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

不只是在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生活中也往往如此。如果想让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只要跟他说不许做什么,就够了。老师告诉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但是没有学生肯安分,总是要找些东西来玩;领导告诉员工,上班时不准打游戏,不准聊QQ,但是员工心里却想,明明工作已经做完凭什么不让我玩呢;妻子告诉丈夫,不要在家里抽烟,不要在外面喝酒,丈夫却觉得为什么要管得这么严,不让抽烟喝酒我就偏要做……

其实,这是人们逆反心理的一种体现。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它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人们由于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对某事物(内容和形式)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不受教、不听话,与别人对着干的事情出现。

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人们常常通过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的行为,来抗拒和摆脱某种约束,或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占有欲。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揣度、推测,以至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并且,特异生活经历也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孤僻。

青少年时期,人们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阶段,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此时也很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和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更难说服和管教。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不仅是靠青少年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他们还希望社会承认其价值和地位。因此往往表现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青少年这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会经常左右人们的一举一动,成为言谈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

有时候,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可以达到有意思的效果。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230页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因为被禁止,而激发了逆反心理,偏要先翻到第230页看看究竟是什么故事。其实,这就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作者只是在前言中说,第230页的内容很精彩,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这样反而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现象揭秘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它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人们由于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对某事物(内容和形式)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46.囚徒的困境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在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们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有多少人陷入过“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陷阱呢?

甲乙两名小偷失手被捕,分别受到指控。他们面对如下选择:1.假若二人均不认罪,将会被释放;2.假若二人同时认罪,将同被判处10年刑期;3.假若其中只有一人认罪,认罪的一方将无罪获释,而不认罪的一方则被判处15年刑期。以上是一种“囚徒困境”,以测试人际的合作或竞争态度。在困局下的“囚犯”,必须在与另一人合作或竞争之间做出抉择,而每一种决定,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冒险成分,但从整体来说,最佳策略是二人合作拒不认罪。

两个嫌疑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而警方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使其主动供出对方,将其绳之以法。于是,警方分别告诉甲和乙,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从重处置,并且还会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当然,如果这两个嫌疑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两个嫌疑犯应该怎么办呢?是选择合作还是背叛呢?从理论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这样他们两个就都能够被无罪释放,重获自由。这当然对彼此都是最好的结局。但甲乙二人又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甲不是傻子,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相信同伙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然后获得一笔丰厚的奖赏,并且被轻易释放,让他独自坐牢。而乙也会担心甲并不会选择拒不承认,而是背叛自己,轻易地将自己供出来。因此,对于甲和乙来说,各自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这样的话,如果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自己则可以获得奖赏并被释放;而如果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供出了自己,大不了两个人一起服刑,不必再承受额外的惩罚。

最后的结果就是,甲和乙都供出了对方,两个人一起接受惩罚,成了阶下之囚。“囚徒困境”说明了每个理智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人们常常是“自利”的,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理性的人总是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优势策略,而不会选择劣等策略,甚至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故意造成对方利益的最小化。因此,在单次博弈的囚徒困境中,甲乙两个嫌疑犯都选择了背叛对方的优势策略,结果却谁也没有获得优势,而只能一起去坐牢。

心理学家把这种困局稍加改变(例如以奖金和罚款代替刑期),用以试验不同的受试者,结果发现其中大部分倾向选择竞争行为,以求一己之益处。选择竞争态度的受试者,大多认为另一人必跟自己一样,假如自己单方面合作,便将吃大亏,倒不如一起承担恶果(万一对方采取合作态度,自己更将获取大利)。这种互相猜忌,导致大家同时遭受严厉的惩罚。实验结果亦发现,若容许二人进行沟通,将出现较大的合作可能性。在城市生活的小孩、中等生活水平家庭的小孩,均较倾向于竞争的态度,可见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了个人的决策行为。这些小孩从小被要求向上进取和与别人较量,他们自会假设别人亦是如此,因而处处以个人利益为重。许多时候,结果是损人又害己。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精明一点,聪明一点,使自己不受损失,使自己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没有一个人愿意被别人看成是傻子。然而,这种自以为聪明的想法,反而使人们受自己的贪婪心理影响,利欲熏心、头脑模糊,最终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欲壑难填,结果与自己的初衷越离越远,不但没有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反而使自己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美国的数学家图克曾说:“每个人从自己收益最大化出发来考虑问题,最终往往落得两败俱伤的结果。个人的理性算计,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局。”因此,在利益面前,我们除要为自己考虑外,还要学会顾及别人,学会适可而止,不要让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魔鬼因为利益而苏醒。

现象揭秘多数人都有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人们常常是“自利”的,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理性的人总是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优势策略,而不会选择劣等策略,甚至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故意造成对方利益的最小化。许多时候,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反而是损人又害己。

47.告诉我我有多好

考试之前,许多人习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模拟试题,用来检测自己的准备情况。但是有些人却总是忍不住想要看答案,做完一题就要看一下答案,以对照自己的成绩如何。人们的确喜欢这样,穿上新衣服就要展示给别人看一下,获得什么成就之后一定要告诉身边的人,希望能从别人那里听到正面评价,以鼓励自己接下来的行为。

有一家餐厅的老板邀请一位重要的客人就餐,安排主厨烹制出他最拿手的几样招牌菜。席间,老板与客人聊得十分愉快。但是细心的老板发现,有一道菜客人只吃了一口便没有再动。老板心里有些不快,认为这道菜肯定不合客人的胃口,准备一会儿去责问主厨。就餐结束之后,客人微笑着对老板说:“我对这顿饭十分满意。只是最近旧病复发,有一样蔬菜需要忌口,所以这道菜我只吃了一口。但是这道菜本身是十分美味的。我想告诉你一下,以免你误会主厨的工作不够用心。”

在这个故事中,因为客人对饭菜质量的及时反馈,从而避免了主厨遭到不必要的猜疑和责问,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反馈效应。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而在心理学中,常常利用反馈效应来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并且对这种了解起到强化作用,促使人们的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现在,反馈效应已经较多地用于学习工作和企业指导中,成为著名的管理学定理。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反馈效应的著名实验。研究人员将实验参与者分成四个组,让他们在四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都会得到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都会因为任何一点问题而受到严厉的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会获得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不会得到任何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相对隔离并且没有得到任何评价的第四组(控制组)的学习成绩最差,而第一组(激励组)和第二组(受训组)的成就则明显优于第三组(被忽视组)。

同类推荐
  • 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心理常识

    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心理常识

    "掌握阅人智慧,洞穿他人心理!它将告诉你:如何用最健康的方式缓解孤独;如何不费吹灰之力阻止对方做一件事;如何解决严重的“剩男剩女”问题;怎样的约会能给感情热身;做什么样的工作你不会感到累;如何识破算命先生的金玉良言;如何告别穷人,成为富人! "
  • 我们都有忧郁症

    我们都有忧郁症

    本书详细讲解忧郁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焦虑

    焦虑

    本书作者通过从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中精选出若干个案,以极富现场感的描述,实录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分析和解读患有焦虑或疑似焦虑症状的人群的病因及心理疏导办法。是一本实用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心理咨询类普及读物。
  • 掌控你的心理

    掌控你的心理

    本书选取了50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一一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让读者在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热门推荐
  • 修仙凡人记

    修仙凡人记

    雷箫经过一场奇遇,进入到了玄衔宗。他勤肯地修练……所经历的九大劫难,机遇,将会是什么?经历了情关,武关后,终于飞升成仙!来吧,见证一个凡人的修仙与蜕变吧!
  • 爹的袜子,娘的狗

    爹的袜子,娘的狗

    《爹的袜子娘的狗》精选了作者殷会平近年来刊 发在《读者》、《意林》等杂志的文章若干篇。文字 干净利索,感情纯美真挚,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热 爱、赞美、怜惜与感恩,是《爹的袜子娘的狗》的几 个关键词。而这些,恰恰又是人类灵魂中向善的最重 要的那一部分,同时也是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女性 天性中的敏感与知性,使得作者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温 暖、投向朝阳的那一面,相信读者亦是!
  • 拒爱520次:花心校草专属爱

    拒爱520次:花心校草专属爱

    【宠文】他学校里出名的花心校草,她万年不化的冰山脸,只因开学第一天直接无视他,却成了那位花心校草捕捉的猎物。“小苏苏,当我女朋友嘛,当我女朋友嘛,当我女朋友嘛!”他贯彻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原则。某女选择无视、无视,再无视。次日某男又来告白:“小苏苏,当我女朋友,当我女朋友,当我女朋友”N次后……某女黑着一张脸:“你有完没完了”某男委屈兮兮说:“人家就是缠上你了”
  • 生化危机之末日拯救

    生化危机之末日拯救

    H大学秘密实验基地“龙神”遭到毁坏。路教授为避免生化病毒泄露,关闭实验基地,开启“龙神”自毁。马朔作为实验员之一,带着路教授的遗命逃离实验基地,与此同时,另一名实验参与者卡尔为自救,在自己体内注射了生化病毒,逃出基地。生化病毒由此扩散。马朔在路教授留下来的秘密实验室继续进行实验,一夜之间却发现整个世界被病毒侵蚀,而母亲和弟弟也受到感染。为了拯救亲人,马朔开始与变异人、幸存者、终极大boss卡尔之间,冲突迭起……最终……
  • 七生七世的爱:双面蝶姬

    七生七世的爱:双面蝶姬

    你知道么,一万年来,我爱了你七生七世。两张迥然不同的脸,一张绝色,一张丑陋;两个同样孤寂的灵魂,一个温和,一个暴戾;当这两张不同的脸同时汇聚到蝶姬身上,当这两种灵魂同时存在于这一个躯体之中的时候,沧桑如何变换?七生绝恋谁知道她爱的是谁?谁爱得才是真正的她?
  • 绝爱:废妃不好追(完)

    绝爱:废妃不好追(完)

    (原名《尼妃传》)她善良温柔,但不柔弱。进宫不是为爱,因她不知情感,而他亦不好女色。皇宫暗涌,惊涛骇浪。而她出身成谜。有玉人涉水而来,风华绝代,大爱无双。有奇人倚树而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早知皇宫不似乡野,却不知竟会复杂到如斯地步。那么多的生命之轻重需选择,那么多微妙的情爱需看清。无论怎样,你说应愁高处不胜寒,我便拱手河山,讨你欢。·文文慢热,绝对有爱·#推荐好书《乱世离歌》http://novel.hongxiu.com/a/106340/有爱者请进:QQ群:74303832喜欢的亲们请收藏+推荐哦,有鲜花来添香也不错(*__*)若是喜欢的话,还请推荐给朋友哦,呵~~收藏每上50就加更哦
  • 无良野医

    无良野医

    一颗灵丹走天下,疑难杂症莫要愁,丹药法宝我都有,看我神医来显灵!
  • 醉春风

    醉春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戏婚

    戏婚

    她,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才女。他,是吃喝嫖赌无所不好的恶少。她,爱上自己的恩师。他,爱上一个戏子。她,不想嫁。他,不想娶。这样格格不入的两个冤家必须成亲,无奈下一纸契约规定,两个人假结婚。※※※※※※※※※※※※※※※※※※※※※※另有本人作品:《色诫》,食色性也。《最婵娟》,翁媳之恋。
  • 步步婚宠:前夫大人请矜持

    步步婚宠:前夫大人请矜持

    他冷漠,霸道,看上她也不过是一晌贪欢,随心所欲地就定下了让她来做自己的妻子。她敏感,软弱,在他对她的好中找到以前从未有过的欢乐,决定要好好地做他的妻子。只是午夜的钟声终究会敲响,当一切美好像幻影一样被打破,灰姑娘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