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7900000064

第64章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簡。後正釋文。

前中二門。一釋名。二來意。

前中成唯識第九云。具淨尸羅。遠離微細犯戒垢故。名離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離諸垢故。攝大乘云。由極遠離犯戒垢故。世親釋云。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惟護戒故。無性同世親。瑜伽同攝論。

二來意者有三。一此經論云。如是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因清淨戒說第二菩薩離垢地。釋曰。已證正位者。初地也。依此出世脩三學行。戒最居先。故次說此。二前地創證真如。猶有微細悞犯戒障。不能性自不待思擇護持淨戒。要至此地方能故。三前施。此戒。義次第故。諸門分別廣如別章。第二依文正釋中三。一偈讚請說分。二爾時金剛藏下正明本地分。三爾時金剛藏欲重下重頌分。

初中五頌分二。先三頌述眾度聞前地。於中。一心喜。二身踊。三語讚。後二頌明解脫月正請後地。一知眾樂聞後地。二正為請。

第二明本地分中二。初論主約清淨戒。明其地行。後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下。顯其位果。前中二。先辨發起淨。後佛子菩薩住離垢下。明自體淨。趣地方便生後地中三聚淨戒。名發起淨。三聚淨戒地中正行。名自體淨。

前中三。一結前舉後。二何等下正列十心。三菩薩以此下結行功能能入離垢。初中三。先結前。次欲入下舉後。後當起下勸脩趣入。二正列中二。先徵。後列。列中初一總。餘九別。若通科之。初六攝律。次二攝善。後二攝生。總云正直者。性自離惡。清淨成就。此於三聚發起方便中。為初本故。列之居首也。列中一柔耎者。不雜無記不善。持戒唯善性故。二堪能者。能受他惱故。三調伏者。善守諸根。不令悞犯。猶如良馬性調伏故。復正地中不待守護。性自不悞故。與此別。四寂靜者。不高己持。不賤彼犯。離高下散動故。五純善者。他惱不壞持戒之心。如純真金。雖遭打練。色不失壞。斤兩固存。六不雜者。一向進求。不暫厭足。又唯脩遠離行。不雜童蒙故。七無顧戀者。不眷顧生死中豪貴勢要。而持戒故。若爾者。迴向品說。彼云何通。彼為眾生。此依自說。如後句。八廣者。大悲利物。受生三有。願盡來際無竟期故。九大者。大智處有。隨而不染故。

第二大段自體淨中。三種淨戒。即為三段。一攝律儀戒。論名離戒淨。亦名正受戒淨。二復作是念下明攝善法戒。三佛子十不善業道下明攝眾生戒。就初中三。初總標戒所依地。二性自下別顯遠離十不善業。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下總結。初中云住離垢地者。具釋如章。二別顯中。離十業道。即為十段。

初段中二。先總。後不畜下別。前中云性自等者。隨脩此戒任運成故。列中三。一因離。二於一切下對治離。三是菩薩尚不下果行離。初中二種。一離受畜因。二不壞不離起因。前中於緣名因。如十因中相應等。此中刀杖藥呪等。是損命因緣。皆不受不畜。名遠離。後起因中不懷等者。此中三。一離瞋殺。謂於怨家不懷怨恨故。二離癡煞。謂有羞耻故。崇賢人。重善法故。輕暴人。拒惡法故。三離貪皮肉等殺。謂恕物同己。愛命怖死。此惑同初。仁是慈忍翻瞋心故。二對作離者。此對治即離。不同因離等。於中二。先總舉所對境。後常生下別辨。辨中二。初云利益者。是安隱心。謂以善法教化令住善道。及脩涅槃因故。後慈念者。是慈心。謂令得人天報乃至得涅槃樂果故。此上二種。是於因果。不顛倒求故。離邪癡煞生祠祀等。三果行離者。攬因成煞故名果。捨此所作名離。於中二種。一微細心念害。二何況下麤重身行惱害。此以細況麤。細念猶無。況有麤行。此中麤行有五。一身謂於他故。二事謂眾生故。二想謂起眾生想故。四行謂以重意故。五體謂行煞害故。梵本中云。彼菩薩尚不起微少惱想。何況廣大。

第二離盜中二。先總。後菩薩下別。前中如前別中三離。名字同前。初因離。二於他下對治離。三若物屬他下果行離。初離中云於自等者。此菩薩具無盡財。為離盜因故。此何不說離起因耶。有二義故。一准前可知。略故不說。二即此句中具二因故。謂一具外財故。離初因。二內知止足不起貪故。離後因。論經云自資財滿足故。二對治離中。於他等者。他有二種。一他身。二他世。於他身慈恕。治瞋心損壞他財。由今不損他財。令自當來得不可侵損財也。三果行離中。有麤細二行。先於屬他物乃至草葉。不起盜心。是細行離。後何況下麤行離。以細況麤。顯離極故。

第三離耶婬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中三。初因離。二不求他下對治離。三於他下行果離。初中離不足因。妻有三種。一示同事妻謂此地攝報作輪王身。自妻第一故。不求餘人妻。二得法喜妻。謂法味稱根。身心遍悅。不求二乘人所樂法故。云於自妻知足。三梵行樂妻。謂此菩薩。梵行具足。身心常安樂。不求世樂故。如有頌言。持戒最為樂。身不受眾苦。睡眠得安隱。窹則心歡喜。二對治離中不求他者。他亦二種。一他世妻。謂菩薩脩戒不求當來人天得多妻果故。二他人妻。後當說。三果行離中二。先約身。顯無麤犯。後尚不生下約心。明無細犯。前中三。一不正。二及為法下非時。三況於下非處。初中五。一他妻妾者。是不共護女。唯夫護故。二他前護女者。是共護女。謂無父母諸親共護故。三親者。有父母護故。四族者。高勝族望護。非下族迮故。五媒定者。謂己受他財。乃至許致要談故。智度十五。多同此說故。彼云若女人父母兄弟姉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犯皆名邪婬。二非時中。准智度。有三非時。一脩梵行時。縱自夫妻。若受八戒時。二婦人懷孕厭本習時。三乳養時。今此名故唯說法護同彼初一。後約心明離細犯中。以細況麤。謂內心尚不生微細染念。何況外相身行麤受。三非處者。謂口隱二道。況於者有二義。一謂於五護三非時女。正處尚不起染心。況於如是女非處從事。二謂於彼五護三非時女。正處尚不從事。乃至不起染心。況於如是女非處從事。此即以正處。況非處。亦是以輕況重。以正處犯者是等分煩惱。非處犯者多貪煩惱。非分理故。輕尚不犯。何況重犯。若不爾者。況字無從。又此非處。亦是約身。離麤犯故。不爾此應不離染心。上來三戒約身業說。三中初後境唯有情中。一通於清非情境。

第四離妄語中先總。復菩薩下別。別中二。先對治離。後乃至下果行離。此中何無因離者。以對治離中實語等離妄語之尋伺。是因離故。就對治離中。實語者依心說故。真語者不虗妄故。時語者隨時方便故。此有二義。一知時發言。如法師知時等。後當具顯。二為護正法。為救眾生。設言不實。事成利益。非妄語故。亦是時語。如涅槃二十一云。佛為諸梵志。將佛說無我而是斷滅故。佛告言。我說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彼聞獲益。然則佛性豈是彼於所計我邪。雖即非是。然非妄語。法華經三車誘喻。理亦同此。菩薩持戒。本欲安生。若護妄語。不護眾生。是凡小戒。非菩薩也。若由妄語。能脫物苦。設入惡道。歡喜願入。如是持戒。非二乘測。二果行離中。亦以細況麤。細中云不忍作覆藏語者。論云覆見忍見。大婆沙云覆相妄語名為覆見。覆心妄語名為覆忍。得本見前事。實生見想。誑言不見。此覆己所見。又實不見前事。妄生見想。誑言不見。於事雖實。於見有違。故名忍見。此忍已見故。知不知等准之。

第五不兩舌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中二。先對治離。後不作下果行離。前中二。先離離間心語。後未破下明離離間差別。前中二種。一由欲令眾生和順故。離離間心語。不將此語向彼說等。二由欲令眾生安樂故。離惱害心。不將此語向彼說等。復離離間差別中三。一離離間身。二離離間心。三離離間業。此亦即是果行離。初中二種。一先未離間者不令離間。二先已離間者不令增長。二中亦二種。一未離間者不欲樂其離間。二已離間者不喜其離間。不隨喜故。三中亦二種。一細。二麤。細者如實傳。麤者不如實傳。謂於兩處有實相毀語。尚不傳說。何況加減傳不實語。

第六離惡口有二種。先果行離。後常作下對治離。前中離十七語。先列。後如是下結離。前中分四。一初四語語體麤鄙。二次四語約對面。不對面。對面鄙惡庸賤。不對面亦爾。或對面庸賤。不對面庸賤等。三次三語語能違行。前二違他行。後一瞋惱違自行。最後六語能違情。於中前五。翻喜生瞋。復一違樂致苦。就前五中。未起瞋者能令生瞋。令聞時不愛憶時不樂。胸心閉塞故。聞時不愛故心火燒。憶時不樂故心熱惱。後一能令己有同意樂事自身失壞。令他生壞。他聞背已。失同友故自壞。彼失我故壞他。後結可知。後對治離中。作十種語。同前分四。初一潤澤對前果行中初四語。二次二對。前第二節四語。三次四對前第三節三語。可樂聞對前不可樂聞。聞者喜悅。對前聞者不悅。善入人心風雅典則對前瞋忿。四次三對前第四節。於中前二。翻嗔生喜。後一違苦致樂。或總通二第七不綺語中。先總顯往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二。先對治離。後是菩薩下果行離。前中八語分三。初二教化語。化令生信。二次三教授令起行。三後三教誡勸成德。初中發言再覆不縱猝暴故。言合時宜自他不損故。次教授中。無倒故。有義利故。授法令行故。後教誡中。准地持。此開為五句。初一是彼第二有罪者制故。二是彼第一無罪者聽故。三隨前制聽有缺減者。如法舉故。四數數犯者。折伏與念念即是此籌量故。五有實德者。稱讚令喜。即是此決定稱實讚故。後果行中。以輕況重。可知。上來語業四戒竟。

第八離貪欲中。初總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唯明對治離。上身業中具顯三離。次語業中具治果二離。今此意業。唯一治離者。有二義故。一文影略故。二此貪等是業道本。更無所依故。非果故。不可對之更立異因故。無因行以非果故。離此貪等。不名果離。以無因故。不可除之說為因離。文中三。一他財物者。是事簡非己物故。二他資用者。是物體簡資與用別故。資是衣食可以資身。用是所用。謂金銀等。三不生等者。是行差別。謂始欲名貪。次希得屬己名願。後往取名求。悉治離之故。皆云不也。

第九離瞋中。先總可知。後菩薩下別。別中三。一初六句治瞋心。二永捨下離瞋障。三常思下對治行益。初中一切眾生者。總明為對治六種眾生。一於怨讎多瞋故。起慈對治。二於惡眾生應危害之故。起利益對治。令脩善獲安。三於貪不足順緣者。起哀愍對治不與樂。四於苦眾生違緣逼者。起令脫得喜對治不拔苦。五著樂眾生。以出世法。調潤對治令捨。六於發大心眾生。起攝受對治故。二治離障中。永捨瞋恨怨害熱惱者。此對前慈等六種所治障說故。然惱是妄想。欲令他惱故。熱是妬忌。他勝己心熱故。准論經。此文應迴前後。一於未生怨者能生。已生者隨順增長。二未生親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增長。三於自身中善法。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滅。四於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長。五於他身中不愛事。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六愛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不念隨順。不起隨喜相順之念。於中一約怨生長是瞋力。二約親不生是恨力。三約自善不生是怨力。論經名垢。四約不善生長是害力。五約他不愛事等是熱力。論經名妄想。六約愛事不生等是惱力。論經名垢。此六望前能治。六種通相而說。非一一別屬。遠法師攝為三對。初二以己對他。明瞋恨怨之與親望己說故。次二唯就於己。釋其垢害。後二唯就於他。彰其妄妬初對中生怨為瞋。敗親名恨。未怨生怨已怨令增。此是瞋也。未親不生。已生不增。此是垢過也。不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增。是害過也。後對中苦他為妄。壞樂名妬。於他身有不愛事。未生令生已生令增。是妄想也。苦者。是他不愛等欲令他苦衰敗劣已。倒惑之甚。過中最重。偏名妄想。於他身中。所愛之事。未生不令生。已生不令增。是妬過也。三對治行益中。常思順行仁慈祐益者。謂一切時思念眾生。隨順行仁慈。與眾生福樂助益也。

第十離邪見中。總句不言性離者。影略准前故。菩薩下別顯中。依正見有七種。分三。初四見對梵行求眾生說。次二見對欲求眾生說。後一見對有求眾生說。就初四中。一菩薩住正道者。心住大乘故。此對治二我見。二不行占卜者。對治虗妄分別見。此治邪見。不信因果信占卜妄分別故。三不取惡戒者。治戒禁取見。謂受外道烏鷄等戒。非善防過。名惡戒。執取惡戒為淨。名惡見。四心見正直者。此治見取。謂外道執己邪見為正見。此即非正謂正故。次二見對欲求眾生者。一云無誑者。對治覆藏見。謂於追求時。藏過顯善。求利養故。二無誑者。對治詐現不實見。謂無實德詐現有故。後一見對有求眾生樂著三有不能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今此治彼非清淨見故。云起決定信。上來第二別顯離十不善業道。護持十善業道竟。

第三總結中二種護持。一數圓滿護持具持。十戒不缺減故。二時相續護持。常無間斷故。上來第一明離戒亦名攝律儀戒竟。

自下第二明攝善法戒中二。先別顯行相。後如是方便下總結勸脩前中四。一明知。二是故我當下明願。三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下明觀。四是故我今下明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法日记之颠倒记忆

    魔法日记之颠倒记忆

    我想你记得,可又不愿你记得,因为我怕我的刀刃,将没有勇气对向你。可能我不了解你,毕竟我们上一次玩闹,是一段只有我记得的回忆,你的记忆,早已不知踪影。那个她,代替了我所有,她可能很狠,但没人知道她的情非得已。慢慢的,我知道了,我们没有罪,我们没有错,有罪的,有错的,是那“物是人非”,我们,则是被用来拟补那“物是人非”。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仙雅

    仙雅

    究竟仙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是步步为营,稍有不慎就命丧黄泉?是争斗不休,每日活在刀光血影之中?是贪婪无道,只求神通广大?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息夫人传

    息夫人传

    她为陈国女公子本该享尽世间荣华,却因天生异象而被认为是“祸国殃民”之相,藏于乡野。她嫁于息国之主,出嫁路上反遭姐夫调戏,种下大祸。她貌似桃花,才华横溢,夫妻相亲相爱,却因美貌而使息国灭亡。她便是有着“桃花夫人”之称,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
  • 极品小太监

    极品小太监

    穿越古代成为一个假太监,皇帝年幼,太后貌美,林枫该何去何从?坐拥三千美娇娘还是称霸朝堂?林枫对年幼的皇上如是说道:江山你先坐着,美人我替你保管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平濠记

    平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宠婚不晚

    盛宠婚不晚

    八年前,霍家二爷霍江城,主动退婚,被霍老揍了一顿后扔出去了。之后不久,被退婚的安舒童欢欢喜喜嫁给了青梅竹马的小哥哥苏亦诚她以为自己自此会一生幸福,可结婚后才知道,她的丈夫,另有心上人。六年后,舒童主动跟苏亦诚离婚。一夜之间,从安氏千金,成了街头弃女破落的街头,她偶遇霍江城。霍江城隐在黑暗中,手里夹着根烟,四周暗淡,唯那明灭的火光带着些温暖。霍二爷问她:愿不愿意跟我结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下残阳:玉萧萧风兮兮

    月下残阳:玉萧萧风兮兮

    原是雪山孤女,终生守护在雪山与人为善可好景不长,天劫落入世俗,碰到命中的他而他却处处防备着他,直到他回头却回不到那份殇璃,命运交织缕殇,早已回不到当初的那份倾心,梅雪纷飞似看到了初见的那份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