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7900000068

第68章

答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已斷故。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位差別應無所由。二俱有喜及樂故。釋曰。以初二定俱有喜樂。若齊離苦。則二受不殊故。初不斷苦之麤重。然無現行故。有樂支。又小宗此但是輕安非受故。又初禪喜劣。猶為苦根麤重所隨故。不名滅苦。二禪喜勝滅苦麤重名滅苦根。二不苦不樂者。是利益支。餘禪中皆先明治。今此先明利益者。以我前斷苦斷樂。對之則明不苦不樂。彰益義便故。理實在後。問此只遣樂。何不但言不樂。而云不苦不樂。

答為明捨受不同苦樂故。問前離障。云喜憂滅。何不亦言不憂不喜。

答有二義。一非此正滅。亦非苦樂相對故。不類苦。二若攝五受為三受。憂喜攝入苦樂中故。以苦樂寬故。是故捨受對彼。但名不苦不樂。三捨念清淨者。是對治支。前三禪中。為樂所覆故。捨念不淨。今此離彼下地樂受故。云清淨也。捨念與樂受相違故。成對治。四住第四禪者。是彼二所依止定也。

後明四空中二。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前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釋名中二。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何故此四說名無色。答此四地中超過一切有色法故。違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於彼。無容生故。說名無色。此無他受稱。言別者。婆沙八十中有四復次釋故。彼云初空定者。但由加行名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無思惟墻上樹上岸上舍等上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遠離地名空無邊處。復次法爾初解脫色故。地名空無邊處。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舉兩手。捫摸虗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牀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虗空想。此想即是定之等流。是故名為空無邊處。具說如彼。俱舍意同初釋。正理及顯宗同婆沙初三。復次第二識無邊處者。大婆沙云。但由加行。名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故說此名識無邊處。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想現前。謂於識想歡悅而住。是故名為識無邊處。廣說如彼。俱舍意同初釋。正理顯宗同婆沙。第三無所有處者。大婆沙云。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恒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順正理云。若由勝解。捨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無所有處。謂無邊行相麤勤為令厭捨。起此加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無邊行相。心於所餘。捨諸所有。寂然住故。顯宗同此。第四非想非非想處者。大婆沙云。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起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獨寂靜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俱舍正理及顯宗等意並同此。順正理云。此四無色。皆言處者。以是諸有生長處故。謂此四處為有生長種種業煩惱故。為明妄計彼是涅槃故。佛說為生長有處。依大乘宗。瑜伽三十三云。復次以於虗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相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除遣如是有色有計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虗空勝解。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虗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虗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虗空無邊處相。即於彼識次起無邊入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識處。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復次從無所有。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相起麤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起想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識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若廣說如顯揚第三。

第二出體者。依小宗。順正理七十七云。四無色體總相亦善時攝心一境性以為自性。然助伴中。此除色蘊無色蘊無色無有隨轉色故。是故四蘊以為自性。依婆沙八十四說。有其二種。謂定及生。定謂無色定。生者有說無色界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此言說彼四蘊異熟。以為自性。婆沙一百四十一。大意同此。依大乘宗。盡相出體。同薩婆多。而顯別者。亦有色蘊定境果色通無色故。上來二門略顯名體。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第二釋文中四空五義。然此經略無對治行。論主准義安之。初空處中。初云超一切乃至種種想者。是所離障。成實論云。遠離香味觸想。滅有對者。滅色香味觸之想。以色等對碍故。不念別異想者。滅緣聲想。以聲藉眾緣擊發生故。故名別異。此依大乘。不同前說。謂色雖多種。統攝為六。謂五塵及法處。要略唯三。一可見有對。眼識所行故。二不可見有對。餘四識所行故。三不可見無對。意識所行。無表色等故。此中超一切者。離眼識所行可見色想故。何不但言超色。而云超想邪。釋曰。以在色地修起此定。未捨色形故。何故但言滅想。不言餘心法耶。釋曰。理實通餘。以想取相強故。二滅有對想者。離餘四識所行不可見有對四境色故。三不念種種想者。離意識所緣法處色想故。論云。意識分別一切法故。雖通諸法。此中簡取緣色邊意識。想滅緣餘意識。此中不遣。問香味之想。初禪已離。色聲觸想二禪已除。今何故言空定滅耶。

遠法師云。對治有四種。一壞對治。謂方便道觀下有漏無常等故。二斷對治。謂無碍道正斷下過。三持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間解脫。時彼無為。不令失壞四遠分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碍解脫。遠令前障畢竟不起。今此空定據第四治。故說此離。本疏云。今更釋於二禪中雖無色聲觸想。得借初禪三識之心。見聞覺觸。是故乃至第四禪中猶有此想。今得空定故。說滅之。若爾香味二想。何故亦說。釋有二義。一亦有借故。二以與聲觸同是不可見有對聲故。同辨如第四禪滅憂苦等唯之。二即辨於所離鄣體。顯能所行。謂三句超色境等境界想者。空定離彼色等境想。故名超也。云何超。以不分別故。云何不分別。以見無我故。此明實治也。問此中既有修行對治為有支不。

答依本業經。四無色定。各有五支。謂想護止觀一心。今依雜集等。諸無色定奢摩化一味相故。無支分建立也。四入無邊虗空者。是修行利益。謂三色想絕廓爾無邊也。五住虗空無邊處者。是彼二所依定。二中初超一切虗空無邊處者。是所離障。二見外之念麤分別過患。是修對治。謂外緣虗空心念麤患故。能見此失。而除彼想故。三入無邊識者。是修行利益。謂捨外住內故。五住識無邊處者。是定體性無中。初超識等者。是離障。二見其麤事分別過想。是修對治。謂猶見住識為麤患故。三入無少所有者。是修利益。謂前捨外住內。猶為麤念。此即內外俱離。都無所有方利益。四住無等是定體可知。四中初超一切等。是離障。二見彼住無所有想麤念過故。能治彼想。是對治。三勘晉本云。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者。是修利益。此本脫也。謂麤想盡故名非有。細想未盡名非無。約聖智說非。謂世定覺此非無四定體。可知。三明入禪等意中。云但隨等者。謂入此八定。非是自行所樂為。俱為隨順所化生故。上來八定。略釋厭行了。

第四大段厭果分中三。初明四無量名行方便果。二佛子此菩薩得下明五神通。是行功用果。三此菩薩於諸下總結自在。

初中二。先略顯義。後正釋文。

前中四無量義。略顯二門。初釋名。謂緣無量境。起無量行。故名無量。四是數即帶數也。二體性者。雜集十四云。四種莫不皆以定慧為體。又慈能與樂。無瞋為性。悲能拔苦。不害為性。喜慶他樂。不嫉為性。令他捨惑。則善捨為性。諸門分別。廣如別章。

二釋文中二。初顯悲無量行。後住悲下略指餘三。前中又有十三句分三。初一句總。次十一句正。後一句結。初云此菩薩等者。謂慈心隨順眾生起故。次別中分三。初八明緣眾生慈。論中念念即緣念也。次一明緣法慈。後二明無緣慈。就初緣眾生中。八句分四。初四與樂。次二治障。次一清淨。後一攝果。就初與樂四中。一廣者。與欲界人天一切樂故。與欲樂寬。故名廣也。二大者。大是高大義。與初二禪。同喜樂故。此中樂者喜得俱起故名同也。三無量者。與三禪已上不同喜樂故。此中離苦及喜故。名不同也。樂極故。名無量也。四不二者。以前三樂等與眾生故。次二治障中。一無怨者。治不愛障。謂於怨不加損害故。二無對者。治與愛障。謂於親與樂故。若有偏情。則有怨對故。次一無障者。謂離五蓋。具慈定清淨。謂慈依禪起。於色界受正果慈行餘勢。後攝果中無惱者。於欲界受其習果。無苦惱事。安隱喜樂。如修慈經說。又如經云。修慈定者。臥安覺安。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眠無惡夢。死生梵天。在所得利。緣眾生慈竟。次一句。云遍至一切處者。緣法慈也。涅槃云。緣利生法。名為法緣。地持云。緣法眾生俱是五陰因緣法名為法緣。今此地論具二義。先知凡聖眾生法。及知眾生心所起分別法。即用化之。後二句云盡法界虗空界者。明無緣慈。此有二種。一前句自體無緣觀法無我。世間中最。故云盡。此明體無緣也。二後句遍至無盡觀。此明分齊無緣也。後一句云遍一切世間住者。住字兩用。一屬前慈無量結句。一屬後三行。結前句者。住亦行義。謂遍一切世間行。結成無量之義第二明行功用五通果中二。先料簡。後釋文。前中二。先釋名。後辨體。

前中先通。後別。通者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得-彳]名通。五是數。即帶數釋也。別名者。一神境智通。謂運用不測名神。內身外色為通。所緣名境。決定推求名智。神境即願。通者神之境境之願。依主釋也。若以智體即通。持業受稱。或名神足通者。以欲勤心慧為神通之足。通依定。定依欲等故。或以神為足。能往能還。神即足故。神足即通故。皆持業釋。二天眼者。光明名天。見色稱眼。通依眼根。照矚無[得-彳]。名天眼之通。依主釋也。三天耳通者。天義同前。聞聲名耳。慧依耳根。能無滯礙名通。亦依主也。四他心通者。他心是所緣。通是能緣。亦依主釋。五宿住隨念通者。謝往之事名宿。事屬謝往名住。宿住之事是所緣。通是能緣。亦依主釋。

二辨體者。依百法中。以別境慧為性。若依三科。以行蘊法處法界少分為體。若依二智。俱以後得智為性。緣俗境故。何無漏盡通者。表初二三地寄同世間故。略顯如是。若廣分別。如別行章。

二釋文中五通即為五段。

初神足通中。有十一句分三。顯得三種自在。謂初總句。此菩薩乃至大地等是世間自在。能動世界大地故。後別中。初二句是身自在。上句云一身等。是合散自在。下句云或境等。是隱顯自在。後八句是身作業自在。一石壁下是傍行無碍。二於虗空下上行自在。三入他等是上行。若依論經云。入出於地。是上下行也。四履水下是涉水不沒。五身出下是熾然。六復兩下身能住水。七日月下身能摩捫。八其身下明自在乃至梵世間器世間隨意轉變自在。

二天耳通中三。初標得通者。次天耳下顯通體。後悉聞下辨通業。初標可知。二體中云清淨者。顯了分明故。過人耳者。能聞人不聞處故。後業中。若天上人間遠近小大音聲悉能聞故。

同类推荐
  •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bickerstaff-partridge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儿脏腑形证门

    小儿脏腑形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要略

    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困学斋杂录

    困学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命中注定:跨越今生来爱你

    命中注定:跨越今生来爱你

    自杀未遂,重获新生,这是否是老天重新给的一次机会?前生,我不懂如何去爱,没有牵起你的手;今生,我会学习如何去爱,不再放开你的手。三生情缘,命中注定,无论前世今生,缘分都会让有情人紧紧相依,相守到老。【新文开坑,多多支持~】
  • TFBOYS仲夏之梦

    TFBOYS仲夏之梦

    那年仲夏的相遇、相恋,本以为可以白头偕老,相伴永生。只可惜到了最后才发觉,对方只不过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过路客罢了,梦想离自己到底有多远。那年星空下的约定,你还记得吗?
  • 祖源道

    祖源道

    祖源道,世人皆知宇宙无边,却不知宇宙万界并存,无数空间界中,无数征程,我以傲立苍穹之姿,书写巅峰传奇,我以不灭强者之心,铸就辉煌之路。当然这一路不会少了兄弟的相伴,更不会少了红颜知己的陪伴!我们在万界中踏上征程,回归宇宙源始之道!
  • 紫黄丹

    紫黄丹

    她是药校的高材生,他是跨国药企的掌门人,为了寻找药王紫黄丹的完整配方,让更多病人得以康复,他们走到了一起,也让很多人走到一起。
  • 凤临土

    凤临土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在做着一个梦,那是一个雪白的梦。梦里有飘落的花瓣,有美丽的天使。但我什么都不能做,我只能看着她们,就那样,看着而已。在不知持续了多久后的一日,白色的世界里闯进了一位不速之客。满目刺眼的红,漆黑及腰的发。父神说:“逃离了这里,你将背负永洗脱不去的罪。”但是啊,父神,他说他会带我回家,他说,我们会在一起,永远。所以我把手交给了他,由着他带我离开了那个白色的梦。直到,那把长剑连起我俩的心脏,他笑着对我说:“欢迎回家。”我的梦,变成了红色的,那是不含杂色的红色。在那日,人间诞出了一个传说。有一只凤凰降临在了大地上,带着刺目的红色。
  • 神猫志怪录

    神猫志怪录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个故事是在我儿时一个老人讲给我的,最近我的记性越来越差,医生告诉我将在不久我有可能会失忆,这个故事我不想在我这里断掉,所以现在我以书的形式讲给你们
  • 三生情狱

    三生情狱

    仅次于神主的星君在封锁妖境的时候意外露掉了一只花妖,责任所在他必须在人间找到花妖……人间诱惑就连星君也很难把持,在寻找花妖的漫长时间内,他与人间的一位凡女相爱,犯下了神规,面临着神罚神狱,无皮肉之苦,只有三次轮回,每一次轮回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生,每一个人生都意味着要和凡人一样生活,对于近乎永生的神来说,死亡是难以想象和恐怖至极的,一入神狱,意味着要经历三次死亡……而在这三次轮回中,星君也遇到了令他心动的女子……但是,这些女子真正的面目他却浑然不知……
  • 贴身保镖

    贴身保镖

    他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男人,带着身患绝症的未婚妻来上海治病,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他在偶然中遇上了两个难缠的女人。一个是自己的未婚妻,一个是自己的老总,外加一个老总的大明星妹妹,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将上演一场怎样的好戏呢?亲情,爱情,还带着点同情,就在他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一场阴谋却悄悄地上演了……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 》、《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 ,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 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 李氏家谱字派

    李氏家谱字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