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7900000075

第75章

四約大智分別者。觀名入諦觀。三道是苦集諦故。是大智所知法也。瑜伽云。幾支苦諦攝。及現識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成為苦。答五。謂識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謂餘五因二果。俱是苦諦。惑業五是集諦攝。又成唯識第八云。皆苦諦攝。取蘊性故。五集諦攝。業煩惱性故。此中苦通十二。以是取蘊性故。集唯攝五。

第六分別三際中。亦四門同前。初約經。分別先後際者。此十二支。初二是能引。次五是所引。次三是能生。後二是所生。於中。分別三際。諸聖教中。略有三說。一依此經。開能所引分先後中際。合能所生。總為後際。以行遠故開之。生近故合之。二依成唯識論。開能所生。合能所引。是故前十現在。後二未來。以十因二果。分二世故。三生引俱開。如智度論。初二過去。次八現在。後二未來。故成三世。如成唯識等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次三。或同或異。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又由此三際因果輪轉。人法二我永無所有。問何故此經不言生老死耶。答略故不說。

二約厭離有為者。論名護過觀。謂外人與此緣道理。出三種過。一一切身一時生者。列過名。何以故者。外人自徵立過所以。無異者釋立過相。以無我異同。何為不得五道之身一時竝生。二中列釋名徵立可知。無作者故者。釋立過相。若無我作業。誰受來報。三中別徵可知。釋中既無有我。誰持是業令夫至果。是故應知。前不受報據前望後說。此中失業據後望前說。此三種下總牒顯護。謂過現因別名為異。以此答前三種難故名為答。亦通取下句未果異因云何得有一時生過。又差別因得差別報。云何乃言有不受報。差別之報由異因生。云何得有生業之過。下釋文中。先釋過去內無明緣行。是見過去者。牒舉經文。下釋中二句。初明過因能作現二果。由過因說現識等以為當來。此中但從過去因即足。何須彼說現為其當。欲以因果相屬防三過故。即是見下釋已總結過去是因義。二釋現在中。言識乃至見現在者。牒經文。釋中二句。初明現由過因。二復能下明過因得現果。現在是彼過去之未來故。云得未來果。三愛取下。釋未來中。先牒文。言後有生者釋。從愛取等起有生死。名有生也。問前釋過現皆二世相對。今解未來。何故不然。

答以彼過現經中自分為兩世故。須相屬。以成護過。經中自說愛取有三從果。為未來不假論主相屬故不論也。言一往定結別前文。以上來所說是一分三世。名一往現數。如是稱為定下釋展轉三世相。生無盡故。云復有彼世生轉故也。此說何義下釋相護過。有三義。一汎明業不得果。二舉經明得。三雙結得不。前中先總舉。由三義故。令過去業不能得報。一或有未作者。就過去求愛所有等爾時未作故。於現在不得生老死果。本疏云。問觀此文意。以說過去無明未作業行。何因乃云愛等未作。

答若無明未作業。何因乃言過去業。三義故不得報。言式有已作未得報者。就現以求愛取有等。雖已作竟。以未熟故。現在不得生老死果。或於此生。若得聖果者。斷愛取故。今已熟業。即便燋亡不得報。二是中無明下舉經三義得報。謂過去既有無明緣行。故知已作不同愛等現在得識等五果。明知則是業已得果。由現在愛取。無聖道斷。令未來生死相續不絕。三是故下雙結中。已作是行支。未作是有支。已得果是識支。未得果是生支等。聖人已斷凡夫未斷下正結。護業既有如是差。何容有一切身一時生過。謂有作未作。何緣一時有得報未得。云何一時有斷未斷。如何一時。若示下重牒顯示。非一切當受者。是前已斷也。亦非不受者。是前未斷。亦非一時者。顯前作未作得未得。若自作下護。第二不受報過。謂自作自受。何不他受以他不作故。三離彼三事護第三失業過。謂由離於三種不得。是故諸業無不得果故。無失業過。下結可知。

三約大悲分別者。菩薩見諸外道行異道求解脫中計無因等。起大悲心。觀此緣生。救彼邪見執。論言先中際因者。過去二支是先際與現在識等中際為因。言及中後際因者。中際愛取有與未來後際為因。言中際前後二際故者。於中際內。識等五果分屬前果。愛等三因分屬後際。既有此因。云何言無。是故結云。若無如是同事。則種種眾生果事亦無也。

四約大智分別者。名力無力信入依觀。過去二支望現有力。望後無力。愛等三支望後有力。望前無力。又釋過二有力。現五無力。現三有力。後二無力。以皆能生為有力。所生為無力。菩薩舉此化人令離。入正故。云信入依。菩薩智照故云觀也。言先中後化緣者。重釋成。先中後是力無力。化緣是信入。謂照三際。以化眾生。為種智故。

第七三者聚集中亦四門。初約經。明此有支皆是苦聚。將釋三苦因。辨受俱分別。瑜伽云。幾果受俱行。謂除二所餘。即除受及老死。餘十有樂受。以受不與受俱故。老死位中。多無樂故。幾苦受俱行。謂即彼及所除中一。即唯除受支。餘十一是苦受。幾是捨受俱行。如樂受說。以老死位多無容捨故。幾不與受俱行。謂所除中一。即受支。以受不與受俱故。成唯識中。亦同此說。次三苦分別有二門。一理實遍通門。如瑜伽中。壞苦攝十支全及受支中一分。謂樂受除受支中苦及老死支苦苦攝。十一支全及受中一分。謂苦受行苦攝苦。攝苦皆是行苦。或有十苦。非二支所攝。謂不苦不樂受。是故行苦通攝十二。成唯識第八同此。二隨相增顯門。如此經說。謂初五支遷流相顯。故稱行苦。觸受二種觸對生苦。故云苦苦。餘為壞苦者。但壞樂名壞苦。老死支既無樂可壞。何故名壞者。釋曰。壞有二種。一樂壞為苦。望所壞說。二以壞即是苦。故名壞苦。此老死支。能壞生故。屬壞苦也。餘文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論主。世諦觀。亦種種中。此當第五。名不厭厭觀。謂凡夫不厭。菩薩厭故。云不厭厭。此約麤苦。又二乘不厭。菩薩能厭。此約細苦故。云種種微苦。以分別此等皆苦故。及厭種種麤苦者。二乘所厭。菩薩亦厭。又亦得前細是行苦此麤是彼餘二苦故。

三約大悲隨順分別者。愍諸外道。不達真理。求異解脫。真脫有四。舉正顯邪。一離一切苦相者。涅槃樂德也。二無為相者。是是常德。三離流相者。是淨德。四出世相者。是德。涅槃云。於世間法自在遠離名為我。言彼諸行苦下辨邪異正。於下四段經文。各配一義。今此當初。言苦事隨逐乃至無色有轉者。舉此三苦。顯彼外道求非想等為涅槃者。菩薩觀之。皆是十二緣生三苦之法。何有涅槃樂德之義。故順起悲。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此當第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者。聲聞人不覺細者。自謂無苦。名增上慢。然覺麤苦。名非增上慢。舉此彼二乘信入大乘緣生微細苦事。菩薩照此故名為觀。不如實知下釋成慢相。此之一門。前約大悲。以化外道。今就大智。以攝二乘。以文言多意。論重善取故也。

第八因緣生行者。亦四門。初約經文。理實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生行者。有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合說故。云因緣。然隱彼親種。顯此勝緣。故云無明因緣。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引因緣。餘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從因。因緣形奪復各無性。是故言因緣生乃顯無生。此從順觀逆觀一泯非生不生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中世諦觀六門內。此當第六。名深觀。此深觀中。攝後三門。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無因生。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三說。一約破外道。謂諸法非自性生故。云不自生。二不從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三亦非劫初極微和合生。故云不共。四不無因生。離因緣外。無別果法故。云不無因生。二約因緣形奪。雜集云。自種有故不從。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非無因。凡諸緣起但亡雙苦已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三約緣起無碍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各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謂因望於果。有全不生。緣必全生故。因不生緣生故。二緣望果。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亦不俱故。不無因生。言無明因緣生諸行者。論經云。無明緣行生也。此彰因起果。明非他作。言因緣能生行者。明果由因。顯非自作。又以無明是行自因故非他作。亦先無行體。在無明中。後還生行故。非自作。餘亦如是。准思之。此門中。論主開為不自不他二句也。

三約大悲分別者。明諸外道求異解脫中。顯彼所求非想天等以為涅槃。觀之但是有支緣生法。非是無為涅槃常德。是故菩薩隨起大悲也。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於九門內。以第八第九二門。合為一無始觀。遠法師云。是真諦觀。見法緣集無本性故。名為無始。本疏云。因緣起法。約無元本。依之始起。故云無始。維摩中。依無住本。立一切法。同此也。中際生故後際生者。舉法釋成。謂此緣生即是不生。故名無始。是謂大智所知之法。

第九生滅繫縛者。亦四門。初約經無明緣行是生滅繫縛者。謂此十遞互相望。順則相生。逆則相滅。然生與滅。不離有無之縛。若觀相生無生。則滅亦無滅。方離於縛。經意在此。文中先明順觀。後無滅下明逆觀。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深觀四門中。此是第三不共作。言非二作者。或因為自。以緣為他。或果為自。以因緣為他。此二自他。俱不作故。若自他俱不作。何得為緣生。為釋此疑故。云但隨順生。謂隨俗說生。理實無生。言無知者。正由因緣互相待故。各無自能可以相共也。豈無成辨果耶。正成辨時即無成辨。故云作時。

三順大悲分別者。謂諸外道求異解脫。以非想等。為涅槃。菩薩觀之。但是有支。非離染縛。失於涅槃真淨三德。故生大悲。故云如是復染生縛也。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門無始觀中。名隨順縛故。謂生滅唯縛。隨順無本故。

第十無所有盡觀中。亦四門。初約經。明此有支虗相既盡隨順無所有緣。至第一義。此顯不壞俗而恒真故。云無明因緣諸法行生。是隨順無所有。問無明生行是順有。何故言順無所有耶。

答乘諸行次第至此。顯無明正生行時即順無生入理故。問順觀既爾。逆復云何。

答生既性盡。則所有無所有俱離故。云隨順無所有。盡觀思之。

二約厭離有為中名第四。非無因作隨順有故。何故經中順無。論名順有。釋經意。以緣歸理說。論意以性從相說。各顯義別。不相違也。又論中順有意。顯無生。是故與經意亦不別。下別破無因中。一縱破。謂應常生。二奪破。謂恒不生故。三此非法下呵詰破。謂說無因最大邪見。若爾下結非無因。是名下釋訖。總結言相諦者。相是前成答相也。諦是前二諦差別。

三約順大悲分別者。謂諸外道求異解脫。以為涅槃我德。菩薩愍此順起大悲。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此是第九。名種種觀。謂三有總別各多類狀。云種種也。隨順下釋顯其相。此是三有世俗之境。大智照此故。以為門。上來別釋十門竟。二如是逆順下總結十章。既云逆順十種。明知前十門中。皆有逆順。前文中有無逆觀者。是略故也。一有別行別。二攝歸一心。三力用相生。四前後相屬。五三道輪還。六三際因果。七三苦過失。八從因無性。九似有若無。十泯同平等。配結前十文皆可見。釋不住道行竟。

第三大段。彼果勝中二。先明彼果勝。後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下。明位果。前中論分為五。一得治行及離障。是前勝慢對治果。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下。得修行勝。是前不住道行果。三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下。得三昧勝。望前治勝以說果。謂前修三脫。以說對治。彼治轉增故。四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下。得不壞心勝。望前離障以說果。由滅障故。三昧之心不可破壞。五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下。明得自在力勝。謂望前修行心說果法依。前修行上進無礙名自在力。釋此五果。即為五段。

同类推荐
  • 金箓斋启坛仪

    金箓斋启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二部传授仪

    太上洞玄灵宝二部传授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haracter

    Charac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喜无可上人游山回

    喜无可上人游山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庄岳委谈

    庄岳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锦添香

    玉锦添香

    片段一:“大舅,我们回家吧!”女孩又是一声轻柔的呼喊,“大舅,这里好黑,我怕!”男子的喉结向下一滑,直觉两腿间热乎乎的淌了一地。他一点一点的转过身子,当眼角的余光可以瞟见离自己不远处的地方时,他骇然僵住了。原本已经死透的尸体居然坐了起来,长长的发丝盖在尸体的身上……片段二:“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男子沉吟良久,微起齿间:“如果我不呢?”“不?嗯哼,那就封嘴、剁手!”他旋即一笑,脱去衣衫,平静的躺在床上……·-·-·-·-·-·-·--·-·-·-·-·-·-·-·-·一句话简介:屌丝霉女的发家致富,翻身变白富美,遇见糕富帅的美好人生!
  • 一丈蒹葭

    一丈蒹葭

    君隔一丈蒹葭,入命却是桃花。如果我的死是必然,那神啊,拜托你让我在死前,能够拥抱到他……(bl文,小虐,结尾surprise,非腐者慎入)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是歌德据自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描绘了维特的爱情悲剧,抒发出一代青年的苦闷。小说面世后,即风行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拿破仑戎马倥偬之际,身边亦带着这本小书。两百余年来,维特的命运感动了一代代青年。
  •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故宫的设计师们如何用亭台楼阁烘托天子的威严?置身于其中的帝王, 又用怎样的心态面对此间的一草一木,深锁的宫门内,究竟隐藏了多少秘 密?君臣们指点江山的大殿内,又蕴藏着多少杀机? 中国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舞台在故宫,最隐秘无闻的战场也在故宫。故 宫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样本,也是一座皇家艺术宝库;故宫是中国宫殿文化 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故宫是一座充满权谋与暗算的城 堡,也是无数宫廷谜案发生的现场。
  • 网王之原来我爱你

    网王之原来我爱你

    幸若蓝沫一个懒到人神共愤的存在,近来好像被霉神大人爱上了。一个麻烦扔来不够,麻烦还接二连三堆积。让她生活混乱,神经混乱,眼花缭乱。那个紫发帅哥,你可不可以不要老在面前晃来晃去,我和你不熟,啥,不可以?OK!我惹不起躲得起吧。拜托你们饶了我吧!
  • 北三国

    北三国

    就一章吧!发现的有点晚了!!董卓和貂蝉!!
  • 平凡的大学

    平凡的大学

    写部小说,《平凡的大学》,或许算不得小说,只能算得上是一幕幕生活白描。本科期间,越来越倾向于高效、快速,然后短暂享受成果,在开始新的一轮。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做一个长的项目,去坚持一个习惯,去培养一些耐心,尽管心里清楚,这样快餐式的“成功”,带来的终将是失败。但愿若干年后看到,可以想起曾经的日子。文笔很差,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 盗体

    盗体

    罪赎→__→世界顶级游戏公司的霸道总裁,站在帝企鹅大厦顶楼,说:“第一个通关《罪赎》的人将获得我一半的财产。”
  • 爱情花样式

    爱情花样式

    调皮的两位小女孩。咳咳,不,应该说是,调皮的两位‘小公主’去拍会上拍卖自己,明明钱多的都可以填满整个大大大房间了,还要去拍卖会,去拍卖会不要紧,可她们惹的祸还不是自己去收拾的。真是服了她们俩了!冷酷嗜血的一位‘大公主’,冷的要shi,跟她在一起,夏天都不用空调,可是,这位冷酷嗜血的‘大公主’,你也不能这样呀,抢了空调的工作。某位冷酷嗜血的‘大公主’,你也不能这样呀!那调皮的两位‘小公主’惹下的祸,为什么总是你来收拾。你也不能这样宠溺呀!冷酷嗜血的‘大公主’有一位超级棒棒哒的‘大’公主,她,花心、嗜血、调皮、腹黑。关键时候她出手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