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3900000002

第2章

圓頓觀心十法界圖

圓頓觀心十法界圖序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修觀之道曰從行曰附法曰託事唯三而已今觀心圖者從行之正軌也準夫止觀二十五法為方便十乘十境為正修者固非於此能備若其日用之際以十界德過升沉鑑我心曲雖絲髮不能自迯其遷善改過之要乎慈雲法師示我以觀心之圖研味法喜心乎不忘置諸座隅足以自警而未見兼人之益乃復命工形諸篆刻用廣流行庶幾乎仰承於師志也。

皇宋天聖元年九月既望太原王欽若序

竊聞其廣不可涯高不可蓋長不可尋將盈而虗將晦而明雖邊而中微妙深絕叵得而思議者惟心也天台師聞諸於靈山證諸於三昧知其寂默非數所求而強以數數於非數依法華作十界百界三千權實以明諸性非合也非散也自然而然曰諸法實相使人易領也然後示之一念空三千皆空一念假三千皆假一念中三千皆中成圓三觀觀圓三諦以明諸修大智也大行也不運而速曰白牛大車使人頓入也故得自因至果不移一念坐道場成正覺降魔說法度眾生入涅業而能事畢矣用龍樹偈因緣即空即假即中會而同之十法界者何也十統諸法也三諦為界也何者謂佛以中為法界者也菩薩以俗為法界者也緣覺聲聞同以空為法界者也地獄鬼畜修羅人天同以因緣生法為法界者也空假中者雖三而一也十界者亦一而十也故使互含一復具九如帝珠交映成百法界也一因緣一切因緣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良由於此三千者復何謂也成界之法者也有其十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斯總也十法在佛為中為實為常為三智為五眼為十力為四無畏為不共法在菩薩為假為權為榮為常為萬行為四攝在二乘為空為權為三脫為四枯為無漏為涅槃在凡夫為倒為惑為漏為蓋為纏為集惱為生死斯別也統彼百界乃成千法復播諸百界為三世間成三千法耳百界三千一也與夫一念非前後也非相含也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必歸乎不思議三諦無量三法三德密藏矣嘻一念心法既然引而同之彼彼佛法彼彼眾生法咸然也經曰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斯之謂歟既知是已當觀日用凡起一念必屬一界即照此界為九為佛九則隨情偏起謂之無明佛則稱理圓觀謂之大慧九界之念併非佛界之心方是是非鑑矣非則照之令是是則護令成行經曰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行於非道能達佛道斯之謂也然則目雖在面反臨鑑以正容心實由中要藉緣以董慮神靈潛密照之或難識相紛馳撿之非易故今引心于外繪彼升沉之像存志於中觀我是非之變然後策心內照正道由明題為圓頓觀心十法界圖於一心字派出十界復引墨迭貫方之聯珠表一界界展轉具九成百法界仍以日起行相書之左右覽者欲深於性請詳諸序欲熟於修當觀諸圖狀。

佛界

若人因讀圓滿修多羅及聞善知識所說起淨信心信己一念三道之性即三德性苦道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法身究竟般若清淨解脫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一清淨一切清淨法身解脫亦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法身般若亦自在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縱非橫亦非一異法身常住餘亦常住樂我淨亦如是是則常樂四德秘密之藏徧一切處一切諸法悉是佛法既信是已以境繫心以心繫境心境念念相續不斷必見法性設未相應當依一實無作四諦起四大誓無可求中吾故求之依前苦道即苦諦發一誓願未度者令度煩惱及業即集諦發一誓願未解者令解苦道即法身即是滅諦發一誓願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煩惱即菩提即是道諦發一誓願未安者令安四弘不入當巧安心如是次第具修十法必入五品六根及分證位名佛法界。

菩薩界

若觀根塵一念為迷解本迷故則有十界苦集悟故則有四聖道滅緣此無量四諦起無量誓願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善巧度生慈眼視物所集福業與眾生共如是起一念者名菩薩法界。

緣覺界

若根塵念起則了之從無明生生故有行行招名色乃至老死三世相續如儛火輪因緣本空幻化不實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觀空心重躭住寂定雖得道果不慕化人復有觀物榮落悟世非常開空得道名為獨覺如是行者名緣覺法界。

聲聞界

若根塵因緣隨有一念依色心故苦由煩惱故集厭苦斷集非對治如何遂依四諦修十六觀三十七道品如救頭然由四善根得入無漏四沙門果證二涅槃會偏真理不得佛法不慕化人如麞獨跳不顧後群如此一念名聲聞法界。

天法界

若其念起多忻天樂篤其善心希於來報齋戒純淨飯食沙門造立塔寺及佛形像書寫大乘濟惠貧病於十善法止作具修自然成性或關禁六根使六情不蕩六塵不入得欲界禪及色無色定身心寂靜三業調良如此一念名天法界。

人法界

若其念念以五常立德五戒修身於國惟忠於家惟孝謙損居眾中正存誠推德於人引咎向己尊上卹下給孤濟貧慚愧是懷慈和為性深信因果崇重三寶精修齋戒建立塔寺但希世樂無舛出心貪惜自身戀著眷屬是名人法界。

阿修羅界

若其念念雖好修善布施齋戒而多猜嫌孤疑進退所修福業多為勝他見人修善情多嫉忌貢高我慢珍己輕人欲彼歸從不耐謙損如[玄*鳥]高飛下視外揚仁義內無實德眾前談論引長於我不循理正不愧賢能如此行心是阿修羅界。

餓鬼界

若其念念無慚無愧貪求無足慳恡鄙惜不施一毛剋削於人裒歸於我見人布施傍起遮障見人得利心生熱惱性多諂曲常起邪見人前正容屏處放恣破齋犯戒恣貪飲食不信罪福不信因果不信三寶不孝所親是名餓鬼界。

畜生界

若其念念躭湎五欲貪多眷屬日增月甚而無厭足曲理枉物斷不以公非法取財動不由義秪圖利己不惻孤貧明貪他財魯扈抵揬市易負直公行劫奪不忠不孝無賢無愚不信因果不信三寶癡騃無耻現同畜類是名畜生法界。

地獄界

若人親近邪惡師友及性自作惡起增上心念念相續造上品十惡謂殺盜婬妄言綺語兩舌惡罵貪嗔邪見友五逆罪犯四重禁污禁行人沽酒醉亂於君父師長不思恩德橫生熱惱挫抑賢能黨比不肖乃至破塔壞寺燒滅經像謗毀大乘斷學般若謗無諸佛破戒受施用三寶物偷僧祇物如是眾惡無不徧作起於外道斷常諸見破正因果三世之法乃至習十二種惡律儀法一者屠兒二者魁膾三者養猪四者養鷄五者捕魚六者獵師七者網鳥八者捕蠎九者呪龍十者獄吏十一者作賊十二者常為王家捕賊及養蚕等業如上等輩死墮阿鼻大焦熱等八大地獄行火途道名地獄法界。

偈曰。

三界無別法  一切唯心造  是故於日夜  當自勤觀心  心欲起諸惡  速滅如救然  心欲起諸善  愛護如珍寶  行惡雖少頃  未來受苦長  為善向菩提  永證常樂果

裝彩十界狀貌法則

凡裝彩十種心光及世界狀貌者佛界作金色菩薩界作五色緣覺聲聞二界作青空色天作上白色人作白色修羅作黃色餓鬼作青色畜生作赤色地獄作黑色唯十種人如常顏色餘地皆作空色。

觀此圖者當得一一著精彩而知中善惡業緣受報好醜顯著矣。

慧林 大虗 一空 謹記

圓頓觀心十法界圖(終)

上王丞相(欽若)十界心圖頌

無象無名杳莫尋強將名象測幽深憑斯會解還相背捨此他求轉自沉鷲嶺殷勤親付囑龍門愷悌好知音仍聞挂在高堂上誤殺來人錯認心。

大悲觀音栴檀像記(并)十四願文

賢劫第四如來能仁氏入大般涅槃凡一千九百四十九載騰蘭度漢大法東漸凡九百三十三載僧會來吳道隆江表凡七百七十一載太歲己亥巨宋仁孝皇帝即位之三祀方帝之欽明文思光宅天下親族授民上下咸袟儒釋之典偕務進修歲四月四明沙門遵式刻檀寫像曰 大悲觀世音菩薩懼晦于後世手題記云幸哉式也出家學道值 天台智者所說妙悟法門其法門大略直指身心而為密藏所宗之教即法華涅槃醍醐之唱所修之行即摩訶止觀圓頓之門凡一言一理皆囊括權實偏圓小大三世佛法蘊乎其中高尚之賓疇不蒙澤式久學于四明晚還天台因手集請觀音儀十科即摩訶止觀第四三昧法也每身行此法罔有敢怠若自兼人必藉其力矣欽哉大聖人以無為之利利厥我躬我將引躬之利利于他人夫利之道要也莫盛乎明感召以誘之格儀像以告之贊 皇國以綏之敷正教以規之四者備矣可以臻於無為焉肇十有四願贊 國敷教以冠篇首感召儀像其願次之按金棺囑累經嚴一淨場按十一面經以無隙白栴檀木用雕像身按佛頂經七首六臂按大悲經捉寶印寶經仙桃蓮華楊枝澡瓶逮寫已像長跪為座頂載蓮華承接聖足[石*妻]金為墨書寶篋印經洎消伏毒害呪三章內于香幢以實已像之腹若乃觀像法門者已像表具縛之蘊即如來藏此世音境也菩薩像能觀人也七首大者觀世音種智也餘六波羅蜜也圓修之度種智為導皆名首也又首具多根七覺也大首即念覺總於餘六乃居中也寶印寶經別表自行境智也蓮華仙桃因果上冥也楊枝澡缾定慧下化也華總四十一葉圓真因也桃唯四實常樂果也楊枝拂動慧也缾水澄靜定也二足慈悲也經曰大慈大悲遊戲五道遊足也足下蓮華者總四十二葉通表因果二地無緣慈悲之所依也華下寶雲者顯慈悲相也雲陰而雨陰除熱拔苦也雨潤澤與樂也故居已像之頂即所覆澤眾生也齒髮之細皆作法門冠珮之嚴咸表萬德不復曲記也比丘寶蟾書金字經遇燈給像資調居士沈淨月刻像相皃章淨修洪淨德余淨信須像財物像始成立于大法堂間召郡僧百許人落景至且奉行經法請 觀音而證之。

南無十方三世佛  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  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  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淨  以不二相觀三界  如實見我歸命禮  成就大願護眾生  南無一切法寶海  無邊無盡解脫門  南無總持功德藏  三世十方諸佛印  消除三障無諸惡  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來際劫誓修行  普使眾生獲無畏  南無文殊普賢尊  一切智行圓滿海  金剛藏及金剛手  得大勢等諸大士  聲聞辟支賢聖眾  願以慈眼普瞻視  我今南無讚三寶  為欲深遊大悲海  南無大悲救厄者  昔曾值佛觀世音  入彼如來所入門  故佛授與同名號  從聞解脫六塵縛  如聲度垣不能礙  由斯徧入微塵國  普現微塵自在身  一一身宣總持句  施與眾生無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  皆號為施無畏者  我昔經中值密言  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稱功德難思議  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當來大劫海  徧將此句救諸苦  為求大士加持力  故造栴檀持呪形  爍迦羅首金色容  具足七數端嚴相  母陀羅臂百千福  次第有六捉持異  貝多葉經并寶印  華果澡鑵及楊枝  無隙白檀雕所成  一一皆合契經造  及狀我身長跪地  頂戴吉祥安樂人  觀世音名依定實  必聞我今發大願  牟尼經像比丘僧  願住世間常不滅  護持國土與眾生  普令攝取菩提願  三寶神呪天龍等  大悲感應大誓力  一切同護聖尊儀  猶若金剛常不壞  如是成就十四願  悉為菩提及含識  南無聞名救厄者  南無世間慈悲父  南無施我無畏力  南無令我滿諸願  聞名見身心念者  南無一切無空過  我今次第說所願  尊應一一徧垂聽(  一護國土願  二三四護三寶願  五六七護眾生願  八未來護法願  九至十一本菩提願  十二至十四護香像願)

第一願者

我所造像為護皇國正法明王聖體康悆天祚永久慈臨萬國哀濟四生妃后諸宮忠心奉事福祉所資長守榮樂諸土輔相百司五等保國安民翼贊萬世四海被化惇信明義祥風甘雨澤物以時合穗連瓜膺期表德然後樹信三寶植善三田國哲朝賢推物就理不誣正教歸向有在勸助明王同揚佛法廣興塔像深奉大乘君子德風萬姓悅伏率于上下崇正絕邪五福施民六度濟物舉國清樂如淨佛土。

第二願者

牟尼像法大千界中所有諸佛菩薩聲聞辟支一切形像舍利等塔悉願住世常不滅壞此國所有阿育王塔伊陀王像吳中二像陶侃瑞像如是等名聞塔像願常住世間仁王賢相信心守護為國之寶率用福祐光贊道德山澤聚落有勝塔像由來隱沒願時出現若有信心適欲造立便值好緣亟獲成就常使塔廟莊嚴國界普能增長念佛三昧令人天熾盛惡道減少。

第三願者

牟尼佛法三乘教藏徧諸國土顯揚不沒所流布處下至一偈一句天龍八部勤力守護為除障難於其有經卷處常作吉祥令其境界一切豐樂設有災難侵國害民願諸菩薩即出其境講讀經卷令消難却敵使國君輔相及國人民一切正信悉護佛法廣寫經卷令正法久住為度苦海舟船。

第四願者

閻浮比丘全戒缺戒下至無戒多聞少聞下至無聞普皆安隱不逢國難信施資給園林居處具戒多聞者願速證道迹無戒無聞者願自媿耻進學僧業若有破戒不耻願國王大臣信心檀越不見其過於持於毀逆行順行等心愛護設犯國式若須法治不辱於市似可原宥願王者慈釋若國有慶會及時封拜願度人出家用助國祥令三寶不斷。

第五願者

為諸著有眾生皆謂如來實入涅槃正法減少於佛教卷情疎念薄於正因果不如理信願令此等無信眾生常值善友誨示正見深奉大乘如實了知佛不滅度不隨世相無有生死所言涅槃者如來永寂捨諸結惑功德智慧清淨滿足更無所作名為涅槃而諸罪眾生見有去來非如來事三寶常住長夜照明何以知然大雲經云如來不涅槃真法無有滅如來不思議法僧亦復然當聞是語正信修行常樂見佛身身生處不墮惡道。

第六願者

為諸著空眾生撥略因果但行無礙於諸戒律忽為小道放心破毀無片畏懼自作教他談為要行相承滋蔓翳壞眼目相將墮苦願令此等斷種之人遇真善知識誨以正慧乘戒並務涅槃梵網大乘實相而勗浮囊草繫五分法身小大咸爾六波羅蜜安闕尸羅二足世尊寧無戒度如是知已當習正行速滿二嚴。

第七願者

願我從今始心至未來際所在之處常能教導一切眾生學諸明點盡捨惡習修行善業設己毀禁教修懺悔怖畏惡道不遑寧處示其方等諸大乘法令其服行破裂三障設更不信固守愚迷自大我慢增修眾惡我願終不暫捨是人生生相隨教令正信猶如淨藏化導嚴王一切悉令成得佛道。

第八願者

願我從今牟尼像法之世造像發願守護佛法盡未來際佛佛像法將已衰微皆於彼世造大悲像發大悲願守護三寶令得久住法燈還熾照破長夜猶如佛日所化正等以是因緣寧於一日捨千萬身一一身分碎如微塵為護法故終不疲猒何況其餘有所恡惜但惜無上道終不愛身命忍受諸苦事皆為化眾生。

第九願者

願我此身安隱修道離諸緣障正法無難國土豐樂常居林野樂獨寂靜納衣菜食隨分知足常畏信施如禦疆敵常離眷屬如遠大怨常保禪慧如護珍寶常棄諸惡如去弊疾法衣錫杖禦魔甲兵繩床香罐資道調具捨此之外更無所貪習俗生常願莫相近嗜欲名利永非我從毀讚虗響猶風過耳安忍違從志全道業。

第十願者

願我常讀大乘常講大乘念大乘事思大乘義行大乘行心心相續不忘大乘常憶普賢廣大行海常思妙德平等慧海常念觀音起大悲海常念彌勒行大慈海所作惡事皆不成就所修善業一切和合行願所資身安心利煩惱漸薄觀朗止靜善知通塞安隱至道於善不著於惡不隨十法成乘行步平正疾至道場智願滿足。

第十一願者

願我此身常悔諸業命終不以惡因緣故還生此間及八難處設有惡業應墮惡道願三寶護念及誓願力延至未來無生忍地寧於一業無數倍償不敢為勞今有二緣願速命終生安樂國一者像季澆風淨戒難護一水一食或犯尸羅何況餘耶懼毀禁戒墮苦時長妨修道業二者欲速成就度生因緣若至彼國見佛悟道成辨事速有此二緣願速往生滿菩提願。

第十二願者

我所造大聖香像凡身手臂足捉持履載華果罐枝冠纓繒珮皆具表一切法門若修性若境智自行因果化他定慧六度四等乃至齒髮悉作法門儻少合聖心願加慈力令此妙像猶如大士親所分身流化無極天上人間願常影響普使有緣七難三毒悉由是滅三十三身十九說法悉由是感三寶四諦由是顯現光被萬有為種為熟為解脫因令五道空虗生源枯竭若有惡心毀我聖像是則毀觀世音身亦毀未來佛身亦毀一切正法是人真實斷三寶種眾生大怨奪一切樂與一切苦於大暗夜滅他燈炬於深巨海壞他船筏亦是刖人之足剜人之目擲之溝瀆世間之惡無過之罪寧殺父母百千萬身殺父母者自身受罪若毀此像殃累一切經云令聞大悲名號人譬如天子法臣護亦如諸天奉帝釋違逆此呪起不善現身白癩膿血流後墮地獄長夜苦若人聞此毀謗重罪慎勿一念生不信心況復毀壞。

第十三願者

我已像腹中寶篋印經及消伏毒害破惡業障六字章句三陀羅尼於寶香幢中自然常放光明徹照十方一切佛剎願諸佛世尊如經所說隨我此像所在方處常能隨逐於一切時以神通力及誓願力加持護念一切如來金剛之藏帝釋諸天晝夜三時下來供養一切神仙晝夜三時歌詠讚歎若有有情於此形像種植善根必定於佛菩提得不退轉乃至應墮地獄者若於此像一禮拜一旋遶必得免離地獄重苦如此像者一切毒害不能加逼設欲毀者即是侵毀一切佛心佛頂佛眼佛身佛舍利聚佛正法藏一切毀已亦復違逆諸天諸仙諸龍二十八部一切鬼神當願世人聞佛此說深信毀損獲罪無量疾止惡心即生正信愛護供養如己身命等無有異。

第十四願者

我所仰請北方薛室嚕末拏摩訶囉闍也摩訶室利提弊及摩訶藥叉一切眷屬守護我像常在世間廣作利益若人暫時禮拜盡心供養者諸天聖眾即為彼人降大吉祥珍寶官榮眷屬壽命一切滿願若惡人惡獸惡鬼惡龍乃至雀鼠蚊虻欲侵毀者藥叉眾急於電光即興救護慎勿令損如毛末許善護眾生一切心念令於我像不起剎那不信之心起不信者得極惡報以是因緣當以慈心常守護之慈心護者即是善護一切眾生亦是善護一切佛心一切正法一切菩提一切善根亦復如是若我此像化世緣盡當願薛室囉末拏攝往天界守護供養彌勒像法還復來此乃至佛佛亦復如是。

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我已具發此十四種願三寶大悲當證知我令一一願悉獲成就使三寶常住法施無盡誓於未來一一諸佛像法之世為護法故造無畏像發清淨願如今不異所造之像一一不滅經生累世積滿十方無間隙地我亦不休佛出世盡然後乃息若佛眾生無有盡時我造像發願終不可盡以是因緣重說伽陀讚歎大悲救世醫王令諸眾生常起正信伽陀曰。

大悲大名稱  吉祥安樂人  我已建勝像  我已發勝願  守護牟尼法  令其久住世  牟尼久修得  壽命不可量  為諸罪眾生  假言有滅度  正法及像法  次第而減少  眾生癡所盲  實謂有斯事  譬如日天子  晝夜遶須彌  愚人不了知  謂日有出沒  明暗生憂喜  作務有興息  於彼日光王  實無如是事  三寶照世燈  常住非明滅  為順癡眾生  狀似有來去  我欲破顛倒  生彼正信心  一切當了知  佛法僧常住  南無觀世音  能施無畏者  常在娑婆界  救此苦眾生  我今重讚歎  增長菩提願  天耳最清淨  聽我伽陀句  妙相金色光  七首相耀映  猶如七金山  巍峩峙高漢  是故我頂戴  超世無比身  眉毫如七月  照耀真金聚  交輝光洞然  徧照十方剎  是故我頂戴  除熱清涼光  脩眉覆長目  淥沼碧蓮芳  慈善力所熏  瞻仰情無足  是故我頂戴  等視眾生者  平臆光灼然  師子獸王相  珠瓔交亂光  如星紛碧落  是故我頂戴  慈心寬廣相  百福莊嚴臂  金色光旋轉  圓滿極柔輭  猶如象王鼻  是故我頂戴  拔除三有苦  足底如奩平  千輻輪淨好  百千萬光明  莊嚴普照耀  是故我頂戴  常遊五道界  如是無邊相  一一慈善熏  功德海盈滿  光燄照無極  是故我頂戴  福聚海無量  身香淨微妙  猶如蓮華聚  眾生蒙熏者  身柔善心起  是故我頂戴  妙戒久修身  善哉觀世音  慧光破諸暗  善哉神通王  德香熏一切  是故我頂戴  具足二嚴尊  十方諸如來  各坐師子座  蓮華葉形舌  頻婆果色唇  讚歎大悲者  深廣功德海  窮劫不能盡  普門自在業  示現十方界  一一身無邊  悉救諸有苦  急難諸怖畏  孰不蒙垂護  是故我頂戴  世間慈悲父  願我立勝像  等我神通身  常住無動壞  如金剛最勝  普令瞻禮者  一切皆吉祥  破碎三障苦  悉獲超世樂  我請多聞天  守護妙香像  願加大悲力  令彼天歡喜  吉祥功德主  能成就眾事  晝夜隱天形  願同堅守護  藥叉大威德  行世間無畏  當為眾生故  願同堅守護  所有善功德  勝分常奉施  北天諸眷屬  及室利提鼻  一切咸歡喜  名滿菩提願  若有人中王  輔相諸官屬  及清淨士女  暫見我勝像  一切隨所求  福慧及長齡  悉獲滿諸願  大地可傾翻  日月寧不運  虗  空乍有形  阻礙人行往  大悲觀世音  無不隨人願  南無佛法僧  南無大悲尊  一切歸命禮  惟願哀攝受  我已略讚歎  無畏神通聚

觀世音菩薩除七難感應傳

第一火難

經云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應驗傳云僧名法力上谷運麻於空野遇火初因疲極小臥比覺火勢已及因舉聲稱觀未得稱世音應聲火滅此例甚多略示一驗爾天台疏云果報火惡業火煩惱火焚燒三界稱觀世音皆得解脫。

第二水難

經云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應驗傳云昔劉澄隨費淹往廣州至官亭遭風澄母及兩尼聲聲不絕唱觀世音忽見兩人挾船遂獲到岸澄妻在別船及他船皆沒而不濟也餘驗皆然天台云果報水惡業水煩惱水漂蕩一切稱其名號皆得解脫。

第三羅剎難

經云若人為求金銀等寶入於大海黑風漂墮羅剎鬼國若有一人稱觀世音名號是諸人等皆得解脫應驗傳云外國百人汎海向扶南遇風漂墮鬼國彼鬼欲盡取人食之船眾怕怖皆稱觀世音其中有一小乘沙門不信觀音不肯稱名鬼遂索此沙門獨欲食之沙門怖故遽稱亦得免脫天台云果報羅剎惡業羅剎煩惱羅剎皆噉行人功德之身若稱名者皆得解脫。

第四刀杖難

經云臨當被害稱觀世音名號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應驗傳云晉太原高簡犯法臨刑一心歸命鉗鎻不復見處刀斫刀折繩絞寸斷後遂賣妻子及賣自身起五層塔用答悲濟也天台云果報惡業煩惱三毒悉名刀箭稱觀世音皆得解脫。

第五鬼難

經云若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高僧傳云沙門僧融嘗勸一家受菩薩戒毀廢祭祀將其神物入三寶用後僧融道行店宿方就坐禪忽見一鬼將領無數鬼卒皆甲冐刀矛時鬼以胡狀對融而坐責曰汝何謂鬼神無靈聖耶乃處分鬼卒拽下融一心存念觀世音忽見一神金甲丈餘手執金剛杵以擬鬼眾一時逆走鬼之甲冑化為灰粉天台云果報鬼惡業鬼煩惱鬼稱觀世音皆得解脫。

第六枷鏁難

經云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鏁撿繫其身稱觀世音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應驗傳云山陽人姓蓋名護繫獄當死三日三夜稱觀世音心無間息即眼見觀音放光照之鎻脫門開尋光而去往二十里遂獲免脫天台云果報枷鎻惡業枷鎻煩惱枷鎻若稱名者皆得解脫。

第七怨賊難

經云若大千國土滿中怨賊眾商人聞稱其名故即得解脫應驗傳云僧慧達為飢賊所捕關在柵中擇肥者先食而慧達情急一心稱名餘人稍盡唯達并一小兒及次擬明日達竟夜稱念猶冀一感向曉賊來取之忽見一虎從草透出諸賊走散虎因嚙柵作吼而去達將小兒因而得出走叛得免天台云果報怨賊惡業怨賊煩惱怨賊劫功德寶殺慧命者稱觀世音皆得解脫。

其有多婬多嗔多愚癡者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等具如經說普勸世人凡有一物怖畏急難若產難病難毒虵狼虎蠱藥等難但當一心稱其名號決定免脫唯除不信者若稱名時必須專切取感應為期不得一念生於疑慮天地寧可翻覆日月卒可迴轉觀音救難決定不移。

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

(若人能誦持此偈得三種利益一得常持諸大乘經首題名字二得增長淨土信心三令聞者深信淨土若遇臨終者高聲誦一返二返然後勸令念佛)。

稽首西方安樂剎  彌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種種修多羅  成就往生決定信  住大乘者清淨心  十念念彼無量壽  臨終夢佛定往生  大寶積經如是說  五逆地獄眾火現  值善知識發猛心  十念稱佛即往生  十六觀經如是說  若有歡喜信樂心  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爾者不成佛  四十八願如是說  諸有聞名生至心  一念迴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謗正法  無量壽經如是說  臨終不能觀及念  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氣絕即往生  大法皷經如是說  一日一夜懸繒盖  專念往生心不斷  臥中夢佛即往生  無量壽經如是說  晝夜一日稱佛名  殷勤精進不斷絕  展轉相勸同往生  大悲經中如是說  一日二日若七日  執持名號心不亂  佛現其前即往生  阿彌陀經如是說  若人聞彼阿彌陀  一日二日若過等  繫念現前即往生  般舟經中如是說  十日十夜六時中  五體禮佛念不斷  現見彼佛即往生  皷音王經如是說  十日十夜持齋戒  懸繒幡蓋然香燈  繫念不斷得往生  無量壽經如是說  若人專念一方佛  或行或坐七七日  現身見佛即往生  大集經中如是說  若人自誓常經行  九十日中不坐臥  三昧中見阿彌陀  佛立經中如是說  若人端坐正西向  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  文殊般若如是說  我於眾經頌少分  如是說者無窮盡  願同聞者生正信  佛語真實無欺誑

疑者曰觀此偈有十念下至一念生信樂者乃至但作生意知有佛亦生彼國又有七七日至九十日念佛方乃得生豈非淨土是一何故修因頓異釋曰淨土雖一生者自殊無量壽經總分三輩十六觀經開作九品若更細分亦應無量又疑曰下品等輩修因既淺應有退墮釋曰不然但九品華開有遲速去佛有遠近得道有利鈍而生彼者例皆不退經云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此言不退十疑論中有五種因緣故不退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鬼神邪魔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齋等故不退況此惡世非但闕此五緣抑乃惡友知識聲色醉亂魔鬼濫真壽命短促五種皆惡妨惱修道浩劫空過願熟思之願熟思之或曰一切法本無生無滅平等空寂何用強勸捨此求彼釋曰若云求生西方以為取捨乖平等理者汝還作彼執此豈不乖理耶若轉計云我亦不求生於彼亦不求生於此者則是生斷滅見金剛般若經豈不談空佛誡須菩提云汝莫作是念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真解空者即於因緣法中了生無生性滅無滅性非謂斷無為不生滅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云滅無後空也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或曰淨土在心何須外覔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豈用迢然求生他方淨土耶釋曰子又不善心土之義也將謂我心局在方寸便見西方敻在域外苟如此者又云何說心淨則佛土淨耶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佛法既徧心法亦徧若各有方面何謂無差又云游心法界如虗空虗空豈有分隔若了一念心徧一塵亦徧十萬億剎咫步之間豈在心外世人若談空理便撥略因果若談自心便不信有外諸法豈唯謗法亦謗自心殃墜萬劫良可痛哉妄造是非障他淨土真惡知識也無量壽經云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趣自然閉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無違逆自然之所牽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窮極。

往生西方略傳新序(此依元本刊板近時別行印本稍有添削請知)

維西方淨土者瓊林寶網珠閣瑤池超億剎於玉毫耀千光於沙界諸佛同讚群賢所宗徧吉曼殊咸願生乎其國天親彌勒皆誓往於彼方大聖尚然況常徒者也至若散因定業少善多福截五道而長騖腃九品以高升直到薩雲無復退轉故彼佛本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者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阿羅漢殺父殺母也)今既幸無逆罪不謗大乘豈有願求而不遂也況復十六觀經云下品下生者具足諸罪四重五逆謗方等法地獄火現十念稱佛地獄猛火化清涼風即生彼土斯則又許逆罪之輩十念得生況無者乎推此而言宜各自信凡願生者無不遂心故天台智者臨終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實不唐捐又本願云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迴向欲生若不果遂者誓不成佛又應校量業行久近者十念信樂尚生彼國況復一日生信樂者況復一月一年一生而信樂者耶又應校量滅罪輕重者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重罪者即前五逆也)一念稱佛滅罪既爾況復十念所滅罪耶況復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所滅罪耶重逆尚滅況輕罪乎又應校量念佛功德比餘善根優劣之相者經云若人以四事極好之物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阿羅漢辟支聖人所得福德不如有人一合掌一稱南無佛陀如彼大千聖福假使百分千分百千億分筭數譬喻皆所不及一稱佛名者功德無量一稱佛名功德尚爾況復十念佛者況復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阿彌陀佛者所得功德耶復次應知念佛之人現世安隱眾聖守護離諸災厄且近校量今時風俗競祭鬼神求其福祐望得安隱信邪殺命造罪結冤必無福慶而可利人虗招來生地獄罪報易曰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殺生害命祖承祭法非一朝一夕豈非積不善耶殃咎何疑也若言殺生非不善者古今帝王何故仁慈化世勝殘去殺禽魚遂性令登壽域咸稱善耶然祭祀之法天竺韋陀支那祀典既未逃於世論真俗流之罪經周公雖稱事神不達彙征之道仲尼焉能事鬼蓋迷六趣之源老經既混於九流莊子未移於百氏唯釋宗所辨曲盡其理天趣在上人居其次修羅處中鬼畜斯下今以人事鬼其猶俛首就足抑君奉民何逆之甚也又鬼有邪力事之既久物黨方類死墮其中世其迷哉且三界大師萬德慈父歸之者罪滅向之者福生諸經具說若能暫歸三寶受持一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一者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三者常為十方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四者一切惡鬼若夜叉若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虵毒龍毒藥悉不能中五者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枷杻橫死枉死悉皆不受六者先所作罪皆得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七者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八者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九者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十者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歡喜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臺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諸有智人請觀念佛所獲現世福利功德豈同世人祠祀之法現無福利未來受苦耶又復當信一切大乘經典皆讚西方莊嚴淨土勸令往生若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諸部諸經皆示行相及讚功德又諸菩薩天親龍樹皆各造論稱讚淨土又此方諸法師禪師各造論著疏光讚西方道安法師往生論六卷慧遠法師造觀經疏一卷天台智者造十疑論觀經疏彌陀經疏各一卷道綽禪師撰安樂集三卷善導和尚立五會教勸人念佛造觀經疏一卷二十四讚六時禮文各一卷懷感法師得念佛三昧造決疑論七卷慈愍三藏撰淨土慈悲集三卷慈恩法師造彌陀經疏二卷鎮國沙門澄觀造觀經疏一卷有誰聞此眾聖稱揚敦勸往生而不信樂除及不肖人癡瞑無智者斯更復引自古及今西天東夏道俗士女往生高人三十三條顯驗之事具示將來諸有賢達願共往生也。

釋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菩薩讚佛偈

又放光明名見佛  此光覺悟將終者  令隨悟念見如來  命終得生其淨土  見有臨終勸念佛  及示尊像令瞻敬  俾於佛所深歸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

此二偈者前四句讚佛放光其光名為見佛能令臨終者見佛往生後四句讚佛修此光明之因其因者只是勸臨終人念佛并示其佛像故成佛時得此光明今廣施此偈者蓋勸深信者凡遇眷屬及一切人臨命終時先於牀前安置佛像令彼眼見及勸令念佛若痛苦所逼或先無信心不肯念佛者亦須種種方便勸令稱佛下至十念得滅重罪生佛淨土此一利益不可思議若勸得一人生淨土縱自不修行亦令得生佛國況當來成佛能放光明照一切眾生臨終見佛也多見世人為恩愛故聚頭哭泣不思救度苦哉苦哉名為惡知識也恩愛所牽墮落惡道無解脫期世間有五種人不肯念佛一者先無信心二者戀著財寶三者不捨妻子四者自惜身命五者罪業所障死墮地獄願早覺悟。

十六觀經頌

韋提重禮請能仁  願說西方淨報因  十六觀兼三淨業  修之即得往生身

日觀第一

正坐面西想日輪  見日欲沒如懸皷  見已閉目開目間  皆令明了心堅住

水觀第二

次作水想見西方  一切皆為淨土水  既見水已想成氷  皎然映徹琉璃地

地觀第三

琉璃寶地正觀時  諦了分明極樂國  八種清風皷樂音  苦空無我無常曲

樹觀第四

四觀寶樹七重行  寶葉華敷妙宮殿  寶幢幡蓋影重重  十方佛國於中現

池觀第五

五想淨土七寶池  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  妙寶蓮華千萬億

總觀第六

眾寶國土寶樓閣  寶樹更兼池間錯  此箇總觀若成時  名為粗見彼極樂

華座觀第七

七想蓮華妙臺座  廣大彌陀願力成  作此想時心不乱  定當極樂國中生

佛菩薩像觀第八

諸佛如來法界身  徧入眾生一切想  智者當觀此想心  是心即佛菩薩像

無量壽佛身觀第九

無量壽佛金色身  光明普照群生類  勤修智者繫心觀  諸佛現前同授記

觀音觀第十

觀音菩薩紫金身  眉間毫相七寶色  流出光明滿十方  光中化佛無數億

勢至觀第十一

次觀勢至菩薩身  量等觀音無有異  但於肉髻寶缾中  盛眾光明現佛事

普往生觀第十二

端想身生極樂界  蓮華合閉身居內  華開見佛滿虗空  水鳥樹林宣法偈

雜往生觀第十三

重想彌陀二菩薩  神通變現事如前  雜沓觀成無量福  定生安養奉金僊

上品上生觀第十四

慈心不殺持眾戒  讀誦大乘方等經  修行六念迴向願  臨終化佛悉來迎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方等經  解第一義明因果  紫金臺現命終時  自見身於臺上坐

上品下生

深信因果奉大乘  但發無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迴願生  生已當住歡喜地

中品上生觀第十五

受持五戒八戒齋  修行諸戒迴向願  命終生彼聞法音  應時即得阿羅漢

中品中生

若人至心一日夜  持戒持齋無破缺  以此功德迴願生  七日華敷成記莂

中品下生

孝養父母行仁義  臨終復遇善知識  廣說彌陀大願因  屈伸臂頃生彼國

下品上生觀第十六

若人雖不謗尊經  造眾惡業無慚愧  臨終遇勸念彌陀  生彼十劫得初地

下品中生

若有眾生犯眾戒  盜取僧祇三寶物  臨終遇勸念彌陀  一念頃間生彼國

下品下生

有作五逆十惡業  應墮地獄受諸苦  臨終遇勸念彌陀  決定超生於彼土

念佛三昧詩(并序)

敘曰念佛三昧踐聖之妙道凡揭厲于法流者何莫由斯矣晉慧遠師化潯陽集賢輩垂之為際極之軌瑯琊王齊之泊群賢皆為念佛三昧詩遠為序皇宋丙申沙門遵式會四明高尚之賓百餘人春冬二仲一日一夜萃寶雲講堂想無量覺行漢魏經壬寅既廢適台之東山忽思俄成故事惜無述焉乃擬晉賢作詩寄題于石垂於後世也(詩四章章八句)。

萬感外形骸  儼然虗堂寂  明毫冠群彩  幽神資始績  妙象非夙預  俗覽豈良覿  祈之會入微  清玩心無懌  金肌昧真見  八音愚正聞  玄空了無託  至涉寧有勛  森羅會都寂  長空銷積氛  良哉此達觀  局士安與云  融怉迴曲照  熈如鑑中象  諦覽無遺心  虗求非滯想  追夢忘始終  通幽宛如往  藉此會神姿  逍遙期西賞  鑑極玄想孤  動靜如為區  大象詎形儀  大方誰廉隅  正賞不隱括  妙踐無迴迂  心澄徧知海  粲粲黃金軀

日觀銘(并序)

天禧四年太歲庚申春二月癸未朔十有三日乙未耆闍飛來峯之南古天竺寺宋沙門遵式於寺東嶺香林洞側造日觀庵成乃題石作日觀銘(出十六觀經)。

具彼曜靈  心乎葵傾  濛汜餘丈  六龍輟行  如皷在懸  如壁之英  斂目作對  累念主成  赫赫圓象  惚怳中生  履霜堅至  存乎著明  導想向方  戒神遐征  室其在斯  故面長庚

慎箴(附)

習蓼忌甘  服組惡白  揭日揭月  既毀既厄  赤城四難  朱陵四擇  斯石有泐  斯言是赫

為檀越寫彌陀經正信偈發願文

稽首十方佛  彌陀聖中尊  方等修多羅  一切法寶藏  觀音及勢至  大地菩薩僧  我以誠信心  刻板并印造  阿彌陀經卷  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萬  施四眾受持  偈以發信心  經以資讀誦  若有每日中  至少誦三卷  年誦千八十  十年萬八百  況復多誦者  及歷多年數  如是積功德  自然生佛前  我此萬卷經  隨所流布處  極少得一人  誦持生淨土  我願承此力  決定生彼國  況復於多人  人亡經復在  展轉相傳授  是名無盡燈  燈燈相照耀  破生死長夜  顯出佛菩提  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淨土  持此清淨福  迴向奉君親  我國聖帝王  及聖后聖位  仁壽各萬年  覆育群[云*民]類  我父母眷屬  怨親非怨親  咸承勝善根  同生安養國

同类推荐
  • 伤寒论辩证广注

    伤寒论辩证广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篋中集

    篋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部宗轮论

    异部宗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游戏与神话世界

    游戏与神话世界

    是虚幻还是现实?时间与空间的穿梭!现实与神话的结合!给予选择命运的机会,就看你如何选择!一个高中生,得到一个以玩家身份进入神话的机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漫天神佛又如何?圣人又如何?且看孟星河如何玩转神话,将心中热血绽放!对小说有介意的可以加入QQ交流群:466344267!该书已于逐浪签约
  • TFboys之娃娃亲

    TFboys之娃娃亲

    自己看吧?!嘻嘻!小雪不会概括希望你们能凉解!!!!
  • 仙界第一龙套

    仙界第一龙套

    前世,他是一个死跑龙套的,导演说他八辈子都当不了主角。这辈子,他扮演一个傻子的角色。谁说傻子不能修仙?演技在手,天下我有!谁小看傻子,谁就倒霉,傻子永远笑到最后!仙界第一龙套,混到最后,终于成了主角!当他站在仙界之巅的时候,泪流满面。仙界,为何没有奥斯卡?建立了一个书友群,凡是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可以加一下,247112597
  •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介绍了法律的基本知识与需注意的法律细节。
  • 蝴蝶上阶

    蝴蝶上阶

    Z大法律专业毕业的庄缄语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她一边准备司法考试一边应聘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死去多年的小姨留下的日记本,为了完成小姨的心愿,她应聘进入陆缔集团,设计接近董事长陆杭。却和陆杭的独子、陆缔总经理陆则麟发生一段奇缘……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老农民

    老农民

    2014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联手四家卫视频道同时开播,跨年度大戏!影帝陈宝国、冯远征等倾情演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同名电视小说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跌宕起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生动再现中国农村六十年历史进程,献给八亿父老乡亲两个农民纠缠了六十年的恩怨情仇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
  • 六界始荒

    六界始荒

    天地开辟,鸿蒙初现,天地之间,共分为神、魔、仙、妖、人、鬼六界。此六界,乃是众生之灵的栖息之地,无论是神界还是魔界,亦或是人界鬼界,都有着属于自己一界的生存法则。六界和睦共处,相安无事。但,世人只知此六界,却不知道,在这六界之外,还有一个独立的世界,那便是——荒界!
  • 歌声嘹亮

    歌声嘹亮

    散文,我写不起长篇作品,我可以多写短篇散文。
  • “自杀时代”的来临?

    “自杀时代”的来临?

    本书力图通过对自杀现象以及环绕其周围的自杀话语的考察,解释20世纪上半期中国知识群体精神的结构,从而织构出一幅比较生动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演变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