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500000010

第10章 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

寺院的景色,僧人的生活,这两者形成的一种氛围,是诗人表现禅趣的极好素材。而在这一类诗歌中,经常写到的两种意象,是水潭和钟声,它们似乎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下面我们选几首著名的唐诗来读。

首先是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是盛唐诗人。今天说起来,他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在盛唐,却是地位最显赫的诗人之一。殷璠编《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代表,第一家就是常建,第一首就是本篇。

诗题中“破山”就是今江苏常熟的虞山,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到常建赋诗之时,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算是一处古迹了。

开头两句是平稳的交代,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并简约描述了古寺的环境。这种写法让人感觉到亲切和随意,好像跟随着诗人自然而然进入了游览的行程。其实这两句又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古寺”在这里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又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通常古寺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而肃穆的,一般诗人喜欢将它与黄昏的景象相配合。而常建选择“初日照高林”的画面,此时旭日初升,光芒灿烂,照耀山林,古寺掩映于林木之中,静谧而明丽,这是一种动人的景象;而表示时间意义的“古”和“初”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饶有趣味。寺庙是古老的,佛法是永恒的,但这古老和永恒又生动地体现在每一个当下。

诗人“入古寺”,照例应该看到什么呢?山门、前殿、正殿、钟楼,以及这些建筑中的壁画、佛像,乃是寺庙中必有之物,但诗人一句也不曾提及。现在我们注意一下题目,原来诗人要写的不是“破山寺”,而是寺内的“后禅院”。

这里是有些讲究的。佛教在中国传播以后,变化很多,宗派林立。而特别中国化的也是中国士大夫格外亲近的一支是禅宗。

禅宗的特点是不重偶像崇拜,甚至不重经义,而把内心的自我解脱放在首要地位,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寻求顿然超悟的契机。常建诗真正要写的是一种禅意,所以虽入古寺,却忽视寺庙的主体。

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穿过竹林中曲折的小径,进入寺庙的后院,那里有僧人静修的禅房,层层的花木环绕着的屋子。前面已经交代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那些带露的花朵是如何鲜洁,可以想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像是单纯的叙述。但我们应该知道诗歌不能够依赖叙述,它必须构造意境,并以此暗示更丰富和不确定的内涵,这才能够唤起读者参与创造诗意的欲望。从蜿蜒曲折的竹林小径走到花木扶疏的后院禅房,景物有幽明的变化,这不仅描写出环境之幽静美妙,更写出禅院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一行程本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发现内心、寻求精神归宿的过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与前一联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写法不一样。这一联在写景中更直接和明确地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或者说,这是一种充满哲理意味的写景,是“禅意”的浮现。山林景色优美,鸟儿自在啼鸣,这本是两项事物,但“山光悦鸟性”将两者联系起来,强调美好的自然使小鸟的天性得到满足,因而喜悦,却包含了体悟和发现。人摆脱了喧嚣的世界,放下了日常的烦恼,沉浸在美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万物自在,有一种喜悦油然而生。这时候听到鸟的啼鸣,鸟好像也在向诗人诉说着它们的喜悦。在人与自然相融的情况下,自然就会以一种活泼的面貌对人展开。法国诗人兰波在一首题名为《黎明》的小诗中这样写道:

我遇见的第一件好事,在白晃晃的清新小径,一朵花告诉我她的姓名。 ①这是一种非常相近的感受: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能为自然所爱,他们和自然之间有着神秘的语言。

“潭影”又怎么能够“空人心”呢?从最简单的层面来理解,山中的水潭是清澈而平静的,它使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内摹仿”的活动,渐渐趋向于平静。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它是佛学所讲的“寂照”之理的象征性表达。《大乘无生方便门》说:

“寂照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摄相归性。”我们略微解释一下:在佛学的理解中,真理之本体为空寂,同时它也是一种智慧,具有观照万物的作用。但是就像水,如果水是污浊而又混乱的,它就不可能反映出外界的本相;人心也是如此,如果心中充满烦恼、欲望,动荡不宁,它也不可能洞鉴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寂照”也就是“照寂”,就是用寂然的心照见万物寂然的本质。世间诸相似为实有而终归虚幻,就像潭水中浮动着① 王以培译。

的云光山影,那是一种虚幻的美景。

用水潭倒影比喻“寂照”,在诗中很常见。像香岩智闲禅师的《寂照颂》:“不动如如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独孤及的《题玉潭》:“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不过常建没有直接把这个佛学概念写进诗中,这对保持诗歌的趣味是很重要的。

说出来,说理变成了重心,反而没有什么味道。

结束是一片钟声:“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前面还说到鸟鸣,怎么这时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呢?这主要是心理上的感受:当内心沉入寂静状态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

此时寺庙中响起钟磬之声,它悠然远扬,散播到整个世界。虽然同时说到钟和磬,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钟声。寺庙的钟声,低沉,浑厚,平缓,可以扩散到很远。它是一种“动”,却并不破坏“静”;它使人从沉寂中醒悟过来,对万物保持新鲜的感觉;它缓缓扩散,似乎可以融涵整个世界,使之成为一体。钟声在言说什么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它只是一种声音,不是意义的符号;但似乎它又说出了一切。

下面读一首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是从盛唐进入中唐的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有一段时期他生活在今江浙一带,喜欢佛教,喜与僧人交游。这首诗所说的“灵澈上人”就是一位诗僧,作者的朋友。另一位诗人权德舆写的《送灵澈上人归沃洲序》中谈到灵澈的为人,说他“心冥空无”,常“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大致说,是一位超脱世俗的高人。

这首短小的五绝写诗人与灵澈告别,目送他回归竹林寺(在今江苏镇江)的情形。诗中几乎没有对背景的交代,直接以一个单纯的画面来呈现。因为刘长卿写这首诗并不只是为了泛泛表述一种惜别之情,而是要描绘出灵澈的精神气质,同时也借以表现自己内心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画面既是以灵澈为描绘对象的,同时也可以说是诗人心灵的外化。

我们说到“画面”,当然只是一种借用的说法,因为诗与画终究不同:从诗中场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经常加入非视觉因素的特点来看,诗的所谓“画面”又近似电影的镜头。第一句“苍苍竹林寺”,从远处出现一座寺庙。这里“竹林”既是寺庙的名称,又是指围绕着寺庙的竹林本身。“苍苍”则是林木因光线暗、距离远而呈现的青黑色。既而“杳杳钟声晚”,在点明时间的同时,用声音和画面配合,共同酿造出特定的气氛。“杳杳”是描写从远处传来的虚渺的声音。如果单纯从解说诗题的意义来理解,这两句说明了“送灵澈上人”发生的时间,灵澈要去的地点。但如果诗歌中的句子只起到记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作用,那是失败的,因为不用诗的形式,普通文句也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值得体味的是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场景具有什么样的气氛。

清·袁耀·鸡声茅店月当内心沉入寂静状态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

黄昏,远处被苍苍竹林所掩映着的寺庙,弥漫于空中的虚渺的钟声,把佛教信仰者所追求的深沉和静谧的精神气息传送到读者心中。

常建写破山寺的钟声是在清晨,这里出现的竹林寺的钟声是在黄昏。黄昏时分的钟声会让苍茫的自然变得更为幽邃,随着这样的钟声,心灵好像进入了表象之后的世界。

仍然借电影镜头作譬喻,第三句“荷笠带夕阳”,像是镜头由远景和全景收拢来,转为近景,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表现主人公的形象,而原先所描绘的场景此时成为陪衬。可以注意的是,夕阳余晖照耀着灵澈上人所背负的斗笠这一景象,不仅仅生动地描摹出僧人的背影,确定了“镜头”与对象的视角关系,同时也使主人公的背影成为画面上最亮的一部分。总之,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视觉效果非常强烈。而连着的结束一句“青山独归远”,使前面所描摹的背影呈现为动态——我们似乎看见这位背负斗笠的僧人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向着远处的青山,青山下的古寺走去。而在另一层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正在向一个幽邃世界的深处走去。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诗中这位僧人既是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件中的人物,也是作者想象中高洁和幽独的人生精神的象征。

唐诗中写寺庙钟声的作品,张继的《枫桥夜泊》更为人们熟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很少,大概可以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753年)的进士,担任过一些中级官职。生活年代与刘长卿差不多,两人也是好朋友,刘长卿为他写过悼亡诗。从他留下的诗作来看,他曾在江浙一带游历,这首诗应该就是游历过程中的作品。台湾作家张晓风有篇散文《不朽的失眠》,说这首诗是张继科举落第还乡途中所作,那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揣测。不过,唐代士人离乡漫游,常常有很多实际利益的考虑,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张晓风那样揣测,跟诗歌的情绪倒也有合得上的地方。

诗开头描绘出一幅凄寒的深秋景象。“月落”表明夜已深,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这位游子孤独地坐在船中凝视着月亮已经很久了。古诗中经常用月亮表达思乡的情绪,就像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么张继此刻也是在怀念家乡的山川或者亲人?“乌啼”在夜晚是一种不安的声音。那些鸟儿被什么惊动了?是什么让它们不能安然地栖息?这种不安传递到诗人心中,孤独的情绪进一步强化了。“霜满天”写出漫天寒意向人侵逼。本来,霜是水汽在低温条件下在地面凝华而成的结晶,不可能出现在空中。但诗人将空中的寒气和地面的白霜看成是一体之物,感觉中,霜似乎先是飘漾在空中,而后缓缓降落到地面的。

一句诗,三种意象,好像是平列地展现出来。其实,三者不仅有密切关联,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相互配合,而且在情绪上,有越来越加强的压力。诗人没有写他的客愁和孤独,只是通过景物,就很好地体现和传达出情绪。

首句描绘的景色是从大范围入手的,第二句变动一下视角,用近景,也是和“夜泊”关系更直接的风物与之配合:江边的枫树和水面上渔船的灯火。夜晚,枫树的色彩可能不容易显现出来,但对诗来说,它可以提供红叶斑斓的联想;而夜晚跳跃着的渔火,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里的两种意象,不仅增加了诗境的层次,也调和了画面的色调,诗人不愿意那种凄寒和不安的气氛笼罩一切。而在静态的景色完成之后,抒情主人公出现在画面的中心,他“对愁眠”。当然,这里的“眠”只是一个想要入睡的动作,他其实长夜无眠。

这时有钟声响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宋朝欧阳修曾经对这两句诗提出怀疑,说是“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六一诗话》),他认为寺庙没有在夜半敲钟的道理。后来有很多人根据文献记载反驳了他,南宋叶梦得更直接地说,欧公“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石林诗话》),证明吴中一带寺庙一直有夜半打钟的习俗。

深夜里声音格外清晰,会传得很远。这首先是因为背景杂音小。还有人进一步从声学原理上去解释,在地面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声波会更多地向地面折射。所以张继写“夜半钟声到客船”,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这也表明他听到声音的一刻,感受很强烈。

张继到底是在哪一年、为什么原因,在一个夜晚泊舟在苏州城外的江面上呢?或许,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离开家乡在世路上奔波。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这个夜晚,张继长夜无眠。世界是美好的,江南水乡的秋夜格外清幽,作为诗人,张继能够体会它。但世界也是难以理解的,你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催逼着人不由自主地奔走不息,孤独地漂泊。这时候钟声响了,清晰地撞击着人的内心。深夜里,张继听到一种呼唤,他找到近乎完美的语言形式把这个夜晚感受到的一切保存下来。寒山寺的夜钟,从那一刻到永远,被无数人在心中体味。

我们说了钟,清晨的,黄昏的,深夜的,你听到那个声音了吗?

同类推荐
  • 浮石绘·话

    浮石绘·话

    喧嚣浮躁的社会里,总需要一种声音来针砭时弊,笑谈人生百态,恰如本书。30年沉浮彻悟,汇成50幅水墨画作,沉淀的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豁达的人生智慧。一面是恣情写意的浮世画卷,一面是睿智犀利的经典段子,雅俗共赏在这里得到完美的阐释。画中有故事,言语中有机锋,寥寥几字便说透事理,道尽人心。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一言而识万人心,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岂不尽在掌握之中?生活即段子,段子即人生。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秋月春风不等闲度过,用水墨段子和这个世界谈谈,笑看云卷云舒的背后不是消极和无奈,而是一种自信和洒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正是如此吗?
  •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为此,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神偷王妃

    神偷王妃

    为什么人家穿越就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轮到她就是被侵犯而死的痴情大小姐?陆荨表示不服!好吧,好吧,既来之则安之。看妙手空空大盗怎么替你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只不过,哎,帅锅,密谋杀人也找个隐蔽地方啊,本小姐可是眼里不揉沙子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一反当时小说内容纤弱感伤的颓废格调,表现了高昂豪放的英雄情致,异军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不仅写各地义师战绩,英雄气概和战斗场面,而且对投降清廷的汉奸给以无情鞭挞,立场鲜明,思想性极强,主题开掘很深,作品语言生动朴实,明快而有表现力。
  • 武道鸿蒙

    武道鸿蒙

    故事发生在公元616年.此时正值乱世,隋末唐初。人生就是一个P,别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王天宇连自己是啥时候的生日都不知道,从记事开始只知道自己是师父才从后山捡回来的野孩子。这里有江湖有大家熟知的各大品牌,本书纯属瞎编乱造,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武者等级划分,武士武师武宗武将武王武帝武皇武神修真者等级划分炼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分神期出窍期合体期渡劫期大乘期散仙武者等级跟修真等级不是对等的,武者以武入道修炼比修真难百倍,练皮练肉练筋练骨,实力自然比修真者强大。
  • 凡人修仙

    凡人修仙

    陈健带着龙魂戒指穿越,成为一名预备仙人,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成为修仙者,获得上古仙人的传承,走上上古修仙之路,在神秘诡异的仙人世界进行一系列探险,最后获得永恒的故事。
  • 一世情债:额心胭脂

    一世情债:额心胭脂

    天地造化本就存着因果轮回,一应变化,不可说亦不可道,惟恍惟惚。她是造物者的亏欠,生来形单只影,在江中数以万年,无休无止,本不该有欲有求,有情有爱,却因机缘踏入万世红尘中。浮生若梦,短暂一瞬也能活出爱恨情仇,多姿多彩,只一眼她便决定去这人间体会一番。他因故伤她一剑,那便还她一世长情,让她得偿夙愿,不料命运多舛,好事多磨难,如何抉择,只在她转念之间。
  • 命运轮转我在爱的起点等你

    命运轮转我在爱的起点等你

    这是一个女人爱情故事,在她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爱情里,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用心的生活用力的去爱,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绝望里找到那个10年如一日的等着她的那个人
  • 白衣卿相.

    白衣卿相.

    落狱峰的陨灭,凉染山的重生,一朝穿越,冰下重生,睁眼,风华再现。身子与灵魂都还是自己的,可这身份为何在这陌生的大陆如此扑朔迷离?于是,某人为了解开自己身份之谜开始了漫漫人生路......一路过关斩将收神兽炼等级,他日益强大起来,可是...他什么时候招惹了这么多桃花??!——————————————————————QAQ苦逼的作者慢慢的码字中......简介无能orz......
  • 危险情缘:漫漫良辰都是你

    危险情缘:漫漫良辰都是你

    播音员周漫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具有黑社会背景的贾恒,两人情难自已,恰巧周漫漫的初恋学长李乐然却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再次闯入她的生活,一个是B市黑帮老大,一个是马来西亚毒枭二公子,错综复杂的关系,遇袭,绑架,逃难各种从未体验过的经历让周漫漫的心跌宕起伏,然而从未有过的柔情与爱护也让周漫漫的心慢慢沉沦。周漫漫的好友许蝉露,一个妩媚风情但内心渴望爱的女人,在两个男人中间又该何去何从?兜兜转转,最后才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要两人的心愿意,致命危情也能是爱情童话。
  •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趣味性心理测试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己、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