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3200000003

第3章 集医药之大成,《本草纲目》(2)

第二节 吃药延年不如食物养生,

《本草纲目》中“食”的智慧

有人生病有人健康,区别就在“食”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越来越高,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吃得好了,食品丰富了,并不代表我们的营养摄入就合理了。吃精米、细面、鸡、鱼、肉、蛋、糕点、饮料多了,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少了。喝含糖的饮料及纯净水多了,喝茶与白开水少了。物质的丰富,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高血脂症、肥胖症、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直线上升。据统计,这些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当前死亡总数的70%,而且居高不下。

近年来,有一个时髦的词汇——“富贵病”,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导致这些高发病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吃无禁忌”,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于吃下了祸害。有些人口味偏重,吃菜爱吃咸的,却不知盐的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进食过度和运动少,吃油脂类食物太多,造成营养过剩是患肥胖症的主要原因。肥胖还会导致糖尿病,这就要求人们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主食、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食物都要少吃。

《本草纲目》建议高血脂患者的饮食要清淡,不提倡多吃肉,但也不宜长期吃素,否则营养成分不全面,反而会不利于身体健康。痛风病和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有关,高蛋白饮食可导致脂肪合成增加,若在饮酒的同时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易引起急性痛风病发作。此外,摄入大量油脂后人体的肝、胆、胰等消化器官负荷加大,体内胆固醇水平过高,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喝酒的人士,其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胰腺炎等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数倍,而脂肪肝、酒精肝患者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导致肝硬化、肝腹水物肝癌。所以,富裕的生活导致了“富贵病”的增加。

不仅要警惕那些“富贵病”,更要注意癌症的发生。食物、饮食、生活习惯与人体许多癌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资料表明,约有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因此,主动控制摄食成分和改变饮食习惯,在抗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摄入高油、高糖、低纤维的食物,如汽水、可乐、罐装饮料、汉堡、薯条等,这种饮食习惯为以后慢性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肉类腐坏所产生的细菌,普通烧煮的温度不能全部杀死这些细菌,患有血癌的牛和鸡越来越多,所以长期吃这些食物患血癌的几率就很高。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话,但是吃也要会吃,科学地吃,否则会惹病上身的,看看那些常见病哪些跟饮食没有关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因为吃得咸、吃得甜,癌症是因为吃得垃圾、吃得不合理等。总之,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这就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不合理的饮食终将成为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

食物为何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本草纲目》认为“饮食为生人之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靠吃饭活着,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养生保健。在中医看来,最高明的医生应该是食医。《本草纲目》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什么意思呢?五谷就是指粮食,坏分指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面这五种东西,它们都是养生的重要食物,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食物是目前地球上最多样且最完整的营养来源。天然的食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每日的营养素,如果加以合理利用,还可以均衡人体,调节内分泌,排除人体内的毒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食物中所含的植物营养素,不仅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还能抵御癌细胞。

通过食物来调养身心、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在古代就很盛行。药学家孙思邈十分重视食养,他平时爱吃淡食,较少吃肉,还经常服用蜂蜜、莲子、山药、芝麻、牛乳等,这些对他的长寿都有助益。另外他还极力主张饮食清淡,注意节制,细嚼慢咽,食不过饱,他在总结自己的进食经验时写道:“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在他看来,饮食须有所节制,不可吃得过饱。应该做到少吃多餐,“觉肚空,即需素食,不得饥”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沧海变桑田,食物成良药

大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那么药和食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药三分毒”,古代人们把药都称作毒,“毒”指的是药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指它独特的气、味、归经。药是用来赈灾的,当一个人生病以后,就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虚偏盛的问题,但这种只是临时的,你不能天天吃药,因为药是有毒的,长期吃药就会在你的身体里形成毒素。

食补恰恰相反,是把预防疾病放在前,《黄帝内经》一直提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过食补来预防疾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黄帝内经》更重视经脉,它讲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就是储存多余经气的地方,也就是藏元气的地方。在所有的中药书里,没有一味药能入奇经八脉。也就是说,没有一味药可以补元气,只有食物能补益元气,天天能吃的东西才可以补益我们的身体。

食补既方便又实惠,人们乐于接受,一般没有副作用,而且可以起药物起不到的作用,比如一个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的气虚体质者,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只要适量食用羊肉、牛肉、蛋类、花生、核桃之类具有补气效果的食物就能改善体质。如果不分轻重就盲目服用人参、冬虫夏草等助热生火的大补药物,反而会引发体内其他功能的失调。

《本草纲目》提倡食补来改善体质,必须根据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如肾虚可多吃些补肾抗老的食品,如胡桃肉、栗子、猪肾、甲鱼、狗肉等;防止神经衰弱,可多吃些补脑利眠的食品,如猪脑、百合、大枣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带等;防止视力退化应多吃蔬菜、胡萝卜、猪肝、甜瓜等。通过食补能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使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和防止病邪侵袭,即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他75岁健步登上黄山,80多岁能在大海中畅游1个多小时。在中央高级领导人中,像邓小平这样长寿且体质一直很好的并不多见,就是在世界伟人中也不多见。讲究饮食营养,主张食补不药补,是邓小平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曾对他一日三餐做过记录:早餐爱吃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晚餐常是两素、一荤、一汤。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7点钟起床,到点就开饭,早餐7点半,午餐12点,晚餐6点半,而且不随季节变化,几十年一直如此。除了请客,邓小平从不主动向厨师点菜,也从不挑食。厨师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只要营养平衡就行。食谱的营养搭配,他则完全听从保健医生的意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要想身体棒就要依靠健康的饮食。

吃饭前不妨先看看五味的“走向”

《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

食物有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食物的味道不同,其作用也各有区别。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例如肝宜甘,因为甘味可以缓解肝气的劲急;心宜酸,因为酸味可以收敛心火;肺宜苦,因为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脾宜咸,因为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肾宜辛,因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

五脏各有所喜,而食物也是有偏性的,那么食物的偏性是什么呢?

“酸走筋”,酸类的食物是走筋、走肝的,如果你患了肝病就不要吃酸,因为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太收敛则肝气就不能生发,病就会加重。但是对于多汗、尿频、腹泻、流涕不止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

“辛走气”,辛类的食物是走气的。肺主气,如果肺出现了问题,就不能吃辛味食物。但是辛味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等作用,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胡椒能祛寒止痛,茴香能理气。

“苦走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如果病在心上,就少吃苦味食物,让心生发一下。但苦味食物可以清热、泻火。例如莲子心能清心泻火、安神,可以治疗心火旺的失眠、烦躁之症。

“咸走骨”,咸类食物是走骨的,走骨就是走肾。如果病在骨上,就要少吃咸,这样才能把骨养好,把肾养好。但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例如早晚喝一碗淡盐汤,对与治疗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甘走肉”,甜味的食物是走肉的,走脾胃。孩子如果特别喜欢吃糖,说明他脾虚。如果病在脾胃,就要少吃甜味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会让脾增加代谢负担,使脾更加疲劳。但是甜味食物具有滋养、强壮身体,缓和疼痛的作用。疲劳和胃痛时可以试一试。

隐藏在节气里的进补原则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为适应“天时”、“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综合了天文与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所创设。

从古人对节气最早的命名,如《尚书》记载的“日中”、“宵中”等,可知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

每个节气的专名均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而同在蓝天下,人其实是和农作物一起生长的。所以,食补完全可以随着节气走。下面是几种比较重要的节气。

立春(2月4日)——立春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饮食调养方面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有目的地选择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进食。这些食物能助生发之气。《本草纲目》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意。”

雨水(2月28日)——雨水节气着重强调“调养脾胃”。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少酸多甜,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百合、豌豆苗、荠菜、春笋、山药、藕等。

惊蛰(3月5日)——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调养。

阴虚者: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饮食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等。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阳虚者:多形体白胖,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宜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及日光浴都是适合的锻炼项目。

春分(3月20日)——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此时人体血液和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饮食调养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必佐以葱、姜、酒等温性调料,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立夏(5月5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清淡为主。

小满(5月21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藕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等。

白露(9月7日)——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菜、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寒露(10月8日或9日)——“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之品。

立冬(11月7日)——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饮食调养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应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冬至(12月22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东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应该多吃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还可以吃鸭子。 小寒(1月5日或6日)——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后,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健康之道

    毛泽东健康之道

    本书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的一些健康养生之道,全书共分八篇,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健康、起居健康、衣着保健等。
  •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健康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助于防御疾病,还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更有助于延长寿命。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睡眠质量下降,开始出现失眠的状况。本书介绍了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了提高睡眠质量、防治失眠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为关注睡眠健康的人、饱受失眠困扰的人量身打造的一本睡眠宝典。了解睡眠,认识睡眠,掌握一些防治失眠的方法,我们就能提高睡眠质量,轻松愉快地睡个好觉。
  • 中医养肾补肾速查手册

    中医养肾补肾速查手册

    养肾是健康的根本,肾好身体好。《中医养肾补肾速查手册》从本草、饮食、经络、运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养肾的各种方案,以及常见肾病的对症防治与调养方法。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肾肾不伤。一书在手,养生保健,健康无忧。
  • 牙好健康来

    牙好健康来

    本书专为中国家庭度身定制,从爱牙观念入手,以年龄为顺序,涵盖了个人一生各个时期所应注意的牙齿保健问题。
  • 一生的健康计划书

    一生的健康计划书

    我们人体最需要的,往往是最便宜的。本书是一本奉献给大众的自我养生保健之书!药补不如食补,讳疾忌医要不得,但是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健康是可以实现的。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只要坚持下去,回归自然,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就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本书一改健康养生类图书晦涩枯燥的风格,以一种朴实、平和的语言征服读者,从普通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入手,传承老祖宗的养生智慧之法,在观念、饮食、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特别针对中年男人、中年女人以及孩子和老人四类人群的健康养生进行讲解。内容全面新颖,语言生动平易,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日常饮食、情绪、习惯等会导致的疾病,告诉读者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建立可行的健康计划。
热门推荐
  • 凡战

    凡战

    吾生来平凡,为何老天却要残忍待我?那便战吧!同苍天大地齐武,夺远古神话神机。只为战那..今生.今世无悔。一战成名,视为凡战。一个放牛小娃的觅天之路,从一颗不甘平庸的凡心、一往直前的梦想、宁折不屈的灵魂、不为禁锢的思想开始。
  • 脉诀刊误

    脉诀刊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世纪之神之遗产

    上古世纪之神之遗产

    因为昔日同伴的胁迫,天宇不得不进入一款充满着神秘与危险的游戏去寻找真相。他是否能寻找到游戏的秘密,摆脱昔日同伴的威胁?一切尽在上古世纪之神之遗产。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复仇皇后

    复仇皇后

    那年的腥风血雨浸染了她幼小的心灵,从此坠入狱海。那天借着他的名义嫁入皇室,从此开始了她腥风血雨的复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门骄女谋

    将门骄女谋

    都说将门虎女,她虽出身将门,却备受宠爱。养了个跳脱天真的性子,无一点虎女之姿,战场更是见也没见过。奈何一夕之间祸起萧墙。唯有抹去眼泪,执起长枪胯上战马,要这天下都知道孰是孰非。可曾经的恋情又该去往何方?犹记得青梅树下,白衣公子笑意嫣然:“待青梅熟时,在下携酒来取(娶),可好?
  • 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汉语博大精深,名家名作,灿若星河,浩如烟海。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文章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谐趣,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现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 倾城乱:王妃可入药

    倾城乱:王妃可入药

    十年前,她从贺兰王府的嫡女,变成了灵雾山下失去记忆的孤女。她承受师父的欺压,饱受饥饿与孤独的折磨,忍受被鬼魅君吸血的痛苦,可最终,她却将一颗心毫无保留地给了西陵瑄。她说:“你要这天下,我便陪你去取。一生一世,永不相负。”她以为,她找到了一生的归宿。却不想,他所有的温柔,都只是棋局上一抹浮云,而她,也只是他棋局上的一颗棋子。他说:“我想要的,只是你身体里七七四十九盏本命鲜血。”当他的匕首划破她手腕上的肌肤,当他将大红的盖头蒙在另一个女子的发上,当他手中的剑冰冷地刺进她的身体,她惨绝而笑:“西陵瑄,血给你,命给你,从此,不欠你了。”她犹如落叶一般飘然倒地,那一瞬,她看见他目光惊痛,身形颤抖……
  • 公子倾雪

    公子倾雪

    “你喝醉了。”舒倦神色平静,长眉飞扬。晏无端不语。“醉了后,你把我睡了。”他的声音低了几分。晏无端一脸“我就是做了,你想把我怎么样”的神色,云淡风轻的道:“改天,你睡回来。”他闻言长眉一挑,略微俯起身,凑近她的耳边。“好。”略显低哑的嗓音,耐人寻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痴这一世

    我痴这一世

    又一次,外出务工,人生几何,金钱几许,且看《我痴这一世》你看到了感受到了想到了些什么呢,能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