汦河被誉为崆山的“母亲河”,两岸至今流传着诸多“王莽赶刘秀”的民间故事,旧《崆山县志》曰:“史称韩信斩成安君于汦水上,即此。”成安君就是战国时期赵王的主帅陈馀,当时率二十万大军与韩信率领的汉军对决,这就是“背水一战”成语故事起源的背景。汦河往北,抵至一个名曰“浮丘山”的小山包。蝎子沟在汦河西侧,村子坐落在一条呈“S”形状的大沟两旁,说是形同蝎子,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说居住在这条大沟里的人家,都是若干年前从外面逃亡过来的流民,大多是被朝廷贬职、贬官、流放,还有一些有劣迹的逃犯,总之是因“犯事”为躲避什么才藏匿在这里,性情歹毒,因此人们称这里是蝎子沟,是这三个村子中最大的村庄。石窝村在东,因村西的石岗上有一片风化的青石而得名,这里有家庭作坊式的石材加工摊点,生产板岩,也就是“文化石”,当地群众称之为“蘑菇石”,是房屋建筑中极具特色和个性的外墙材料,也是铺设特殊地面的建设用材。首岭村在北,位于“浮丘山”下,说是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馒头状的大土包。土包也不是很大,直径大约有五百多米,上面乱木丛生,有一处早已颓圮荒废的寺院,名曰“普利寺”,寺院已无,遗址犹存。但寺院遗址的东北隅,有一座“普利塔”却很著名,此塔通高三十三米,为砖质仿木结构,九级浮屠,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塔体四周刻有九百七十四个造型各异的佛像。据传宋徽宗赵佶曾在此驻跸观瞻,还令宰相蔡京书写“爽亭”二字于塔下的亭台上,县志记载说此塔是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所建,因寺而得名,但县志并没有记载“普利寺”所建的年代,可见此塔在后来比寺院闻名遐迩多了,现在是省级文保单位。另外,这一带还是唐代著名“邢州白瓷”古窑区的主要集中地带,已考古发现“邢窑遗址”六处,1982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在《新唐书》、《大典六典》、《乐府杂录》、《长庆集》等众多文献中均有关于对“邢窑”的描述。田野里,经常能捡到破碎的瓷片,当地墓葬中也时常出土“邢瓷”随葬品。
同类推荐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二卷)
本书精选国内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微型小说几百篇,这些作品从不同层面描绘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思想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不同民族的思想倾向,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热门推荐
浅月半暖,溺宠驭兽狂妃
“浅浅……”某只妖孽可怜兮兮的坐在床下,单手撑地,淡紫色的衣袍腰际处印着一个张扬的鞋印。他白瓷般的脸蛋委屈的垮下,黑眸蒙上一层水汽,一瞬不瞬盯着此时床沿上外衫松动,香肩半露的女子。月浅浅啃了一口苹果,秀眉微挑,没好气的睨了他一眼:“敢揩老娘的油,哼哼哼!怎么着,被踹地上不爽啊,不爽你来咬我啊!”她话音刚落,地上的紫影就弹起,倾身而上,将她压的严严实实,贝齿啃上她的双唇。温热的触感让月浅浅浑身一颤,手中的苹果顺着床沿滚落。月浅浅悲戚的合上葱指,欲哭无泪,唔,被狗咬了……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慧觉醒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