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6000000118

第118章 吏政三官制(1)

因時論六官制

吳鋌

予嘗攷古今官制。有專職而誤分者。有兼治而誤合者。有新置而其名不經者。有因故而其實已亡者。頗乖違不合於理。皆不漢若。漢制之善。在於官簡而事省。任專而民近。官簡則不囗。事省則不煩。任專則功罪皆著其實而無旁貸。民近則上下皆知其隱而無遁情。後世所以不如漢者。其端有七焉。漢有鄉亭官。曰三老。曰嗇夫。曰游徼。皆近民。故得通其情於上。後世鄉亭官苦官侵辱。皆避免。於是設坊長地保。與官絕遠而治日衰。一也。漢制。丞治錢穀。簿治文書。尉治獄。皆親民事。助守令為治。明初猶然。其後皆廢為閒曹。而守令以一身不能周知利病。故置賓僚以自輔。二也。漢制。察守令治民。惟刺史位下大夫二千石而已。後世置督撫司道於守令上。而守令懼掣肘不能盡其治。三也。漢制。以鄉舉里選為官。士大夫得為鄉守令。故其情易知。後世銓選。近者數百里。遠者至萬里。與民絕隔。無由知其利病。逮其久而知之。則又將遷去矣。四也。漢制。文書稀簡。守令上奏。輒報聞。天子受其成而已。近世法漸煩。輕重上下。皆奉功令惟謹。故事如蝟毛不可理。五也。漢制。守令擅生殺。其權重。故民皆悚懼而不敢逞。近世行臺省權不敵漢守令。守令權不敵漢戶賊曹。故民易為奸。六也。漢時祿皆授田。故官吏皆自愛。不敢為非。近世俸祿薄。不足自供。故官吏多舞文貪墨難考究。七也。此漢制之所以善也。誠能舉而復之。則內外相維。輕重相準。覈實而無繆濫之獘。器使而息奔競之風。斯七者之獘去。而百司具舉。庶績咸理矣。

通論唐宋官人之法

孫鼎臣

古者士入大學。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而國與天下之理皆備焉。庠序學校。其養之有禮。其教之有法。然及其升於司徒司馬。猶必論定而後官。位定而後祿。如此其慎也。後世古制廢矣。然取之不精。用之必審。重於其始進。而不限其將來。磨以歲月。窮以事變。猶可以塞僥倖而作人才。此吾於唐宋有取焉。而深咎明制之失也。官人之由貢舉。三朝之所同也。遲速之序。內外之任。則有異矣。唐制。秀才高第。正八品上。京官則協律郎署令。外官則中州錄事參軍事軍鎮兵曹倉曹參軍事之屬。明經高第。從八品下。京官則三省主事考功主書評事。外官則京縣尉上中縣丞之屬。進士明法甲第。從九品上。京官則宏文館校書郎正字。外官則諸府州錄事上縣尉中縣主簿之屬。乙第。從九品下。京官則崇文館校書郎。外官則京縣錄事中下縣尉之屬。唐人由科目入仕。品秩不過如此。宋制。進士明經。入望州判司。次畿縣簿尉。九經。入緊州判司望縣簿尉。諸科明法。入上州判司緊縣簿尉。判司簿尉初任循一資。入知令錄。次任二考以上。入正令錄。知令錄循一資。入初等職官。正令錄入兩使職官。初等職官兩資。入支掌防團判官。三資。節察判官。故蘇子瞻言選人改京官。常須十年以上。薦更險阻。析計毫釐。其與唐計不甚相遠也。明制不然。進士高者入翰林。次主事中行評博。又其次為知縣。而簿尉之職。以待流外。即舉人常調。亦皆自知縣始。則其遲速與唐宋懸絕矣。其內外遷轉之制。唐世凡官不歷州縣。不擬臺省。侍郎闕。擇嘗任刺史者。郎官闕。擇常任縣令者。韓退之河南府同官記。盧邁鄭餘慶諸人。皆以主簿參軍。入為御史郎中。官至尚書宰相。是也。宋人仕宦。以臺閣禁從為榮。而非積資累勞不能至。乾道二年。詔非兩任縣令。不得除監察御史。非曾任監司守行。不得為郎官。初等職官除大理寺丞。兩使職官除著作佐郎。支掌團防判官除太子中允。節察判官除太常寺丞。皆六考。其外之大藩列郡。又以朝臣出牧。招討宣撫諸使。則二府大臣。經略安撫。則直祕閣以上。河南應天知府事。則郎中以上。諸府。則朝官及刺史以上。出入常均。中外迭用。此二代之制之善也。明通籍之始。京外截然。後日之通塞由此。惟科道考選。有科目出身之推官知縣。而科目又重進士而輕舉貢。舉貢知推與進士同考。大抵僅四之一。起州縣入為公卿者絕少。此其變唐宋之制而失之者也。自貢舉興而學校為利祿之途。古之養士之政壞矣。然唐宋入仕有漸。而中外歷考猶未失論定後官之意。明盡棄其制。用科目太驟。視州縣太輕。中葉以後。士橫而不制。民困而不恤。朋黨與盜賊交鬨。故唐之亡以藩鎮。宋之亡以夷狄。而明之亡也以搢紳。

汰囗員議

馮桂芬

周禮設官分職。鄭註謂各有所職而百事舉。有是官始能舉是事。無是官即不能舉是事。而後是官不可廢。不然者皆囗員也。 國家多一囗員。不特多一糜廩祿之人。即多一朘民膏之人。甚且多一僨國是之人。亦何苦而設此累民累國之一位哉。今之囗員多矣。不囗於小囗於大。不囗於閒囗於要。不囗於一二囗於十百。試備言之。一漕運衙門。夫南漕三百餘萬石耳。彼富商大賈。挾數百萬之資。致數千里之遠。踰山涉淵。艱難險阻。有數倍於運道者。曾不假尺寸之勢。什伍之衛。而不患不達。矧煌煌然 天庾正供耶。脫無漕督以下各官。經過之地。有郡縣。有營汎。有河員。莫非王臣。將袖手而聽其不達耶。 朝廷之力。乃不富商大賈若耶。天下有非常大事。而於理不可通者。此類是也。今制。漕督以少司馬領行臺開府。握兵符。控制七行省。豈不巍然大官哉。夷考其職。不知何所為也。攷漕營始於明隆慶間。漕撫方廉為備倭患而設。厥後因而不刪。久乃忘其所自始。漕督所轄衛弁三百。標兵二千。煖衣飽食。安坐無事。將約束水手耶。萬艘綿延千百里。鞭長不及。將儆備不虞耶。不足以當胠篋探囊之盜。矧其大者。復有旗丁一項。然則糜費 國帑。需索漕船之外。無餘事矣。是為一最大囗官。至糧道一官。於公事無絲毫之益。歲一臨倉。責州縣陋規。取盈而去。州縣倚為護符。彈壓生監。恫喝平民。以為陋規之酬。所謂公事者。助旗丁勒索州縣。助州縣魚肉小民而已。今河運不可復。漕督糧道更無所用。此外又有督糧同知。管運通判主簿之類。皆坐食漕規。不與漕務。此漕督以下一切官弁兵丁之必宜全裁者也。一河務衙門。兩河歲修五百萬。實用不過十之一二耳。其餘皆河督以至兵夫。瓜剖而豆分之。聞馴謹河員。常以十之三辦工。貪冒者遞減。甚有非搶險不使一錢者。夫既不辦工。自以并歸地方為便。至河兵之制。創自 國朝。初設時。其人皆諳習水性。持土石與波濤爭勝。合龍下埽。不失尺寸。故辦工不調民夫。今皆不然。是河兵亦毫無所用。此河督以下一切官弁兵丁之必宜全裁者也。一各關監督。體統與督撫埒。糜費繁多。故視道府兼管之關。徵收倍絀。織造公事更簡。故諺謂之喫飯官。至各口監督。稅課更少。能如另議概撤各關大善。即不能。儘可歸督撫委員兼理康熙六年以王熙言。裁關差。歸并地方官。此監督織造之必宜全裁者也。一鹽務衙門。鹽鐵置使。由來已久。運使固不可省。若鹽政領之督撫已足。至運同運副提舉等官。或有或無。毫無深義。大使似州縣非州縣。亦兩歧。惟各場遼闊。不可無官。可移吏目巡檢駐劄。兼理鹽事。但存運同或運副一人。為運使之屬。驅策奔走可矣。此鹽務中同副等官之必宜量裁者也。一督撫司道。攷郡縣之始。守令而已。令準古大小侯。守準古方伯連帥。其官重矣。後世始設監臨官。守權漸輕。至有道。有司。有督撫。而守令等於輿臺。非重親民官之道也。

督撫始於明。不常置。後乃為專官。總督多至十二人。巡撫多至二十九人。 國朝多并省。而例亦不一。督撫或並設。或偏設。並設者不必治。偏設者不必不治。是督撫可省其一。大省督兼撫。如直隸等省。小省撫兼督。如山西等省。如使各直省以布政司為主。又設按察司掌刑名按劾之事。而刑名不過視成例。按劾久無其實。可并之布政。又各道本布按之副。兵巡鹽糧。各分一職。無非贅疣。折中之法。酌以三四府設一員。兼兩司各道之事。而上其成於督撫。至郡縣皆以各設一副為限制。此督撫司道以下各員之必宜量裁者也。一京官。六卿九列。後先奔走。備員品而壯觀瞻。  帝者上儀。固不能概從簡陋。且從古已然。宜仍舊貫。惟東宮不設.安用宮屬。詹事府可囗歸翰林院。以副名實。科道為耳目之官。宜多不宜少。然今制八十人之中。仗馬寒蟬居大半。何取乎具臣。不如減額之半。而許科甲出身之中書以上。及外任司道言事。殆不啻八十人之效也。有可采耶。固拾遺補闕之攸資。無可采耶。亦詢事考言之一法。其餘閒曹。亦減其半。內務府糜帑更多。必應大減。康熙二年。裁苑馬寺。三十七年。裁上林苑。編檢在二十名外者。部曹五年內不能補闕者。概令回籍充山長。一以廣教化。一以示體恤。為兩得之術。此京官之必宜量裁者也。一內外武職。王公將軍都統之外。提督十三人。總兵六十二人。亦大官太多。又如準部回部新疆各官亦太多。率多養尊處優。惡勞好逸。能糜帑不能殺賊。宜無論大小皆減其半。此內外武職之必宜量裁者也。恭攷會典。內外文武官。共二萬七千餘員。其編檢庶吉士侍衛以及準部回部官無定員者不與焉。我 朝設官。於古不為多。而大官之多。為漢以來所未有。 國家鼎盛之時。物力豐盈。雍容揖讓。無形之獘人所不覺。今則自微而著。有不能不大加芟薙者。而節費固其小焉者也。

今冠合古制考

宗稷辰

觀武梁畫像。祝誦氏神農氏之冠。皆前後銳。狀如彯纓。考祝誦即祝融。與神農並為火德。其冠之銳。與纓之彯。皆火象也。百家皆言五行之德相代嬗。乃皇古既有祝融。復有神農。其以火德相繼。至火盛而土浸生。於是耒耜始作。小司馬以木運歸女媧。亦與伏羲並為木德。意或可更二代而一易與。抑或重而易。或單而易。循生無端。隨氣運之久暫為變遷。非可以成算測與。若夫五帝冕平而下覆。更無由以強徵世德。迨夏后氏治洪水。莫不謂以水德王。然其冠畫象則上銳下卑。漢志曰。前高後卑。如覆杯形。禮家謂即皮弁。豈欲象穹體之渾囗。眾流之四垂。而為之乎。按夏后氏之冠。正類今夏日之冠。而赤帝炎帝之冠。則類今冬日之冠。伏惟 昭代龍興。盛德在木。木之所生為火。木之得生在水。斟酌而兼用之。仰見 欽定服色之初。具有精意。不求沿襲於前代。而實過法乎皇初。良非尋常淺見所能識也。

翎頂補服考

陸心源

翎頂考

翎頂我 朝定制也。而不知前明已為之兆。敬案會典。貝子。固倫額駙。戴三眼孔雀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雙眼孔雀翎。此爵翎也。其職任之戴翎者。領侍衛內大臣。侍衛。鑾儀衛。滿洲鑾儀使。冠軍使。雲麾使。治儀正。整儀衛。前鋒營。護軍營。火器營。圓明園護軍營。健銳營官。十五善射。善騎射。善射鵠人。宗室覺羅獻爵官。護衛。將軍。提督。陵寢總管。提督銜之巡撫。派往西北兩路換班大臣。五品以上花翎。六品以下藍翎。去任則除。品官若軍功。若射布帊。得賞花藍翎者。非降革越品則不除。品官功高者。亦得特賞雙眼孔雀翎。此 本朝翎支之制也。又會典。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頂用紅寶石。固倫額駙。和碩額駙。不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民公侯伯子。鎮國將軍。郡主額駙。文武一品。朝頂用紅寶石。吉服冠頂用素珊瑚。輔國將軍。郡君額駙。文武二品官。頂用鏤花珊瑚。奉國將軍。郡君額駙。文武三品官。頂用藍寶石。奉恩將軍。縣君額駙。文武四品官。頂用青金石。文武五品官。頂用水晶。六品。頂用車渠。七品及進士。用素金。八品及舉貢。用鏤花陰文金頂。九品及未入流。用鏤花陽文金頂。監生生員。用素銀頂。此 本朝冠頂之制也。竊攷明史輿服志。正德十一年。設東西兩廳官。都督江彬等。承日紅笠之上。綴以靛染天囗翎。以為貴飾。貴者飄三英。次者兩英。兵部尚書王瓊得賜一英。冠以下教場。自謂殊遇。案靛染天囗翎。即今之藍翎。此乃翎支之肇端。又輿服志。文武官常服。洪武六年定。凡職官一品二品。帽頂帽珠用珠玉。三品至五品。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六品至九品。帽頂用銀。帽珠用瑪瑙水晶香木。此即頂珠之肇端。敬案會典事例。頂翎之制始於崇德元年。我 朝創制顯庸。原非襲前明之舊。而天與人歸。明人已先為之兆矣。

同类推荐
  • 释门正统

    释门正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錍论私记

    金刚錍论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纂之纂得确

    杂纂之纂得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宝箧经

    大方广宝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涉及到人生成功的诸多重大主题,几乎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鼓舞人们乐观、拼搏、勤奋努力的精神食米发。
  • 美食帝国:老婆,求包饭

    美食帝国:老婆,求包饭

    他的胃她来喂,她的单他来买。“老婆,我饿了,想吃饭。”她莞尔,点点头,却被他打横抱走。她嚎叫,“你吃饭就吃饭,啃我算什么鬼?”他雅痞一笑,暧昧道,“饭前需要甜点。”陆浅尘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男人,只是他的所有原则,都抵不过那个名叫夏墨薇的女人。因为——她抓住了他的胃。*本文宠到流口水,吃货慎入坑!*
  • 特种兵的护花生涯

    特种兵的护花生涯

    一名身份神秘的特种兵,接到一个原本以为只是保护校花的轻松任务,却不料卷进谍影重重,迷离无绪的阴谋之中!一场激情与香艳共存的特种保镖生活就此拉开帷幕.......傲娇萝莉,温柔校花,美女明星,麻辣女教师,冷酷女杀手纷纷登场......什么?妳们全都需要我保护??可是,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 虫新开始

    虫新开始

    什么?!你说主角又聋又瞎又哑?你确定吗?
  • 十方战王

    十方战王

    一走源神,二行天命,三过仙桥,四达玄通,五六阴阳过生死。七八轮回上九霄,九重至尊还有谁?唯独,十方界中王!战遍九天十地后,谁能直指王中王?
  • 好男人在宋朝

    好男人在宋朝

    新书《补习之王》已经发布了,希望兄弟们一如既往的去支持我!半仙鞠躬感谢了!作为一个好丈夫,他最基本的生存标准就是——只能对一个女人好。作为一个好男人,他的最基本的存在标志是——必须对一群女人好。好丈夫简有之重生了,成就北宋仁宗年间第一好男人!
  • 冷妃太傲娇

    冷妃太傲娇

    她,原本俏皮可爱,一夜之间,族人被人绞杀,变得冷酷无情。后被魔君利用,成为了一位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缘起,缘灭,终成魔。往事成唉?
  • 神圣死灵法师

    神圣死灵法师

    灵修界千百年来第一个仙魔双修并同时达到顶峰的罗杰因为强行入魔,同时引来天劫和魔劫,最终灵魂穿越,来到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并且同时融合光明与黑暗两种能量,成为了一个死灵法师中的异类,游走于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边缘……
  • 华夏之传说时代

    华夏之传说时代

    盘古开天,华胥兴民;女娲补天,伏羲定海;夸父逐日,后羿伏妖……一场意外,驯兽师苏钺居然来到了这个传说遍地走的时代。可怜的苏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打打猎,做做饭,搞搞小发明,结果一不小心玩大了,居然也成了一个传说!
  • 大游戏时代

    大游戏时代

    游戏?越玩越诡异!现实?越来越模糊!我不管这是谁的布局,我只要登上那最高的王座!英灵?为我所用!天下?入我囊中!世界要乱,我便拨乱反正;乾坤要倒,我便重铸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