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16000000140

第140章 吏政七守令上(2)

重刻居官寡過錄序

陳用光

昔魏弱翁為丞相。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數條奏請施行。賢臣賈誼囗錯董仲舒等所言。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余嘗惜弱翁所奏二十三事。孟堅未詳載其文。欲博采他志傳。稽其歲月。以究其設施之囗。而未暇也。夫位高者務大體職近者察庶物。天下之治由州縣始。州縣之難為也。不履囗以求憲。雖有愛民之實心。不足以自效。漢之去古近矣。其所行之故事。不必其同於三代也。今之去漢遠矣。其所當行之故事。又不必其同於漢也。其所謂故事者。因革損益之大端也。吾以為今之為州縣者。且置因革損益為後圖。而先勉其誠求於民之用心。其心而不誠求也。雖旦夕常行之吏事。害在而不知所去。利在而不知所循。遑問乎其他。其心而能誠求矣。雖旦夕常行之吏事。害在而即知所去。利在而即知所循。而遂可以徐及乎其他。蓋別於大端之故事。而又有所謂常行之故事焉。君子之勤民。宜以是為兢兢也。山右胡格臣衍虞。著居官寡過錄一書。其所言。皆州縣常行之吏事也。其所采之言。皆前明及 本朝有守土之責者之條教。蓋自制府中丞。以至州縣司李。及未仕者之論著。條舉件繫。皆冠以格臣所自為之說。約而賅。切近而當於情事。雖今日州縣。皆可旦夕奉之。以為誠求之道。余從仙遊明府劉肖庵功傑所得之。亟勸其梓行以公諸世。肖庵。湖南人也。為仙遊。有政聲。余先友袁易齋先生。嘗宰湖南。以治行最擢禮部主事。嘗著圖民錄一書。亦深言誠求之道者。余先君子嘗梓藏其書。今舉以贈肖庵。乃言及格臣是書。夫寡過者。所以誠求之階也。能寡過而後能誠求。勤民之君子。其有取於余言也已。

學治體行錄序

呂璜

士人為有用之學。將以澤及斯民。惟牧令為較易。然囗官治人之陳籍。無慮千百種。即盡讀之。其身不為牧令。無由一試。亦奚足以云。及既為此官。乃始歎古人行其所學。吾之學果足行乎否也。則行與學難其合也。夫六經四子之論政。學者未嘗不肄業及之。就其一二言。衍為千萬言。試之數十載。而卒不能以盡其蘊。豈果至治之不可復歟。抑未必真能行之歟。嘗考史冊之傳循吏。人不數事。要各有其措注之精神垂於不朽。大儒如程伯子。夫且文法簿書。精密詳練。雖筦庫之細。無不盡心。是乃謂之能行歟。而所行又有精粗醇駁之不同。則各視所學而未可以相強。至於神明變化。與時地為日新。則又存乎其人。非可以囗象求也。竹嶼通守。以名家子。光明磊砢。其器識足肩天下之重。嘗小試為令。事無鉅細。一運以堅心實力。必推行盡利而後即安。此編蓋其治縣之譜。而謙言之。以為體行汪龍莊先生之說云爾。夫龍莊之書。儕輩中亦多有之。如通守之確然見諸行事。而又酌古今以推廣所未備。曾有幾人哉。或疑龍莊之言平易。非取法乎上之義。則應之曰。至平至易。神奇即由是而生。在行之者耳。設使鄭子產魯子賤為今日之牧令。其能薄龍莊而越其言。以獨行古誼乎。通守景龍莊而師古循吏。可謂善學前人者。古循吏焉學。獨不從經術中來耶。同官諸君子。讀通守是書。仍如通守之於龍莊先生。以馴至於古循吏。則亦循吏傳中人已。

牧令書輯要書後

丁日昌

皇帝御極之七載。日昌由蘇藩司蒙  恩擢任巡撫。奏請於省城開設書局。首刊吏治諸書。既奉  俞旨爰將安肅徐氏棟所輯牧令書。刪存十卷。詳加評語。揭明囗綮。以為凡有州縣責者先路之導。夫積州縣為府。積府為行省。積行省為天下。故天下者。州縣之積也。自古及今。天下治亂。未有不起於州縣者。州縣無不治。而天下治矣。江蘇兵燹之餘。僅裏下河一隅。未經蹂躪。又有決隄泛溢之患。其他州縣。則皆殘喘未復。汙萊未闢。所以撫摩創痍。翦除蠹害。望治於賢牧令者尤亟。綜今兩藩司所屬實任需次之員。殆逾數百。其學優從政。斟酌古今。以求治理者固不敢必其無。顧以吳中仕宦。習為侈蕩。無論公趨私聚。但言某人之聲氣通與不通。車裘之麗與不麗。趨蹌應對之工與不工。其一二談及民生利獘。則囗起侮笑之。指目為矯且腐。風氣所趨。牢不可破。於是有志者。亦復噤不敢發。隨風而靡。迨至身膺民社。懵然不知刑名錢穀為何事。催科撫字為何物。凡與上交接者。不能不聽之幕友。與下交接者。不能不聽之門丁。申行則書吏主之。勾攝則胥役主之。遲之又久。受餌益深。牢籠益固。雖欲自圖振拔而有所不能。揆之筮仕之初心。豈願碌碌如此哉。而卒至如此者。則由居恆於從政之體用綱目並未講求。故一旦得所藉手。有如盲夫夜行。不能不聽命於他人之指揮。夫治宮室必延工師。治疾病必延巫醫。夫人知之也。今以工師治疾病。匪惟病夫色然駭。工師亦必遜謝不敢往。術藝之微尚且如此其慎。顧於臨民大事。舉漫不相習之人。亦且毅然受之而不辭。其發之於己而施之於人者。抑可不問而知已。嗚呼。吾民之疾困如此。學優從政者。已未易一二覯。即以政學者。亦復寥落其人。此余於牧令一書。所以不能不亟亟出而與學治諸君子共勉之也。是書所載。皆我 朝名臣循吏懿蹟嘉言。施之當今。無慮扞格。太史公云。取其近己而俗變相類。比物此志也。竊願同志者。潛心玩繹。身體力行。由是而采精遺粗。沿流溯源。勤求民隱。飾以經術。其始以是書為楷模。其終且不僅以是書自封域。濡染所及。將向之侮且笑者。亦復視此為切己之學。則舉州縣皆無不治。豈特吾江蘇哉。工既竣。謹書數語於後。

此為凡學治者說法。不係一省風氣。故仍列之上卷。

贈費耕亭知府河南序

董基誠

察察者非明也。不役於物而明生焉。矯矯者非勇也。不滯於物而勇至焉。是故非明不足以慮事。非勇不足以集事。非先明於累己者。不足以慮事而周物。非先勇於去其累己者。不足以集事而成物。吾嘗作四語以自箴曰。澹泊以養生。靜默以養氣。和厚以養福。簡重以養威。曩客江都。俞陶泉都轉見之曰。是固足以求道矣。雖然。猶未至也。那宮保繹堂先生曾書楹帖以相贈。曰一誠不動如山靜。百故悉恬若海涵。庶幾哉。足以進吾子也。余韙之而心識焉。耕亭與余同里閈。居幼相識。比同宦於京師。交益相得。間數日必一見。見則未嘗不以立身圖治相砥礪也。耕亭以禮部員外郎。擢御史數月。  天子以為能。特簡知河南開封府遺缺事。耕亭以余之知之也久。來索余言。夫知府之職所以總州縣之成。而大吏倚以為治者也。明不足以識州縣之賢愚。則大吏失所倚。勇不足以任州縣之獻替。則民隱不克安。是故知府者有親民之責。而又以聯上下之情者也。耕亭之才足以周物。非若余之役於物也。耕亭之知足以成物。非若余之滯於物也。余之所自箴。不足以進耕亭明甚。余將何以為言。耕亭出宮保門。師弟授受之閒。淵源有自。敢即都轉所稱宮保之言。以為余進者而進之。耕亭亦服膺於斯言。則他日之澤斯民。受上考。斷必可矣。遂書之以贈其行。

送顧太守序

龍啟瑞

為天子吏。守地數百里。丞倅令長之官。贊襄於下。六職之吏。抱卷冊以進者。朝至夕不絕於庭。出則州縣供帳。訖於所屬之境。官至是。宜可以自行其權矣。然而上之藩臬之使。有以阻其勢而不得為。又上之則督撫不假以權。使得自便於繩墨之外。於是州縣之吏。逆知其守之不足恃也。令行而違之。政出而訾之。而又欺其勢之稍閡於民。其至乎守之前者。皆不外乎我所已治者也。乃面從而心違。如手臂拘攣。不相為用。故今之為太守者。上之不能如督撫藩臬之權。而體又不可自夷乎下。下之不能如州縣之自有其權。而民又不可使隔於我。如是則接上難。而使下尤難。雖然。上之人有疑吾攬權者矣。有疑吾自治其民而亦不可稍予以權者乎。下之人有疑吾侵其權者矣。有疑吾與若共治其民而或病於過用其權者乎。吾於權之自彼出者則尊之。彼樂吾尊也。則相信而不忍忌。於權之與吾共者則分之。彼感吾分也。則相愛而有所樂從。夫如是。庶可行吾志於上下之間。而為吾之所欲為。道光二十五年六月。某某出守潯州。先生名家子。留心經世。 命下之日。兢兢焉以不習吏事為慮。日諮詢吾鄉人之宦京師者。利獘纖細。必舉以告。而又慮初出於外。事上接下之情。有所未洽。不能自行其權以達其志也。而下問於愚陋無知之人。余謂先生慨然有志於古之為吏。其肫然之志。殷然之色。有以感動於遠隔桑梓數千里外之人。而謂不足以孚僚屬而結於大吏乎。因為言守之所以難。而要歸本於誠之可以自信者。敬獻於先生。願先生擇其可行者。而遺其不可行者。則某之受治也不已多乎。

送張梧岡序

梅曾亮

法之正。千古不易也。而用法之術。今古不同。古為令者。百里之內。刑政自專之。經術習名法者。得自辟為曹掾。逐捕吏兵。不待索而具。下有嗇夫鄉老亭長分其職。而上獨一太守仰其成。其權專。其勢便。故事易行。文易文。武易武也。然終漢之世。循吏不過數人。而多以鷹擊毛鷙為治。此無他。威生於易行。權便於獨斷。法不足以勝人。人失而法隨之。故能守法以便民者。古循吏也。後世之制。大吏多而小吏少。令下有丞尉。備員而已。而有六七級之上官。遞臨其上。士分於學。而官師不相兼。兵分於營。而文武不相屬。所指揮獨有胥吏。皆恆產世業。自為授受。非官所得專。上下之情。途人無以異。其權分。其勢格。雖武健恣睢之人。不得顯肆其暴。此制之所為得也。然人不足以勝法。及法敝而人亦隨之。其有能執法以安民者。則今之循吏也。然則若之何而執之。曰。今之法。固足以困賢者不得行其意矣。其藉法以行私者。固未絕於世也。然則法所能困者。吾意之苟可以止而止者也。吾意不以苟可以止而止。法固不能吾困。而為吾用。執法者亦善用其術焉而已。吾友張子梧岡。謁選得仁化邑。將行。或告以地近南海。俗悍輕。宜克以剛者。然循吏者。循法而已。法如是。何名為剛哉。不善其術而有意於剛。又非所云能執法者矣。昔人論書。謂結字今古不同。而執筆千古不易。法亦猶是也。梧岡賢者。而深於書。則於是必能推而合之。

送葉雨垞令寶應序

凌囗

秦漢郡縣天下。以令長易古諸侯。而其所以課之者愈降而益周。所以贍之者亦愈降而益薄。人見其薄而未嘗不贍也。則以為課之也猶囗。天下士亦幸其囗之可乘也。而訢訢然樂赴之。蓋大臣知其囗。不敢明告於天子。天子知其囗。不忍明告於囗臣百姓。不忍與不敢之心囗。而民之受困於令長者夥矣。民怨令長甚。則天子大臣。又將惡其操術之不工而譴斥之。且明言其不能父母斯民之故。以布告天下。天下於是皆知德天子大臣。而叢怨於為令長者日益甚。令長之困既然矣。乃史傳所著稱循吏。如古諸侯之有功德於民者。又代不乏人。何與。豈長官慶賀共應之需。捐款攤賠之項。僚幕修饌之費。與所為饋送差徭。幫貼上幕。交際內外者。固盡給於詔糈之中。而無待外求耶。抑別有所取。而不至重累其民耶。否則。陰計其所入以及所出。仰事俯育外。尚不足以畜童僕。又何他之能贍。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後世之課令長者。率以聖人之效相期。噫。何天生聖人之多也。余足跡自南而東而北而西。求閭巷歌誦。如前代史傳所著稱。或千里而一見。或千里而不一見。獨令長乎哉。嘉興陸清獻之宰嘉定靈壽也。樂聖人之道。行聖人之行。然當時長官之課之也。以為守絕一塵。才非四德。德有餘而才不足。部議降調矣。後又以盜案罣誤。部議革職矣。魏敏果疏稱今之有司。惟守與德為難耳。既知其守與德矣。何不即留之以長養百姓云云。然則所謂課之益周。舍聖人之守與德。而別求所以三年有成者。吾不知其所成若何。而可儻視今之生民大反乎古。則今之治民者。亦當大反乎聖人之道。而聖人之經何為至今而獨存。且上之所以教。下之所以學。又不盡反乎聖人之經也。葉雨垞先生。清獻之同郡人也。好古能文章。前由庶常出宰江西新喻。邑之士民胥戴之。余常患今之令長。不學而仕。仕而挾術過工以困其民。每觀古良吏一傳。又未嘗不歎其學之優。而後行之裕也。先生則固優於學矣。且聞於清獻之所以自贍。及當時之所以課清獻者。思之熟矣。今為縣於寶應。其上官皆一時賢公卿之選。使一推愛新喻士民之心以往。清獻之德與守。有不可幾及者哉。先生之將行也。一時之士大夫咸以不次遷擢勿久濡滯為先生頌。余獨為寶應之士民祝。久於其任。以觀德化之成。而不必於秩之高卑祿之厚薄也。蓋令長最近於民。而可為天下教化之權。胥本乎是。士苟不欲大反乎聖人。則亦樂行其道而已。先生行矣。余將書所聞於寶應之士民者。以為天下之為令長勸。俾勿惑於課之之周。贍之之薄也。

同类推荐
  • 送客东归

    送客东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行王正论

    宝行王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朝本记

    皇朝本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缘集

    随缘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超商帝国

    重生之超商帝国

    醉酒之后马路狂奔,只为买一包香烟,却不了飞来横祸,重生回到两年前,为了不走上前世的悲惨道路,苏离利用自己前世经验,以及变异的灵魂,逐渐向着一个超级商人的道路前进!文化、娱乐、军事、殖民……金钱、美女统统霸占!更多精彩,更强大的苏离,尽在超商帝国!
  • 一念至尊

    一念至尊

    寰宇我至尊,看小小儿郎云枫登临巅峰,颠覆寰宇。。。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TFBOYS之一生一世我爱你

    TFBOYS之一生一世我爱你

    TFBOYS之一生一世我爱你。当三个青涩的男孩变成三个恋爱中的少年,当三位女孩遇见三个男孩,她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敬请期待。
  • 总裁的代班秘书

    总裁的代班秘书

    因为好友生产,托自己去做代班的秘书。认识霍昊天后,只觉得内心的一道墙却被慢慢地瓦解。霍昊天认识了代班秘书蓝梦绮后,所有的生活都变了样,不但打乱了自己所有的原则,还是不愿放开这个偷走他的心的女人,这难道是上天对自己玩女人的惩罚……
  • 仙门道

    仙门道

    御剑良家子,成名都志士。飞花点点清,雪白藤花赤。仙门道法生,众生皆浮屠。摇动山河扇,乘风万里行。
  • 御枪天下

    御枪天下

    一个小镇少年背负着全镇人的血海深仇对着滴血的枪尖发出誓言,今生不报此仇绝不回头。一路走来,咬碎了牙齿,撑碎了骨头,在一路杀伐之中发现了自己深藏的身世之谜。枪指龙王殿,脚踏凌云阁,亦步亦趋用手中的长枪向世界寻一个新的秩序。少年枪指苍天,从夹缝中刺出一道寒芒,随后君临天下。
  • 玉界神魔史——玄神

    玉界神魔史——玄神

    假如一切的因缘际会,都是各方因素的命中注定——人魔神三族游走,芜芫:“此生最恨,走遍这天上天下,无处为家!”心动心痛,哪怕承受这神魂分离任人宰割之苦。默默守护千万年,司命:“有我的地方,便有你的家……”得卿一心相许,愿用千万年天谴来换。再信我一次,再看我一眼;再为我回头,再向我露出笑靥。
  • 重生之为妻日常

    重生之为妻日常

    白绾绾:如果说,我想留在沈府,但是不给你做妾,那我还有其他出路否?沈二爷:可以为妻。前世大千金,反手云覆手雨;重生庶女命,女儿郎当自强。然后在某日,趁着天时地利人和,她顺水推舟嫁给了沈二爷为妻……
  • 养宠成妻:宝贝,又有喜了

    养宠成妻:宝贝,又有喜了

    "世界上最卑微的事情是什么?“好,我戴!”造人大计再次失败!世界上最爱一个男人的表现是什么?“好,我生!”那就生一个孩子吧!于是乎——“宝贝,我还想让你更爱我一点。”“不行!这已经是第三个孩子了!”“好好好,我戴!”结果过了一个月她看着两条杠的棒棒,满头黑线!“容凛!你给我解释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