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0400000012

第12章 附治水疏(见明纪)

永乐元年秋八月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户部尚书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亘绵五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苖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淞江袤二百余里广五百余丈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浦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濵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逹泖湖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俟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疏上命行之水以泄农田大利

题故太师户部尚书夏忠靖公遗事后

昔孟子有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予尝厯考古昔圣贤之生皆本于气化之盛故自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年自汤至于文武亦五百有余年盖天地清明浑厚之气运于亭毒之表者久则有时而漓故必积之之久而后复盛盛则圣君贤相出焉盖天地实生之也自文武之后七百余年而始有汉高祖自高祖之后又七百余年而始有唐太宗高祖太宗虽不足比隆尧舜汤文当时佐命之臣虽不足以拟迹周召然君臣同心以成正大光明之业庸非天意乎自唐太宗之后更五代之乱朱梁石晋刘汉郭周簒弑相承而贞元之气其漓也甚矣天丑其德而圣君贤相不出于其时至越千余年而后我太祖高皇帝生焉复二帝三王之盛而无汉髙唐太之杂霸当时佐命之臣固非一人若故太师户部尚书夏忠靖公尤其杰然者也非应期而生者乎乔新生也晩不及拜公之舄履而尝闻先公言公为尚书时先公为御史永乐二十二年雷震奉天殿下诏求言言者多云建都北京非便而主事萧仪言之尤峻太宗震怒加以极刑时六科十三道上言者多云朝廷不当轻去金陵建都于燕故有此变上曰方迁都时朕与大臣宻议数月而后行非轻举也言者因劾大臣上命言官与大臣俱跪在午门前对辩时都御史陈英等迎合上意且谓昔日不谏有罪抗言御史给事中白面书生不知大计宜加重罪日将午上命侍臣出至午门问大臣与言官对如何众皆哗然啐骂言官妄言公独从容奏曰御史职当言路给事中朝廷耳目之官况应诏陈言所言皆当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议臣等合当有罪侍臣入复命上仍命出再问公对如初天颜悦怿遂传旨令各回衙门办事而言官无一人得罪者众谓非公之言则又将有萧仪之诛矣公心存忠孝无时忘之当洪武之末尝巡抚福建所至问民疾苦而惠鲜之询吏治得失而进退之其琐屑细事则悉付之有司官民皆安焉尝出漳州北门见有旧塜将颓者问诸左右或对曰元达噜噶齐徳哷黙色之墓守死不降民哀之故塟于此公曰忠臣也命有司伐石整其坟树碑而表之他日往福宁见道傍一草庵敝陋殊甚而洒扫洁净问左右或对曰此元福宁尹王伯颜与其子相及子妇潘氏死节于此民既塟之又作草庵以祀焉公曰伯颜死于忠其子死于孝妇死于节无愧卞壸家矣遂命知县迁其主入佛寺空屋祀之且设祭焉公之惓惓忠义已见于此矣及自福建召还太宗皇帝欲大用之忌者或沮之曰彼建文用事之臣岂宜寘之高位上曰夏某父皇太祖之臣也彼忠于太祖故终于建文又岂不尽心于朕哉厯事太宗仁宗宣宗其盛德大烈有补于国家者尤多其详已见于杨文贞公神道碑及国史有传足以不朽矣乔新后生小子不敢赘一言以取不韪之罪谨述闻于先公者于末简以信孟子之言俾后世有考焉先公又言苏文忠有言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不食其报然后子孙能与守文之主共享太平之福公厯相四朝其所施厚矣享其荣名盛福者五十余年而天之报公亦不薄矣其子太常公有文武才德宜与公世济其美者也然位不满其德其孙叅议君好徳而文其名位所就勋业所建以名世者未可量也他日跻大位建大勋而与伊尹伊陟继美有商者其在兹乎乔新既顿首以为皇明贺又拜首以为夏氏庆弘治庚申六月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广昌后学何乔新谨识

跋夏忠靖公遗事

右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忠靖长沙夏公遗事一通其郡人宁乡袁侍御公大伦得诸其孙通政公廷章而刻公集后者也福获读而叹曰公其社稷臣哉我太宗尝谓以房玄龄处公而福观公谏太宗亲征沙漠处有以兼魏征沮高丽之直杨文贞公谓比公于王子明韩稚圭之度而福观公劝宣宗亲讨汉庶人之叛有以兼冦凖伐澶渊之毅解大绅公称其有德有量而不及其口应手判之敏才黄忠宣公赞其雍容揖逊而不及其弘济艰难之卓见若是者有一足以命世而公兼之岂非社稷臣哉何司冦公谓天实生之不诬矣其尤难者在太宗朝辅导皇太孙居守北京而北奏南启之皆得其心迎召皇太子皇太孙于南京而缓速对复之曲当其义在仁宗初亲临系所而敷奏切中在宣宗初南京入继而礼仪皆具三朝始终于是乎正矣岂非社稷臣哉若今所行于朝廷者皆仍公条进批荅之旧曰某部知道榜于郡县者尚遵公禁约擅差掌印正官之议在当时不以为竒而今则始悟其见之远也其谓多升不如重赏禁差征办官尤若预知今日者然至于营捄谏官之议迁都不拜西域法王诤李时勉之死辩郭敦之譛断罪必依于律者皆足以立一代之治体其赞仁宗省刑薄赋与夫户部出纳之省约即位诏赦之蠲除至今莫之能改皆百姓由之而不知者噫公岂非社稷臣哉福少读郡志访父老知公与周文襄公为惠于吾土者甚大已思欲一发阐之今天子命二公合祠于苏福尝记周公之祠于松者而独于公为欠事又尝读宋石介庆厯圣德诗序谓天下所望为宰相谏官者无不举用以为盛兹集序之者为大学士茶陵李西涯公内相如西涯台谏如大伦亦天下之望乎二公于其乡先正国名臣不忘其远如此而今有复如忠靖公者出其肯掩之耶长沙社稷之臣又于二公乎望矣乃敢附名于其末弘治十四年辛酉春三月朔赐进士及第翰林国史编修儒林郎华亭后学钱福谨跋

士懿伏读忠靖公遗事厯事四朝虽始终职在户部又兼各部及都察院辅皇太孙百官总已以听叅决机务拟批诏旨致治隆平实名宰相也先軰巨公若二杨公碑志李文正公传何钱二公跋论之详矣子小子何敢复赘惟是治水江南至今吴人德之乃遗事止言治水之勤其讲求治水一疏略焉不载士懿考诸明史窃按天下财赋半在江南天下之水半归吴会浙西及苏松诸郡以逮杭湖宣歙万山之水奔涌腾溢尽入太湖太湖蓄潴之余溢于三江东流入海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然三江无可入之道则震泽无可定之波乃吴淞娄江率皆淤塞黄浦白茆仅见虚名江海之门泄泻既少震泽汪洋承流遂缓矣加以山水沙多暴涨飘流势稍缓则沙易聚濒湖诸泖相继堙芜矣不知浙之嘉湖地据上流故溪不入湖则嘉湖代受震泽之水吴之苏松势居下流故湖不入江苏松且代受三江之水赖公躬亲履勘始称太湖泛溢宜浚吴淞苏之吴淞多沙泥旋疏旋淤松之吴淞多茭苇易成平陆因请于嘉定开刘家港常熟开白茆港而苏水入海于松江更开范家濆以达大黄浦而松水亦入海广浚分支共受三江之水即所谓三江既入多为尾闾以杀震泽之怒即所谓震泽底定禹贡明白简尽而公之治之亦委曲详至即于此一疏见之顾可畧耶予故采诸明史以附遗事之后庶几千百世下鉴公苦心其功当不在禹下云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孟春月齐安后学詹士懿敬识

校刻夏忠靖公集成敬述

呜呼忠靖公灵秀锺国器生当有明初厥考席毡地少小解勤学失怙倍策励端方禀慈训菽水率二弟婉愉得欢心乡党推行谊喜怒尝不形已负大人志未几领乡荐太学勤讲肄遂受太祖知农部主厥事漕务当丛脞理繁弗辞勚摅诚析羣疑同官服高义晋阶抚闽军爱民先察吏成祖深眷注连陟尚书位治水师禹功疏决发神智放海获安澜吴人食其利况乃赈民饥全活千万计恩施逮官校矜恤尤备至扈从摄诸曹辅守称上意拟诸古名臣宠锡三代貤披鳞效朱云忠谠甘拘系仁宗复征起公以母丧避驰谕期协心曰卿朕攸倚玉带环腰围殊荣耀门第愆谬绳且紏煌煌灿金字得君古良难尽瘁亦匪易礼仪故娴熟除难见经济含弘复贞静表德银章记维时春秋高褒嘉示优异庶务毋久烦启沃资谋议两朝实录成宴赉有特赐勲名震寰宇劳谦赞盛治至性门内全仁厚遐迩被扶颠更振乏接物展光霁襟期浩以深畴复窥其际休休有容德包荒无巨细子明稚圭风雅度真无媿忠勤厯四朝夷险归一致骑箕当宁恻宣庙为堕泪谥法酌古今旷典营塟祭生荣死亦哀庆泽流后裔闲情寓诗文不朽兼游艺天真弄柔翰岂为章句累懿忝谕湘胶景慕多年岁执鞭既无从拜墓读碑志人以文乃传遗集嗟失次捜罗鲁鱼辨编就喜不寐三春日摩挲髣髴风骚气殚力事雕镌庶以垂奕世

少保兼太子少传户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谥忠靖夏公神道碑铭

赐资荣禄大夫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庐陵杨士竒撰

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庐陵曽棨书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毘陵胡濙篆

公姓夏氏讳原吉字维喆始家饶之德兴曾祖复祖希政元末为湖广行省都事兵乱死之考时敏为湘阴县儒学教谕遂家湘阴公自幼端厚好学年十三教谕公殁益知自励母夫人廖守节教子公终父丧即出教里塾取束修以资养而率其二弟恭侍婉愉得母夫人欢心出入乡闾其老长皆忘年宾礼之时已负巨人度喜怒不形里少年尝被酒侮慢公里人共击之詈之曰汝小人不知乡有君子耶有鬼物白昼附人言祸福惊动里中或强公往观卒无所言他日复有言或问之故曰夏公端人吾不可以近公一无所动心洪武庚午公以诗经选乡贡入太学遂擢户部前四川部主事授承直郎进承德郎漕务丛脞凡仓廋府帑之出入简牍之着悉有条理同官后至于事有未通者咸以质公日环左右公虽纷冗必为之尽心盖人人德公如师升户部右侍郎授嘉议大夫巡抚福建所过郡邑考察吏治咨访民隐公明寛大民人咸悦服太宗皇帝入正大统转左侍郎逾月升户部尚书授资善大夫永乐初苏松诸郡大水命徃治发浙西兵民十数万疏决壅滞自松江黄浦东北以逹于海水患乃息而抚恤曲当久不言劳又抚绥其饥民发廪三十余万石赈之散给有方于东南命公自南京扺北京督视运送给以锦衣卫官校且命有不率命便宜行事公于号令中备矝恤之意人人効用太宗巡守北京公豫扈从命兼行在礼部都察院事岁余车驾亲征沙漠今上以皇嫡长孙留守北京命公辅导庶事修举京师肃然太宗还良喜赐公钞千缗彩币四表里羊酒鞍马自是屡奉命侍命上有司奏公与吏部尚书蹇公厯官九载皆赐嘉奬有淳良笃实如古名臣之谕太宗亲宴之别殿无几赐诰命追封祖考皆为资善大夫户部尚书祖妣为夫人封母为太夫人重修太祖皇帝实录命公监修书成赐钞千缗织锦文绮衣壹袭文绮表里三对北京宫殿成奉勅召仁宗皇帝及今上于南京二圣喜公至赐宴劳及钞白金鞍马外冦复犯边太宗皇帝将亲征公言今边储不足请遣将无烦六师遂罢官仁宗皇帝嗣位即日复公户部尚书公以母丧未终辞仁宗曰国家不幸有大事正朕与卿等协心比力之时如卿以亲丧辞则朕亦未当在此公乃不敢复言遂加太保仍兼户部尚书赐玉带(阙十七字)今上正位东宫加公兼太子少傅少保尚书二职如故赐诰命追封曾祖祖考皆为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曾祖妣祖妣妣皆一品夫人赐金章一其文曰绳愆紏缪且谕曰朕有过举卿但具奏来以此识之朕不难于从善赐钞万缗御用米二十石胡椒二百斤公感知遇之厚鞠躬小心靡或不尽修太宗实录命公监修仁宗皇帝崩时今上建国南京至则丧礼及即位之仪皆具皆公三四人者所预定上既嗣大位公以旧辅尤重倚任公益孳孳惟谨宠赉日盛修仁宗皇帝实录仍为监修庶人高煦反上亲率六师擒之公预扈从还赐白金文绮等物甚厚赐银图书一其文曰含弘贞静盖褒公之德云明年扈从巡北边既还上念公及少师蹇义等四人者皆春秋高思优逸之赐勅嘉劳辍职务仍其禄朝夕侍上傋顾问预谋议而恩遇益厚两朝实录成赐白金百两织锦罗衣一袭文绮表里六对鞍马赐宴明旦入谢暮归第得末疾遂薨宣德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也寿六十有五岁上闻讣震悼遣礼部尚书胡濙赐祭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赐谥忠靖赙钞万缗勅有司营丧塟官其子瑄为尚宝司丞仍复其家复屡遣濙等赐祭朝臣自公侯贵戚下至郎曹将校咸往吊祭卫卒巷氓亦有太息流涕者公天性至孝友其弟原启原礼皆厚原启殁爱其子如子读书乡校时教谕史九韶虽非授业师遇之必拜虽贵不变既贵九韶升教国子月恒分之禄九韶将老朝廷从公请命致事公与人交久而敬平生故人在患难或赒给之遇士之贫者赈之有颠蹶失所者援之德虽微必报而未尝存怨恶心接人温然处事善善长而恶恶短襟宇瀞深闳阔不见涯涘尝有从隶污公金织赐衣惧欲逃者公曰污可浣何惧为有吏坏公所宝砚石匿不敢见公召吏谕之曰物皆有坏吾未尝惜此慰遣之于时卿大夫雅量推公第一知者盖比公王子明韩稚圭之度其在上前所言必归仁厚临政必酌大体其预宥宻虽冺然无迹盖有阴受其德者矣故不问贵贱疎戚识不识皆知其为善人长者文章喜为诗四方士重公名得其一篇一咏藏以为荣公配郑氏有贤德再封一品太夫人子珫瑄瑛璘女一嫁虞〈王扁〉珫与虞氏女皆先卒公薨之三月归塟湘阴其家以墓碑属予予与公同朝三十年晩益亲厚相知又常为予道其平生予岂谓遂志公之墓耶铭曰溯夏厥初以国为氏衍于会稽绵绵厥系太末之邑后来徙居暨唐中和复徙于番懿夏之时逢掖其服诗书有承德善有续转鄂而潭自公祖考积厚必发公奋起绍燕歌鹿鸣来与计偕官任其贤政用其才繇司徒属暨掌邦教寅恭小心寛仁允蹈参决大议洊任重负不亟不徐雍容雅度如彼乔岳嶷然不移其气黙运泽润良多祗事列圣既四十载夷险一道其舄几几国有老成堂有柱石遽不慭遗当宁兴恻既荣且哀隆隆宠光呜呼忠靖没世不忘

宣德五年闰月初六日孤子(瑄璘)泣血立石

赠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公夫人廖氏墓志铭

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庐陵曾棨撰

荣禄大夫少师兼吏部尚书西蜀蹇义书

奉政大夫吏部稽勲司郎中兼翰林侍书广平程南云篆

宣德庚戌春正月丁卯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公原吉卒卒之后又八月公之子瑄诣予泣拜请曰先祖妣夫人既塟未有铭恐懿德久而遂冺敢请一言刻之石庶几永终有赖焉予弗获辞按状夫人姓廖讳妙贤世为荆州人父瑞可有学行授徒于乡元季侨居沔之玉沙时忠靖公大父希政为湖广行省都事兵乱死节公之父时敏奉母避地于沔瑞可见而竒之遂以夫人妻焉国朝平定海内时敏仕为湘阴儒学教谕遂家湘阴教谕君殁时公年纔十有三夫人守节自誓孝养其姑刘氏朝夕未尝暂离姑疾侍汤药尤谨至寝食弗遑忧见颜面姑临终执夫人手泣曰汝事我孝敬愿汝子妇他日皆如汝之事我也姑殁塟祭皆克尽礼夫人抚育诸子教之务学期底于成诸子亦克祗承其教有所植立公既领乡荐升太学仕为户部主事升右侍郎迎夫人就养京师蒙恩封太淑人及公为尚书赠父教谕君为资政大夫户部尚书夫人进封太夫人方是时朝之大臣罕有亲尚在者独夫人年高鹤髪云冠朱翟命服伟然坐堂上岁时自六卿以下相率罗拜人碑刻璇疑误皆谓太夫人盛福世鲜及焉上元节禁中张灯公奉太夫人入观太宗皇帝知之顾左右曰此贤母也赐钞千缗永乐辛丑议亲征沙漠公言今粮饷弗给任一将可也无烦圣躬遂坐免官明年壬寅四月十八日太夫人以疾终享年八十仁宗皇帝即位诏复公户部尚书公乞终丧不许遂加少保兼户部尚书命给舟载太夫人丧归塟湘阴县治之东北山之原勅有司为造坟茔未几复加公兼太子少傅赐诰命追赠夫人为一品夫人太夫人三子长即公累官至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忠靖次原启原礼女二人长蚤世次适常州府照磨葛兴让孙男四人珫瑄瑛璘瑄为公后嗣年纔十有三蒙恩命为尚宝司丞给六品禄女四人长适传时省监察御史霖之子也次适虞〈王扁〉宗人府经歴进之子也次适宋敏湘阴县知县纶之子也余幼铭曰夫人之德慈惠静贞秉节守义训子于成子既显荣高爵厚禄禄养以丰享兹盛福锡命推恩冠服是煌鸾诰荐颁龙文天章湘阴之原爰视爰度灵秀所锺体魄斯托懿范徽音愈远弗忘铭以昭之永世其光

宣德九年六月 日孤哀子原吉孝孙泣血立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照镜子的女人

    照镜子的女人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王小莉变得心神不宁,变得心怀憧憬又很不自信。她有了一个超出常人的爱好,特别喜爱照镜子……
  • 圣欢喜天式法

    圣欢喜天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色妖姬:红颜不祸水

    绝色妖姬:红颜不祸水

    她说:“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他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他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说:“”
  • 邪龙修罗

    邪龙修罗

    地球残魂异界现,少年极限复仇路怒发冲冠为红颜,堕入修罗化邪龙血踏江山定霸者,天下谁能无我路…………………………………………第一本书,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
  • 致命梦境

    致命梦境

    主角云星诺患有一种怪病,每晚睡觉都会做梦,而每次做梦都会进入一个叫“无限与唯一”的游戏世界。里面没有任何的限制,人物可以采取任何行动,但过关的途径却是唯一的。星诺只要犯一个错误,就会退出游戏,从梦中醒来,当晚再也不能入眠……
  • 深林晴时雨

    深林晴时雨

    林深。十八岁,我走在你前面茫然前进,殊不知你的用心。十九岁,我终不再徘徊,却发现你已不在。二十岁,我已习惯一切,看透世间尘埃,却没料到你突然的出现。二十一岁,我始终孤身一人,一个雨天,我被送了一把伞,我知道那是你,但是你却仓皇而逃。郑宇聪,十八岁,我走在你身后看你跌跟斗,想帮忙却开不了口。十九岁,我深知你已长大,原谅我一声不响的离开。二十岁,我终于成为了自己,不知道你是否在期盼我的归来。二十一岁,我始终在你身边,你却看不见。一个雨天,我送了你一把伞,我没有太大勇气,原谅我的仓皇而逃。我在等雨停也在等你。
  • 年前不曾回头望

    年前不曾回头望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渐渐的,有无数个人,出现过在你的世界里,你要知道,仅仅是出现过,他们不会停留他们不能停留。
  • 且为苍生

    且为苍生

    她,一身红衣,舞技非凡;一指止琴,仙姿卓卓;一技医术,能治百病;一跃轻功,快如疾风。纵有万千姿态面容,他却一眼认出:“那样一双灵动的眼睛这辈子也就见到一双而已。”抚琴感叹,这十八年的日子,一半在年幼中随意挥霍,一半在与莫大将军斗争。总算等到了喜欢的人,有了生活的目标,却又嫁了一个“玉神人”,跳进另一个麻烦洞中。她只是想要自由自在地生活,为何能惹一身的是非?四季温暖,不如亲情凉薄。乱世浮沉,人心飘渺。人生在世,且为心中的苍生罢了。——————————————精彩语段:十三岁的莫缓归。莫缓归:“下贱?或许更适合你那高高在上的爹爹和明知丈夫过错一再容忍欺瞒的娘亲。如果我是下三滥的野种,你也一样。不同的是,你将下三滥推至最高的尊崇。而我一辈子都不会。”莫彩衣划伤她的脸:“不准说爹娘的坏话!你这个坏人!”血如雨柱:“不是我不能杀你,而是不想。我要你记得,你们莫家所有人都欠我的。有朝一日,必定一同偿还。”“哇哇哇……”************十八岁的莫缓归。百里锦叶闪动琥珀色的眸子:“姑娘的眼睛生地灵秀,是否曾见过面?”莫缓归心中暗自一喜:“能与公子相识,不胜荣幸。姑娘喊得生疏,唤随心便是。”“随心人如其名,一切顺心而定。百里锦叶倒是冒昧了。”“公子唤我随心,我便唤你锦叶,这样才显得公平,听得也顺畅些。你说是不,锦叶?”“……”“是。”*************默璞调侃道:“缓儿这是在忏悔平日对我的不好?”“嗯。”转头嗓音阴阴,“你觉得我对你不好?”“哈哈,缓儿上当了!”……莫缓归问:“我这人是不是特自私?”“是,你是自私,谁人不自私。可六月不在乎这些,我也不在乎。”*************卫苍生温柔一笑:“这是夫人的钗么?平常不见你戴。”莫缓归:“我天天都戴,你十天不见一面的,还平常呢。你知道什么!”“夫人是在怪为夫平日太冷漠吗?那为夫需改过,日日伴夫人左右。”
  • 重生之傲世倾城

    重生之傲世倾城

    这一年的情人节,发生了好多事情,爸爸妈妈哥哥,你们在天堂还好吗?我能不能也来找你呢?我想,没有烦恼,和你们一起,永远可以吗?我来到了一个没有你们的世界,小梦,你还好吗?你是不是还在恨我丢下你呢?对不起,那些属于我们的时光,我会一直记得,请你也不要忘记好吗?对自己好点。在这,我一切都好,请勿挂勿念。。。。。。。。。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