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2300000013

第13章 兵临城下

呜呜呜

一声声低沉的牛角号声不断传来,震慑着所有雁门关守关将士的心弦。

自赫耶罗被刘锦战败生擒之后,匈奴左谷蠡王便加快行军速度,数万彪悍的匈奴铁骑在第二天的清晨就在左谷蠡王阿史那的率领之下兵临雁门关之下。

阿史那一面安排士卒安营下寨,一面亲自点齐大军前来叫战。点名要刘锦出战匈奴大军,可是自从昨天和赫耶罗一战之后,刘锦背上的伤口又再次撕裂。旧伤复发的刘锦已经只能卧病在床不能出战。

无奈之下,驻守雁门关的主将韩涛只好让有神射将军之称的曹性代替刘锦迎战匈奴,借以拖延时间。

不想,曹性虽然箭术过人却不善近战,被阿史那战而败之。

自此以后,雁门关守军只好高挂免战牌不与阿史那斗将。

斗将不成的阿史那则率领大军开始攻城,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数次攻上城头,使的守军伤亡多达五百余人。

听着匈奴人的进攻号角,刘锦再也无法安心养伤,强撑着病体披挂整齐再次来到城头。

“快看,是刘灭奴来了”,很多见过刘锦生擒赫耶罗的汉军将士一见刘锦上了城墙立刻大喊起来,军心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振奋。

“校尉大人,末将来迟,还请校尉大人恕罪”,刘锦苍白着一张脸对韩涛请罪道。

“无妨,不是让你好好养伤吗?怎么上城了”,韩涛有些惊讶的回答道。

“禀大人,末将忧心战况,特来助战,还请大人恩准”。面无血色的刘锦请战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就率领本部人马驻守北边那一段城墙吧!不过你要谨记,指挥作战才是一个将军该做的”韩涛提点的说道。

“末将谨记大人教诲”,说着,刘锦告辞一声,转身望北方的关城走去。

雁门关关城的北段地势比南面的城墙要高许多,不仅如此,这段城墙还是整个雁门关城墙最坚固的一部分,所以匈奴人在这里投入攻城的人数是最少的。

可以说,韩涛让刘锦驻守这一段城墙还是考虑到刘锦的伤势还有其部下的兵力等方面的原因。毕竟刘锦部下的兵力在雁门关守军三部之中是最少的,算是对他很照顾了。

等到了北面的城楼之上,刘锦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城防的兵力配置。

这一段城墙大约有一百五十步左右,之前替刘锦指挥守城的是军侯周六。

周六在布置防御的时候,是让一百五十名军士持盾牌守卫一线的女墙。盾牌手之后是一百五十名长枪手和一百二十名弓箭手。

真要说起来的话,这样的兵力配置并没有错。以盾牌手掩护后面的长枪手和弓箭手是守军通用的做法。可是匈奴在这一段一百五十步的城墙里即便投入的兵力再少,估计也不会低于三千人。

可是以四百余人的微弱兵力硬抗至少三千人以上的彪悍匈奴人绝对是不明智的,而且这样的硬拼的战术对于整体兵力处于绝对弱势的守军来说显然也是不符合整个战略大局的。

想到这里,刘锦立刻改变兵力配置。他将手持朴刀和盾牌的盾牌手全部换成长枪手,然后用一名弓箭手搭配两名长枪手组成小型战斗小组,随后又将如何用这种小型战斗小组作战的方法传授下去。

刘锦这边刚刚调整完兵力部署,匈奴人就开始攻击了。

只见三千名匈奴骑兵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战马,充当起了攻城的步兵。这些匈奴步兵人手一柄弯刀,有的扛着云梯,有的举着简要的木盾如同二十几天长蛇一般缓缓的朝雁门关压来。

“乌合之众”,刘锦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股深深的嘲讽。

二百步

双方都在屏气凝神,大战一触即发。

一百五十步

这个距离已经到了守军弓箭手的射程,可是奇怪的是,想象中的箭雨却并未倾泻而下。

一百步

守军仍然没有行动,可是匈奴人却行动了。

一千名携带骑弓的匈奴步卒在一名千长的指挥下纷纷抽出骑弓和箭矢朝城上射箭,霎时间箭矢如同飞蝗一般,片刻间就将雁门关的北段城墙射的如同刺猬一般。

城楼里的刘锦见到这一幕脸上淡淡的一笑,轻轻的挥了挥手。早已等候多时的三百名长枪手立刻一个就地翻滚,全部躲到了女墙下,借着女墙的掩护避开了倾泻而下的箭矢。

城下的匈奴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加快了行进速度,没有一炷香的功夫,二十多架云梯便全部扣在了女墙之上。

之所以用扣这个词,是因为在冷兵器的战争中,云梯是主要的攻城器械。这种攻城器械是由春秋时期的鲁班所发明,可是在实际的战争中却发现。普通的云梯由于是搭在城墙上,很容易就会被守军的长钩手推翻而导致整架云梯被推翻。

后来有人在云梯的顶部加上了一个木制或竹制的勾手,这种勾手可以从上往下将云梯扣在城墙上。这样一来,守军就不容易将云梯推翻。

二十几名健壮的匈奴人顺着扣在城墙上的云梯飞快的攀爬着,他们很奇怪为什么手机没有投掷滚木礌石这些守城利器。

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

当第一个倒霉鬼率先登上城墙之后,立刻就发现了,三百名精壮的汉军长枪手离开早已列下长枪阵。闪烁着嗜血光芒的枪林如同择人而食的猛兽,令人胆寒。

更可怕的是,一百多名手执强弓的汉军弓箭手已经从不远处的城楼里飞奔而出,每两名长枪手身后迅速站着一名弯弓搭箭的汉军弓箭手。

这个倒霉鬼刚一纵身,两支等待多时的锋利长枪带着森然的寒芒猛地一个突刺。在两支长枪刺出的同时,他们身后的弓箭手也放开了紧紧拉弓的手。

两枪一箭,带走了这个倒霉鬼对人世的最后一丝眷恋。

紧接着,不断的有面目狰狞的匈奴步兵爬上城墙。严阵以待的汉军将士呼喝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开始了屠杀。

仗着长兵器的优势,这些汉军士卒组成的小组,一人挑开匈奴人的弯刀,一人突刺面前的匈奴人。而两人背后的弓箭手则是抽冷子的不停释放着暗箭支援着前面的战友。

往往一名匈奴人刚刚跃入城头就会立刻被等待多时的汉军士卒斩杀。由于攻城器械的缺乏,匈奴人每次能够投入攻坚战的不过就是那二十几架云梯上的二十多人。

看着满地躺倒的匈奴人的死尸,刘锦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快意。

“这才只是利息而已”,刘锦心中暗道一声。也不知是对自己说的还是对匈奴人说的。

战斗依然在继续,三百名汉军长枪手的面前在短短的半个时辰内至少倒下了七百多名以彪悍著称的匈奴人。

由于两军混战,为免误伤友军,所以城下的那一千名持弓的匈奴人也不敢在往城头放箭,转而是扔掉骑弓拔出弯刀加入了攻城的战斗。

“主人真乃神人也,如此战法小人真是闻所未闻”,刘锦身边的骁武卫卫长蒙尧愣愣的说道。

为什么会愣住呢?

因为自从战斗开始之后,仅有三百人的汉军长枪手在激战了半个时辰以后,也就是刘锦后世的一个小时时间里竟然一人未损,只是每个人看起来都异常的疲惫。

毕竟每个人都在拼命的突刺,不停的杀戮带给人的不仅是体力上的巨大消耗,同时也是心里上的巨大压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至少在蒙尧看来是。

刘锦没有回答,蒙尧的话。转而命令道:“敌军的大将快上来了,骁武卫准备”。

“诺”,仅有二十人的骁武卫齐声应诺道。

仿佛是应正刘锦的话一般,一名足有九尺多高的匈奴壮汉披着一张兽皮一样的围裙,光着上身跃上了城墙。

这名壮汉手中握着一柄长达一丈的大刀,大刀的刀锋透出一股嗜血的寒芒,令人不寒而栗。(未完待续)

PS:名将住的那个小区的网线在维护,也不知道要维护到什么时候。坑爹啊。好不容易才找的个网吧。昨天凌晨四点多才下班,八点过点就起来码字了,脑子里完全一片浆糊。希望各位兄弟来一波收藏和推荐票票激励一下名将。拜谢了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

    对于纷繁复杂却又异彩纷呈的世界史,人们通常只有些片段式的印象,虽然想要完整了解整个世界,可现在工作学习这么忙,哪里有闲暇时间看厚厚几大本的历史书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不妨翻翻这本书!本书一改以地区划分的传统写法,以整个世界的发展脉络作为纵线,以各地区发展的对比为横线,纵横交错之间可以帮助读者短时间内厘清同时代的各国历史,从整体和地区两个视角了解世界史的全貌,建构起完整的世界观。
  • 我给江青当秘书

    我给江青当秘书

    本书是在江青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任秘书杨银禄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江青。“文革”期间,他在江青身边担任秘书近六年,是一位有资格说江青的人。
  • 欲望是把双刃剑3

    欲望是把双刃剑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 记忆中的战旗

    记忆中的战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混在三国当军师

    混在三国当军师

    赵二一睁眼发现自己到了张飞家的桃园里,刘关张正在他面前结拜。穿越了?怎么办?我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模糊啊……摸摸怀里,还好有本兵书可用。
热门推荐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 我的假面老公

    我的假面老公

    姐姐的订婚宴上,林出岫亲眼目睹了继母与姐夫苟且,第二日就传来姐姐自杀的消息。是巧合吗?她不信!为了找出真相,她与康晋崇达成一纸协议。人人都说康家二少体弱多病,谁知婚后天天让她下不来……“康晋崇,我要跟你离婚!”“晚了老婆,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她以为自己是他的心尖宠,可到头来才晓得,新欢始终不及旧爱来得刻骨铭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桃花朵朵要争宠

    桃花朵朵要争宠

    她是二十一世纪久负盛名的杀手,前半生活的逍遥肆意,怎料一觉醒来,乱葬岗中容颜尽毁的孤苦庶女却成了她新的归宿!扑朔迷离的身世,行踪诡秘的主角,爱恨情仇的纠葛,她究竟要如何做,才能重新踏上返回二十一世纪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鹰无泪

    鹰无泪

    本书为钟正林中短篇小说集,是“巴金文学院书系”其中一本。钟正林的小说,从小说的内质到语言,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但与过去的乡土小说不同,钟正林的小说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成为小说的一大特质,他一方面眷恋田园般宁静纯美的故乡,一方面又痛心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人生活与精神的撞击以及对环境的戕害,既有无奈又有反思,并对因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揭示,提出警示,主体非常鲜明。
  • 大唐驯夫周刊

    大唐驯夫周刊

    赵梓晴华丽而优雅的穿越了——大唐,这里不乏名传千古的诗人、遗臭万年的贱人、逼上梁山的贼人、艳名四播绝代风华的女人。这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代,这里有真情浪漫的千古好男人;有闪烁千年的诗歌佳句。在这个瑰丽的时代里,来自一千多年后的赵梓晴处身其中,如鱼得水地享受这时代的雅致人生,闲暇时...也要进行她的驯夫大计。
  • 杀戮监狱

    杀戮监狱

    摆脱平凡的人生。在另一个监狱世界里,你身穿铠甲,是在杀戮战场中的铁血战士。风云际变,铁血峥嵘。任务的世界里,容不下懦弱,胆小,同情。更强大的装备,更厉害的技能,更灵活的头脑,只你唯一能活下去的保障。生存永远都是不变的主旋律。
  •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包罗了沟通口才、幽默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主持人口才、电话口才、说服口才等方方面面。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五母子经

    五母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鬼厮混的日子

    与鬼厮混的日子

    这是个关于阴阳秘术,江湖奇人的小说,当今许多秘术,道法,都已经失传,但有一些人,仍然保存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通阴阳,晓道法,身怀绝技,或隐藏在都市之中,或修道与山野乡村。这是个神鬼与人界限不在分明的时代,也是个色彩斑斓信仰缺失的时代,两个倒霉蛋,一路跌跌撞撞的闯进了阴阳道法的世界,揭开了一个个隐藏在阳光下的阴影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