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0300000013

第13章 能说会道即兴发挥秀(4)

这件本来非常棘手而令人尴尬的事,却在大家的笑声中轻松地解决了。

以子之矛攻子盾

易位诡辩,指诡辩者在论辩中采取站在对方的位置提出反驳,或以对方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会怎么办等办法来驳斥对方。

楚国攻打宋国睢阳,宋向晋国求救。

晋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去传达命令,说晋军已经开拔,要宋人坚守城池。

可是,解扬在路上被楚人抓获,楚王威逼解扬对宋人逛说晋国根本不能救宋,解扬假意答应了。

可他登上楼车后却喊道:“我是晋大夫解扬,不幸为楚所俘,他们威逼我劝诱你们投降。我假意应承,好借机传达消息,我主公亲率大军来救,很快就会到了。”

楚王大怒,认为他不守信用,喝令将解扬推出去斩首。

解扬面无惧色,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根本没有失信,作为晋臣的我如果取信于你楚王,必然失信于晋君。假如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主子,取悦于他人,你说这是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呢?好了,没什么可说了,我愿意立刻就死,以此来说明楚国对外讲信用,对内则无信用可言。”

楚王听后怒气顿消,感慨地说:“解扬真是个忠臣烈子呢!”就赦免了他。解扬采用的就是易位反驳,即把他与楚臣对换,就是说,如果楚国的大臣也像你(楚王)要求我做的那样,背主而媚外,你认为这是讲信用呢?还是不讲信用呢?这样一换,楚王反由恼怒而转变了敬佩他了。

这种易位反驳除了换人外,也可以根据需要换事或换物,以达到反驳对手的目的。

德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塔纳当年在柏林当编辑时,有一次收到一作者寄来的几乎没有标点的诗,附信还写道:“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用时请你自己填吧!”

冯塔纳很快将稿退回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你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填写好了!”

这里,作家对作者轻率的态度不满意,采取的就是换物反驳法,即你不在乎标点而只在乎诗(言外之意),那么,我不在乎诗而只在乎标点,机灵地将“标点”和“诗”的位置互换了一下,以回敬对方,令对方哭笑不得。

清光绪元年,左宗棠受命督办新疆军务,率兵出关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大军所到之处,人侵者望风而逃,眼看大英帝国扶植的阿古柏政权摇摇欲坠,面临覆灭危险。

英国公使威妥找到左宗棠,说道:“中华地大物博,以仁义立国,为什么容不下小小的阿古柏,非要斩尽杀绝,未免太不仁道了吧?”

左宗棠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贵国信奉天主,到处建教堂,讲人道,何不在英伦三岛划出块土地,叫阿古柏立国活命呢”。

威妥玛当即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走了。

左宗棠顺着对方“讲仁道”的论点,指出“何不在英伦三岛划块土地,叫阿古国立国活命?”驳斥对方怎么只要求别人“讲仁道”,“面自己却不”讲仁道呢?

寥寥数语,左宗棠便把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本性揭露无遗,威妥玛当然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例证诡辩驳虚假

在论辩中,当论敌以偏概全、轻率概括,作出某种虚假的全称命题时,我们只要举出与之相反的具体事例,即可将对方驳倒,这就是例证诡辩。

丈夫埋怨妻子抛头露面,团日活动还乘兴在海滨公园穿着泳装照了张集体像。

“荒唐,还合影呢!尽管都是站着的,但总是在一个平面上呀,假如各自后仰90度。或者大地像床褥那样往上转折90度,将是何等景象?”

妻子气急了,边哭边还击:“你不也是天天要挤公共汽车吗、挤车时推推搡搡,人与人贴得很可紧啦,在高峰时耳鬓厮磨也是常有的事,比日光浴并排站不更加热乎?按照你的逻辑推理岂不更荒唐?”

丈夫没想到妻子还能回来,顿时闹个大红脸——没了脾气。

例证诡辩之所以能驳倒一个以偏概全的、虚假的全称命题,这是因为关于某类事物的全称命题与关于该类事物存在反例情况的命题之间是矛盾关系,因而,只要指出其反例存在,就可将对方驳倒。我国古代由于没有照相技术,所以科举考试时,为了避免冒名顶替,考生必须填写清楚自己的外貌特征,考官才能在考堂上查对。

相传在明朝时,有个考生填写自岂的面貌特征时,其中一项是“微须”。考官巡堂时看见这个考生脸部有一点胡须,便勃然大怒地责问:“你因何冒名顶替,考单上明明写着没有胡须嘛!”

考生甚觉诧异,申辩道:“我明明写着有一点胡须;怎么就没有呢?”

考官说:“‘微’即‘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说的就是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我跟谁在一起呢?”

考生不服,反驳说:“古书上说:‘孔子微服而过宋’(微服是指不暴露官司员身份的装束),如果‘微’只作‘没有’讲,难道说孔子脱得赤条条地到宋国去?”

这位临考官司仅仅根据《岳阳楼记》中的一处现象,就轻率地得出所有的“微”都是“没有”的意思,考生列举反例,驳得临考官司哑口无言。

借代诡辩避实质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一事物的名称,而用另外一种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式。

在论辩中,当碰到一些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回答的提问时,可以用借代的方法,即借且其它事物来代替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达到加避对方总是给予实质性回答的目的,这便是借代诡辩。

前清时,一次,某省军玫要员举行丁祭(祭孔),布政使行走匆忙险些摔倒。

平日与有矛盾的按察使借机上告皇上,皇上令该省总督查明此事。

总督与二人关系都很深,若扰实上报,布政使势必免官;若否认,按察使之属诬告,理要治罪。

这时,只见总督灵机一动,说:“臣列前位,不敢后顾。”

总督使用的就是借代诡辩,他借用自己的站位来代表对问题的答复,这样就对谁都有理由可交待。

使用借代诡辩的关键是要注意因地因事选择好恰当的可以用来代替的事物。

有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记者采访中国作家梁晓声。

记者是一个老练机智的英国人。在进行一些交谈后,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声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为一怔,未料到对方竟会提出如此难以回答的怪题。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反映第二次世界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对于对方的难题,梁晓声巧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作答,反而把难题转移到了对方自己头上。

当作家陆文夫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9届年会上发言时,有位西方人问道:“陆先生,你对性文学怎么看?”

陆文夫清了清嗓子回答说:“西方朋友接受盒礼品盒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陆文夫对于对方的提问,巧妙地借用礼品盒来作答,既避免了对这一敏感棘手的问题的直接回答,文显得和谐得体。他那充满睿智和幽默感的言辞,使得听众席上发出会意的笑声。

引人入彀巧反诘

反诘诡辩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巧妙地运用反诘疑问来论或驳,使对方猝不及防、入彀就范的诡辩艺术。

某寺院甲乙两僧素有嫌隙,甲僧心胸狭窄,总想伺机攻击乙僧,却又苦于找不到借口。

甲僧于是从乙僧的小徒儿身上打主意,他向方丈诬告说:“今天大雄宝殿念经礼拜时,乙僧的小徒儿跪在最后一排做鬼脸,亵渎佛祖。”

方丈听后大怒,准备第二天早晨做佛事时当众惩处。

小徒儿听此消息,急得哭哭啼啼去向乙僧求救。乙僧低声对小徒儿说了八个字,小徒儿破涕为笑。翌日,方丈在佛事完毕后叫出小徒儿,责问此事。

小徒儿说:“我在后排做鬼脸,何人所见?”

甲僧抢前一步,气势汹汹地说:“我亲眼所见,你还要抵赖。”

小徒儿:“请问师伯当时站在哪里?”

甲僧:“大家都知道,我站在前排。”

小徒儿:“你不回顾,怎见鬼脸?”

甲僧顿时羞愧得脸上一阵红、一阵青,感到无地自容。

小徒儿首先反问,让甲僧亲口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在前排看见小徒做鬼脸,然后反诘疑问:“你不回顾,怎见鬼脸?”甲僧于是百口难辩自身清白。

反诘诡辩从形式上看,有直接与问接之分。

针对对方所论及的事或理,直截了当地发出反诘疑问,就是直接反诘诡辩;针对对方所论及的事和理,迂回曲折地提出反诘,即是间接反诘诡辩。

佛学典籍《传灯录》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姓崔的相公在寺庙里看见鸟雀在佛像头上拉屎,便故意问这个寺庙里的大师:“这些鸟雀有佛性吗?”

这位大师根据佛学的基本原则,当然肯定地说:“有佛性。”

于是这位崔相公紧紧抓住这一点继续问:“既然这些鸟雀有佛性,为什么还在佛像上拉屎?”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非常难答。

哪知,这位大师却镇定自若地提出一个反问:“它们为什么不在鹞子头上拉屎?”

在这里,崔相公用直接反诘诡辩,而大师则用间接反诘诡辩,这一反诘,言简意赅,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争辩。又从侧面证明了这些鸟雀是有佛性的。可以说大师这一反诘诡辩辩得有力。此所谓“佳句易得,巧问难求。”

同类推荐
  •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挑战无极限

    挑战无极限

    影响百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感恩教育读本,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爱国演说家张雄老师倾情力作!“永不放弃挑战极限您就是下一个奇迹”
  •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本书集结了大量优秀、感人的故事篇章。故事多以小见大,大都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故事能够带给人们正能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在简单阅读的同时能够收获知识,在大家喜欢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送礼是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从而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送礼的学问,注意送礼的细节,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 半半哲学:活出人生的逍遥境

    半半哲学:活出人生的逍遥境

    俗话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理如此,人道亦是如此。承载着这样一种人生理念,倡导着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本书将带你走进“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的境界中去,让你不再为所谓的圆满而绞尽脑汁,让你不再为所谓的追求而早生华发,也让你不再为所谓的理想而徒增虚妄。要知道,人生也好,世事也罢,最终没有哪一个不是带着遗憾、带着阙如走向终点的。
热门推荐
  • 大魂王

    大魂王

    无穷宇宙,星河交汇。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世界,无穷大的世界!人类,已经不再是脆弱的生物!“魂灵!”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超能力统称!无数的外星生物!杀!杀!杀!一个普通的少年,不断变强的强者之路!设定:魂灵师,按照印记的颜色,能力递升、被分为“赤、橙、蓝、绿、青、蓝、紫”七个阶段。每个等级的魂灵师又分为1至9级修为。魂灵,按照能力、攻击力的不同,被分为:S级>A>B>C>D>E>F
  • 那些年为爱做过的傻事

    那些年为爱做过的傻事

    广告系的大二男生刘哲轩,在图书馆巧识比自己大一届的学姐若云,惊为天人,一见钟情,由此便开始一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小说给了读者一个温暖的结局。有无奈、挣扎、残酷、背叛,也有热血、温暖、希望,这就是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恋爱到走上社会两三年的真实历程。这是每段校园恋情的情感缩影和归宿,也是每个年轻人走向社会必经的历程。
  • 王爷别装了

    王爷别装了

    十年来隐姓埋名暗自部署,只为一朝大仇得报,坐拥天下,他多疑腹黑狡诈,且野心勃勃,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甘愿为此利用一切,包括她,但最终仍是为了红颜弃了天下,甘愿做起了逍遥王爷,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心灵的碰撞,爱情的火花,悄无声息的燃烧了起来。
  • 流传千年的养生食方

    流传千年的养生食方

    详细解读60余种常见食材的养生功效和140多道食疗方的制作方法涵盖日常保健、皮科、内科、外科、妇科、男科等70余种常见病全面清除疑难杂症,破解长期访医问药之困局食方。
  •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墓斋记

    墓斋记

    人生有三魂七魄,生而为灵,聚阳;死而为尸,纳阴。阴阳交错,镇尸汇棺,地府冥墓,聚得阳纳得阴,福禄后代;阴阳失两衡,祸遗千秋。死人,古尸尤为聚财,明器古董,是不二的横财,也是这个时代地下行者——掘金士的职业场所。几十年前的一位掘金士发掘出明代:三王星塚;却有着诡异:八眼碧狐,无面尸身,九鼎青棺,一切都是一个谜。只留下一本血染的《墓斋记》记载墓穴方位,被后人所得......一切又开始了新的历程【本书粉丝讨论群:306914650;欢迎各位读者的加入,讨论剧情人物】
  •  戎妆

    戎妆

    作为医仙的传人姐姐从医悬壶济世,兄长作为武神的传人历经沙场。自己从小被养在世外桃源之中,本想着就此了却一生,却意外遇见了满身是伤的齐朔。相处间渐渐被齐朔口中的战场吸引,留书与齐朔一起北上参军。后因高智清设计对齐朔怀恨在心,不惜重整容貌作为药王谷新谷主的身份成为梁王的谋士进入朝堂之争。
  • 我的美女魔法团

    我的美女魔法团

    这里有麒麟法魂,这里有妖凰法魂,这里有冰龙法魂,这里有骷髅法魂,这是一个拥有法魂方可成为强者的世界。少年唐风,随【巨型不灭画卷】穿越而来,成为灵魔大陆上唯一的奥法唐家后人。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纵横东西灵魔大陆,重振奥法唐家的辉煌!嵩山月新书《太古冰凰》,已经14万字,欢迎捧场!
  • 妃你不可:妖王宠妻无度

    妃你不可:妖王宠妻无度

    她,因为一颗琉璃石穿越到了妖界九殿下的婚房里,莫名其妙成了他的妻子,明知道他是个傻子却依旧沉醉在了他的温柔中,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从此,温柔只为他一人绽放;他,妖界的九殿下,为了逃避皇权、逃避暗杀,从小装傻,在大婚那天原本准备杀了新娘子逃跑的他,却意外的爱上了这个“新娘子”,从此,他的眼里只有她,在容不下任何人。他,在别人面前是个一无是处的傻子,但暗地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她,在别人面前只是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废材,但暗地里却是有着恐怖实力的杀手。当装傻的不再装傻,当扮猪吃老虎的不再扮猪吃老虎,锋芒展露,无人能敌,这天下,唯我独尊。
  • 祸水天下之六宫无妃

    祸水天下之六宫无妃

    她明明是卓一,杀手卓一。可是却没有人相信她是卓一,阿塔说她是红巫石带来的,是那红遍天下的祸水人物之女,是众望所归的红巫石的主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