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言气质①,言格律,言神韵②,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
【注释】
①气质:原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等素质,此处指诗词作品的风格、风骨。
②神韵:精神韵致,多用于评论诗文书画。
【译文】
对词作来说,说气质,说格律,说神韵,不如说境界。因为境界是本,气质、格律、神韵是末。如果有了境界,前三者就都跟着有了。
【评析】
在这一则,王国维讲了中国古典诗学中境界说的渊源,强调了境界说的本体地位。
王国维认为,境界为“本”,气质、格律、神韵为“末”。其中,境界立足文本内部的情景关系,气质侧重说诗人本身,格律是文体形式,神韵指向文本之外,而后三者都与文本有关,多属文学外部的关系。王国维此说是从文本角度来省察的,颇具学理。
中国古典诗学认为,气质主要属于诗人先天的禀赋。例如,曹丕的《典论·论文》认为“文以气为主”,又说“气之清浊有体”。由于文章之“气”来源于作者之“气”,因此古代文人都特别重视养气。刘勰的《文心雕龙》专列《养气》一篇,论述养气和固气的方式。创造者气质醇厚、气势充沛,才能写出上佳之作。格律属于平仄四声以及韵系方面的形式要求,主要是从增强作品的节奏、声韵之美的角度来考虑的。神韵是源自作品内部但意义指向在作品之外的一种审美感受。它们都与文本本身有着密切关系,但或者属于前提性的条件如气质,或者属于形式化的要求如格律,或者属于延伸性的审美如神韵。它们与境界之间的本末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成立。不过,王国维并非认为气质、格律、神韵不重要,而认为要将这三者统辖在“境界”之下。因为有气质、格律、神韵,不一定就能形成作品的境界,但有境界的作品必然是不能离开气质、格律和神韵的。
【参阅作品】
诉衷情①
(五代·蜀)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②?绝来音。香阁掩,眉敛③,月将沉。争忍不相寻④?怨孤衾⑤。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注释】
①诉衷情:唐朝的教坊曲名,又名《桃花水》,又名《怨孤衾》。
②永夜:长夜。
③眉敛:指皱眉愁苦之状。
④争忍:怎忍。
⑤孤衾:比喻独宿。
【鉴赏提示】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位独守空闺少妇的情态与景物,表现并反衬出她在漫漫长夜中的孤寂与怨恨,既有文人词的细腻华美,又带有民歌风味,是写闺情的别开生面之作。在词中,痴情女子对情郎的期待、爱恋与幽怨,心不可换,情痴故欲换之,换之而不可得,益增其怨忧。闺怨情写得如此形象、鲜明、生动,无以复加,实属值得品读之作。王国维认为,境界为“本”,气质、格律、神韵为“末”,我们欣赏此词时,可以看一看它的境界、气质、格律和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