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73200000033

第33章 处世之态不摆正,纵使高官亦枉然(1)

曾国藩说:处世之态纵多端,仁义爱敬不可缺,杰人多于此中出,说与官宦宜流传。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一个人能走多远,就要看他的眼界有多高。官场上也是一样,处世之态不摆正,纵使位高权重也枉然。当他能够放眼未来,不被眼前所迷惑,他才有赢得未来的可能;当他做事懂得刚柔相济,才会有张弛有度的收获;当他做事圆融通达,才能利人利己;当他心胸宽阔,自然就会藏得住天下……

放眼未来,赢得未来

放眼将来,能生先见之明,是以趋利避害之不二法门也。

为人处世中,眼界是很重要的。能够放眼未来,就会有先见之明,就能够趋吉避凶,就能够知晓哪些事可以为,哪些事不可以为,这样才能赢得未来。

在曾国藩的处世经中,人们很容易看出他处处以小心谨慎、谦忍退让、委曲求全作为准则,而往往不知道他的处事之道中也有另外的重要一条,那就是“敢”字,就是“勇毅”。这种“敢”、“勇毅”虽然体现并不算多,但却往往是用得适时、适机,对以后的成败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晚清的政治风气已大不如前。这与当朝皇帝的好尚及执政者之逢迎谄谀,都有密切的关系。当时流传颇广的《一剪梅》这样形容官场积习:

其一云: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其二云: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其三云: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其四曰: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曾国藩早早就涉足官场,对那些结党营私、苟且求生、贪图享乐的庸官俗僚了如指掌。曾国藩心里很清楚,眼光须放远一些,溜须拍马、得过且过、苟且偷安是没有什么作为的。在这一世风之下,曾国藩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众相柔靡之时,他却敢迎风独立,挺身而出,却是何等的胆量!

曾国藩在每做一个决策之前,都把他的行动和天下局势联系起来考虑,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惑。曾国藩所把握的天下局势的主要方面就是清王朝的命运以及宫廷内的政治斗争。

曾国藩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弊端、官场风习、山川形势、民生疾苦与武备弊坏。他之所以能看到大清的腐败和危机,是由他的家庭背景和他所交往的一群有志文士决定的。曾国藩来自农村,了解农民的疾苦,也多少感觉到他们的反抗情绪。而湖南地方的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早已察觉到某种斗争风暴,并在谋划准备。

曾国藩一直跟家乡的朋友有书信往来,讨论学术问题,也交流对时局的看法。他们深受儒家影响,家庭环境和政治理想也相近,唯独曾国藩官运亨通,但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渴望把民间的意见传递给曾国藩,上达天听,曾国藩也渴望从他们那里了解情况,筹思对策。往来最为频繁的是刘蓉、郭嵩焘、江忠源、欧阳兆熊、罗泽南等人。

正是在这些充满书生血诚的好朋友的鼓动下,当咸丰皇帝下令征言时,曾国藩连上十四封奏章,希望整顿吏治、革除时弊、培养人才、训练军队,为国家做万一之想。他知道自己是在冒险,又不能不做:“官至二品,不为不尊,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刘蓉鼓励他说:你说了却不见效,不能以此来推卸责任,你是国家大臣,“不爱钱,不怕死”可表明你的志向,却不能尽大臣报国的忠心。罗泽南则说:有所畏惧,就不敢说,这是大臣贪恋权位的私心。在他们的鼓动下,曾国藩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大胆呈上了批评信。最后一封奏章,更是直接批评咸丰帝的三大缺点,惹得龙颜大怒,差点获罪。

曾国藩不顾个人安危,惹恼皇帝,既是他个人的书生血诚,也是他身后那一群人的书生血诚,更是其有远见,放眼未来的胆识和睿智。

曾国藩的老家有一个姓朱的知县,与当地乡绅关系甚密,与曾国藩家中也有密切来往。后来当地的财政出现了赤字,与朱知县交好的一些乡绅担心他会因此而被调离或降职,从而损害自身利益,激奋之时就口出豪言,想倡议全县人民捐钱弥补亏空,从而留住这位忠正的父母官。

曾国藩的弟弟向他征求意见,询问该不该支持这种行为。曾国藩对此洞若观火,他认为发出这样的倡议之激辞,不过是官绅的小把戏。他们冠冕堂皇地提出来,似乎是为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然而,一旦真正付诸行动的时候,出钱财的事必定分摊到百姓头上。他们出不出钱、出多少钱谁知道呢?但他们却是名利俱收。

而且,在征收银两的时候,又必然会有恶官酷吏假公济私、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百姓的血汗钱。更可怕的后果是,如果此事一旦实施,那么以后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官府推用,岂不是把劳苦百姓推入深渊之中了?

所以,亏空弥补也无助于官吏去留,这显然表明事情不过是巧立名目谋取名利而已。因此,他让家人持旁观态度,静观事变。

此外,曾国藩虽受传统文化思想较深,但却不是不知变通的封建老古董,他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人贵自强,求人不如求己”,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无疑来说,是极为有远见的!

曾国藩在各洋务派的支持下,兴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洋务运动。不管曾的动机如何,他在洋务运动中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曾国藩率先筹设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虽然一开始是一个手工作坊,但他们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他还与学生李鸿章共同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办起了中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等等。

所以,放眼未来,这样才不会落伍,才能赢得世界。

刚柔相济,方能张弛有度

以柔克刚,刚亦济柔,此万物之常态,不可不效也。

有的人做事很有原则,但处处碰壁,有的人委曲求全,却也不见得事情圆满。做事做好的状态就是刚柔相济,这样就会张弛有度,有左右逢源之效。

曾国藩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的训导,因此,曾国藩早期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倔强”二字不可少,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贯穿其中,否则会一事无成。

曾国藩纵观历史上诸多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他们身上不乏刚毅挺拔之气,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刚”。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着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于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才能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而且,人若无刚则无以自立,若不能自立则无以自强。刚,是人类生命运动中最大的源泉,否则,生命则变得无动力、无价值、无意义。

所以,曾国藩早年在京城做官时,毫无畏惧地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就具备了挺然特立不畏强敌的精神,但是因此而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

后来,曾国藩熟读老庄之道,尤其是《道德经》。“以柔胜刚,胜之常道”就是老子的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可以冲击任何坚硬强大的东西,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它。以柔制刚,以柔克刚,运用于人格的自立自强上,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曾国藩逐渐明白,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柔的实质。因此,曾国藩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所以要刚柔相济。

古往今来,有多少功臣名将由于过“刚”而遭遇不幸。关龙逢、比干由于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而惨遭夏桀和商纣的杀戮;海瑞由于秉性耿直乏柔而一生坎坷不受重用;方孝孺更是由于不知变通而被灭九族。当然,历史上有很多智者,刚柔相济,化被动为主动,将局势就转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勾践灭吴很明显就是一则外柔内刚、以求自强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向吴国讲和,称臣为奴,并献上了越国的珍财异宝和美女西施。夫差每次外出勾践总是恭顺地请夫差踩其背而上车,并在车前为夫差牵马,甚至在夫差生病时口尝夫差粪便,以表忠心。即使有人唾骂,他也不在乎,总是一副低眉顺眼的面孔,深讨夫差之欢心。久而久之,夫差便放松了对勾践的戒惕,放勾践回到了越国。实际上,勾践深以会稽之战为耻,从未想过放弃报仇,然而时机并不成熟,所以他一面卧薪尝胆,苦心劳力,安抚群臣,教养百姓,发展生产;一面到夫差面前问安献宝迷惑夫差。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准备,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活捉了夫差,而称霸诸侯。他正是以匿刚显柔的手段,从而达到了灭吴称霸的目的。

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更善于用史,是一个从古代先哲那里吸取智慧的人。他是一个善于把所学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思考的人,并从中抽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条与经验: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

他总结出,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争,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退,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用。片面地依靠“刚”而忽略“柔”,或片面地依靠“柔”而忽略“刚”都将导致失败,这些对他以后为人处世、行军打仗,都有深远影响。

同治元年(1862年),苗沛霖占据淮北,横行无忌,僧格林沁与曾国藩受命共同剿捻。两人本应齐心合力,联合对敌,然而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遵循胜保的安抚政策,任其妄为。僧格林沁自以为了不起,瞧不起湘军,这次也想借苗沛霖来和湘军对抗。有了僧格林沁的支持,苗沛霖更是有恃无恐,肆无忌惮,他接连几次挑衅湘军唐训方和蒋凝学的部下,激起了湘军的众怒。因此曾国藩和其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动手找苗沛霖算账,势必会激化矛盾,不但给密谋造反的苗沛霖提供借口,而且也会使僧格林沁更加恨自己。曾国藩审时度势,认为现在必须隐忍,苗沛霖迟早是要剿灭的,但现在不行。

曾国藩在给部将唐训方的信中教导说:“我们现在并非没有能力打败苗兵。只不过现在局势变了,如今苗兵又领了上万的军饷,声称归顺我大清,很受朝廷赏识,不得再以叛兵对待。如果直接带军队去跟苗兵作战是不明智的。我们先安抚他,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又不至于使僧格林沁与我们结怨太深。他时时挑衅杀我湘军兵士,只不过是为了挑起我们内部的矛盾,使我们窝里斗,替僧格林沁出气。此时不能用刚,开战不是很好的办法。还不如我们现在撤退,坦然不与他对抗。此地由僧格林沁派兵防御,也许会相安无事。如果苗兵再杀我兵士,那就更有理由去剿灭他了。”

三天后,曾国藩在给沈葆桢的信中再次谈了自己的想法:“寿州退还苗练一节,此间人多不以为然。寄谕亦未允许。苗练屡禀,动称楚师勾结捻匪。僧邸屡犊,动称派员详查楚师与苗练不和,孰直孰曲。我军如果跟苗兵开仗,势必会与僧格林沁水火不容。

今日之天下,岂堪将帅更有水火之争?弟故不能不早退一步也。”

很明显,为了避免和朝廷倚重的僧格林沁发生矛盾,曾国藩宁可一退再退,以柔术应之。实际上,他故示柔弱,隐忍一时,同时也是打太极一般,把最难踢的球踢给了僧格林沁。果然不久苗沛霖公然反叛,把僧格林沁搞得下不来台,最后还是他把苗沛霖给剿灭了。

朱熹有一首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昨天晚上下雨了,江里面的水涨起来了。没有水的时候,这个船怎么推都推不动。水来了,船涨起来了,一个竹竿下去轻轻一推就动了。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在没水的时候推船呢?不妨等等,等水来了之后再推。等时间过去了,新的情况发生了,在合适的时候反击,就跟江中有水的时候来推船一样,四两拨千斤,多么的容易!

后人中,有很多人效仿曾国藩。蒋介石一生推崇、学习、效法曾国藩,认为曾国藩的著作是“任何政治家所必读的”。

蒋介石在任黄埔军校校长时,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练学生,还亲自编辑了《曾胡治兵语录白话解》,要求学员“人手一册”,作为治军治国之蓝本。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在江西庐山等地举办“中央训练团”,亲自从《曾文正公全集》中辑录出《曾国藩剿捻实录》,分发给广大官兵,尤其要求高级将领“格外用心研究”。蒋介石带兵最大的法宝就是给将士以“重赏”和“重赐”,这也完全师法于曾国藩“精神+银子”的刚柔相济的练兵、用兵手段。

官场上也是一样,官场上是非多,总有些人,有些事让你措手不及,难以应对。如何让其尽可能圆满,接近自己的掌握?就要刚柔相济,这样才能张弛有度,不会脱离你掌握之外。

同类推荐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扑倒男神之宠你上瘾

    扑倒男神之宠你上瘾

    叶暖君忽闻父母双亡的惊天噩耗,不可置信!可是,为什么是酒驾?要知道,她爸妈是去老店买酒给她庆生的啊!难不成他们在路上把酒喝了先自己庆祝一番?她怒!知道这事儿一定另有别情!并誓要让那些害死自己父母的人渣血债血偿!费劲功夫,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是个什么样的答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捉鬼记

    捉鬼记

    狗血派掌教开山力作,道尽那年代的酸甜苦辣。
  • 鱼晏姬

    鱼晏姬

    一个普通的女贼,在追兵重重包围下,无奈选择跳崖。然而,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她不但没有死,还变成了几千年前的一尾鱼,从此在那个陌生而神奇的世界,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且看她如何艳惊朝野,扭转乾坤!
  • 伏妖记

    伏妖记

    天道茫茫,谁与争高?妖邪魍魉,岂有臣服?乾坤异动,少年何去何从?与天斗、与地斗、风云变幻,前途几何?
  • 凤鸣天下之嫡女皇后

    凤鸣天下之嫡女皇后

    “既然老天爷给了我再活过的机会,我就一定会让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加倍偿还回来的!”一朝穿越竟成了上官家的四小姐,惩渣男斗小三她足智多谋,罚庶妹治继母他游刃有余。但是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她,却始终敌不过他的围追堵截“喂,上官家的四小姐你就从了我嘛,反正你已经是我的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妈咪,宝宝帮你找爹地

    妈咪,宝宝帮你找爹地

    宝宝版本“妈咪,我爹地是谁啊?”“我怎么知道。”“不知道?那怎么会有我呢?”“宝贝,是这样的,妈咪当时第一次到酒店解愁,进错了房间,结果就有了你。”“你是说你进错了房间,然后把我爹地给XXOO了?妈,你怎么这么好色啊?幸好我不像你。”冷思宁听着宝宝的话,差点崩溃,这家伙是怎么知道XXOO的,还有,她什么时候好色啦。“小浩,你不想活了,敢这么说你妈咪,再说妈咪是好色又怎么样啦,若不是因为妈咪的一夜风流,哪来的你?信不信我罚你三天不吃饭。”小宝贝,顿时扑到妈咪的怀中,一阵撒娇。“妈咪,你怎么舍得你的宝贝挨饿呢,还有,如果我不做饭的话,你就吃泡面去吧,哼。”小宝贝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冷思宁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顿时态度360度大转变。“宝贝,别啊,我知道你最疼妈咪啦,恩,宝贝乖,让妈妈亲一口啊。”在宝贝的强烈抗议中某人的嘴唇已经压了下去。————少爷版本冷思宁一觉醒来,浑身酸痛,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男人的脸,第一反应,好帅啊,第二反应,真的好帅啊,第三反应,还是帅,不对,他是谁,怎么会这里,而且他的眼睛在盯着哪里啊,怎么回事,她怎么什么都没穿啊。“啊,你是谁啊?怎么会出现在我的房间?”“我想你搞错了吧,这是我的房间,这问题应该是我问你才对。”“这是你的床,你的房间?那你昨晚对我做了什么?”“应该是你对我做了什么吧,难倒你不记得了?”沈枫廉不知耻的说道。“天哪,我对你?难倒我昨天晚上XXOO了你,可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啊,啊,我的头好痛啊。”————女主独白天啊,我怎么会那么倒霉啊,白天被甩,晚上买醉,花了将近半个月的工资开了间房,还会走错,还把一个无辜的人给XXOO了,不过上天却给了我最好的一颗种子,虽然说这种子是偷来的。PS:针对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两个孩子订婚的情节,向读者道歉,按照他和她之间的关系,如果结婚的话,那就乱.轮了,这个漏洞确实大了点,感谢细心的读者提出来这个问题,那个情节以后会修改的。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

    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平平常常的故事,清清浅浅的文字,散发出透着人性真善美的花香,不经意间翻阅,甚至会在刹那间激活你沉睡的心灵,影响你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 重生之拐带萌徒

    重生之拐带萌徒

    她前世为妖女,今世为魔女。前世她被人诬陷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之名,她岂会罢休?!前世的姐姐,爱人,今世都是仇人!今世的魔女之名,是被她家老师惯出来的。她说要星星,老师就不会给她摘月亮;她说要谁死,谁就不能活。既然老师对她那么好,那她就要把老师拐过来帮她报仇才行。可是,真的是她把老师拐了的吗?怎么总是觉得不对……
  • 穿过时空冷公主VS圣韵四少

    穿过时空冷公主VS圣韵四少

    逃婚公主无故穿越,来到了现代,以若以言的身份重生,并成了黑道上史无前例的世界第一强悍女杀手“璃”,来到了圣韵贵族学院,杠上了迷死人不偿命的四大极品美男。他冷酷、他温柔、他邪魅、他纯洁……古代公主纠结在他们之间,谁才是她的王子?最后,她是留在现代还是回去?
  • 捡到个绝艳警花:戾妃天下

    捡到个绝艳警花:戾妃天下

    她,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柴破玉!她曾是警界的神勇之花,如今却是黑道最狠戾的大毒枭!一场诱敌之术,她杀尽百人执枪的同仁,只因换取他的信任、、、她在他身边十年,做了他十年的情人。十年间,她成了他最不可或缺的左右手,但目的却是彻底的铲除他,以及他庞大的贩毒集团!她,的名字亦是柴破玉!定北侯府的千金大小姐,骄纵、蛮横、无脑子的典型白痴!一次花朝节上的邂逅,她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优雅俊美的寒王、、、自此,对其痴狂,迷恋,还大放厥词,此生非此人不嫁。本是永不相交的两人,却因一旨皇命,她如常所愿,而他被迫娶了这个厌恶的女子!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地域,却在相同的时间里她死,她生。当她的灵魂覆在她的身上、、、一切又将发生什么改变?当她摄人心魄的灵魂闯进这个纷乱的朝堂时,谁被利用?谁被设计?谁又被扰乱了心扉?他、他、他、、、他们的命运又将发生什么样的转变?他爱,势要杀死她;他爱,是纯粹的给予;他爱,是无悔的帮助;他爱,是帝国江山的颠覆!“这就是你们利用我的代价!”银白的刀子一寸寸没入心扉,被血滴滴染红,而她却说的云淡风轻,美眸一片冷笑和阴狠!、、、、、、“对不起玉儿,下一次我一定会保护好你,不会在让你陷入今天这样的危难中!”昔日冷漠如冰的眼神不再,他狭长的凤目中盈满浓浓的自责和深情。“你、我之间没有这种情分!”她说的决绝,清眸冷淡如水,里面再也没有了当初对他的痴狂和迷恋,和那张微微泛红的桃花面,有的只是冰冷和陌生。溪亭新文,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收藏】+【留言】+【票票】=【溪的最大动力!】[溪的旧文]:http://read.xxsy.net/info/198346.html《凤为后》http://read.xxsy.net/info/233199.html《冷凤劫》http://read.xxsy.net/info/151468.html《今生只爱你》[友情链接]:http://read.xxsy.net/info/273777.html《凌霄》http://read.xxsy.net/info/306192.html《兽仙》http://read.xxsy.net/info/313166.html《老师你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