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5300000009

第9章 短发与剃头挑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蓄发的传统,后来辛亥革命革了“辫子”的命,首先解放了男人的头,并且十分彻底;再后来妇女也起来革命,许多进步女青年剪掉了长发,留齐耳的短发,刘胡兰、江姐还有后来看到所有的“三八红旗手”们的画像上,都是同一种发型,于是标志着女性的头,也得到了解放。《于无声处》里面的国民党女特务、十里洋场涂脂抹粉穿裘皮大衣开衩旗袍的贵妇姨太太们的发型虽然也剪了,但是一般都披肩长且烫成波浪卷儿,这种发型是非进步女性的一种标志——仅仅因为这种发型你就可以轻易判断这是个留恋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女人,现在叫“小资女人”,绝对不是进步的革命者。

以前翻看家里的老照片,记得泛黄的照片里有一张三公分宽八公分长的黑白照片是父亲年轻时候在“受之照相馆”照的,穿一身中山装,弯起的手臂上搭一件长风衣——估计是照相馆里的固定道具,上衣口袋里插一支钢笔套,脚上的皮鞋也绝不是自己的皮鞋,估计也是照相馆备着给照相的人穿用的。父亲的发型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发型:两鬓都推得很高,后脑勺想必应该也推剪得很高,只是照片上看不出来,总之是一头短发,三七开(那时候也有二八开的,甚至四六开的,很少中分的,中分的发型因为日本翻译官以及叛徒浦志高等人的原因变得让人看着生厌甚至产生不信),父亲在照这张照片以前可能还抹了一些发胶,看上去很有型,一副革命青年干部的派头,周围的人叫父亲“部长”应该和这张照片有关。还有一张照片是母亲的照片,十七岁时候在“群众照相馆”照的,那是1961年,照片上的母亲看上去好像刚刚剪过头发,齐耳短发、略有刘海,单是右耳上方的头发用牛皮筋儿扎着,脸庞显得干净有活力,美丽至极。母亲的发型也是那个时代青年女工最有代表性的发型,母亲作为真正官僚资本家的小姐能剪这样的短发可见当时的革命改造确实有惊人的成功之处。电视连续剧《渴望》里面的刘慧芳,开始留两条垂肩的辫子,后面也剪了头发,剧中刘慧芳的发型还不能完全体现那个年代的发型特点,只能说是“形似”,这个也许是因为影视剧作品的需要,此处不多言。

“短发时代”已经来临。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旦追求短发,整个社会就要面临把长长的头发剪短的问题,于是一个南方小城有了很多很多的国营理发店。国营理发店每天剪下来的人类的头发堆积如山。在巩固“短发时代”的革命成果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这也是理发师成为国营工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铁饭碗”和社会地位比那些早一个时代和头发打交道的人要稳固一万倍。其实旧社会有一种专门给有产阶级的太太小姐们侍弄头发的人,好像叫做“梳头姨娘”。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里面的女主人公阿信以前离开家乡去东京学徒的时候就从事过这种行业。我们这里之所以叫做“姨娘”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从事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是中年妇女,拎一个小圆篮子,篮子里面放着各种木梳和槟子,上门去帮有钱人家的女人梳头。这些“梳头姨娘”自己也把头发梳得溜溜光,头发拢到脑后,收到一个簪子里,去以前一定要换上干净衣裳,这是“行规”,邋遢的妇女做不了这一行的,不是梳头的本事问题,而是穿着不整洁便跨不进有钱人家的宅门槛。自从革了头的命以后,“梳头姨娘”也就丢了生计,估计都改了行。我们家里有一个隔了好多层关系的亲戚,据说从前就是“梳头姨娘”,后来改行专门“修面”去了,修面这个行业现在也看不到了,我觉得是一个有趣的手艺活儿——这姨娘拿一根线,两头打一个结,绷在两手间,两手的间距一尺多长,让两条平行的线在女人脸上滚成麻花花,顺势能把女人脸上或者额间的毛扯下来——我的印象中只见过给女性修面,已经脱了胎气的女孩子好像也要被抱在母亲怀里,请“修面”的姨娘来修一次;已经发育的小姑娘,脸上尤其是额间还有很多碎发,需要修一次;还有就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皮老了皱纹上脸了,也请“修面”的姨娘来修,“修面”的姨娘能把老女人整张脸修得白里透红……这里插的闲话好像多了些,重新回到说理发的事。反正新时代的理发店里面也看不到有年龄类似“梳头姨娘”的女性。可见她们和当时社会的“奶娘”、“洗衣婆”一样,社会地位极低。

在理发店里工作的人被称作理发师。我们那里有很多理发店,清一色都是玻璃门,四扇,中间两扇对开,玻璃上用红色油漆写了几个字:左边是“国营”,右边是“理发店”——国营理发店里的理发师都统一穿白大褂,和现在医院或者牙防所的工作人员极其相似,但是要少戴一顶帽子,都露出干干净净的短发。东方红大道的国营理发店最有名,叫做“景雅理发店”,和当时的“人民电影院”、“受之照相馆”、“花木兰布店”、“十女商店”齐名,都是响当当的国营单位。里面有将近二十几个理发师,每个人都各自守着一张转椅一面镜子,他们平均每天为多少个人理发不祥,反正都拿“铁饭碗”。那时理发店的收费比较贵,成人一般1角2分钱/人次,儿童一般8分钱/人次,女性收费更贵,要1角5分钱/人次,大概因为头发多的缘故。相对于国营理发店,我们那个时候更喜欢“剃头挑子”。小的时候,清一色的短平头,两鬓和后脑勺都推剪得很高,头顶上的头发半寸长,额前的头发稍长一些,没有什么发型可言,一律叫做“学生头”。

之所以叫“剃头挑子”,是因为我们那里更多的时候习惯把“理发”叫做“剃头”,有时候也叫做“剪头”,不是剪脑袋而是指剪头发,但是叫剃头比较科学,帮人家剃头的叫做“剃头师傅”。我们更喜欢“剃头师傅”,就是因为嫌理发店收费太贵。所有的“剃头师傅”都有一副挑子就叫做“剃头挑子”,剃头师傅分作两类:一类是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上门寻客的;还有一类是挑着“剃头挑子”找一处人来人往的市井一角或者弄口巷尾绝不碍事的地方放着等客的。剃头挑子收费一般都是3分钱,除非你要刮脸,收你5分钱,也是热水洗头,抹香肥皂。剃头挑子收费这么低是因为和理发店比起来成本低得多,一副挑子,如果能家传,便用不上花销;倘若要置办新的,请巧手的木匠师傅帮忙,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们那个时候看到的剃头挑子,基本上都是家传下来,晚清或者民国的家伙什儿——挑子的一半其实是一把椅子,三只脚,靠背能放平,椅子肚子上有扇小门,里面能放东西,比如煤饼或者木炭什么的;挑子的另外一头实际上是一个洗脸盆架子,也是三只脚,最下面能放一个小炉子,烧上炭火,暖暖的。还有一个铜脸盆,架子上面一般镶一块方镜子,也有的从简,在架子上吊一块从商店里买来的那种带钢丝座儿的圆镜子。剃头挑子也有考究和简单的区别——考究一点的雕花,类似于从前大户人家的太师椅上雕的花,比如寿星、蝙蝠、仙桃;简单一点的也都涂了朱砂的红油漆,毛巾可以挂在绳子上、肥皂盒子隔在镜子下面、架子上至少有几格小抽屉,放着工具,一副担子,剃头所需的一切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也分两种,一种叫“满街走”,城东城西没有方向满街走的剃头挑子一般手艺并不怎么高,比如说出师不久的后生仔,还有只会剪几种头型的剃头师傅,他们之所以满街走,因为手艺不是很好,也没有固定客人,形成不了“宾主”,比其他剃头师傅要多走很多辛苦路来讨营生;另一种路线比较固定,这类剃头师傅手艺比较好人缘也好,固定的这条线上来往就能接到生意,有固定“宾主”,我们所熟识的剃头师傅老弯就是这样其中一个,当年他不到四十,背有点驼,都叫他“老弯”师傅,他手艺极好,人也相当和善,他从来就是早晨开门出门途径石鼓里、财神弄、油盐巷、登科弄、后街、烟圆口、骏泗井、石鼓里,正好一大圈。一圈下来一般能剃十来二十几个头收五六元。把剃头挑子停放在市井一角或者弄口巷尾的一般都比较知名,比如说南门头以前的老京剧院后来的赣剧团门边儿上停放的那个剃头挑子,剃头师傅姓王,不知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叫“剃头王”,当时常年给有名的角儿陈金旺先生还有邹秋泰先生剃头刮脸,他们上台前一个钟头坐在剃头挑子上,吩咐热水洗头、打香肥皂,剃了头刮了脸,付一个角子,再上台唱:哪个救得李世民,你做君来我做臣;哪个救得唐天子,万里江山对半分……东门头程家巷的越剧院门口、财神下弄的采茶剧院门口,都有专门的剃头挑子,几乎成了戏班里的专业剃头师傅——严格意义上,他们都不能叫“剃头挑子”,而应该改一个字叫“剃头摊子”或者“剃头铺子”。

我们家六口人,除了父亲结婚以前经常光顾“剃头挑子”外,结婚以后都是母亲给他剃头。我们兄弟四个相隔都是两岁,四个男孩子,同样的发型,我觉得很滑稽,一个月要剃一次头。我们家没有剃头挑子,剃头的时候,坐在方凳子上,低着头,让母亲用“推子”贴着头皮推剪,记得当时的我每次都是含着眼泪——因为我一直不喜欢那种用手摸着后脑像摸着一层沙的那种发型。犟得过母亲犟不过父亲手中的皮带头,乖乖地坐在方凳子上接受“修理”。一直到中学毕业,母亲主动提出来让我们去“发廊”理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发现几乎就是一夜之间温州发廊一条街上十几家,国营理发店虽然以“景雅理发店”为代表还在,但是门可罗雀,异常冷清。那些温州发廊里面可以做各种发行,记得有一种叫“奔头”,很流行,满街青少年的发型那个时候都看上去有点“奔”。他们嘴里哼着广东话的歌,从温州发廊里出来,个个看上去像谭咏麟或者张学友……

美容美发产业的兴盛,首先冲击的就是国营理发店,“景雅”已经没有了,现在那个位置有一家叫“3Y沙龙”美容美发休闲馆;其次冲击的就是“剃头挑子”,我们所熟悉的老弯师傅一直没有见到过,南门头的“剃头王”听说已经身故了,并没有接班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碰上了一次文化大革命,也碰上了一次超越“辫子革命”的头发大革命,幸甚!

“剃头挑子”消失了吗?其实没有。现在还能够看到剃头挑子——春寒料峭的时节,正好归乡省亲,在中渡口的一条老巷子口看到,看到剃头师傅正好给一位老年人在刮脸……我偷偷拍了一张照片,回到父母家中,导进电脑给家里人看,结果一片唏嘘。话题也就转到头发,转到讲述母亲给我们剃头的往事,拿出曾经的照片来看,发现那个时候我们的脑袋,其实都很“标致”,大哥那张十七岁的照片、二哥那张标有“1974年”的头像照,都是母亲剃的头……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语文杂记(大家小书)

    语文杂记(大家小书)

    本书收集了詹伯慧先生二十篇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小短文,文章深入浅出,内容涉及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与方言、语言与交际、文字(简繁字和方言字、字书)等。
  •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这是新周刊总主笔肖锋近年来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魔幻时代。老辈人与新世代,大城市青年与城青年,时时处处彰显着这个时代的分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较之从前截然不同。如何评判这些变化,如何在这个变化的大时代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万象,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从业多年的资深媒体观察者,一个有深刻忧患意识的60后对中国社会的思考,给了解当今中国社会提供一种视角。每个人都操心自己的小日子,大时代的变革才会到来。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热门推荐
  • 都市之巅峰杀手

    都市之巅峰杀手

    一个恐怖的地方出来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男人,在都市过着逍遥无比的保镖,却没想到,一场越狱风波让他重新成为一头凶猛残暴的野兽……
  •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只要拥有了社会关系网,你就永远畅行无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脉就是钱脉!阅读本书吧,它将使你掌握构建人脉的技巧、避开人际交往的误区,它将帮助你迅速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脉系统,从而使你能够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事业!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辟魔珠

    辟魔珠

    <传说:得到辟魔珠,便可以主宰世界,可以制定万物的法则,甚至可以重写历史>
  • 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教养方式影响性格,一个封闭型性格的幼儿,怎样使性格内向的幼儿转为自信,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是可爱的孩子,让性格内向的孩子活泼起来, 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 亵渎君王

    亵渎君王

    魔界,是神的视觉所不能察觉到的世界。是撒旦等人所统治的地方。一个只有平凡过去,但不断渴望变得强壮的现代人,不经意间转生到了这个世界。不断变强的过程中,走上了亵渎神灵的路途。
  • 一号保镖

    一号保镖

    来自凤凰山的展志歌,身怀超凡神功绝技,却在不断修炼绝品奇门幻术,却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特种保镖!给任性大小姐治病,戏弄绝色警花,帮助美女班主任按摩......一号保镖,一号为你服务!!
  • 香猪枫叶简单爱

    香猪枫叶简单爱

    传说,西区青龙帮主面慈心狠、冷漠无情。可某女在暗处看着那个妻奴一样的家伙,无语问苍天。谁在说这家伙冷酷无情,本阁主第一个拍死他。传说,西区青龙帮主神秘莫测,可某女看着那个睡的像死猪一样的家伙,心中暗骂:谣言果然不可信。某场景:“哇!好可爱!”某女花痴的看着某只可爱的雄性动物。某人凉凉的看着某女,问:“你有了我,还想要其他公的。”“你是人!”“我也可以不是人。”“……”对,他也可以是狼。女主很痞很猥琐,很萌很无赖。对美男充满热情,对美食充满激情。她的人生目标:吃好喝好,做一个幸福的吃货!有毛票票抱,有帅哥哥泡!
  • 江湖烟雨外传魔探月景轩

    江湖烟雨外传魔探月景轩

    江湖烟雨一系列,首本,强大的明朝密探,深陷一个无限的阴谋之中,到底是冷血到底,还是动情于心爱的女子全在,江湖烟雨!各种扑朔迷离的剧情
  • 双生姐妹之彼岸花开

    双生姐妹之彼岸花开

    从小就形影不离的悄悄和细语两姐妹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只因为一次旅游而让她们饱受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些原本只是历史书上无关紧要的人,却在她们的人生中刻下了那么多那么深刻的记忆。只因一千年前的一时意气让整个仙界都惊为天人的蔓罗仙子因为一个大魔王而自愿投入地狱,却被众魔遣回,但她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仙不忍,遂同意让她,投生凡间,需历经99世情劫方能与同样转世的魔界之王成就美好姻缘。蔓罗自是愿意,不料被嫉恨自己的九天仙女打散仙根,后被爱慕者风神相助幻化为一对姐妹投下人界。而因此双双触犯天规的风神与九天仙子也被贬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