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镜头:画面的语言,影片的句子
镜头是电影的句子,画面的语言,它给观众能进行无声的特定的交流,告诉观众一些甚至语言也无法表达的东西。镜头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
电影作为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句子、语型变化和文法。如果把影片比作文章,镜头就是影片的句子,它是电影最基本的单位。一个镜头指摄影机不停地连续一次拍摄的电影片断。它所摄取的人物或景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给人以切断的感觉。
镜头有长有短,有的长达数分钟,有的转瞬即逝。法国影片《胡作非为》的结尾处有一个著名的长镜头:孩子们在拘留所里踢足球,突然,安托万(影片主人公)从球场中冲出来,从篱笆下面的一个洞钻出去,跑掉了。警笛响了,一个看守追踪安托万。安托万不停地跑着,跑着……他跑过农舍、越过田野、经过灌木丛边的空房子,他完全孤独地独自在跑……这个长镜头,很有效地阐释了影片的主题;在这个社会中,到处都没有爱,孩子不堪忍受这种环境的折磨,可是又找不到任何出路。在电影中,一组短镜头的交替出现可以表现紧张、热烈的气氛。有时,一次拍摄的片断,由于内容表达的需要,常常会被剪成几段,分别与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这样,它们虽然是一次拍的,但已不是一个镜头,而是几个镜头了。
镜头的表意和造型功能,与镜头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从景别来分,有画面开阔、景深悠远的远景镜头;有长于把人物主体放在一定范围中,以环境衬托人物的全景境头;有主要表现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把他们从环境中划出来以强调人物形体动作的中景镜头;有以专拍人的上半身,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心人物的表情上的近景镜头;有集中表现细节部分的特写镜头等。
镜头按运动形式分,有推、拉、摇三种。摄影机缓缓向前移动拍摄的称推镜头;与之相反,摄影机向后移动拍摄的称为拉镜头;而摄影机不动,拍摄上下、左右运动方向的镜头称为摇镜头。
此外,还有跟、移、变焦镜头和主观镜头、客观镜头等。
2.画面:让心灵绽放
“给眼睛吃冰淇淋,让心灵坐沙发椅”,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电影给人的视觉快感和心理享受。电影确实具备这些特殊的魅力。为何电影画面有如此魅力?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靠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比如文学是依靠语言文学作为媒介,作用于读者的头脑,才能显现形象。这种形象因读者鉴赏力的不同而不尽一致。电影不需要经过观众的思维,就能把形象直接送到观众面前,再加上它的运动性、连续性比绘画的静止形象更具有真实感,所以对观众的心理影响就流畅得多。
电影画面给人的视觉快感,不仅具有直接性的特点,而且,它同样能够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让观众窥测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奥秘。苏联著名导演罗姆1936年拍的一部影片《沙漠苦战记》中,有一组典型的画面。影片描写一队士兵共13人,被盗匪包围在沙漠里。一个士兵奉命骑马突围出去求援。银幕上交替出现坚守阵地的士兵殊死战斗和那位只身突围出去的士兵在沙漠里的情景。12个士兵的生命完全系在这位求援士兵的身上,因此,如何表现这个人物突围出去的情景就成了影片画面处理的关键。影片并没有拍摄奔驰和挣扎的求救士兵,而只是一系列残留在漫漫沙漠中的足迹。先出现的是奔马留下的蹄印,它在一片渺无边际的大沙漠中孤独地向天边延伸。镜头跟着马蹄印慢慢地前进,画面上的马蹄印开始变得杂乱起来。观众看不到骑马的人,但根据马蹄印的变化能够推测这位士兵的处境。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个东西匍伏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最初看不清是人还是马,观众产生了强烈的焦虑。随后,沙漠里的马蹄印变成了人的脚印,告诉观众马已经累死了。人的脚印逐渐出现摇摇晃晃的轨迹,接着,脚印变成了一条歪歪曲曲向前延伸的沟。使观念知道,突围士兵已经支撑不住,只得爬着前进。沙沟里出现一枝来福枪,接着又有一把军刀躺在沟边……画面始终没有出现士兵策马奔驰和苦苦挣扎前进的镜头,但观众在心里完全可以感受到他英勇无比、坚韧不拔的行动,想象出残酷的战争环境。
3.音响:烘托气氛,扩大视野
影视的音响,是指影视作品中除语言、音乐之外的自然界和人为的所有声音的效果。影视片中所用音响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自然界中所有的声音。
音响在影视作品中能增强生活气息,烘托气氛,扩大视野,赋予画面以具体的深度和广度。音响的作用不只是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状态,重复画面上已出现的事物,还往往具有积极的艺术表现功能,参与影视作品的艺术创造。
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录取的真实音响,无论是品种,还是生动逼真程度,都是舞台音响所不能比拟的。影视音响可以表现一切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音响,因此极有艺术表现力,让人如闻其事,如临其境,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法国影片《愤怒的人》中巡警追击匪徒一场戏里,驾车声、倒车、换档、撞倒油桶、加大油门、猛烈急驶等各种音响,简直把观众带到现场。现在多声道的立体声的影片,更能让人体验出环境的空间感,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欣赏愉悦。
音响在影视作品中具有积极的声音造型能力,是表现情节、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像影片《乡音》的音响设计,尤为出色。油榨房的撞击声前后一共:出现三次:第一次作为一种自然音响,仅仅显示出山村生产方式的落后;第二次作为一种氛围音响,揭示出古老的村镇依然被古老的观念和生产方式束缚着;第三次作为一种情绪音响,揭示出在陶春病重住院手术后的悲剧心绪。在这部影片中,当油榨房的老式机械被拆除,人们点燃欢庆的鞭炮时,那种喜悦之情难以言状;当木生用独轮车推着陶春前往龙泉寨时,随着小车“吱吱呀呀”的车轴摩擦声,同时又出现了现代化的火车汽笛声,并掩盖了小车声。两种音响如此重叠在一起,配合着木生推着陶春的画面形象,产生了一种情绪高潮,也出现了一种主题暗示,给观众以丰富的联想。可以说,如果没有导演和音响师对音响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总体把握,影片是不可能获得具有如此深刻含意的音响效果来的。
音响不仅可以对生活声音进行还原,而且可以夸大生活声音,赋予音响以象征意味,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富有创意的音响设计和运用,往往能产生含蓄隽永、情思深长的艺术效果。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捶脚的声音,就具有这种独特的艺术作用。当年轻美貌、桀骜不驯的四太太颂莲假装怀孕的事情青败露后,老爷封闭了她院里的灯笼,以示四太太将永远失宠。从此以后,颂莲便日复一日地听着老爷在其他三房太太那儿捶脚的声音,她的内心被孤独和失败所折磨。在这里,被夸张后的音响——那如雷贯耳的捶脚声,不再只是这个封建大家庭中古老仪式的自然音响,实际上已经成为封建统治和男性权威的象征。在中外许多优秀影视片中,那些精心设计并赋予新的含义的音响,总是给观众带来无限遐想和思想冲击,其艺术震撼力也总是令人久久难忘。
4.音乐:传唱优美的旋律
影视艺术中的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影视音乐如果从形态上分,可以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音源音乐。
有声源音乐也称画内音乐、客观音乐。有声源音乐来自画面内的声源,如画面中人在唱歌或者在演奏小提琴等。这种音乐具有逼真的现场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音乐也可以更自然地融入画面之中。如电影《红高梁》中那首“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歌曲,就是采用了有声源音乐的形式,姜文那粗犷、豪放、不加修饰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张力。
无声源音乐也称画外音乐、主观音乐。无声源音乐来自画面叙述场景之外,是一种外加的音乐。这种音乐主要用来烘托气氛,补充或丰富画面的造型效果,以增强影视艺术的综合视听魅力。如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好汉歌”,都属于无声源音乐。
当然,在影视艺术中,有声源音乐与无声源音乐根据需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当代不少中外优秀影视作品里,这种相互转换的音乐形式常被导演和作曲家采用。如影片《秦颂》中,高渐离与劳工们在修建阿房宫时,先是由影片中人物同声歌唱,悲壮愤怒,现场感极强。但后来唱着唱着,逐渐转化为无声源的后期录制的男声合唱,慷慨激昂,撼天动地,极有艺术效果。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不少影视作品采用“主题歌”、“片头曲”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思想。从剧情发展到关键时刻,在规定的:隋景下,用音乐来点题。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2)抒发情感
音乐是一种最细腻、最直接、最丰富地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抒情也是影视音乐的突出功能。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当人的感情世界发生剧变时,需要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情冲击时,影视音乐便会出来渲染一下,增添一种推波助澜的力量。
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中那首《过去的好时光》,将剧中有情人的生离死别表现得柔肠寸断,久久不能忘怀。影片《红日》中那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唱出了解放区军民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优美的旋律一直传唱至今。
(3)展示地域、民族特色
影视音乐还可以起到展示地方色彩、民族特色的作用。影片《黄土地》中,由民族乐器演奏的具有西方特点的信天游音乐,使人感受到浓郁的陕北黄土高原生活气息。影片《阿依古丽》,具有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特色的配乐,伴随着画面上翩翩起舞的新疆姑娘,传递出浓浓的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氛围。
(4)连接画面,创造节奏
影视画面的连接,常常运用声音艺术,其中包括音乐。如影片《青春之歌》中林红临刑前一场,林红拿起梳子整理头发、与难友告别、走出狱门、林道静与小俞始则惊呆,继则哭喊、林红被宪兵押解……所有人物的动作、画面的运动,都在歌声《五月的鲜花》中一气呵成。音乐把剧情自然得体地连在了一起。影视艺术的节奏,不仅是视觉节奏,而且也是听觉节奏。在多数情况下,影视的听觉节奏要服从于视觉节奏,但有时也会倒过来,视觉节奏配合听觉节奏。如美国影片《霹雳舞》的音乐热情奔放,节奏感鲜明,动作感突出,很好地创造了影片的整体节奏,使影片平添了‘一种动态之美和情绪向上的感染力。
5.布景:让你“触景生情”
影视美工的置景方式由影视拍摄的方法决定。影视的实景拍摄和布景拍摄给美工置景带来了四种不同的置景类型。
外景:就是在影视故事发生的地点或类似的地点,进行实景拍摄的景。
内景:就是在摄影棚里搭布景进行拍摄的景。
内景外搭:就是在外景地再搭些布景拍摄的景。影片《青春》在黄山拍外景时,就曾在山上搭过一间小屋,从山景“摇”到小屋,一起拍摄的。影片《马可·波罗》中,忽必烈的行宫和寝宫的内景是在承德避暑山庄搭的布景,山庄的自然景色与行宫的豪华场面相互映衬,布景与实景有机结合,再现了当年的特定环境。
外景内拍:就是在制片厂区内建有一堵巨大的白粉墙,上面画着影片所需要的青山绿水等外景的景,这种景摆脱了摄影棚的空间限制,还可以利用自然光拍摄,使场景更具有真实感。
布景的运用有很多方面的作用。一部影视作品需要用布景来“叙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和剧情气氛,也需要用布景来感染观众,激起观众的观赏情绪。如影片《雷雨》一开始有这样一堂布景:客厅豪华宽大,门窗紧闭善,室内的陈设有西式的壁炉、中式的红木家具、柚木的护墙板、雕花的佛龛……,观众看后,马上会感到这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带有封建色彩的资产者的家庭。观众又看到一位神情忧郁的少妇在客厅里幽灵似地徜徉,就会猜想:她是何许人也?为何如此神色?戏还没有展开,这堂布景已把观众带到影片规定的剧情中去了。
布景不但能使观众人戏,而且也能使演员人戏,为演员的表演创造一种“触景生情”的条件。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拍影片《红胡子》时,女主角久不入戏。正在为难之时,布景搭好了,导演带她到现场,并让其他演员帮她配戏,结果演技一下子达到了导演的要求。这就是布景的映衬和启发作用。
6.色彩:情绪的渲染,情节的推动
色彩加入电影,与有声片诞生一样,对影视艺术发展意义重大。在早期的无声片里,法国人就曾给胶片手工涂色。1920年美国的格里菲斯在影片《赖婚》中将感人的段落染色。1926年苏联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里把起义军舰上那幅旗帜染红;20世纪20年代我国影片《火烧红莲寺》里将红姑的服装抹上红色,都曾引起过巨大的轰动。
色彩具有表情性。影视的色彩,无疑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获得不同含义的情绪效果。
白色——纯洁、透明、寒冷;
红色——热烈、温暖、兴奋、愤怒、刺激、危险;
蓝色——平静、有力、空虚、阴冷、抑郁;
黄色——明朗、欢乐、懦弱;
绿色——纯净、生长、安全;
紫色——高贵、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