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12000000087

第87章 平脈方一

平脈大法第一

論曰: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者哉!是以古之哲醫,寤寐俯仰,不與常人同域,造次必於醫,顛沛必於醫,故能感於鬼神,通於天地,可以濟眾,可以依憑。若與常人混其波瀾,則庶事隳壞,使夫物類將何仰焉?由是言之,學者必當屏棄俗情,凝心於此,則和鵲之功因玆可得而致也。

經曰:診脈之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均,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脈經》云:過此非也。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此參互,訣生死之分也。

又曰:平脈者,皆於平旦,勿食勿語,消息體氣,設有所作,亦如食頃,師亦如之。既定,先診寸口,初重指切骨,定畢便漸舉指,令指不厚不薄,與皮毛相得,如三菽之重。於輕重之間,隨人強弱肥瘦,以意消息進退,舉按之宜,稱其浮沉諸類,應於四時五行,與人五臟相應。不爾者,以其輕重相薄,尋狀論寒暑得失。

凡人禀形,氣有中適,有躁靜,各不同,氣脈潮動,亦各隨其性韵,一呼而脈再至,一吸而脈再至,呼吸定息之間復一至,合為五至,此為平和中適者也。春秋日夜正等,無餘分時也,其餘日則其呼而脈至多,吸而脈至少,或吸而脈至多,呼而脈至少,此則不同,如冬夏日夜長短之異也。凡氣脈呼吸法晝夜,變通效四時,然於呼吸定息應五至之限,無有虧僻。猶晷刻與四時有長短,而歲功日數無遺也。若人有贏有壯,其呼吸雖相壓遏,而晝夜息度隨其漏刻,是謂呼吸象晝夜,變通效四時。

夫診脈,當以意先自消息,壓取病人呼吸以自同,而後察其脈數,計於定息之限,五至者為平人。若有盈縮,尋狀論病源之所宜也。

問曰:何謂三部脈?答曰:寸關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異,有尺寸分三關之法,從肘腕中橫文至掌魚際後文,卻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為尺;從魚際後文卻還度取十分之,則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則寸口也。此處其骨自高,故云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卻行六分為關分,從關分又入六分為尺分。

又曰: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如天地人為三界。寸主射上焦,頭及皮毛,竟手上部;關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頭腹足為三元也。

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訣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其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晬時也。故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太陰者,寸口也,即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脈,法三百六十日也。

診五臟脈輕重法第二

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金,秋三月,庚辛之氣。

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火,夏三月,丙丁之氣。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土,王四季,季夏六月,戊己之氣。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木,春三月,甲乙之氣。

按之至骨,舉之來疾者,腎部。水,冬三月,壬癸之氣。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象火浮散。浮而短澀者,肺也。法金吝澀。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如卉生苗吐穎。按之軟,舉指來實者,腎也。濡弱如水,舉重勝船。

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脈也。《千金翼》云:遲緩而長者;脾也。

指下形狀第三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於指下。

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重按之乃得。

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丸,一曰灑灑如欲脫。

洪脈,極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盡也。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張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緊弓為弦也。

緊脈,數如切繩狀。一曰如轉索之無常。

遲脈,呼吸三至,去來極遲。一曰舉之不足,按之盡牢;一曰按之盡牢,舉之無有。

數脈,去來促急。一曰意六七至,一曰數者進之名。

緩脈,去來亦遲,小鴃於遲。一曰浮大而軟,陰與陽同著。

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一曰按之乃得,舉之即無。

動脈,見於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動搖。

伏脈,極重,指著骨乃得。一曰關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動;一曰按之不足,舉之無有。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一曰指下無,兩傍有。

軟脈,極軟而浮細。一曰按之無有,舉之有餘;一曰細小如軟。《千金翼》軟作濡。

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

實脈,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福然。一曰沉浮皆得。

促脈,來去數,時一止。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結者生。

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代者死。

散脈,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裹。

革脈,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千金翼》以革為牢。

弦與緊相類。軟與弱相類。浮與芤相類。又日浮與洪相類。微與澀相類。沉與伏相類。緩與遲相類。又曰軟與遲相類。革與實相類。《翼》作牢與實相類。滑與數相類。

五臟豚所屬第四

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關上。

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亦名氣口。

脾部,在右手關上。

腎部,在右手關後尺中。

脈法讚云:

肝心出左,脾肺出右,

腎與命門,俱出尺部。

魂魄穀神,皆見寸口。

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順男,右大順女。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神門決斷,兩在關後。

人無二脈,病死不愈,

諸經損減,各隨其部。

三陰三陽,一雲按察陰陽。誰先誰後。

陰病治官,官藏內也。陽病治府。府外也。

奇邪所舍,如何捕取?

審而知之,針入病愈。

脈有三部,陰陽相乘,

榮衛氣血,而行人躬。

呼吸出入,上下於中,

因息遊布,津液流通。

隨時動作,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觀脈,大小不同。

一時之間,變無經常。

尺寸參差,或短或長,

上下乖錯,或存或亡。

病輒改易,進退低昂,

心迷意惑,動失紀綱,

願為縷陳,令得分明。

師曰:

子之所問,道之根源,

脈有三部,尺寸及關。

榮衛流行,不失衡銓,

腎沉心洪,肺浮肝弦,

此自常經,不失銖分。

出入昇降,漏刻周旋。

水下二刻,脈一周身,

旋復寸口,虛實見焉。

變化相乘,陰陽相干,

風則浮虛,寒則緊弦,

沉潜水畜,支飲急弦,

動弦為痛,數洪熱煩,

設有不應,知變所緣。

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太過可怪,不及亦然;

邪不空見,終必有奸。

審察表裹,三焦別分,

知邪所舍,消息診看,

料度腑臟,獨見若神。

分別病形狀第五

脈數則在腑,遲在臟。

脈長在而弦,病在肝。《脈經》作出於肝。

脈小血少,病在心。扁鵲云:脈大而洪出於心。

脈下堅上虛,病在脾胃。

脈滑一作澀而微浮,病在肺。

脈大而堅,病在腎。扁鵲雲小而緊。

脈滑者多血少氣。

脈澀者少血多氣。

脈大者血氣俱多。又云:脈來大而堅者,血氣俱實。

脈小者血氣俱少。又云: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

沉細滑疾者熱。

遲緊為寒。《脈經》云:洪數滑疾為熱,澀遲沉細為寒。

脈盛滑緊者,病在外,熱;

脈小實而緊者,病在內,冷。

脈小弱而澀,謂之久病;

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

脈浮滑,其人外熱,風走刺,有飲,難治。

脈沉而緊,上焦有熱,下寒,得冷即便下。

脈沉而細,下焦有寒,小便數,時苦絞痛,下利重。

脈浮緊且滑直者,外熱內冷,不得大小便。

脈洪大緊急,病速進在外,苦頭發熱,癰腫。

脈細小緊急,病速進在中,寒為瘕痕積聚,腹中刺痛。

脈沉重而直前絕者,病血在腸間。

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

脈直前而中散絕者,病消渴。一云病浸淫瘡。

脈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絕者,病在肌肉遁尸。

脈左轉而沉重者,氣微,陽在胸中。

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癥。

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

脈累累如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在小腸膜中,伏留不去。

脈直前左右彈者,病在血脈中,胚血也。

脈後而左右彈者,病在筋骨中也。

脈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

脈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

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所苦。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太素》作滑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革,至如涌泉,病進而危。弊弊綽綽,其去如弦絕者死。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沉而弦急者病在內,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脈實者病在內,脈虛者病在外。在上為表,在下為裹,浮為在表,沉為在裹。滑為實為下,又為陽氣衰。數為虛為熱,浮為風為虛,動為痛為驚,沉為水為實,又為鬼疰。弱為虛為悸。遲則為寒,澀則少血,緩則為虛,洪則為氣,一作熱。緊則為寒,弦數為瘧。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微則為虛,代散則死。弦為痛痹,一作浮為風症。偏弦為飲,雙弦則脅下拘急而痛,其人澀澀惡寒。脈大,寒熱在中。伏者霍亂。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凡亡汗,肺中寒,飲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虛冷,此等其脈并緊。

浮而大者,風。

浮大者,中風,頭重鼻塞。

浮而緩,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

滑而浮散者,樣緩風。

滑為鬼疰。

澀而緊,痺病。

浮洪大長者,風眩癲疾。

大堅疾者,癲病。

弦而鈎,脅下如刀刺,狀如蜚尸,至困不死。

緊而急者,遁尸。

洪大者,傷寒熱病。

浮洪大者,傷寒,秋吉,春成病。

浮而滑者,宿食。

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

短疾而滑,酒病。

浮而細滑,傷飲。

遲而澀,中寒,有癥結。

駃而緊,積聚,有擊痛。

弦急,疝瘕,小腹痛,又為癖病。一作痹病。

遲而滑者脹。

盛而緊曰脹。

弦小者,寒澼。

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緊而滑者,吐逆。

小弱而澀,胃反。

遲而緩者,有寒。

微而緊者,有寒。

沉而遲,腹臟有冷病。

微弱者,有寒少氣。

實緊,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利者難治。一作時時嘔,稽難治。

滑數,心下結熱盛。

滑疾,胃中有熱。

緩而滑曰熱中。

沉而急,病傷暑,暴發虛熱。

浮而絕者,氣。

辟大而滑,中有短氣。

浮短者,其人肺傷,諸氣微少,不過一年死,法當嗽也。

沉而數,中水,冬不治自愈。

短而數,心痛心煩。

弦而緊,脅痛,臟傷,有瘀血。一作有寒血。

沉而滑,為下重,亦為有膂痛。

脈來細而滑,按之能虛,因急持直者,僵仆,從高墮下,病在內。

微浮,秋吉,冬成病。

微數,雖甚不成病,不可勞。

浮滑疾緊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陽邪來,見浮洪。

陰邪來,見沉細。

水穀來,見堅實。

脈來乍大乍小,乍長乍短者,為祟。

脈來洪大裊裊者,祟。

脈來沉沉澤澤,四肢不仁而重,土祟。

脈與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

弦小緊者,可下之。

緊而數,寒熱俱發,必下乃愈。

弦遲者,宜溫藥。

緊數者,可發其汗。

三關主對法第六

諸浮諸弦,諸沉諸緊,諸澀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頭部;若在關上,胃以下病腹部;若在尺中,腎以下病腰腳部。

平寸口脈主對法

寸口脈滑而遲,不沉不浮,不長不短,為無病,左右同法。

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中手長者,曰足經痛,中手促上擊者,日肩背痛。

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

寸口豚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脈沉而弱者,曰寒熱及疝瘕,小腹痛。熱一作氣,又作中。

寸口脈沉而弱,髮必墮落。

寸口脈沉而緊,苦心下有寒,時時痛,有積邪。

寸口脈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氣,面目腫,有微熱,為風水。

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即為血實,滑即為氣實,血氣相搏,入臟即死,入腑即愈。

寸口脈沉,胸中短氣。

寸口脈沉而喘者寒熱。

寸口脈浮而滑,頭中痛。

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滯氣宿食。

寸口脈弦而緊,弦即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即惡寒,水流走腸間。

寸口脈緊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氣。

脈緊上寸口者,中風,風頭痛亦如之。《翼》云亦為傷寒頭痛。

脈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頭痛。

寸口脈弦大,婦人半生漏下;男子亡血失精。

寸口脈微而弱,微即惡寒,弱則發熱,當發不發,骨節疼煩;當煩不煩,與極汗出。

寸口脈微而弱,氣血俱虛,男子吐血,婦人下血,嘔汁出。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即為悸。

寸口脈緩而遲,緩即為虛,遲即為寒,虛寒相搏,則欲溫食,食冷即咽痛。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即為氣,寒氣相搏,則絞而痛。

寸口脈遲而澀,遲即為寒,澀為少血。

脈來過寸入魚際者,遺尿;脈出魚際,逆氣喘息。

寸口脈但實者,心勞。

寸口脈潎潎如羹上肥,陽氣微;連連如蜘蛛絲,陰氣衰。

兩手前部陽絕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熱。

寸口脈偏絕,則臂偏不遂,其人兩手俱絕者,不可治。

寸口脈來暫大暫小者,陰絡也,苦陰風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

寸口脈來暫小暫大者,陽絡也,苦皮膚病,汗出惡寒,下部不仁。

寸口脈浮,中風發熱頭痛,宜服桂枝湯、葛根湯,針風池、風府,向火炙身,摩治風膏,覆令汗出。

寸口脈緊,苦頭痛,是傷寒,宜服麻黃湯發汗,針眉衝、顳顬,摩傷寒膏。

寸口脈微,苦寒為衄,宜服五味子湯、麻黃茱萸膏,令汗出。

寸口脈數,即為吐,以有熱在胃管,熏胸中,宜服藥吐之,及針胃管,服除熱湯。若傷寒七八日至十日,熱在中,煩滿渴者,宜服知母湯。

寸口脈洪大,胸脅滿,宜服生薑湯、白薇丸,亦可紫菀湯下之,針上管、期門、章門。

寸口脈緩,皮膚不仁,風寒在肌肉,宜服防風湯,以藥薄熨之佳,灸諸治風穴。

寸口脈滑,陽實,胸中壅滿,吐逆,宜服前胡湯,針太陽、巨闕瀉之。

寸口脈弦,心下幅幅,微頭痛,心下有水氣。宜服甘遂丸,針期門瀉之。

寸口脈弱,陽氣虛弱,自汗出,宜服茯苓湯、內補散,將適飲食消息,勿極勞,針胃管補之。

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宜服乾地黃湯,自養,調和飲食,針胃管一作三里補之。

寸口脈芤,吐血,微扎者衄血,空虛,去血故也,宜服竹皮湯、黃土湯,灸膾中。

寸口脈伏,胸中逆氣,噎塞,是諸氣上衝胸中,宜服前胡湯、大三建丸,針巨闕瀉之。

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中有水氣,宜服澤漆湯,針巨闕瀉之。

寸口脈軟弱,自汗出,是虛損病,宜服乾地黃湯、薯蕷丸、內補散、牡蠣散并粉,針太衝補之。

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調和飲食以暖之。

寸口脈實,即生熱,在脾肺,嘔逆氣塞;虛則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熱即宜服竹葉湯、葛根湯;寒即茱萸丸、生薑湯。

寸口脈細,發熱嘔吐,宜服黃苓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灸中府。

平關脈主對法

關上脈浮而大,風在胃中,張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嘔。

關上脈微浮,積熱在胃中,嘔吐蛔蟲,心健忘。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均,必吐逆,是為病方欲來,不出一二日,復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

關上脈弦而長《翼》作大,有痛如刀刺之狀,在臍左右上下。《脈經》云有積在臍左右上下。

關上脈澀而堅,大而實,按之不減有力,為中焦實,有伏結在脾肺氣塞,實熱在胃中。

關上脈襜襜大而尺寸細者,其人必心腹冷積,癥瘕結聚,欲熱飲食。

關上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贏劣,不欲飲食,如瘧狀。

關上脈浮,腹滿不欲食,浮為虛滿,宜服平胃丸、茯苓湯、生薑前胡湯,針胃管,先瀉後補之。

關上脈緊,心下苦滿痛,脈緊為實,宜服茱萸當歸湯,又加大黃二兩佳。《脈經》云:又大黃湯兩治之佳。針巨闕、下管瀉之。

關上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生薑湯、附子丸,針巨闕補之。

關上脈數,胃中有客熱,宜服知母湯一作丸、除熱湯,針巨闕、上管瀉之。

關上脈緩,不欲食,此脾胃氣不足,宜服平胃丸、補脾湯,又針章門補之。

關上脈滑,胃中有熱,滑為熱實氣滿,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宜服朴消麻黃湯、平胃丸,一作宜服紫菀湯、人參大平胃丸。針胃管瀉之。

關上脈弦,胃中有冷,心下厥逆,脈弦胃氣虛,宜服茱英湯,溫調飲食,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弱,胃氣虛,胃中有客熱,脈弱為虛熱作病。且說云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即寒起。正宜服竹葉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細,虛,腹滿。宜服生薑湯、茱萸蜀椒湯、白微丸,針灸三管。

關上脈澀,血氣逆冷,脈澀為血虛,宜服乾地黃湯、四補散,針足太衝上補之。

關上脈花,大便去血,宜服生地黃并生竹皮湯,灸膈輸。若重下去血,針關元,甚者服龍骨丸。關元一作巨闕。

關上脈伏,有水氣溏泄,宜服水銀丸,針關元,利小便,止溏泄,便止。

關上脈洪,胃中熱,必煩滿,宜服平胃丸,針胃管,先瀉後補之。

關上脈沉,心下有冷氣,苦滿吞酸,宜服白薇丸、茯苓丸、附子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軟,苦虛冷,脾氣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湯、女萎丸,針關元補之。

關上脈遲,胃中寒,宜服桂枝丸、茱萸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實,胃中痛,宜服梔子湯、茱萸烏頭丸,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牢,脾胃氣塞,盛熱,即腹滿嚮嚮,宜服紫菀丸、瀉脾丸,針灸胃管瀉之。

平尺脈主對法

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

尺脈弱,下焦冷,無陽氣,上熱衝頭面。

尺脈弱寸強,胃絡脈傷。

尺脈偏滑疾,面赤如醉,外熱則病。

尺脈細微,溏泄下冷利。《素問》云: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尺脈虛小者,足經寒,痿痹腳疼。

尺脈澀,下血,不利,多汗。《素問》云:尺澀脈滑,謂之多汗。

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

尺脈細而急者,筋攣痹不能行。

尺脈大者,熱在胖中,小便赤痛。

尺脈粗,常熱者,謂之熱中,腰胯疼,小便赤熱。

尺脈按之不絕,婦人血閉,與關相應和。滑者,男子氣血實,婦人即為妊娠。

尺脈來而斷絕者,男子小腹有滯氣,婦人月水不利。

尺脈俱軟弱,內慍熱,手足逆冷,汗出。

尺脈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尺脈俱沉,關上若有,苦寒心下痛,陰中冷,腳痹。

尺脈俱微,少心力,不欲言,血氣不足,其人腳弱短氣。

尺脈俱數,手足頭面有熱;俱遲,有寒,手足頭面有冷風。

尺脈浮,下熱風,小便難,宜服瞿麥湯、滑石散,針橫骨、關元瀉之。

尺脈緊,臍下痛,宜服當歸湯,灸天樞、針關元補之。

尺脈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氣,宜服小建中湯,針氣海。

尺脈數,惡寒,臍下熱痛,小便赤黃,宜服雞子湯、白魚散,針橫骨瀉之。

尺脈緩,腳弱下腫一無此四字,小便難,有餘瀝,宜服滑石湯、瞿麥散,針橫骨瀉之。

尺脈滑,血氣實,經脈不利,宜服朴消煎、大黃湯下去經血,針關元瀉之。

尺脈弦,小腹疼,小腹及腳中拘急,宜服建中湯、當歸湯,針氣海瀉之。

尺脈弱,氣少發熱骨煩,宜服前胡湯、乾地黃茯苓湯,針關元補之。

尺脈澀,足經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湯,針足太衝補之。

尺脈扎,下焦虛,小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黃湯,灸丹田、關元。

尺脈伏,小腹痛,癥疝,水穀不化,宜服大平胃丸、桔梗丸,針關元補之。

尺脈沉,腰背痛,宜服腎氣丸,針京門補之。

尺脈軟,腳不收,風痹一無此五字,小便難,宜服瞿麥湯、白魚散,針關元瀉之。

尺脈牢,腹滿,陰中急,宜服葶藶子茱萸丸,針丹田、關元、中極。

尺脈遲,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針氣海、關元瀉之。

尺脈實,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當歸揚加大黃一兩,利大便,針關元補之。

同类推荐
  • 吴地记

    吴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苗七求职

    送苗七求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受十善戒经

    佛说受十善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黑氏梵志经

    佛说黑氏梵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流年不悔

    流年不悔

    鼓钟山上,她是千朎冥王;山下,她在他眼里就是年轮。清流远离世俗,几近隐居。当禁锢是生命的代价,牵绊是不愿重提的往事,是再续前缘,还是就此分别......他在黑暗中指尖疯狂地滑过一根又一根竹竿,直至被磨破流血,却依旧捕不到她的身影."是我的错......"她喃喃道,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竹林....."蕙芷冥王的魂魄现,天下必将大乱。”“我愿意给你她的魂魄,容她堕入轮回,就算我六界之间形神魂魄俱灭,我也愿换来你她永世安宁。”
  • 逆仙

    逆仙

    男主候易是后羿的转世,现在是新蜀能源集团的总裁,还曾经做过侦查兵,这时蜀山现世,男主作为蜀山的门生,代表政府跟师门交涉,为了破毁黑洞,拯救地球,一众仙人与世人合作,然后男主前往仙宫找到了拯救地球的办法,借助政府的力量,传播仙炼诀,让普通人也能快速修炼成仙,集结灵气,然后男主几经辛苦,找到所有神器之魂,并让破天弓融合了所有神器之魂,注入收集的灵气,破开黑洞,但自己也消失了,从盘古那里的得知了一切,最后男主为打破轮回,救出了女涡,可惜轮回还是继续了,男主又重新开始了。
  • 国王来拜访

    国王来拜访

    如果继承一座别墅是天上掉馅饼的幸运,那么无意中翻开一本书却召唤到一位异界国王,被强制要求饲养的遭遇是喜剧还是悲剧?尤其这还是一位即使赤裸裸却依旧高贵冷傲,并且挑剔成性、装腔作势、喜爱奢华的国王!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少女洛诗继承了一座房子,却无意中召唤了来自异界的国王。
  • 都怪女主太彪悍

    都怪女主太彪悍

    一朝穿越,还来不及为自己死掉伤悲以及为自己有了空间开心,文梓便有了文梓这个名字“喂,就算我是你捡的你又何必给我起一个一看就知道不是亲生的名字!?”还不会说话的文梓心里默默流泪好在文梓有一个师兄,乃本朝骠骑大将军的三子,名叫苍寅“看来又有一个不是亲生的可怜娃儿陪我了”文梓暗搓搓地想万万没想到,这都不是事儿!最可怕的是他们有了一个叫文湘的师妹。苍寅一直觉得,自己最后和师弟在一起,一定都是因为师妹给自己的阴影太深了。
  • 撒旦圈养小娇妻

    撒旦圈养小娇妻

    她以为一味的隐忍才是婚姻的真谛,但她错了。看着他身边公然出现的一个又一个女人,她心如死灰。骄傲如他,坚持着一贯的绝情冷酷作风,却把她推向悬崖边,可是老天还会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吗?一场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阴谋!在爱情、亲情、友情的夹缝里喘息,数番生与死的宿命纠缠!
  • 易龙志传

    易龙志传

    一场意外让主人公易皓同学掉落到一个奇怪山洞里,获得了传说中的八霸龙之一的契约神兽而后接触到不同于现实的诸多怪异之事,并逐渐揭秘出很多谜题。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绝世盗妃

    绝世盗妃

    盗墓贼穆于何,在一次盗墓中被同伴害死,阴差阳错地附魂到刚刚下葬的妃子明月身上。在深宫大院里处处遇险,步步为营。要么生,要么死……
  • RE隐沫

    RE隐沫

    RE学院发生的有趣故事,Alisa和知音是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天真少女即将和来自各个世界来到RE学院同学发生摩擦
  • EXO之专属化妆师

    EXO之专属化妆师

    看到EXO十二个人美丽的容颜,你是否会有一点动容呢?慕颜,一个中国女孩初到韩国,成为了EXO十二个人的专属化妆师,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最后又会有什么感人的结局呢?进入小说和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