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42700000016

第16章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奠基(2)

(三)研究生院的兴起直到1800年前后,美国学院几乎完全是本科机构。

有少许学士不时留下来,生活在校园中,被称为“常驻毕业生”。硕士学位无须经过什么特殊的高深学习,只要取得学士学位的人继续交纳三年学费即可获得。南北战争前,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西西比大学都曾尝试过研究生教育计划,但均未能实现。南北战争后,研究生教育逐渐开展起来。耶鲁自1861年授予了美国第一批哲学博士学位后,又于1872年创办了研究生院。1872年,哈佛也成立了文科和科学研究生院,并于次年开始授予博士学位。然而,直到1876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开办前,美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人数少、水平低,发展缓慢。教育史学者将原因归于当时的美国尚不具备超出学院年限之上的高深学习的条件。

1876年,在美国独立一百周年之际,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正式开学,曾在柏林大学学习的吉尔曼校长宣布研究生教育和高一级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新大学以科学研究和创造性的学术成就作为自己的目标和特征。在早期53名教学人员中,绝大多数有过留德的经历,13人获得过德国博士学位。为了刺激教授们的进取心,霍布金斯招收了最优秀的学生。从创建到19世纪80年代末,霍布金斯大学培养的博士总数超过了哈佛和耶鲁两校之和。约翰·霍布金斯的名字逐渐有了一种享誉世界的意义,它象征着美国高深的学术和教学的发展,因而被人们誉为“设在美国的柏林大学”。

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是典型的研究型大学,它代表了南北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向高深的学术进军的趋向,史家称之为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大学,其影响十分深远。

在霍布金斯大学的刺激和鼓励下,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这类老的文理学院,开始转变成为真正的大学,以霍布金斯大学为榜样的新大学纷纷成立。到10世纪末,大多数美国主要大学都在本科之上设立了研究生院。

(四)莫雷尔法案和赠地学院的发展1850年,布朗大学校长韦兰曾说:美国有120所学院、47所法学院、42所神学院,却无一所培养农学家、制造商及机械工或商人的学院。即使到了1862年,美国专供功利学科研究的“高级”学校也只有6所。

南北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一方面朝着高深的学术方向发展,一方面朝着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迈进,最终两者殊途而同归,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石。

莫雷尔(Justin Mort.11)是来自佛蒙特州的国会众议员,他于1859年提出赠地学院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国会议员的人数,每人拨给2万英亩土地,由州设置传授工农业科目的学院,然而由于南部各州的反对,该提案被布坎南总统否决。1861年,随着南方退出联邦,莫雷尔旧案重提,并将每人2万英亩增到3万英亩。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正式批准莫雷尔法案。

莫雷尔法案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整个19世纪所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法案通过后,赠地学院迅速发展,形成“土地赠予运动”。由于各州情况不同,设校方式各异。其中有28个州单独设置了农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密歇根、马里兰等州则把土地拨给原已设置的农业学校;伊利诺斯州则成立了工业大学,不久改为州立大学;另有15个州是在州立大学内添设农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领取补助后发展成为著名的农业学府,马萨诸塞州于1865年将部分拨地补助一所私立学院,后来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马省理工学院。

赠地学院培养工农业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课程包括农业、工艺、军训等,也包括古典学科,但古典学科已失去昔日的支配地位,实用学科受到推崇,钻研理论而鄙视生产的大学传统被改变,妇女也获得了入学的权利。1890年,联邦政府通过第二个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第一年补助各学院1.5000元,以后逐年增加1000元,直到每年补助25000元为止。当时南方的黑人仍备受歧视,新法案规定南部17州须革除歧视黑人的积习,否则要另为黑人设置水平相同的农工学院,不然联邦将停止资助。

农工学院是美国人的独创,它体现了高等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的精神。农工学院通过培养大批实用的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成为美国高等学校与教学和科研并列的重要职能。1955年,美国已有赠地学院69所,招收了20%的美国大学生,授予39.9%的博士学位。赠地学院已不仅仅着重农、工等科,而是发展成为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在美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教育史家卡布来(E.P.Cubberley)说:“联邦政府给予教育的多种补助中,似乎没有别的补助像拨地兴建农工学院,和以后拨款举办这类教育,获得更丰硕的成果了。”

三、对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评价南北战争之后短短的35年中,美国高等教育一方面大举向德国学习,朝着发展学术的方向前进,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国情,朝着为工农业生产发展服务的方向前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高等教育体制。美国学者鲁迪(S.willis Rudy)说:“在这些年中,新世界土壤的土生的力量与来自西欧的影响相结合,产生了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它包括许多源于英国学院和德国大学的要素,经融合和改造,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机构。”1850年美国有116所学院,1860年有182所,而1900年已超过400所。一般人口1850~1900年从约2400万上升到’7500万,而同时的学院入学人数增长了20倍,从11900升至238000人。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当时欧洲及世界各国所望尘莫及的。

南北战争前,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尚无一席之地,甚至常常被欧洲人嘲笑为只抵得上欧洲的古典中学水平。然而到20世纪初时,美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获得美国人民的极大欢迎,他们为此感到莫大的自豪和满意。正如鲁迪所说:“它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训练,实现了工业化时代所要求的较早专门化;通过提供高级技术和科学教育,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效率;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与1865年的情况相比,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不仅国内,国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赞扬也越来越多。法国院士穆瓦桑(Hen Missan)到美国旅行后,于1897年在法国科学院发表演说,建议法国以美国大的学习中心,以芝加哥大学为榜样。他对美国成功地将智力文化和爱国精神融为一体表示了最大的尊敬,并期盼同样的发展会使法国高等教育获得新生。法国著名学者孔派雷(abrel COmpayre)1893年曾访问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对美国的成就给予了几乎狂热的赞扬。他说:法国欲求新生,必须远涉重洋取法美国大学。美国充满生命力、能量、慷慨、创新和进步,有一个处于不断变革中的大学制度。许多年后,巴黎大学教授、生物学家科勒里(Matrice Caullery)作为交换教授在哈佛大学工作一年。他在1922年出版的《美国大学和科学生活》一书中,对美国大学赞不绝口,对美国大学广泛的领域和课程表示了由衷的高兴之情,称它代表了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教育理想,这种理想是法国革命梦寐以求而未能实现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世界被重新改造,但法国高等教育机构仍是“贫乏的和旧式的”,是路易一菲力普时代的模式。在美国,民间自由的积极性和地方自治创造了学术奇迹,但法国大学仍是紧紧地从属于专制的中央权力,并遭其束缚。德国学者也对美国大学给予了称颂。1896年,齐默尔曼(Atharmsius Zilximermann)在弗赖堡出版一本有关美国大学生活的著作,认为没有任何地方比美国更重视高等教育了。富人和穷人都有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05年,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HLNo Mtmslebelx)在一本写给德国公众的书中宣称:民众的积极性和“不同机构之间的自由竞争,保证了美国大学不停的进步”。1909年,布雷斯劳大学派往哈佛大学的交换教授库埃内曼(nlgcn Kucl-lncmann)说:“美国大学着眼于培养新型的受过科学训练的人,以适应美国生活中各种新的需求。”英国人也开始对美国高等教育另眼相看。史学家弗里曼(E.A.Freenlan)19世纪80年代初曾访问美国,发现由于存在太多小型的和平凡的学校,造成了一种朝着某种智力平庸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各个知识的分支部门都有引以自豪的具有健全知识的人”。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史学家布赖斯(Jamcs Bryce)曾较深入地探究了大学在美国生活中的意义。他发现,这些机构在抵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美国人将二战以来的数十年看作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美国高等教育已名列世界前茅。然而,回顾历史,不应忘记的是:今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南北战争到本世纪初这一时期的奠基之功。

同类推荐
  • 中外化学故事

    中外化学故事

    在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无数精彩的故事。其中有的歌颂了化学家的智慧和英雄事迹,有的讲述了化学元素的巨大潜能,也有的赞扬了化学发明与发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吴伟丽编著的《中外化学故事》撷取了多个化学故事,给读者介绍了,大量的化学常识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故事内容新颖,文字生动有趣,有助于青少年朋友解开许多化学谜团,开阔视野,打开智慧之门。《中外化学故事》是一本学习化学知识的经典读物。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北大高效学习法

    北大高效学习法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初中生而成为一个大数学家的真实写照。懒惰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只能一辈子与平庸相依为伴。许许多多考上名牌大学的才子,都与“勤”字分不开的,对那些懒惰的人来说,“勤”一个字好辛苦。人有知识水平的不等,能力高低不同,但上天给每一个成功者的机会是同等的。这就靠你自己去把握,通过不断努力去争取,这一点我感触很深。
  • 构建美的课堂

    构建美的课堂

    《构建美的课堂》,正是上述思考与实践的成果。该书从“学科本质美”、“教学过程美”、“课堂氛围美”三个部分,通过列举教学案例,提供教学策略,引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发现、感悟、欣赏其中的“美”,从而实现提高儿童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这本书将“美育”与学科、教学、课堂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涵盖了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给儿童提供了浸润式的“美育”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氛围下,定二小的孩子们一定会成长为“言行皆雅、气韵俱佳”的少年儿童。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按类别分成“少年派:你是我遇见的另一个自己”“时光绘:乱世年华”“伽蓝雨:村庄与墙”“流光舞:心之所向在远方”“摩羯记:蝉鸣少年与恋桃镇”五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作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热门推荐
  • 尸怨传说

    尸怨传说

    结束了惊心动魄的死亡宣告,本以为一切就此结束的众人再次陷入到另一个恐怖漩涡,蒙头大睡的男生,凄惨苍白的骨架,以及骨架上那一张张写着菜名的标签,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 情难料,情难了

    情难料,情难了

    关不住的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谁的寂寞覆谁的华裳,谁的华裳覆谁的肩膀,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谁寂寞了繁华,埋葬了天涯,回忆是一座桥,通往寂寞的牢,多少相思泪,多少红尘醉,多少繁华被风凌乱碎,许你一生地老天荒,许我一世地久天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淞隐漫录

    淞隐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呵护你的梦想(下)

    呵护你的梦想(下)

    生活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项目。谁能比这个说的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过去的生活态度和所选择的结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结果。
  • 极品颠覆之叶河图

    极品颠覆之叶河图

    洛出书,河出图,谓之洛水河图。《易经》又云:“龙出洛水,背负河图。”叶河图,人如其名,一个谜一样的男人。只身杀下昆仑山,仗剑孤倚血浸衫;笑看紫禁风波动,西去教廷冷眼观;举手破灭转轮回,犹自闲庭亦凛然;江山美人在我心,独步华夏烟雨间。
  • 十二笑

    十二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爱只是一场豪赌

    若爱只是一场豪赌

    十九岁,她在许下山盟海誓后悄然失踪;他满世界寻找未果却只得两个噩耗——学业被迫中止,父亲意外去世。再见面,他是新晋商业奇才,她是落魄千金;他恨她入骨,掐着她的脖子,冷漠如冰,“不该记得的,我自然忘了。”却有设下天罗地网将她匡入陷阱。步步紧逼,步步为赢,他捏着他的下巴,“赵薇妍,你以为你还能逃得开?”“逃?许宁川,你太小看我赵薇妍了。”她笑,在他的目光中被撞飞出去,倒在鲜血里,望着他嗜血的双眸,“许宁川,我赌你爱我。”爱上一个人就是一场豪赌,许宁川,我这一生,只赌这一次。
  • 灵珠传奇

    灵珠传奇

    碧宇万万没有想到,家传的灵珠会给碧家带来灭顶之灾,死里逃生的他承蒙好心人收留,学得一身绝世武功,奈何人外有人,武功再高也不敌老丈人……鬼门关游走之间,来到世外桃源,是休整?是崛起?还是最后挣扎?……且看碧宇如何改天命,斩恩仇,谱写灵珠传奇……
  • 修真概念

    修真概念

    那个大陆是这样,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美女,没有YY,只有修真。和尚不念经,道士不打坐,武学宗师不收徒。一部通天书的出现,让人们知道成仙还有捷径,从此刀光剑影不是传说,飞檐走壁也如家常便饭。正派道义,只是纸上传说。君子之言,犹如猪狗放屁。修真还怎么修,世人陷入了一个新的迷茫时期,先人有奇书,《飘渺之旅》《诛仙》《修真世界》《星辰变》这类修真奇书,还有修炼的开拓者《斗破苍穹》《神墓》这类之士。这可是这些已经难以满足,世人的修炼之心,修真陷入了新的迷茫时期……
  • 凤凰栖老碧梧枝

    凤凰栖老碧梧枝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几十万年他的神迹消失无踪。天地初定,四海皆分。上古神祗,羽化平患。神兽灵骑,仙魔人鬼,各占天下。历劫历来的情缘是真是假,守护自己的神兽到底是何居心。沉睡之后的世界与之前有何两样。我将死而又死,以明生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