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700000028

第28章 谈谈说是道非

今天就“是、非”二字来谈一谈,站在学佛的角度来看一看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按人们通常的理解,对的就是“是”,错的就是“非”。但学佛的人应该是不讲是非、不论是非、不记对错、善恶不分、好歹不分的人。如此说来,与学佛的人交往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就是一个是非不分、好歹不分的人。如果你经常分别是非,你就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那么,学佛的人要分别什么呢?什么也不分别,只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就是内心的动机。即使你讲话讲得对,只要动机不纯,也是错的。反之,即使你讲话讲错了,但动机对,站在学佛的角度看,也是对的。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是否要捍卫真理?如果有人污蔑你的信仰,你应该如何面对?如果对方不懂佛教,反对你学佛,你该怎么办?你说:“我能说服他。”实际上一个不信佛的人,你越想说服他,他越不信。佛说:“我四十九年住世,不曾说过一字,度过一个众生。你们之所以被度,是你们自己发心了。如果你们不发心,我也度不了你们。不是我度你们,而是你们自己度自己。”

一个人真正发心学佛,就会身体力行。就如同一个学习主动的学生一样,根本不需要老师督促。如果不愿意学习,就是老师守在身边也没有用。所以佛说一个人发菩提心,自然会“体解大道”——身体力行。

佛一生之中从未说过他人是非、对错,只教大家认识真理,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认识整个宇宙。而现在学佛的人都喜欢批驳他人,评论他人是非、对错。比如有人来到万行面前问万行:释迦佛说的某句话是对还是错?然后拿着万行说的去跟人说:某某说释迦佛的某句话是错的(或者是对的)。所以如果万行聪明,只会说正法(真理),也就是正知正见,你自然会明白什么是邪知邪见。

希望在座的以后出去讲法,要讲正知正见,树立起正法的法幢。如果不讲正知正见,只是一味地批驳他人是邪知邪见,人家不会被你说服。就像邪知邪见者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只要告诉他做人的道理,他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教化不了他,我们应该生惭愧心,是自己没有德行,感化不了他。

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把是非分得太清,即便他是在传播真理,维护真理,他的心态也是不健康的。社会上有许多人巧舌如簧,特别善辩。说是维护真理,实际上是争强好胜,表现自己。即便他说的是“正知正见”,出发点已经错了。大学生怎么会和小学生辩论呢?只有小学生会和大学生辩论。小学生一开口,大学生便知他是小学生。小学生一开口,就会说大学生不对。

如果你说:不和他辩论不就行了呗。但内心会说:他对佛法的认识不对,邪知邪见,不如我等等。只要有了其中一个念头,你已经“非”了。太执著“是”的人,本身已经走向另一个极端——“非”。你执著“是”,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比对方强。

是与非,光说是,不说非,也是执著;光说是,是也变成非;光说这个是,无非是为了体现那个非。古人讲:“是非止于智者。”是非传到智者的耳里就消失了,不会再蔓延。

我曾经和一个法师辩论,我说:“一个学佛的人是一个好歹不分、香臭不分的人。”他说:“既然如此,别人对你好与坏有什么区别呢?”我说:“对我好,对我坏,那是别人的事。我不会因为他对我好或者坏,也对他好或者坏”。

比如你们认为万行好或者坏,这是你们的权利。你们来到万行面前,有的是来出家的,有的是来求法的,有的是为闭关而来的,有的是来看万行到底有多大能耐的……这是你们的权利。但是万行只有一个心态,只能按一个标准对待你们,就是一视同仁,把你们引上学佛的道路。这样你们其他的心态和目的就会自动消失。这里是道场,来这里就是学佛的,只允许有一个念头——学佛。即使做不到“是非不分,好歹不分”,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同时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

是与非永远并存。以一个超越者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所出现、所存在的,都应该出现、应该存在。宇宙对任何事物都不会说应该不应该出现、应该不应该存在。而我们人则会根据自己的感觉、需求和喜好去分别。比如当你不会使用一样东西时,你会说它无用;当你会使用时,又说它有用。又比如眼前的石灰石,不学医的不知道它的用途,学医的就知道它有降血压的功效。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甚至看不见的,都有用。当我们从正面无法认识时,只能从反面去认识。为什么世间上会有“报应”?因为一个人只有受报了才会悔恨,才会反省。就如同一个人被打倒后,爬起来还不服气,只有连续被打倒几次,才会服气一样。

好多人没有体验过出家人的生活,只看到表面上的清闲自在,不像社会上的人上班那么严格准时。当他到寺庙来体验生活,尤其是出了家之后,才发现比社会上的人还难做。因为社会上的人只需管好“身”和“口”,而出家人还要管好“意”。既要管好有形的,还要管好无形的。实际上有形的也是受无形的主宰。就像大家坐在这里来回地换腿,那是因为心静不下来。如果降伏了心,身体自然会静下来。这就是有形的受无形的主宰。

学佛人有些观念,社会上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就像刚才讲的,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的。试想,你对一个学佛的人很好,而他对你却和对他坏的人一样看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万行的好多弟子都说万行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实际上万行还没有真正达到这个境界,但一直尽力做到“好歹不分”。无论你给不给我钱,供不供养我,对我态度如何,我都同等对待。不会因为你给万行磕几个头,送个红包,万行就对你另眼相待。看不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就会被境所转。

一个学佛的人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来到这个道场,来到这个师父身边,是为何而来?如果在这里住上一年两年后,心态变了,动机变了,你是否能觉察到?比如你原本是为修道而来,后来觉得这里有利可图,或者有权可使,你是否能觉察到自己心态的转变?

要修道,心要死。心不死,不会成道。一个人无论是学佛还是从事其他任何行业,如果能十年心不变,也就是十年保持一个理想、一个心态,也即一念十年,十年一念,必然会有大成就。即便你是想争权夺利,十年也会有“大成就”。可是有几个人能十年一念,一念十年呢?十年一念确实不容易做到,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十年一个理想。我是十年一个目标。比如闭关,前后用了十年;现在建闭关中心,也打算搞十年;以后再干别的,也会给自己定一个时间目标。

佛教有个词叫“慢心”,指的就是人的傲慢心。佛学把“慢心”分析得非常深入、透彻。比如与人当面争论是属于粗糙的慢心。但是,即便表面上不争论,如果心里想:他年龄小,刚学佛,懂得不多,没有必要跟他争论。这也是慢心的表现,只是比前者微细一些。

何谓谦恭心?“谦”是谦虚,“恭”是恭敬。一个学佛的人遇事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在别人身上挑毛病。如果我们的智慧高,德行深,即便别人有不同的思想、心态,来到我们面前,也会被我们溶化,变成我们的“化身”。就像当年佛的弟子们来到佛面前,都被佛同化,变成了佛的化身一样。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佛的形象。

上等人抓心,中等人抓人,下等人抓事,末等人抓物。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说法,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个等级。我最近才知道×××是教《心理学》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剖析人的内心世界的。如果你不了解大家的心理活动,说明你这个心理老师的功夫还不到家。

一个学佛的人要明白,世间上的事物,只要有人说好,必然有人说坏,有人认可,也必然有人不认可。佛教徒都认为释迦佛是真理的代表,可是当今世界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人相信佛呢?就像基督徒都相信耶稣,而非基督徒都不信一样。如果在座的把《圣经》读一遍,也会相信耶稣。因为他也是个大开悟的圣人,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传播真理。

学佛的人都在学悉达多的思想,为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佛学思想呢?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家必须在自己的见地上痛下功夫。我经常跟身边的道友说要会讲法。因为不会讲,就没有自己的佛学见地。

从古至今,讲经说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照本宣科,讲悉达多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内在的“心经”;另一种是讲自己内在的心经。为什么你学佛没有自己的思想呢?说明你还没有上道,没有与道沟通。就像你们之所以讲不出翁源县的地形、山水,是因为没有到实地看过,只能听别人说,自己跟着鹦鹉学舌。如果大家真的身体力行——体解大道,一定会有自己的佛学思想。

为什么好多出家人、居士学佛多年,却讲不出来?实际上他只是“信佛”,根本不是“学佛”。他相信有佛、有天堂、有地狱,但自己从来没见到过,所以讲不出来。偶尔讲出来的也只是知识,而非经验。你们以后听法师讲法,要看他讲的是佛经,还是自己的心经。

过去禅堂里出来的法师,都是讲自己内在的心经,而不是讲悉达多的经书。自古以来,讲“开示”要比讲佛经难得多。讲“开示”讲的是自己的佛学思想,而讲佛经则是讲悉达多的佛学思想。讲“经”讲得好,讲“开示”未必讲得好。

实际上讲佛经也分三个层次:一个是依文解义,一个是心领神会,还有一个是亲履本地风光。一个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人,拿起佛经就会讲——依文解义。稍有领会就是“心领神会”。亲自走进去,再走出来才是“亲履本地风光”。

科班出身的学生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再高一点就是“心领神会”。现在好多出家人都是从佛学院出来的,讲经多是照本宣科,依文解义,连心领神会都达不到。如果是从禅堂里出来的,还能看到一点“心领神会”的影子。

当一个人真的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后,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转变。学佛入不了道,就是因为没有产生质变。很多人总以为量多了,就能达到质的变化。事实并非如此,“量”达到了,“质”未必会变。比如好多学佛的人天天诵经,有的把某部经典诵了上万遍,还是不明白;有的甚至把《华严经》都背会了,《华严经》里的境界却一点都没有出现。因为缺乏实践。而且时间久了,在不知不觉中还产生了慢心。因为周围的人都不诵经,而自己天天诵。

微细的慢心自己是觉察不到的。什么时候才能觉察到呢?只有到了六地、七地的菩萨,才能觉察到自己微细的慢心。佛教中有个故事:一个比丘路过荷花塘时,不由自主地说道:“好香的荷花!”这时河神出现了,批评他不应分别香臭。比丘赶快向河神忏悔。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明白,只要分别香与臭、对与错、是与非等,都是有傲慢心。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就应该是一个“好歹不分”的人。社会上不学佛的人则另当别论。所以作为学佛的人,我们必须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

你内心树立了一个“佛”的形象,必然会有一个“魔”存在。如果你内心没有“佛”,也就没有“魔”。所谓“成佛”,就是放下自己的分别、执著。有时我发现自己对饮食和房间的摆设特别执著,这可能是累世的习气。

同类推荐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 每天读点鬼谷子

    每天读点鬼谷子

    本书以从先贤的思想中吸取营养,在创业时从实际出发、思虑周详,在事业发展过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职场竞争中认清形势、胜券在握,从而使我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捭阖纵横、潇洒自如,逐步达到人生的顶峰。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逆战:黑色风暴

    逆战:黑色风暴

    25世纪初,现代战争进入以尖端信息为主导的“机甲时代”,空前发达的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滋生了罪恶,蛰伏着巨大危机。S国基因研究博士,人类基因遗传及变异的资深专家W博士在成功研究出新型生化病毒武器T病毒后秘密潜伏至Z国,展开了与国际恐怖组织一起密谋毁灭世界的计划……
  • 不良宠婚

    不良宠婚

    这是一部特种兵男神宠妻如命的血泪史,更是一个叛逆美少女征服冷面军王呼风唤雨的荣耀史!一场意外,她成了他此生唯一的女人:初吻,初夜,初恋,她所有的第一次都被他一夜之间无辜而霸道地掠夺了。从此她成了他的宝贝,疼她入骨,宠她如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婚不厌诈

    婚不厌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这根本就是屁!苏婂压根就不相信顾衍的出现是像悟空一样踩着七彩祥云来娶她的大英雄。可偏偏这个看似温柔的男人总是给她致命一击!“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因为我敬重你是条汉子!”且看女汉子如何收服温柔君子,等等,人家很温柔的,表乱说!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葛洪神仙传

    葛洪神仙传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汉族志怪小说集。共十卷。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故事情节复杂,奇特,生动。现在没有此书的白话文版本,我借助网上零碎的资料,尝试对其进行翻译。每天一更,每20张推荐票两更,多写各位读者收藏支持!
  • 一念痴情,总裁情深不悔

    一念痴情,总裁情深不悔

    ——或许当年的我们都没有错,错的只是爱情啊。她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为了他穿上婚纱,洁白的白纱,本是圣洁的象征,却有人为它点缀上了几许殷红……***他是京都闻家三少爷,人们口中的“有钱任性”。女人对他趋之若鹜,男人对他羡慕不已。在外人看来,他高贵、冷漠还难搞,可偏偏这样一个人人追捧的‘钻石王老三’却败在一个女人手里。她是演艺圈有名的金牌经纪人,更是云家失而复得的掌上明珠。前有公司少东家对她暗送秋波,后有当红小生穷追不舍,然而她却只对他一人芳心暗许。***“闻总,我们还没有熟到你可以在我家里过夜吧?”某女气急败坏的盯着正躺在自己床上的男人。“为了避免你在给我勾三搭四,我准备尽快让你成为我的闻太太。”某男狠不要脸的一边掀开被子一角招呼她上床‘睡觉’。***曾有人和她说:阿初,倘若今生我负了你,那你就用这把枪杀了我吧……可若当漆黑的枪口对准了他的心脏,她终究是不舍得扣动那扳机。倘若你遇上一个人,他让你从此坠入地狱不再明媚,他告诉你他爱你,却还拥他人入怀,他以爱的名义绑住你,又以爱的名义推开你……这个样子的爱情,你还要吗?**很多年前的云初爱过一个男人,很多年后的云初依然爱着那个男人,只是爱情的保质期已经过去,再多的爱都被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是……
  • 蜜爱百分百:暖妻别想逃

    蜜爱百分百:暖妻别想逃

    染指楚可昕是个意外,但更意外的是,味道还挺好。再见面,她从楚家千金沦为阶下囚,买凶杀父,声名狼藉。他却牵着她的手说,“来,给我生个孩子,我帮你虐渣渣。”楚可昕卷了卷袖子,嫣然一笑,不过一个孩子,这场交易公平的很。可她没瞧见祈爵脸上的坏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中了他的诡计。“你说的生了孩子就放了我。”“哦,我又说生一个就好?”“你妹的,祈爵,有种你再撞一下试试!”“那就如你所愿。”
  • 明星格格驾到

    明星格格驾到

    这是个神马地方?言情举止风气大胆,舞池的女生一块烂布蔽体,搔姿摆尾。他们说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虾米?没听说过诶?此物不应现代有,是的没错,我就是咱们大清皇上最宠爱的十二格格樱言也~!喂喂喂……你莫不信,我可是真的是格格诶,还是正版。
  • 寻风迹.浮虚界

    寻风迹.浮虚界

    墨照她打娘胎里就中了毒,里子被毒破坏,不能修炼和习武。她在出生后就吃下了与那种毒药克制的‘圣灵草’才得以延续生命,可是这时副作用出现了,她的生命被延长,每过一千年才长一岁【也就是说她一千年相当于普通人一年】这样与自己在乎的人生活,可抵不过流逝的岁月,那些人一个接一个离开她。过了一万一千多年,她有十一岁了,却沉睡在了浮虚界的千寒山。沉睡了五千年,她才醒来,却无意中得到一方子,上面记载有一种叫‘风迹草’的草药可以将她的病治好,可风迹草是上古圣物,生来就有自己的意识,流连于浮虚界、寂万城、流幻域、鬼闫岛,所以她下定决心去寻找。而第一站,就是浮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