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700000064

第64章 如何打开自己的心量

好多人到东华寺后,都想要万行给灌个顶。可是大家是否明白灌顶的意义?为什么要灌顶?灌完顶以后你自己要做什么?要怎么做?都说灌顶有好处,好在哪里?有的人甚至灌了无数次顶,只要听说谁修得好,就去请这个人给他灌顶!

没灌过顶的人谈不出感受,灌过顶的人呢,也没有什么感受可谈。灌顶是藏传佛教才有的形式,是不是藏族人比汉族人聪明呢?怎么汉族人就没有发现灌顶的好处,不发明一个灌顶呢?在西藏,只要是个喇嘛都会灌顶。有的人说灌过顶就不会下地狱,所以大家都要去灌顶。

灌顶的方式很多:大家跪在地上,师父(或者活佛、法王)的嘴里含一口水,向空中喷去,大家头上被水淋了一下,就说这是洒甘露水,是灌顶。还有的灌顶是把水装在甘露瓶里,然后拿着杨柳枝,对着每个人的头洒一洒。也有的是用手摸一摸头顶,就等于灌顶。还有一种灌顶的方式是大家在眼睛上蒙个红布条,师父在台上带着大家念几遍咒语,然后向空中洒一洒水……灌顶的方法千奇百怪。越怪,要求灌顶的人越多,越渴望灌顶。

实际上一个真正成就的明师加持众生,根本不需要这些形式。他说加持你就已经加持你了。甚至他看你一眼,你就得到了他的加持力。乃至你想到他,他的力量就已经到你身上了。灌完顶,如果不去修,也没有用。

要说菩提种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可是为什么还会有众生下地狱呢?按理说有佛性就不应该下地狱才对,可事实上有佛性一样下地狱,灌过顶的人也一样有下地狱的。即便灌顶之后,一个人的菩提种子被唤醒了,同样还会堕落。菩提种子既然能唤醒,就有沉睡的时候。如果自己不发心,灌一百次顶也没有用!

如果一个真正成就的明师给我们灌了顶,我们内在的灵性会上升好几个层次。这就好比我们内在灵性的力量是10°的酒,师父的灵性是50°的酒,当师父的力量进入我们以后,我们内在也同样具备了50°酒的力量。这时候如果我们借助师父灌顶的力量修下去,内在“50°酒”的量就会越来越大,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如果灌顶之后你不去修,虽然你内在掺进了50°酒的力量,在质上有了50°,但它仅是一点点,量上不去也没有用。

如果你对明师非常信任,不需要见他,也不需要和他头碰头,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心里有他,这本身就是一种相应、一种加持。你的心不打开,即便是佛菩萨的力量,也进不来。实际上佛菩萨的力量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打开过,没有让自己完全放松。

究竟应该怎么放松呢?在这里常住的人都知道,我说过无数次,讲了无数遍,甚至连我自己都讲厌了,不愿意再讲了,可是大家都把它忘了。我现在再讲,大家还是今天听了,明天又忘。即便明天还记得,也不愿意用,也不敢用,也不会用。

一个如果真的想修行,不要看别人,只看自己。把自己的身心打开,别人说你什么,你都接受,不要反抗,不要为自己辩护。你敢接受,就把自己的量扩大了,这时候你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容器。你有了这个大容器,就能得到宇宙的力量,而不只是某个明师的力量。你得到了宇宙的力量,自然就把这个明师的力量也包含进去了,把他也融入你的世界了。

但是大家都做不到。只要你能做到,你当下就是一个成就者!你能做到多少,你就成就多少;你能做多久,你就成就多久;你敢做一天,这一天你就是佛;你敢做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你就在佛的境界里。

说过多少次,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量。没有佛的心量,你再怎么模仿佛,也永远是一个凡夫。圣人与凡夫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心量。你有了佛的心量,才会有悲心、智慧和神通。嘴巴上说想学佛,心里也想学佛,可是同时还出来一股力量,让你们表现得还不如一个没有学佛的人。你自己发觉不了,别人看你就是一个颠三倒四的人。凡夫也不是,学佛人也不是,结果成了“四不像”!

很多学佛的人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找毛病,不愿意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总想索取,不愿意付出。我说过,学佛是付出,不是索取。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你索取的越多,你内在本自具有的(先天本有的)失去的也越多。

量打不开,在方法上做得再多也没有用,那叫做修方法,不是修道。修道的根本方法是把心量打开。可是学佛的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你说他一句,他要反驳你十句。不学佛时还挺老实;学佛以后,比常人会说了,你怎么说他,他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学佛是一种“死亡”,让自己的思想死掉,让自己的看法死掉,让自己所有的念头都死掉。只有这样,你灵魂里的那股力量才会出现。为什么人会活得不快乐?因为头脑里有很多愿望没有达成。为什么活得累?因为想法太多,说出来大家都不接受,觉得大家跟你不和谐。如果你什么理想都没有,满足于所有,你一定会很快乐。如果你什么想法都没有,你会觉得跟谁都合得来,谁的意见都好。一个学佛人的内心只要有一丝力量没有打开,就无法进入核心。

当我们一个人独处,不接人,不待物,不做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很清净,有定力,有智慧,没有缺陷,是一个完美的人。一旦做事,听到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不吻合时,如果你心细,在这个当下你会发现自己的我执和种种成见都会跑出来。

可是很少有人能在这一刹那发现自己,都是听到不同的意见时,就在对方身上找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过大心量的确不是学来的,而是天生具备的。为什么会天生具备呢?这是累生累世积累而来的。一世就修那么一点点,一世一世累积到现在才受用。有的人听到的当下确实也想打开,可是一遇到问题,这种心的力量又被“我执”吞噬了。

我执不消除,即便明师的力量进入你的身体,也发挥不了作用。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可是发挥不了作用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佛性虽然一直跟随着我们,但是我们累劫累世的习气也同样跟随着我们,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我曾经说过,军人修行是最快的。因为军人是没有我执的人,没有我执就没有障碍。军人的头脑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上级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当一个人与别人对抗的时候,你们说是什么在对抗?也许你们会说:“是自己的观点在对抗。觉得对方的观点、方案不如自己的好。”而你认为自己的观点、方案好,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呢?如果你不承认是“我执”,可能还会说:“我的方案确实比他的好。”为什么会有个“确实”的念头存在呢?

一个人如果不学会感恩,他的我执是无法破除的。只有在感恩的那一刹那,“我执”的力量才会靠边站。就在我执靠边站的那一刹那,你内在的佛性才有了一个冲出来的空间。要对国家感恩,对环境感恩,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如果国家不太平,你怎么修行呢?如果没有这个环境,你到哪里去修行呢?如果没有身边的人跟你作对,你怎么认清自己的我执,认清自己的心量狭小呢?

来到我们面前的每一个人都是来考验我们的,也是来帮助我们,成就我们的。你接受了对方,在修行上就是一次大的超越。如果你把对方击败了,表面上你赢了,实际上你内在的我执上升了好几个台阶,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中毒了。但是,如果你输了,听从了对方,你的我执就破了一层,你内在的佛性就往外冲出一层。只有当你学会了感恩,你才会奉献。只有在奉献的当下,你内在的力量才会冲出来。

有一句话我说过很多次,我不是小看我身边的人,也不是小看这个时代的众生,只不过是实话实说,看到大家是这种情况,看到这个时代的众生是这种情况,我才说。每个人都想成佛,可是每个人连做人的基本素质和心态都不具备。大家想一想,佛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多么慈悲、多么无我!而我们身上连佛的影子都没有,我们的我执、贪婪已经大得无法形容了,我们竟然还想学佛,想成佛!

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人都能成佛,这个佛也不值得大家恭敬,不值得大家学习,大家也没有必要去成佛了。信不信由你们,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佛,只是想开点智慧,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因为我知道学佛要具备哪些,成佛要具备哪些,而我都不具备。

我们现在是一种什么心态?你说我一句,我顶你十句;你打我一拳,我要打你两拳。可以说在座的都是这种心态。既然是这种心态,还往哪里去学佛呢?还能学什么佛呢?就目前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连福报都培不了,都培不进去。为什么?不知道感恩,不愿意感恩,也不愿意奉献。福报从哪里来?从感恩中来,从奉献中来。可是我们都是带着一种索取的、占有的、贪婪的心来学佛,来做人。

我们无量劫以来形成的这种习性,想在这一世改掉,确实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我执已经非常深,深得难以破除了,不能再让它继续加深、蔓延了。实际上我们的“我执”不仅没有破除,而且每天都在增长、蔓延。

你们来到我面前,都是来成就我的。由最初的顿瀚一个人,我能容纳他,到现在我能容纳你们三十个人。这说明我的容量已经由一人扩大到三十人了。将来有可能容纳一百人,那么我的容量又由三十人增长到一百人。这说明我进步了。如果我连你们都容纳不了,说明我的心量一点都没有打开,反而越来越小。在座的学佛人都不愿意包容别人,融入别人。因为你们没有这个胆量,怕失去自我,牺牲自己。究竟会失去什么呢?实际上失去的是“我执”。

我有几个军队的朋友,通过几年与他们交往,我发现,军人修道、学静坐,比没当过兵的人根器好。在军队工作越久的人,修禅越快。因为军人的骨子里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思索,不反抗,没有第二个念头,没有意见。实际上军人形成了这种惯性,就意味着他们的我执消除了。而在座的大家,我每说一句话,你们脑子里都有自己的想法、见解。如果你们是军人,我是你们的领导,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绝对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佛的人与军人恰恰相反。

学佛,应当随时随地反省自己,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通常所说的“守本真心”,就是守住自己的念头,看住自己的念头。大家来到这里这么久,有没有进步呢?要说没有进步,那是冤枉你们了,但是进步的速度慢得惊人。古人讲“一点就悟,一听就明”,我在大家身上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只发现我说一句,你们马上就有自己的想法、看法。

大家也都知道修行修的是心态,可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怎么修心态呢?只有大家在一起相处、共事,才能互相“摩擦”彼此的心,把每个人的心都“摩”得血淋淋的。你适应了,就过关了;不适应,就被淘汰了。圆融、成长、成熟是怎么来的?不都是经过在团体里与大家互相磨合、摩擦,慢慢磨出来的?不这样,又怎么修呢?

为什么一个人不能适应团体,与大家共处呢?就是因为“我执”太大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身上的刺太多,棱角太多,被磨得受不了。你在这个环境里受不了,到另外一个环境更受不了。除非你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才会踏实,才会适应。只要你有棱角,到任何团体都会不适应。如果你没有个性,没有脾气,就意味着你没有棱角,你到任何地方都能适应,都能与人融洽相处。什么时候你把自己修炼到在一个团体里,有你不多,没你不少,那就说明你的棱角磨得差不多了。

还是给你们留点时间,让你们讲一讲自己的看法、学佛的心得体会吧。说的时候要大胆地说。不用说我们是学佛的人了,就是常人,有什么话,也要养成当面说的习惯,不要养成背后抱怨、嘀嘀咕咕的习惯。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说不清的,就看我们的表达方式和讲话的技巧。大家都在成长阶段,都是凡夫,都不是圆满的佛。

即便你的境界再高,看到的东西再多,如果心态不转变,也没有用。在转变观念的时候,确实很难,心会很痛。尤其是当别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心都是痛的。但是,只要你想进步,就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忍受这样的痛。实际上当你真的把我执放下,把自己的心完全打开去接受外在的一切时,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而如果你带着抵抗的心,这种反弹的力量会更大。

修行就是转变观念,护住念头。古人讲:“大智慧之人都是善护自己的念头。”《金刚经》里强调的无非是“善护念”与“无住”。但是,要转变心态确实需要根性。因为习气毛病很难改。当有人冤枉了你,你回击他的心态马上就产生了。实际上冤枉你是在成就你。

佛祖修行那么多年都是在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而众生都是被境所转!

同类推荐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热门推荐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兵荒马乱。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这样。我爱过人,被人爱过。最终那些人都因为时间或者别的原因离开了我的生活。时间像水,可以冲掉一些尘埃,可是刻下来的印记,又怎么会就这么久冲走。
  • 前妻归来:老公,好久不见

    前妻归来:老公,好久不见

    老公出轨,还想方设法雇了男人骗她上床,只为让她净身出户,他站在人生巅峰,她却被他亲手推入地狱。“老公,好久不见”,当她再一次站在他的床边,新仇旧恨咱们一块儿算!当复仇前妻遇上腹黑总裁,她以为是棋逢对手的利用,却不想成为了腹黑的命中注定。“蓝冰,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已经是我老婆了,你整天喊别人做老公,是在给我戴绿帽子吗?”“蓝冰,复仇不是这么玩的。诛心是轻的,要命是真的。我帮你要了他的命。”“他伤了你,就是得罪了我。我这人一向有恩不报,有仇必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主赐教:驸马,悠着点

    公主赐教:驸马,悠着点

    【亲记得收藏】一个嚣张跋扈的刁蛮公主,一个深藏不露的低调驸马。神秘的侠客十五夜,神秘的藏宝图传说。怎么摆脱重重险境,怎么看透玄机?在爱情面前善良,还是不择手段?本是安逸的公主生活,怎么样变得不可思议!
  • 二道岩

    二道岩

    云南不止十八怪,把二道岩的怪事加上,应该是二十四怪。地处云贵交界的牛栏江二道岩,有“六怪”跟云南十八怪一样怪。十岁以下小孩称细细,老婆称为屋头人;娶妻叫做租地种,房事叫作拔萝卜;吃饭不说下馆子,点菜不点炒茄子。十岁以下的细细时代,母亲为了他能读书,忍辱负重处置了自己的躯体。十至十六岁的半大人时代,他为了光宗耀祖,勤学苦读,不料因为生理上的“难言之隐”而辍学。此后的大人时代,他外出打工,交上好运,发了大财……他返乡回报社会,却不招二道岩人待见。他一生未娶,并非没女人喜欢。他占有任何女人的时候,总是惦记着导致自己辍学的那个女人。
  • 疑龙经

    疑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总裁大人的心尖宠

    总裁大人的心尖宠

    苏夏和宋锦明青梅竹马,原本可以成为一段佳话,心机表白露插入,一对鸳鸯心有间隙,冷面总裁霸道表白。豪门风云,貌合神离,苏夏情归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还巢之盛世谋妃

    凤还巢之盛世谋妃

    她是国际最隐秘特工组织的王牌特工,无父无母无亲人.重生一世,她多了个温柔的娘亲,英雄的爹爹,帅气的兄长——这一世,上天厚爱,给了她不曾有过的亲情温暖,她发誓定将守住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世人盛传,只要有将军府的存在,便可保南夏国长盛不衰,基业不倒。此言,保了一国却也刺了某人的耳,似一根鱼骨卡住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功高盖住,祸必降之!守护了几代南夏国江山的盛世门庭,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她被逼至悬崖边,脸上的泪迹已经风干,剑指长空,咬紧牙关,含恨立誓:“今日,我若不死,他日,定将这片江山踏于足下。”从此,她弃南夏奔东苓,风舞绮罗香,素手乱京华。文,可朝唐谋略,武,可战场杀敌。终一日,凤踏千军万马还巢,终应验了民间传言,半壁江山塌一空。她以为这一路的劈荆斩棘,都是一个人。蓦然回首,她才发现,原来他,一直都在——他说“弈菘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回头,我必定在你一丈之内……。”【小剧场】樱花树下,女子纤手抚弄着枝上似锦樱花,勾唇淡笑“王爷,我们做个交易如何?”男子倚着树干,斜睨了她一眼,懒洋洋地扔出一字“说。”女子眸光微闪,轻启唇瓣“王爷借我十万兵力,我还给王爷一座江山,如何?”男子嗤笑,不屑道:“爷要江山有个屁用,爷不爱江山,只爱美人。”女子眉心一动,继而了然一笑“那待到攻破城池之时,我便把南夏国内所有的美人都送与王爷帐中,如何?”男子猛然站直身子,怒目圆睁,带着怒气手下用手,樱花枝应声而断,他恶狠狠地看着她道“好你个弈菘萝,你复了仇就想将爷弃如敝履,扔给一堆粪土了?”女子汗颜!不都说是视金钱如粪土吗,这斯居然将女人比做粪土!“江山美人,有哪个男人会不爱。”男子大步来到女子面前,一伸手将她拽于胸前,垂眸俯视着她,狂傲不可一世:“哼,江山美人爷都不放在眼里,爷打这江山只为换一媳妇儿。”
  • 王临天下

    王临天下

    王者降临!谁与争锋!被丢在一个最低位世界,谜一样的少年,身怀各宝的他,在这样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个狼多肉少的世界....但当他激活体内多年的血脉时....他又该如何颠倒风云.....如何颠倒天地....如何颠倒这天下.....又当他得知自己身世后,便已踏上王者道路…
  • 易筋经

    易筋经

    秦刺,一个随爷爷隐居在东北深山中修习天蛇射息炼气之术的朴实少年。当他从古老兽皮中破译出上古炼体之术,就此踏入都市以后,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