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打交道,谁都会存有一定的戒心,这是初次交往时的障碍。而初次交往的成败,关键要看能否冲破这道障碍。如果你用第一句话吸引住对方,或是讲了对方比较了解的事,那么,第一次谈话就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客套了。如果运用得巧妙,双方会因此打成一片,变得容易相处。
初次见面时说好第一句话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从而带动对方的谈话欲望,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使谈话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下去呢?
与陌生人打交道,谁都会存有一定的戒心,这是初次交往时的障碍。而初次交往的成败,关键要看能否冲破这道障碍。如果你用第一句话吸引住对方,或是讲了对方比较了解的事,那么,第一次谈话就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客套了。如果运用得巧妙,双方会因此打成一片,变得容易相处。
比如,在一个严冬的夜晚,你与一位陌生人见面,“今晚好冷”这句话自然会成为你们之间所使用的开场白。单纯地使用它,虽然也能彼此引出一些话来,但这些话也可能对彼此无关紧要,这样,再深一步的交谈也就困难了。但是,如果你这样说:“哦,今晚好冷!像我这种在南方长大的人,尽管在这里住了好几年,但对这种天气还是难以适应。”如果对方也是在南方长大的,就会引起共鸣,接着你的话头说出一些相关的事。如果对方是在北方长大的,他也会因为你在谈话中提到了自己的故乡在南方,而对你的一些情况产生兴趣,有了想进一步了解你的欲望,这样就可以把交谈引向深入。而且把自我介绍与谈话有机地结合起来,也不会令人觉得牵强、不自在。人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放弃了戒备的心理,从而产生了“亲切感”。
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总结起来有三种方式:
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例如:“你是××大学毕业生,我曾在××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您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遇同乡,令人高兴!”
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
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您的大作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这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问候式
“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您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与初识的人寻找共同话题
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要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浦斯教授,是个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类的天性》中写道:
在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到莉比姑妈家度周末。傍晚时分,有个中年人慕名来访,但姑妈好像对他很冷淡。他跟姑妈寒暄过一阵子之后,便把注意力转向我。那时,我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专注。他看出我对船只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讲了许多有关船只的事,而且讲得十分生动有趣。等他离开之后,我仍意犹未尽,一直向姑妈提起他。姑妈告诉我,他是一位律师,根本不可能对船只感兴趣。“但是,他为什么一直跟我谈船只的事呢?”我问道。“因为他是个有风度的绅士。他看你对船只感兴趣,为了让你高兴并赢取你的好感,他当然要这么说了。”姑妈说。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住在马里兰州的爱德华·哈里曼,退伍之后选择了风景优美的坎伯兰谷居住。但是在这个地区很难找到工作。哈里曼通过查询得知一位名叫方豪瑟的企业家,掌管着附近一带的工厂。这位白手起家的方豪瑟先生引起了哈里曼的好奇心,他决定去造访这位难以接近的企业家。哈里曼如此记载这段经历:
通过与附近一些人的交谈,我知道方豪瑟先生最感兴趣的东西是金钱和权力。他聘用了一位极忠诚而又严厉的秘书,执行不让求职者接近的任务。之后我又研究了这位秘书的爱好,然后出其不意地到了她的办公室。这位秘书工作了15年之久,见到她后,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她,我有一个计划可以使方豪瑟先生在事业和政治上大获其利,她听后颇为之动容。接着,我又开始称赞她对方豪瑟先生的贡献。这次交谈使她对我产生了好感,随后她为我安排了一个时间会见方豪瑟先生。
进到豪华的办公室之后,我决定先不谈找工作的事。那时,方豪瑟先生坐在一张大办公桌后面,用如雷的声音问道:“有什么事,年轻人?”我答道:“方豪瑟先生,我相信我可以帮你赚到许多钱。”他立刻起身,引我坐在一张大椅子上。我便列举了好几个想好的计划,都是针对他个人的事业的。果然,他立刻聘用我。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不仅可以使人对你产生兴趣,钦佩你,而且可以使自己更关心别人,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对双方都有好处。
小何是一位铁杆球迷,有一次在去广州的火车上,她的同座是位口音很浓的小伙子,闲来无事,小何和他侃了起来。她一开始故作惊讶地得知他是位辽宁人,然后顺口赞美辽宁人的豪爽,够朋友,她说她有好几位辽宁籍朋友,人特爽快。小伙子自然高兴,自报家门,说他叫李庆,是大连人,并说辽宁人是很讲朋友义气的,粗犷、豪放。
而小何话锋一转,说辽宁人也很团结,特别是大连足球队,虽然每位队员都不是非常出色,但他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经常取得好的成绩。恰巧李庆也是位球迷,两人直侃得天昏地暗,下车后互留了通信地址。在李庆的介绍下,小何认识了很多球迷,其中有一位就是她这次准备争取的客户。于是小何轻松地完成了这次推销任务,也为公司赢得了一个大客户,更值得高兴的是结交了许多朋友。
在与李庆交谈时,小何先是从“辽宁人”这个话题入手,然后转到“足球”这个两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上,与对方越谈越投缘。经过一番“神侃”之后,两人很快加深了了解,成为好朋友,这层关系对小何完成任务提供了很大帮助。
多让对方谈关于自己的事
许多人存在这样的偏见:只有在社交场合才需要聆听别人说话的技巧。其实在与别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应该让对方多谈谈自己的事情,而我们要仔细聆听。
许多领导不论在任何场所,都会用更多的时间征求别人的意见,而用较少的时间向别人提供意见。这些人在下决定时,总不忘记问别人:“你认为如何呢?”“你要提供给我什么意见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如何解决呢?”
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领导就像是别人的一部机器,帮助别人做决定的机器。为了生产“决定”,他必须获取“原料”,而可以作为创造“决定”的“原料”,就是别人的构想或提案。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认为这些领导是在期待别人提供给他一个成形的决策,那就错了。
我们要多向别人征求意见,多聆听别人的意见,因为别人的意见往往是引发我们创造性构想的导火线。
人的耳朵就是吸收知识的利器,它可以随时提供你创造决定性构思的“原料”。所以,为了通过聆听别人的意见来强化你的创造力,你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建议。
尽量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
即使是一对一的个别谈话也应如此。你可以向对方说:“让我听听你的经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意见?”用这样的方式引发对方的思考,创造他说话的机会。而且,你也可能因为让他有了说话的机会,而引发他对你的好感。
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补充你的意见
别人的意见可以帮助你把可能有缺漏的建议补充得更周详、更完整。所以你可以问对方:“关于我的看法,你有什么意见?”对于任何事情你都不应该过分武断,而聆听别人意见是避免你陷于武断的最好方法。
集中精神聆听别人说话
所谓聆听别人说话并非只是自己不开口,而是不仅要能张开耳朵听话,也要能开启心灵听话。
如何激发对方的说话情绪
出于防备心理,有些场合,人们不喜欢开口和陌生人说第一句话。在这种时候,你应该学会去激起谈话对象的某种情绪,让他慢慢加入谈话中来。
你正坐在火车上,已坐了很久了,而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你想与他人讲讲话,这是人类的群体性在和你作祟,而你要尽力使你的谈话显得有趣和富有刺激性。
坐在你旁边的一位像是一个有趣的家伙,而你颇想知道他的底细,于是你便搭讪道:“对不起,你有火柴吗?”
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讲,只是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递给你。你点了一支烟,在还给他火柴时说了声“谢谢”,他又点了点头,然后把火柴放进了口袋里。
你继续说:“真是一段又长又讨厌的旅程,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是的,真讨厌。”他同意着,而且语调中包含着不耐烦的意味。“若看看一路上的稻田,倒会使人高兴起来。在稻谷收获之前的一个月,那一定更有趣。”
“唔,唔!”他含糊地答应着。这时你再也没有勇气说下去了。
假若一个话题能引起他的兴趣,那么无论他是如何沉默的一个人,他也会发表一些言论的。因此你在谈话停滞之时,思考了一番后,又重新开始了。
“天气真好,”你说,“真是理想的踢球时节。今年有好几个大学的球队都很出色呢!”那位坐在你身旁的乘客直起身来。“你看理工大学球队怎么样?”他问。
你回答:“理工大学队很好,虽然有几个老将已经离队,然而几位新人都很不错。”
“我也喜欢理工大学球队。”这位乘客听了这话便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
可见,只要你激发了对方说话的情绪,谈话就会滔滔不绝地进行下去。和陌生人谈话的场合是不可避免的,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氛抑制了大家说话的勇气,这时,必须想办法让所有人都参与到交谈当中来。
一般说来,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只要能设法激发他的说话情绪,就能让他参与到谈话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