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500000002

第2章 自序

为了沉默的诉说

这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我知道它,但偏偏,我们永远也无法抵达。

——塞萨尔·巴列霍

那里,边界终止,道路消失。寂静开始。

——奥克塔维奥·帕斯

长长短短的时光都在这里了,邀你做我的读者。

——少年时写下的诗句

这篇《为了沉默的诉说》是我至爱的一篇文字了,写于2002年6月。本来应该是一本“书”的后记,但现在仍只是众多散乱文字中的一篇。在此之前,写过一篇《夜雨》,大约说过这样的话:我对这些层层叠叠的文字实在没有办法了,还是为文字建造一所房屋吧。也许一本书才是它们最后的归宿,是能够安置它们的家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开始为期待中的“一本书”而悉心准备,却是从这篇“后记”开始的。前面的这段话中,有很多“文字”和“开始”,这就是那时的心态。许多文字和许多开始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好像眼前的所有都是一派新天新地,没有阴影、没有痕迹,当然也没有什么残缺——6月的太阳透过树林在小路上映照出闪耀的光影。路边的花花草草显现出生命中磅礴和细微的感动。每一扇窗里流露的都是祥和的气息。我背着重重的背包在林间穿过,里面装的都是音乐、画册,还有星星点点的文字。连风都是轻柔的,没有叹息。时光在我的前方召唤,仿佛那里有我所要的一切——天空和大地——前者用来梦想,后者用来书写。如今,我已无法揣摩当时的诸多想法了,有时好像面对另一个人,既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也是隔山隔水的路人,纵使相逢仍不识的陌路上的风云际会,只能是擦肩而过的烟尘。有关属于自己的“一本书”的梦想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的,即将实现了——然后更快的,被自己舍弃了。那也是接连有雨的一个下午,我坐在房间的地板上,满桌满地都是纷纭的纸片。突然想到了某种“意义”——那时,所谓意义还有着原始的重量,不像现在总觉得探讨意义其实是最没意义的事儿。身边收罗的大都是为了报刊杂志的某专题、专栏或仅仅因时令而写的应时应景的文字,那时候还没有能力抵御什么诱惑,几乎逢约必到,也不管自己是否有感觉、有能力写出光彩,是一个在职业素质范畴里的合格的文字工作者。每晚,充分利用仅有的技巧和对文字的敏感,尽心竭力地把粗糙的段落打磨得油光水滑,早晨起来顺利交稿。有一阵子,都快成了“免检产品”了。编辑拿到稿件也不细读,直接就送到微机房排版印刷了……难道这些经过市场策划和分摊指定的文字真的能够成为一个梦想的构件或素材吗?或许当它们呈现在眼前时,我的梦也就该被惊醒了。整理好五个小辑的文字以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可是还一直犹豫着被发排出版的正常程序推着前行。最后在交付印刷的那一刻,我决定要给过去的自己,退稿。那一天,已是秋高气爽。只留下这一篇失去了土地的后记,散漫生长。

是为序。

2006年11月1日

当我决定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是在6月的一个午后,阳光晃得人不敢睁大眼睛。繁华的大街上没有什么阴影作为勾勒,简单得像一张铜版画,街区显得有些陌生。

书,在我眼中一直是很神圣的,是作者在一段时期或贯穿一生的神思的物化。我尊重那些发自心底的声音,在阅读中,我常常在别人创造的镜像中,发现了自己。琐碎的日子轻易地交给文字打发了。偶尔回头,仿佛一卷白色的宣纸,洒上了斑斑点点的碎屑,岁月就是这样一张在阳光中逐渐泛黄变脆的洒金宣,旧得很好看。

在书架前逡巡,用温和的目光抚摸一排排闪光的名字,他们在我的生活里,是蓬勃的植物,是世间唯一的叶子,是赖以生存的根茎,是更为真实的生命。写出自己的那片叶子,是每个作者最初也是最后的心愿。我的叶子在书桌的抽屉里已经风干了,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对我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份沉重的行囊,如果失去它,所有的行走就少了一个光荣的去处。每片叶子都会枯黄地离去。我只是用笔和纸记录下了飘零的一瞬,有些是为了记取,有些是为了遗忘。有哲人说,过去的种种都是必要的丧失,这么说真让人心安。我收藏的落叶在风中发出金属的声音,那是在苍老之前最后的歌唱。

不得不承认,文字也是可以逐渐老去的,有时比生命的衰竭更为迅速,有时却可以在无数个季节里常青,这完全取决于对于文字、对于记忆、对于现实,对于哪怕是一个假想的读者的真诚程度。

逐渐老去的文字和仍在成长的人互为映照。不必费心地解读,平铺直叙的时光中,所有的文字只是一条路,至于通向哪里我一时还说不清楚,但是没有它们,我不会这么安静的行走。走了十年,写了将近四百篇独自成章的文字,我要挑选出大约一百篇呈现在你的面前。我希望它们是一条河流、一丛植物,或者一种路过。我希望在将它们收纳进书页之后,我的前方还会有一条山脉,一座村庄,一片庄稼,一个点燃烛火的人,在短暂的生命里,我还希望走得更远一些,结识更多的朋友,倾听更多的故事,路过更多的感动。

因此,这本书可以叫做《村庄》。回想起来,我一直在一个人的四季里进行着无望的耕耘,可以守望的麦田十分有限,大抵可以划分为一些长久向往的远方,一些忍不住伴唱的歌谣,一些星子一样的朋友,一些和我擦肩而过的别人的故事,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亲情。因为久久找不到应有的归属感,我一直游移在各个欢笑的群落边缘,带着一种类似于故乡的情结,时而等待,时而寻找。十年之后,我仍未看到彼岸那些无名的花朵,那个可以安妥心灵的村庄仍在时间之外,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也许只有永远在路上,才能永葆对于生命的种种期待,不说漂泊,不说失望,还是用有限的记忆内存,谨慎地收藏黑夜里的星光吧。我的文字中有许多以黑夜作为背景的叙述,是无意的聚攒和畅意的逗留。只有在黑夜里我才能依稀看到那条路,原以为是一次次出走,其实是一次次返乡,近乎情怯。

在编辑旧时文字时,心怀忐忑,真有些怯场啊。两年前,有一次出书的机会,我无法将其升华到一个“意义”的高度,因而放弃了。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找到一个出走或回家的理由,那么也只能在原地徘徊了。不管他走了多远,记下了多少,所记载的并非难以割舍,删改时反而异常痛快。当年那些自以为飞扬和得意的文字,轻飘飘的没有重量,唯有时间证明它们永远是尘埃,而那些沉默的、散落的石子是不能更改的,我再也不能进入它们,所以也无法体会当时的寂寞和无奈,它们是一堆灰白色的混凝土,不是村庄的路标,也不是扎根的石碑。

于是我希望将这本还在前方某个路口的书命名为《山在那里》——有位登山者在被问及为什么登山时的经典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村庄在那里,家园在那里,所有暗夜里的行走才有了一个光明的出口。或借口。

这些文字不会给人带来多少快乐,当然也不至于让人忧伤,它们只是流水一样的东西,无所谓悲欢。决定出书的那一刻,我感到释然,终于可以将它们稳妥地放下了,轻装上路吧。

这是一篇提前写下的后记,也是另一段路启程时的前言。我渴望另一个雨季的到来,在不适合赶路的季节里,任由自己在雨中散步,想到的比写下的更动听,回味一首老歌比真的听到还要欣喜。行色匆匆的十年中,我只是记下一些匆匆的过路,匆匆地读完,然后匆匆的忘记吧。不知为什么,我总是纠缠在那些并不代表什么的数字里,比如十年,比如四百篇文章,比如八十多万字的收藏。只能这样解释,我是多么珍惜这段已经过去的时光,有它垫底,感觉挺踏实。

6月的雨飘在窗外灰蓝色的天空中,阳台上的植物趁着春光长势有些疯狂。我喜爱这些沉默的植物。窗前的文字开始为了诉说,最后总归结于沉默。这本书是为了沉默的诉说,也是为了告别的聚会。

终将告别,和时光、和朋友、和过去的文字。说没有留恋是假的,唯愿多一些从容的审视、平静的喜悦。长长短短的时光都在这里了,邀你做我的读者……少年时写下的诗句在此时依然适用。十年的时间编辑成这本并不厚重的书,我所得到的是文字之后的成长,行走之余的风光。

2002年6月10日

[追记]珍重,是我不变的追忆——

依照当初的设想,这本总题叫做《山在那里》的书分为两册。上册是《书生》,下册是《梦田》。那次行而未果的事情过去了,我很清楚自己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比如说三十岁以后好多原来以为是真理/是永远的东西,已经脆弱得不堪一击,纷纷自行瓦解了。这种变化给自己带来的除了困惑,更多的是怀疑——那么具体到书写,什么才是好的文字呢?

一个人的经历再怎么复杂也不过就那么一条线,从过去到现在,中间或许有那么几个于个人来说比较重要的或牢固的“结”而已。所谓总结或整顿,也只是意味着期望在时间里探究某种属于文字/属于个人的本质上的因果。作家铁凝说,“慢的方式,是体贴入微的理解方式……我体会的文学的慢,是一种作家的写作姿态,是一种对生活的耐烦之心,对文学的笨拙的敬意。作家的叙述视野、艺术胸怀、思想抱负,应该在细腻朴素、沉着从容、仁爱的叙述中得到结实准确的体现。”我觉得这段话也是我在文字之路上的,可能存在的理想。

人这一辈子是用来徐徐铺展的,有高潮也有低谷,谁也不是天生或注定用来发光的。但是,我想人总该有那么一瞬完全地燃烧——可以耀亮整段旅途的那么一瞬——我想在那些深深浅浅的文字里,我已然有过了。将这些淡化之后,也许只剩下一束和大地平行的目光了,清澈,明亮。

我想说的是,清洁,往往意味着足够简单,如同罗兰·巴特所倡导的“清白”书写。越是单纯的东西越可能产生美好的印记,也越能接近可能存在的长久。

只是——可能——存在。

今年夏天,我的电脑发生了一次故障,十来年所有的文字刹那间被清仓归零了。那一刻,并不是没有懊恼的。但细究起来,却是那些未曾被托付、被梦想的文字率先耐不住寂寞,擅自离去了。为了沉默的诉说,原来却是为了告别的聚会。

那是我过去的十年,如今,又将近五年快要过去了……有遗憾,可是没有后悔。“在这个世界上,你就爱一种东西,你就在你爱的这个东西里把自己练到完美,练到无懈可击,你因此寻得满足,此外的一切其实无足轻重。就这样,你变得坚强,足以抵抗不时倾巢而来的寂寞;你变得勇敢,你学会拒绝周遭的喧哗与热闹……”这是刘大任为一本体育杂志写的刊首语,我常常读来告诫自己。

我一直往低处走,反而成为高度

我从未超越过别人,只完成了自我

我走了相反的路

这首叫做《卡夫卡自传》的诗可以完整表达梦醒之后得以继续和重新开始的旅程。于是,回到最初,找寻一种朴素的叙述方式,我只是在写自己想写的和能写的文字——我发现,当一个人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几乎是同时也在坦诚地面对许多人的内心世界——那里,才是光的所在。

如果还有那么一条出路,只有甘心地付出,只有纵情地投入,而不计任何后果,那就是理想中的大爱吧。走在这一条坦坦荡荡大路上的行者,一无所有地漂泊,终于有一天也会变成无限接近空灵的蔚蓝,繁华处不趋于热潮,萧瑟时不困于离索——却原来,沉默、告别、诉说和聚会,无分你我,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缘于对文字的珍重。

有爱,但不需要宣告什么,也没必要澄清什么——如此说来,这一前一后中间夹着可待成追忆的三段文字也是多余了,无言中的守望就已足够。说到极处,这是一份交付给“灵魂”的课业。

是夜,听着影片《天堂电影院》的原声CD,有一段主题旋律先是分分合合的口琴和弦乐的缠绵缭绕,当大提琴从落寞处徐徐涌动,慢慢形成了穿云破雾的合力。半阕之间紧接着是小提琴的优柔凄清,所谓

华章和断句纷纷告退,叮叮咚咚的钢琴流水隐入深层,在低处,甚至更低,我听见命运的脉动,亦张亦弛,有青草间的寂静湖泊也有长风里的波澜壮阔。似远还近,若即若离。舒缓的单簧管的音色浅浅渲染出此刻的回溯,心迹留痕。尾声处将近浑然的乐曲戛然而止,一缕晴朗渐渐浮现,漫过了今晚的月光。

2006年11月2日凌晨

同类推荐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我心中的太行山:全国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我心中的太行山:全国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本书是一本关于太行山的散文集子,共含68篇文章。68位作者用满腔的真情讲述了父辈们在太行山上创建的不朽业绩,用深邃的眼光解读了太行山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用深情的笔调抒写了太行山的山山水水和憨直厚朴的太行人。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地质奇观: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

    本书主要指国家自然地质风景区。包括长江三峡、金石滩、桃源洞─鳞隐石林、玉华洞、江郎山、佛子山、太姥山、崀山、四姑娘山、安徽天柱山、贵州九洞天、本溪水洞、普者黑风景区、腾冲地热火山、路南石林、河南云台山、太极洞、猛洞河、崆峒山、石阡温泉群、龙宫风景区、马岭河、织金洞、上饶灵山、龟峰、野三坡、房山石花洞、石海洞乡、崆山白云洞、嶂石岩、响沙湾、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热门推荐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别去想

    别去想

    青春岁月,你若安好,我便安心。永别的,不只是你,还有这个世界。
  • 天域神座

    天域神座

    别的天才还在沾沾自喜终于将一门下乘武学修炼入门,主角却在烦恼掌握的上乘武技太多,不得不低调隐藏;别的大势力费尽力气终于挖掘到一名四星神命的弟子,主角却在面对身旁一群六星、七星的追随者,发愁如何安排;别的绝世强者还在为修为瓶颈苦苦闭关,主角却跟吃饭喝水一样修为飙升。碾压各路天才,会战八方强者,我要这天穹寰宇,星辰万界,皆从我命!
  • 重生黄金岁月

    重生黄金岁月

    上苍给了张嘉明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让他在九岁这个节点上重走一遍人生路,当他带着四十年的人生修为回到自己小学三年级的课堂时,那些尘封于童年记忆中的人和物全都鲜活的浮于眼前,他明白自己是带着领先于同龄人三十年的阅历再次踏入这条人生长河的,他的人生注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 完美声音征集令

    完美声音征集令

    极度缺乏自信的麦星重逢贫嘴贱舌的儿时好友元理理,没想一见面,麦星就受到侮辱,这简直不可原谅!于是,她发誓一定要进入萤川皇家音乐学院,让元理理知道,我麦星可不是当年“被绝交”的下等人。而麦星在初次进入仲夏部当天,便被误以为是近期破坏声音程序的“R”,并且阴差阳错的上了十大危险分子榜单。为了方便监管,又被迫成为了部长腾七海的跟班。“理理,我、恨、你!”麦星仰头冲天,爆发出痛心疾首的呐喊。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为“R”的神秘人出现了!他不断地引导着麦星去发现她内心深处的梦想……
  • 众生之尊

    众生之尊

    他---原本应该平凡一生。只因遇到了----她。一念起,事过境迁,一念灭,不诉离殇。他因她,涅磐重生,有我无敌。她因他,屠戮苍生,红颜白发。
  • The Blithedale Romance

    The Blithedale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泫然泪

    泫然泪

    若为此弦声寄入一段情北星遥远与之呼应再为你取出这把桐木琴我又弹到如此用心为我解开脚腕枷锁的那个你哼着陌生乡音走在宫闱里我为君王抚琴时转头看到你弦声中深藏初遇的情绪月光常常常常到故里送回多少离人唏嘘咽着你喂给我那勺热粥这年月能悄悄的过去灯辉摇曳满都城听着雨夜风散开几圈涟漪你在门外听我练这支曲我为你备一件蓑衣琴声传到寻常百姓的家里有人欢笑有人在哭泣情至深处我也落下了泪一滴随弦断复了思乡的心绪你挽指做蝴蝶从窗框上飞起飞过我指尖和眉宇呼吸声只因你渐渐宁静吹了灯让我拥抱着你冬至君王释放我孤身归故地我背着琴步步望回宫闱里你哼起我们熟知的那半阙曲它夹杂着你低沉的抽泣
  • 血族的法典

    血族的法典

    在这片名叫诺亚的大陆上,各种种族在此生存。身为血族王子的摩尔斯,为了找寻自己的命中注定之人,来到了大陆上顶顶有名的学校“埃布尔”,终于,在哪里,他找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只是,想要在一起的愿望,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宿命之境的碎片,来自血族之地的反叛军,一切一切,都向摩尔斯诉说着一个埋藏在千万年前故事。PS:欢迎寻找我的新浪微博“云之上的花之锁”玩,我的更新提醒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