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300000024

第24章 托意眉间黛(22)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斜阳隐在了山后,风也一时没了分量,她背着沉重的背篓,里面的香草引着蝴蝶的追逐。原以为可以在这个男人身边,平静如水般地走过,只当不曾有过关联。他也默默地靠在了一旁,等她先行,想来心意也是如此,相对无话,什么都不用说了。

可是就要擦肩的那一刻,她的余光还是落到了他的身上,她看见他穿着的衣服,还是旧时她亲手所缝,便再也忍不住,长跪在他的影子旁边,问一句,新人复何如?

她的泪落在地上,没入泥土,却不敢抬头,想起从前的日子,她日日早起,夜夜点灯,给他缝了成摞的衣裳,也不觉悲苦。他穿着合体、舒适、精神,她看着就高兴,丈夫待她也适度,可她安下了心来,却安不下命,因无所出而被休,命运簇簇无情,雨打落花,风卷残云,切断了她的路。

芳草连天,蔓延无边,男子也有淡淡的哀伤,如远山缭绕不散的薄雾,看着眼前曾经同床共枕的女子,此刻如此凄凉无助,他却不能再有任何照拂。自她走后,家里还留着她的影子,箱子里的衣服被子,也全是她打理周全的。一直到现在,也还都清楚地记得,她织素缝衣的样子,清宁安定,谁也覆盖不了。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这样的安慰,总是轻薄的,可又能如何呢?说不清谁把谁辜负,姻缘也无情,明明彼此都铭心,可日后岁月,各自分途而行,此前种种,最该忘记。

做针线活看着轻巧,实则累人,又是费神的。黛玉身体不好,书里交代她很少做女红,老太太也发过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虽是这样说,林黛玉也是大家闺秀,又是生自苏州,自然是有一手绣功的。

她花好一年的功夫,给宝玉绣了个荷包,宝玉爱惜地系在贴身的衣襟上,免了在红尘里的动荡与沾染,不教风吹日晒,也不许旁人都看到,即便在外面与人打架,或者身上的物件都被周围的小厮解了去,这荷包也能安然无恙。这是他一个人的私宝,呵护它,也是宠溺自己,为爱情,孤行到底。

黛玉凄惨离世,我悲伤,却不觉可惜,我继续替她流泪,让宝玉也欠她几分,待来世再好好相遇。在这场爱情里,黛玉拼了心血性命对宝玉,在我眼里,他值得。

有红袖添香的雅致,还得愿意为你洗手做羹汤,织布缝裳,这样,才能抵挡岁月漫长,一生风霜。

小龙女天性冷淡,不谙世俗,一直在古墓里长大,她跟着过儿来到红尘,随身也带着一个针线包,只对着他一个人笑,温柔地唤他过来,低头给他缝补衣袖,这牵牵连连的好,总是放在心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张爱玲对胡兰成说,“你这个人呀,我恨不得把你包起,像个香袋儿,密密的针线缝好,放在衣箱里藏好。”胡兰成眼里有百紫千红,他有赏不够的留恋,热恋中的张爱玲也是一个最平凡的小女子,为爱入了西厢,又艳又媚,夹着尘世的一点俗,只当落了烟火,可做平凡夫妻,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若如此,她愿低到尘埃里。

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文字当针,绣着华锦,她自己设计服装,穿着桃红的旗袍站在胡兰成身边,得意地说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这场爱情让她的灵气提升了一层,却没能长久,她留下的针线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依旧是华美的绸缎,带着傲洁的底色,仍然旖旎。然而她自己的袍子,却有了斑驳,有了虫洞,再也不用回首了,张爱玲避开尘世,什么都不再说。

堂屋里,光线深邃,老夫人拿起红漆盒里的帕子看绣功,翻来覆去,仔细掂量,满意地说,这姑娘,有过日子的心。亲事便可定下来。

薛湘灵满院子不舒心,也不怕别人听见,隔着墙也一样高声。

那花样儿要鸳鸯戏水的。鸳鸯一个要飞,一个要游,不要忒小,也不要忒大。鸳鸯要五色,彩羽透清波,莫绣鞋尖处,提防走路磨。配景须如画,衬个红莲花。莲心用金线,莲瓣用朱砂。

旧时光里的日子,和今时今日也没有多少不同,不轻视、不怠慢,走过的岁月,就是落脚的针线,也不容随意拆掉再重来。生活里的悲喜印在上面,年岁久了,会有光阴的颜色和老旧的黯然,却不容丢弃。留着,方知一生未空许,再有遗憾,也不要轻易毁掉,你拆下那些纠缠的线,会看到片片灰飞的衰败,还有褶皱的缎子,和数不清的空洞。

人的一生,就是岁月的嫁衣,散去后,烟水无尘,万籁俱寂。

不如在裂帛的开始,就让内心饱满而敏感,走好每一针,每一线。分分秒秒,都是你最好的时候。

如今自己动手做针线,几乎成了没必要的事,浪费时间,又不一定能做好,无事还要落下矫情。其实也不是什么都不图,那份深美与贴心,总要自己坐下来,针线在心,才清楚。

她在灯下缝衣,一根线拉得很长,小手指翘着,影子落在雪白的墙上,侧面看过去,纯纯淡淡,有古典的雅韵,质朴的情怀,有缠枝莲的清喜,盛开着一池菩提光阴,热烈地爱着生活,爱着红尘。

现在总比古时好得多,不连着生计,甚至连情意也不相干,只做给自己的心。还可以看见窗外的风生水起,柳曳花熏,听一曲《锁麟囊》,灶上炖着银耳莲子粥,香气漫过来,妥协而温暖。

时光悠悠,任你蓝天下奔波,累了倦了回顾,终还是追不过光阴的脚步。光影浮华,一程烟尘一寸心,倒不如一针一线,在一时一辰里缝补,不为璇玑锦缎,不过绝色倾城,只为记忆里的永恒,再相忆,还是那一日的秋风白露,眉初扫,人初静。

月白如水,风轻花浓,未近清明,梨花已纷飞似雪。她一袭白色的苎麻衣裙,林中独舞,脸上有淡淡的胭脂红,恬静而柔情,发间只插银簪,如新月初生。

她长舒广袖,半转纤腰,缓缓的一个回眸,好似跌落凡尘的仙子,一时贪恋梨花月,忍不住临溪而舞。随意的舒展,自如的收放,没有任何编排,只是面对此景动了情,要和梨花作一场倾情舞。

远方,有了隐隐的笛声。

我一直认定,女子最好看的舞蹈,就是形神兼备的古典舞。它要求动作柔美轻盈,而这些都必须由内心所散发出来的情感带领。它展现的是中国女子极致的美,最能把女子的古韵、柔婉、多情,还有执着,淋漓尽致地融于其中。

就好比我也觉得,最能展现男子魅力的是蒙古舞,野性、阳刚、豪气、柔情。

跳古典舞的女子是狐,跳蒙古舞的男子是狼,就得要那三分蛊惑的妖气。

而且,也都用着传统的乐器伴奏,水波荡漾的古筝,扣人心弦的二胡,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古老的声音响起,着汉装的女子款款而出,时光恍然就回去了,是唐朝的酒肆,或者汉代的宫廷,要不就是宋时月色照着的后花园。

台下人痴,台上的女子也是痴的,提着那口气在挥洒千言万语,好比提笔临书,一招一式写得浑然忘我,眼里哪还有台下人等。

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的《洛神赋》辞采华美,用缱绻的情思描写了洛水女神的仙姿,比宋玉的《神女赋》更哀伤迷离,是痛到最后什么都说不出来的绝望,可见从文笔到情感,都是用了十足的力。

我也爱读描写洛神仪容服饰的那一段,让人无限想象,她却还只管躲在霞影纱的后面。不知什么样的女子,修炼几世才能有如此淑婉,大概也有后世的很多男子在行至洛水边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停下来,对着河水吟诵上几句,表达一份钟情,或者一点希冀和梦想,也愿在堤岸上梦一场,哪怕短暂,哪怕只是庄生晓梦迷蝴蝶,醒来,也能有几分追忆。

洛神的美,灵动缥缈,有时候看汉唐的舞蹈,梳凌云髻的女子一出场,远远看着神飞,就想曹植笔下的洛神,是不是就该这般样子,在云端缓缓而近,罗带飘飞,一手在身前,一手侧平于身侧,御风徐徐,光华照人。

古代有不少关于仙子的绘画和壁画,那些衣饰琳琅,形态各样的女子,飘飘然现于空中,就如一场群舞,也像是现代歌舞剧的海报。

敦煌莫高窟里就有反弹琵琶的舞女形象,虽然明显是唐代的丰腴体态,却灵动舒畅,不见丝毫滞涩,那份活络的韵力,就是靠飘动的舞衣来展示,似一场惊花雨,让人看得目不暇接。所以吴带当风的画技,才让人如此仰止。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是一场飞天的舞。

曹植的文章有质感,情与文两不误,像一双羽翼,让他的气韵得以升起来,格调也不拘泥。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清代的王士祯也说:“诗者有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要我说,他是先有情,而后达到这个高度,有了律动,也有了舞姿。

都说《洛神赋》里的女神是曹植的嫂子甄氏,魏文帝曹丕之妻。真的不想把真实的样子都当成小说来看,一定要把最美的人最美的事放入错综的境况里,好像这样才能深刻,才能让人铭记。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史书里的甄氏确有绝色,而且能诗会文,性子也温和柔顺,她的丈夫本就是天子,她更是那种视夫为天的女子,绝不会和曹植有情感上的往来。

但她对曹植一定很好,她本就温柔善良,看在十几岁的曹植眼里,便如仙子般典雅,让他心里生出敬慕来,再无其他非分。

真相就是,他们曾在复杂的世景下,清凉而过,只是同时,路过了一场花雨。

我离甄氏的家乡很近,去中山古国时便想起她,正是秋末,郊野一片荒寂,一只落单的雁哀鸣着徘徊,是它自己不愿离开。

后来人们用“飘若浮云,矫如惊龙”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有人说王羲之一笔行书,已经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好到说不出,便借用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

曾有集会,仿了古人的雅集,一边有古琴弹奏,一边是茶台,中间的空地分了两半,一边案桌上泼墨挥毫走笔游龙,一边是古装女子舞得飘若惊鸿。原该是极好的,可我觉得闹,都是适合静赏的,这样总是难容,显得格格不入了,也觉逼仄,放不开,看的人也无法舒畅。

古时文人是最会作乐的,今日你下了赏菊的帖子,明天他又得了奇石,看看日历,马上就要秋分了,总该一聚。他们也要吟诗作对,曲水流觞,喝到兴致浓时就铺开了纸,也常常带了家里的歌舞姬,就因为他们常在林泉边,或者大园子里,放到自然里来,人也就挥洒自如了。

一边吟念,一边举手摘星,抚空揽情,风乎舞兮。这是志向。

自在了,才能带出那份天真来。

记忆中的她还是苎萝山村一个集了山水灵气的少女,在溪边浣纱,唱着无拘无束的歌曲,水中映出她的容颜,一如她纯净的心和朴素的衣,虽然家贫,却无愁苦。她叫夷光,原本该有最简单的一生。

命运的安排谁也捉摸不定,没有平坦笔直的人生,曲折蜿蜒还不够,有时走着走着,前方的路口或就是两条截然相反的路,或许还隐在变幻莫测的浓雾中。

而这变故的到来,也许是天灾,让你不得不更改,也许是意外,平地起波澜,要去寻找新的机缘,然而还有时,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到来。

若没有范蠡,就没有了那一段三千越甲吞吴的烽烟,也不会有西施。

在家国复兴,人们都欢庆的时候,她静静地沉入水面,总算可以歇息。

馆娃宫已是一片凌乱了吧,姑苏台上看过去,杀伐之后的静寂,只让人麻木,却也觉不出心痛。世上之人,世间之物,早晚离分,不过是这一天到了眼前,还是难掩悲伤,铺天盖地的苍凉。她最后一次跑过响屐廊,那个留下她绝世舞姿,也让夫差如痴如醉的地方。她在廊口停下来,裙上的金铃沉寂,忽然领悟,她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了。

响屐舞,断魂伤,两千多年后,还记着她的人把响屐舞排进了舞剧《西施》,大红的舞衣旋转,变幻着一幕又一幕,她的人生浓缩起来,终究成了华丽的演出。

她用三年的时间苦练舞艺,就为了一挥袖,有天崩地裂的惊动。她有了可亡国的美,深藏了动人心的那份真。

她从来不曾忘记过,山溪水潺潺,绿草芳茵,她摘了一朵扶桑戴在鬓间,引来蝴蝶翩翩,她也随舞其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那时她还是夷光,然后,他来了。

最初的舞蹈都是自然的,随性、随意、随心,不求同样。听到一段曲子可捕其神态,美景当前,也可纵意归从,所有的舒展都是放松自如的,和最初的文字一样,是有香草气的。

舞蹈的出现应该比文字更早,甚至早于语言,看到风摆柳就会了,看到燕嬉戏就会了,春日花发,秋凉叶落,四季也是舞着来的。

最初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高兴了歌之舞之,节日了载歌载舞,包括大型的祭祀,也少不了这一祈祷形式。可以说,在很久以前,人们生活里的喜怒哀乐,都是用舞蹈来表现的。包括汉族,只是后来,受到了禁锢。

周公旦致礼作乐,制定了整套的礼乐制度,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其中就包括“六舞”和“六小舞”。“六舞”用于宫廷祭祀,有严格的等级制约,比如只有天子能八佾舞于庭,公侯、大夫、士人逐级消减。后来“六舞”发展成了神圣的“雅乐”。“六小舞”则是贵族子弟用来学习的教材。

《礼记·内则》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桃符里的乾坤

    桃符里的乾坤

    本书由“名人对联故事”、“谐趣联故事”、“民间流传对联故事”与“妙联选录”四部分组成,主体是前三部分,里面包含数百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和700多副对联。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热门推荐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校花的透视高手

    校花的透视高手

    非洲之王秦寿被老头子指派给华夏校花做保镖,具有透视异能的他住进了校花的别墅贴身保护。别墅三女:清纯校花、可爱萝莉、冷艳御姐,率先出场。杀手组织,邪恶势力相继而至,红颜是祸水还是良配?且看牛哄哄的秦寿这个史上最强保镖如何玩转都市,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不在是传说....
  • 异界之风行

    异界之风行

    当作为替身的蒋云揭开了隐藏了千年的秘密的时候,风系魔法开始大放异彩,魔法战舰,魔导火炮,魔法飞弹,魔法地雷……平静的大陆开始了不断的纷争,在平静之后他们突然发现,更加强大敌人已经逼近……
  • 神山瑰丽美姿

    神山瑰丽美姿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明太祖尊五岳为神。清代移祀北岳于此。五岳均有寺庙名胜多处。就此,这些大山就有了神话故事传说,也赋予了神秘的瑰丽。刘志才编著的这部《图解科普世界丛书:神山瑰丽美姿》以古代资料和现代图片结合,帮助青少年了解五岳的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地理的人文知识。
  •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五显灵观大帝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暴走帝王之脚

    异界暴走帝王之脚

    天生无法行走的少年,再一次意外中灵魂穿越来到神灵大陆。当他发现自己穿越后,还是没能向正常人一样站起来。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的他,与恶魔签订契约,祈求自己能够站起来,恶魔给了他一双脚,他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年之内如果死王要付出灵魂。于是恶魔为了让他早死,给了他一双他无法驾驭的双脚,拥有上古血脉的双脚,他要做的是在十年之内存活,因为他知道如果被恶魔得到灵魂,他将遭受上刀山下油锅的痛苦。同时他发现想要自己命的不止恶魔。面对压力,他不得不追求力量,但是天生绝脉的他无法修炼,在绝境时当他发现自己能逐渐驾驭自己的双脚那一刻,他要做的就是将一切踩在自己的脚下。
  • 月下密语

    月下密语

    一个临近退休的大叔,遇上一个花季少女。她实在和去世的老伴太像了,太多巧合了。这究竟是前世今生,还是命中注定的恶搞。大叔面对伦理道德,面对这不可思议的偶遇奇缘。是选择放弃,还是追逐呢?
  • 风羽萧萧易流年

    风羽萧萧易流年

    青春路上难免会遇到几个让自己心动的人,或悲或伤,都将成为几十年后我们忆起来最美的时光。“Hey,少年我喜欢过你”最终也还是没有让他知道,最终也成为了遗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不管怎样我都会向那个少年说“孟羽博,我好像喜欢上你了,你呢有没有一点喜欢我”现实残酷,事与愿违,我想我们的距离也就是一张A四纸那么遥远吧...“嗯,傻瓜我也喜欢你”萧然永远也不会明白,曾,那个少年,那个高傲的少年为自己做了多少,也只是为了可以和那个有点小暴力,可傻傻纯纯的女孩在一起。。。。。。
  • 灵魂便利店

    灵魂便利店

    这是一家有天狐管理的便利店这有一位为冤魂轮回引路的老板娘这里每天会发生神奇的故事这里聚集了有阴阳眼的少年这里还是冥王最喜欢来的地方这么多的传奇,只有你来到这家神奇的便利店就可以知道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