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8100000046

第46章 中庸(6)

【师说】

圣人的大道可以与天地齐寿,与日月争辉,它浩瀚无际,无比充实。君子修养德行以遵循圣道,做到进退自如,明哲保身,根据政治条件的变化,通过明智的选择来保全自己。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顺应圣道的体现。

必须指出的是,明哲保身并不是说叫人们做墙头草,风吹两面倒,没有半点原则和立场,实行滑头主义的人生哲学。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知识卡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

——曾国藩

【故事链接】

古稀之年的学生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名叫董云的学者,十分爱好读书和写诗,在当地人中也是小有名气。董云六十八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会稽山碰到了在当地讲学的王阳明。董云听说王阳明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十分钦佩,赶忙跑去听他讲学。听完后才发觉自己之前几十年的学习实在是很不够,和这样的大儒比起来相差甚远。于是他经常在王阳明讲学完毕后留下来向他请教问题,提升自己的学问。过了几日,董云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自己不拜王阳明为师呢?于是他向王阳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的王阳明只有五十三岁,而董云已经六十八岁了,王阳明觉得收他为徒弟有对长者不尊的嫌疑,于是再三推辞。可董云一直坚持要拜师,他说:“过去的六十年,我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学好,但我现在醒悟还不晚,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旁人感念董云这种求学若渴的精神,就劝王阳明收下了他。

王天下有三重焉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王(wàng):作动词用,称王,指治理天下。三重(zhòng):指三件重要的事,即议礼仪、定制度、考文字。】,其寡【寡:少。】过【过:过失。】矣乎!上焉者【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下焉者:指身居下位的贤人,即臣下。】,虽善不尊【不尊:没有高贵的地位。】,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三个明君,即夏禹、商汤和周文王。缪:通“谬”,错误。】,建【建:放。】诸天地而不悖,质【质:质询,询问。】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俟:等待。】圣人而不惑【惑:怀疑,疑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动:说法与行动。】而世为天下道【道:通“导”,先导。】,行而世为天下法【行:施政。法:法度。】,言而世为天下则【言:号令。则:准则,法则。】。远之则有望【望:威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彼:诸侯所在国。无厌:无人憎恶。】,在此无射【射:厌弃。】。庶几夙夜【庶几:几乎,差不多。夙夜:早晚。夙,早。】,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蚤:通“早”。】有誉于天下者也。

【译文】

君王统治天下能够做好制订礼仪、创立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大事件,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过去的礼制,这三件事虽然做得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话,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品德虽高,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途径,要根据本身的德行,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和信赖。用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来考查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远处的人民敬仰他,近处的人民学习他,不觉厌倦。《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永远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地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师说】

身在上位的人,通过制定礼仪、创立法度、考订文字来维护社会秩序,但要取信于民,还必须做到真诚不欺,政策才易于推行。政策的制定要上合天理、下合民意,实施过程中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世人的表率、天下的法度和准则。

儒家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往往有些性急,他们巴不得制定一套绝对完美的政治制度,供世世代代使用。但糟糕的是,他们认为这种制度已经被制定好了,这就是先王治国之道。面对先王之道,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唯有听从。

为儒家思想辩护的人说,是封建帝王利用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本身是好的。但利用总有被利用的理由,他们为什么不利用别的思想呢?可见不能说儒家思想是十全十美的。

【知识卡片】

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取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

其中,《中庸》论述的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故事链接】

唐太宗和魏征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他辅佐唐太宗时,直言敢谏,经常触犯龙颜,却并不后悔。有一天,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喜欢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知无不言。

由于魏征一向犯颜直谏,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唐太宗喜欢打猎,有一次想要去秦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进谏阻止,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走来时,便赶紧把它藏在怀中,不敢让魏征看到。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魏征死后,唐太宗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位良臣,经常感慨万分。他曾在魏征遗像前说:“用铜作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了解得失。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唯天下至圣

【原文】

唯天下至圣【至圣:指孔子。】,为能聪明睿知【睿知:睿智。知,智慧,通“智”。】,足以有临【临:统治天下。】也;宽裕【宽裕:宽容大度。】温柔,足以有容【有容:有博大的包容心。】也;发强【发强:发奋图强。】刚毅,足以有执【执:掌控,施行。】也;齐庄中正【齐庄:庄重恭敬。齐,通“斋”,斋戒以清心身。中正:不偏不倚。中,居中,适中。正,端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密察:精审周详。密,详细。察,明辨。】,足以有别【别:分辨是非正邪。】也。溥博渊泉【溥(pǔ):通“普”,普遍。博:广阔。渊泉:像深泉一样渊深。】,而时出【出:溢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见:显现,表现出来。】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说(yuè):通“悦”,喜悦,喜欢。】。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中国:中原地区。】,施及蛮貊【施(yì):延续,传播。蛮貊(mán mò):古代野蛮的边远部落,泛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队(zhuì):通“坠”,坠落。】,凡有血气【血气:指人类。】者,莫不尊【尊:尊重。】亲【亲:亲近。】,故曰配天。

【译文】

只有天下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睿智,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性情宽宏大量,温和柔顺,对待一切人和事物都有博大的包容心;修德进道发愤图强,刚强坚毅,勇敢果断,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文章条理严谨周密,能够辨别是非正邪。圣人的美德辽阔广大,像渊源深沉的泉水适时地流淌出来。辽阔广大像苍天,渊源深沉如深渊。他出现在民众面前,百姓没有谁不敬佩;他的言谈,百姓没有谁不信服;他的行为,百姓没有谁不喜欢。因此圣人美好的名声广泛地流传在中原之地,并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都能够行驶的地方,人力能到达的地方,苍天覆盖的地方,大地负载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脉气息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亲近他们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天相匹配。

【师说】

怎样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呢?不仅有才智、品德方面的标准,还有性情、能力方面的要求。聪明睿智,品德高尚,性情宽厚,刚强坚毅……几乎一切美好的品行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当然,这些美好的德行需要长期不断的磨炼。

儒家的“至圣”者形象是虚构出来的。既是虚构的,就不必当真。但虚构需要感情来推动,他们的感情是真诚的。儒家都是入世主义者,而且为人忠厚,于是他们的文学虚构被后世很多人当作历史真实。这种抒情的文风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充斥在各种媒体中。

【知识卡片】

人生的“三不朽”

古人讲究人生的“三不朽”,即人生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件大事。“立功”是建立功业,完成大事业;“立德”是让自己美好的品行成为世人的楷模;“立言”是为后人留下有价值的学说。其中,“立德”是核心,其他两项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并仰赖它实现。

【故事链接】

甄彬还金

齐朝有个人叫甄彬,心怀坦荡,做人廉洁。他在贫寒时,曾经拿着一捆蓖麻到当铺换钱。后来,甄彬把蓖麻赎回家后,却发现在蓖麻里塞着一条大毛巾,毛巾里面包着五两黄金。

甄彬赶快拿着这包金子,送还给了当铺。当铺主人惊喜地说:“前些天,有人拿着这包金子来当钱,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就随手把它塞在了蓖麻捆里忘了拿。多亏您把它还回来,否则我们损失就大了。您的这种美德真是古今没有的啊!”出于感谢,当铺主人拿出一半金子执意相谢,甄彬坚决不接受,在当时传为美谈。

后来,甄彬被任命为县令,上任之前和另外五名官员一同向皇帝告辞。皇上告诫那五个人说:“你们做官要廉洁谨慎。”唯独到了甄彬面前,放心地说:“过去就听说,你有过还金的美德。所以这回,我就不用告诫你什么了。”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原文】

《诗》【《诗》:指《诗经·卫风·硕人》篇。】曰:“衣锦尚<;纟冋>;【衣(yì):穿,动词。锦: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尚:加。<;纟冋>;(jiǒng):用麻纱制作的单罩衣。尚<;纟冋>;,即在锦衣上加上麻纱罩衣。】。”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暗然:暗淡,深藏不露的样子。】然而日章【日章:日渐彰明。章,同“彰”。】;小人之道,的【的(dì):鲜明耀眼。】然而日亡【日亡:日渐消亡。】。君子之道,淡【淡:外表平淡,恬淡。】而不厌【不厌:很有意味。】,简【简:简朴。】而文【文:文采可观。】,温【温:温厚。】而理【理:条理分明。】,知远之【之:与,和。】近,知风【风:以自身来感动他人,即教化。】之自,知微【微:细微。】之显,可与【可与:可许。】入德【入德:进入道德之门。】矣。

【译文】

《诗经·卫风·硕人》中说:“穿上华美的衣服,外面罩上麻纱罩衣。”这是因为厌恶华丽的花纹过于显露。所以,君子的品德深藏不露但却一天天彰明;小人的品德,显得耀眼,但却一天一天消亡。君子的德行,平淡却很有意味,简朴却很有文采,温厚却条理分明,懂得事物由远至近的发生、发展规律,懂得教化别人必须从自身做起,懂得事物从细微到显著的变化规律。能够做到这些,就能够进入崇高的道德之门了。

【师说】

《诗经·卫风·硕人》篇有句云:“衣锦<;纟冋>;衣。”说的是美人庄姜出嫁时,穿上锦绣的衣服,外面还要加一件麻布罩衫,因为锦衣的文采太耀眼了。这就是将美丽藏在简朴之中。这一段借这个典故,比喻君子之道就是简朴其外、美丽其中,但日子久了,其美丽还是会流溢于外。小人则相反,他们要着力显示的,就是其某些外在之美,但由于缺乏内之美,其外在之美也就日渐消亡。所以君子之道看起来平淡、简朴、温和,实则内容充实、文采斐然、条理明晰。这难道不吸引务实的人竞相跨入这道德之门吗?

本章的写作很有趣,先引一段《诗经》,后作引申发挥。《诗经》本是艺术品,但先秦人并不把它当作艺术品,而是当作从日常生活到政治外交的实际学问,学诗不是为了得到艺术的享受,而是走向社会前的知识准备。

【知识卡片】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故事链接】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了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们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2)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 奖罚分明,让学生心悦诚服

    奖罚分明,让学生心悦诚服

    本书从引导鼓励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表扬、激励与奖励学生的方式、方法。书中对优秀的方法给与极大的鼓励。
  •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本书阐述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以及历史演变。分章讨论了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基本社保项目。本书在充分介绍和吸收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和理论的同时,还以丰富的资料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改革与创新,问题和前景。本书体系完整、论述详实、内容很新,是这一领域较为完整、较为成熟、较为规范、也较为先进的优秀教材。
  • 逆向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

    本书系统性、实用性强,体系编排新颖、严谨,语言精练,且每章均含有经典案例供阅读讨论。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归纳国内外逆向物流管理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区别于国内目前存在的逆向物流管理书籍的一般编排格式。本书可以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或自学参考书。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热门推荐
  • 树魔之我的娘亲

    树魔之我的娘亲

    她就象丑小鸭一样处处被人排挤直到有一天她并不没有象丑小鸭那样变成美丽的天鹅.。。
  • 遭遇青春期问题

    遭遇青春期问题

    《生命·成长教育系列:遭遇青春期问题》有六个部分外加一个附录组成,分别是第一篇我们身体的变化、第二篇做个快乐的少年、第三篇我不想与父母较劲、第四篇 男女有别吗、第五篇成为受欢迎的人、第六篇做好自我保护、附录趣味小测试。
  • 执手一生

    执手一生

    接的是盗八小哥守门后的第三年,吴邪意外收到黑金古刀,从而下地又遇小哥的事。然后在一系列事情尘埃落定后,与小哥相守一生的故事。
  • 爱你是我一生的执念

    爱你是我一生的执念

    原名:〔清风朗月〕倾城天后养成记。凌清风性子寡淡,这一生只对宫孜雨和夏朗月尽心的好过。对宫孜雨好是为了替夏朗月还债;对夏朗月好是因为他爱她。他这一生事事顺心,在娱乐圈一直混的风生水起,没有什么执念。如果说有,那就是爱夏朗月。夏朗月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虽说并不娇蛮,但毕竟太过纯善。一入社会便被迷了眼,看上了不该看上的人。最后心被伤的支离破碎。某一天他们的孙子问凌清风,当初奶奶是怎样爱上他的。某人斜睨一眼旁边看着电影的妻子,轻声道:“因为你奶奶被奸人所伤,爷爷救了她。”小孙子问爷爷:“那奶奶被伤到哪儿了?”某人答:“心。”
  • 碎天剑神

    碎天剑神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这里有一剑斩出无上火焰的剑,这里有召唤灵魂的宝剑,这里有九天雷动的宝剑。当然这些剑都跟叶枫没有关系。他只有一把铁剑……
  • 仙本多劫

    仙本多劫

    她本是一小小修仙门派的懒散掌门千金,爱吃爱喝爱玩乐就是不爱修仙,却在成亲之日为未婚夫所背叛,只为了一颗石头?便惨遭灭门,只得被逼上修仙路。修仙路漫漫,前有绝色师兄要泡,后有“狠心”负心良人真情相告,左要报复毒辣灭门女魔头,右要探寻自己看似内有玄机的身世。别人修仙一心只向心法阵法炼丹清修打妖怪,为何到她就多了这么些劫难琐事?
  • 我的哥们是总裁

    我的哥们是总裁

    我需要的是土壤,无论贫瘠肥沃,能够决定我命运的,只有我至死不渝的心!故事的猪角就是他,董天成,毫无疑问,18岁成立董天集团,涉及的产业众多,他一分两个角色,一个是大学不起眼的普通学生,一个是董天集团的掌门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请我给大家娓娓道来!
  •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智慧汇聚,《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改变孩子前途的首选读本。《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为了便于广大家长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品质,使孩子成为未来的口才方面高手,顺利成长、成才,作者参考了大量家教资料,吸收精华而编写。
  • 重生合家欢

    重生合家欢

    林初夏虽说有许多的不如意,可她有爱她的家人。所谓知足者常乐,对于她来说这就足够了。一场车祸却让她回到了五岁那年,世上不是没有后悔药吃嘛,这是老天爷给的后悔药吗?看林初夏如何将前世那有着许多遗憾的人生,变成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快乐人生。PS:此文小温馨,慢热,希望能唤起七零后和八零后对那个时代的一些回忆!旎旎还有过百万的完结文一部,“农家女儿也自强”,属于空间种田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谢谢!粉嫩嫩的新书“重生1978年”隆重推出,筒子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旎旎打算写一个从懦弱到强势的女主,手有空间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哈哈哈!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