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8100000046

第46章 中庸(6)

【师说】

圣人的大道可以与天地齐寿,与日月争辉,它浩瀚无际,无比充实。君子修养德行以遵循圣道,做到进退自如,明哲保身,根据政治条件的变化,通过明智的选择来保全自己。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顺应圣道的体现。

必须指出的是,明哲保身并不是说叫人们做墙头草,风吹两面倒,没有半点原则和立场,实行滑头主义的人生哲学。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知识卡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

——曾国藩

【故事链接】

古稀之年的学生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名叫董云的学者,十分爱好读书和写诗,在当地人中也是小有名气。董云六十八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会稽山碰到了在当地讲学的王阳明。董云听说王阳明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十分钦佩,赶忙跑去听他讲学。听完后才发觉自己之前几十年的学习实在是很不够,和这样的大儒比起来相差甚远。于是他经常在王阳明讲学完毕后留下来向他请教问题,提升自己的学问。过了几日,董云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自己不拜王阳明为师呢?于是他向王阳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的王阳明只有五十三岁,而董云已经六十八岁了,王阳明觉得收他为徒弟有对长者不尊的嫌疑,于是再三推辞。可董云一直坚持要拜师,他说:“过去的六十年,我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学好,但我现在醒悟还不晚,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旁人感念董云这种求学若渴的精神,就劝王阳明收下了他。

王天下有三重焉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王(wàng):作动词用,称王,指治理天下。三重(zhòng):指三件重要的事,即议礼仪、定制度、考文字。】,其寡【寡:少。】过【过:过失。】矣乎!上焉者【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下焉者:指身居下位的贤人,即臣下。】,虽善不尊【不尊:没有高贵的地位。】,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三个明君,即夏禹、商汤和周文王。缪:通“谬”,错误。】,建【建:放。】诸天地而不悖,质【质:质询,询问。】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俟:等待。】圣人而不惑【惑:怀疑,疑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动:说法与行动。】而世为天下道【道:通“导”,先导。】,行而世为天下法【行:施政。法:法度。】,言而世为天下则【言:号令。则:准则,法则。】。远之则有望【望:威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彼:诸侯所在国。无厌:无人憎恶。】,在此无射【射:厌弃。】。庶几夙夜【庶几:几乎,差不多。夙夜:早晚。夙,早。】,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蚤:通“早”。】有誉于天下者也。

【译文】

君王统治天下能够做好制订礼仪、创立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大事件,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过去的礼制,这三件事虽然做得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话,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品德虽高,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途径,要根据本身的德行,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和信赖。用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来考查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远处的人民敬仰他,近处的人民学习他,不觉厌倦。《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永远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地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师说】

身在上位的人,通过制定礼仪、创立法度、考订文字来维护社会秩序,但要取信于民,还必须做到真诚不欺,政策才易于推行。政策的制定要上合天理、下合民意,实施过程中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世人的表率、天下的法度和准则。

儒家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往往有些性急,他们巴不得制定一套绝对完美的政治制度,供世世代代使用。但糟糕的是,他们认为这种制度已经被制定好了,这就是先王治国之道。面对先王之道,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唯有听从。

为儒家思想辩护的人说,是封建帝王利用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本身是好的。但利用总有被利用的理由,他们为什么不利用别的思想呢?可见不能说儒家思想是十全十美的。

【知识卡片】

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取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

其中,《中庸》论述的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故事链接】

唐太宗和魏征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他辅佐唐太宗时,直言敢谏,经常触犯龙颜,却并不后悔。有一天,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喜欢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知无不言。

由于魏征一向犯颜直谏,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有敬畏之心。唐太宗喜欢打猎,有一次想要去秦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进谏阻止,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走来时,便赶紧把它藏在怀中,不敢让魏征看到。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魏征死后,唐太宗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位良臣,经常感慨万分。他曾在魏征遗像前说:“用铜作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了解得失。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唯天下至圣

【原文】

唯天下至圣【至圣:指孔子。】,为能聪明睿知【睿知:睿智。知,智慧,通“智”。】,足以有临【临:统治天下。】也;宽裕【宽裕:宽容大度。】温柔,足以有容【有容:有博大的包容心。】也;发强【发强:发奋图强。】刚毅,足以有执【执:掌控,施行。】也;齐庄中正【齐庄:庄重恭敬。齐,通“斋”,斋戒以清心身。中正:不偏不倚。中,居中,适中。正,端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密察:精审周详。密,详细。察,明辨。】,足以有别【别:分辨是非正邪。】也。溥博渊泉【溥(pǔ):通“普”,普遍。博:广阔。渊泉:像深泉一样渊深。】,而时出【出:溢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见:显现,表现出来。】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说(yuè):通“悦”,喜悦,喜欢。】。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中国:中原地区。】,施及蛮貊【施(yì):延续,传播。蛮貊(mán mò):古代野蛮的边远部落,泛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队(zhuì):通“坠”,坠落。】,凡有血气【血气:指人类。】者,莫不尊【尊:尊重。】亲【亲:亲近。】,故曰配天。

【译文】

只有天下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睿智,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性情宽宏大量,温和柔顺,对待一切人和事物都有博大的包容心;修德进道发愤图强,刚强坚毅,勇敢果断,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文章条理严谨周密,能够辨别是非正邪。圣人的美德辽阔广大,像渊源深沉的泉水适时地流淌出来。辽阔广大像苍天,渊源深沉如深渊。他出现在民众面前,百姓没有谁不敬佩;他的言谈,百姓没有谁不信服;他的行为,百姓没有谁不喜欢。因此圣人美好的名声广泛地流传在中原之地,并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都能够行驶的地方,人力能到达的地方,苍天覆盖的地方,大地负载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脉气息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亲近他们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天相匹配。

【师说】

怎样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呢?不仅有才智、品德方面的标准,还有性情、能力方面的要求。聪明睿智,品德高尚,性情宽厚,刚强坚毅……几乎一切美好的品行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当然,这些美好的德行需要长期不断的磨炼。

儒家的“至圣”者形象是虚构出来的。既是虚构的,就不必当真。但虚构需要感情来推动,他们的感情是真诚的。儒家都是入世主义者,而且为人忠厚,于是他们的文学虚构被后世很多人当作历史真实。这种抒情的文风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充斥在各种媒体中。

【知识卡片】

人生的“三不朽”

古人讲究人生的“三不朽”,即人生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件大事。“立功”是建立功业,完成大事业;“立德”是让自己美好的品行成为世人的楷模;“立言”是为后人留下有价值的学说。其中,“立德”是核心,其他两项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并仰赖它实现。

【故事链接】

甄彬还金

齐朝有个人叫甄彬,心怀坦荡,做人廉洁。他在贫寒时,曾经拿着一捆蓖麻到当铺换钱。后来,甄彬把蓖麻赎回家后,却发现在蓖麻里塞着一条大毛巾,毛巾里面包着五两黄金。

甄彬赶快拿着这包金子,送还给了当铺。当铺主人惊喜地说:“前些天,有人拿着这包金子来当钱,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就随手把它塞在了蓖麻捆里忘了拿。多亏您把它还回来,否则我们损失就大了。您的这种美德真是古今没有的啊!”出于感谢,当铺主人拿出一半金子执意相谢,甄彬坚决不接受,在当时传为美谈。

后来,甄彬被任命为县令,上任之前和另外五名官员一同向皇帝告辞。皇上告诫那五个人说:“你们做官要廉洁谨慎。”唯独到了甄彬面前,放心地说:“过去就听说,你有过还金的美德。所以这回,我就不用告诫你什么了。”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原文】

《诗》【《诗》:指《诗经·卫风·硕人》篇。】曰:“衣锦尚<;纟冋>;【衣(yì):穿,动词。锦: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尚:加。<;纟冋>;(jiǒng):用麻纱制作的单罩衣。尚<;纟冋>;,即在锦衣上加上麻纱罩衣。】。”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暗然:暗淡,深藏不露的样子。】然而日章【日章:日渐彰明。章,同“彰”。】;小人之道,的【的(dì):鲜明耀眼。】然而日亡【日亡:日渐消亡。】。君子之道,淡【淡:外表平淡,恬淡。】而不厌【不厌:很有意味。】,简【简:简朴。】而文【文:文采可观。】,温【温:温厚。】而理【理:条理分明。】,知远之【之:与,和。】近,知风【风:以自身来感动他人,即教化。】之自,知微【微:细微。】之显,可与【可与:可许。】入德【入德:进入道德之门。】矣。

【译文】

《诗经·卫风·硕人》中说:“穿上华美的衣服,外面罩上麻纱罩衣。”这是因为厌恶华丽的花纹过于显露。所以,君子的品德深藏不露但却一天天彰明;小人的品德,显得耀眼,但却一天一天消亡。君子的德行,平淡却很有意味,简朴却很有文采,温厚却条理分明,懂得事物由远至近的发生、发展规律,懂得教化别人必须从自身做起,懂得事物从细微到显著的变化规律。能够做到这些,就能够进入崇高的道德之门了。

【师说】

《诗经·卫风·硕人》篇有句云:“衣锦<;纟冋>;衣。”说的是美人庄姜出嫁时,穿上锦绣的衣服,外面还要加一件麻布罩衫,因为锦衣的文采太耀眼了。这就是将美丽藏在简朴之中。这一段借这个典故,比喻君子之道就是简朴其外、美丽其中,但日子久了,其美丽还是会流溢于外。小人则相反,他们要着力显示的,就是其某些外在之美,但由于缺乏内之美,其外在之美也就日渐消亡。所以君子之道看起来平淡、简朴、温和,实则内容充实、文采斐然、条理明晰。这难道不吸引务实的人竞相跨入这道德之门吗?

本章的写作很有趣,先引一段《诗经》,后作引申发挥。《诗经》本是艺术品,但先秦人并不把它当作艺术品,而是当作从日常生活到政治外交的实际学问,学诗不是为了得到艺术的享受,而是走向社会前的知识准备。

【知识卡片】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故事链接】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了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们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同类推荐
  • 淡然的人生不浮躁:周作人幸福的艺术

    淡然的人生不浮躁:周作人幸福的艺术

    不少人追问“幸福是什么?”在这个物质充裕、精神恍惚的时代,关于幸福的界定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幸福似乎就围绕在我们身旁,简单的触手可得,平凡的招之即来,然而,试问现实中的人们,又有多少人承认自己已经领悟了幸福的真谛,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幸福是无形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觉。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快速作文一本通

    快速作文一本通

    是作者几十年来教学、科研、写作实践的总结,力求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人成功的写作经验、自己的写作体会结合起来,从写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对写作智能进行科学分解,抓住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提炼出最科学有效的写作技法。
  • 三思两言实录

    三思两言实录

    本书作者对高校办学进行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一个应用型工科学院管理者的视角,展示了以实学思维办学科、办文化的思路历程,总结出在贫穷贫乏中突围发展的办学实践经验。由于目前关于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的书比较少,本书可以为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次形式多样的叛逆行为。每一次叛逆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而在挑战中才能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培养教育孩子是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热门推荐
  • 爱传奇

    爱传奇

    爱传奇讲述了袁郎为了人间大爱至善,率领善爱一门与恶交战,用生命封印万恶之主,而后轮回凡尘,经历人间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感悟人间沧桑与红尘之中寻人间善爱之终极之道。而后慢慢成长,净化凡尘、惩恶扬善的故事。这里有感人肺腑的真爱情节,也有生离死别的无可奈何,还有神魔之间的正邪之争。望此书可以让人间正能量、真情、真爱和人间大爱、至善更浓烈几分,永久不灭、、、、、望各位支持一个打工仔的梦、、、、、、谢、、、、、、
  • 《查理九世之潘多拉的魔盒》

    《查理九世之潘多拉的魔盒》

    预告:班上转来了两名学生,她们是敌是友?惊喜,唐晓翼回来了!近乎完美的潘多拉的盒子再次打开忌妒、怨恨、复仇向四方飞散唯有希望——人类的信仰被关在箱底墨多多等人是否能找到关在箱子底下的希望——第五件秘境珍宝希望之石最后的两件徽章,只给拥有善良和力量的人……
  • 我只想爱你

    我只想爱你

    他罗温序,全国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的儿子!不想子承父业却无奈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不爱富家女却只爱灰姑娘!她吴婉儿,是个灰姑娘却爱上富家公子!生死不弃,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坚守自己的爱情。她罗月姗,罗家认养的女儿,从小集宠爱于一生!却不惜爱上了她哥哥。从因爱生恨,以死相逼!却不知道幸福不能强求!世人都说情为何物,却不知‘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生死并不足以体会爱字的可贵,真正爱一个人,是可以在对方的墓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种爱又有几人能懂!
  • 恶魔的良心

    恶魔的良心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万年前,八魂之战,神州动荡,群雄并起,乱像纷纷!万年后,密谋了数千年的影界,逐渐复苏的上古诸魂,迷一般的天机之主,谁又是最后的赢家?当身怀推演之术的苏然诞生,当他踏足神州大地的那一刻。这个世界,便改变了预定的轨道,终结了群雄,结束了乱世,走向了辉煌的大一统!
  • 殇血

    殇血

    她,六大家族之首南宫家族之女南宫盈诗,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身份,拥有令世界羡慕的光环,可是这光环背后的辛酸,又有谁知道。
  • 时间的光,逆着回忆

    时间的光,逆着回忆

    你有过友谊吗?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友谊,有过清纯的样子,清纯的时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曾拥有过,十年的友谊,开始是快乐,过后是温暖,结束是痛苦,也许人们在结束友谊的时候都是怀着一颗痛苦的心,结束后,不管想起什么,仍是疼痛。青春就好像一道光照射在我们的身上,可那道光,我们根本来不及珍惜,就已结束了,如果可以逆着光去前行,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我们始终无法逆着青春的这道光,我们只能逆着时光去回忆,在那道光里,去珍惜......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 一念成然

    一念成然

    只要你一想到我,我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世界上最幸运的,是在你爱着的同时,发现你爱的那个人也恰好在爱着你。青梅竹马,一个脑子迟钝一个却是闷骚过头。姐弟恋情,一个太过执着一个却是喜欢逃避。且看两只小白如何发现爱……
  • 观亡诡事

    观亡诡事

    民间观亡师,又叫问米婆,观花人。观阴问卜,行走阴阳,以符箓风水镶镇驱邪。他们通常生下来就疯疯癫癫,而后忽然一夜正常。皆因他们天生邪骨,缺了一魂,天生与鬼有缘,得阴师传承。我自幼疯疯癫癫,是成家村里无人不知的弱智,直到一天,一个诡异的走阴师来到贫瘠的成家村,为了活命,我不得不拜鬼为师,自此,我走上了一条阴阳观亡路。走阴换寿,稚子丢魂,阴阳玉童,四阴辱尸,走上观亡这条路,冷艳女鬼教我通天本事,从此我这一生不再平凡。
  • 理财改变女人的一生

    理财改变女人的一生

    本书针对年轻女性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眼下特殊的经济状况,从经济常识,到消费观念,到投资方法,整理出多条理财的道路供女性读者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