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8100000072

第72章 朱子治家格言(1)

黎明即起 一粥一饭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

每天黎明就起床,打扫卫生,务必要保持内外整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欣悦的感觉。晚上早点休息,关锁门户,让心灵得到安宁和休息。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师说】

古人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最美好的时间就是早晨。这里则要求我们早起,首先是打扫卫生,“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整理得干净清爽,同时也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听听婉转的鸟鸣,一天都能有好心情。“洒扫庭除”,就是要去除不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去除身体上不好的东西,吐故纳新;去除精神上不好的东西,提高修养;去除生活中不好的东西,反思自己改正错误。

如果你每天能早起,渐渐地你就能看到,同样的变化也在你的身上发生。你会变得更有力量、更坚强,同时也更加幸福了。

我们平日里吃的一粥一饭,要加倍珍惜,常常想想得来多么不容易。农民从把种子种下去,施肥,浇水,拔草,顶着炎炎烈日,皮肤晒得黑红,背上的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一粥一饭。感恩上苍,感恩每一个为一碗饭付出的人。我们身上穿的每一件衣衫,哪个不是经过很多工序加工而成的呢?我们珍惜衣服,就是在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辛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买了许多的东西,还要买,甚至丢弃了还自我解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怎么能心怀别人呢?

【知识卡片】

《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仅五百二十二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部家教名著。

【故事链接】

敝帚自珍的故事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诚恳尚信,在军事上有谋略,禁止掳掠,争取民心。“敝帚自珍”这个成语,就出自他在都城洛阳所下的一道诏书。

公元25年,刘秀经过多年征战,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在这个时候,各地还有许多豪强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其中,一个叫公孙述的,就依仗着四川的险要地势,在这里自立为帝,国号“成家”。随着全国的逐渐统一,光武帝数次遣使前去劝公孙述归顺东汉,但公孙述怒而不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朝廷派兵征讨,被述所拒。次年,刘秀又命大司马吴汉前去讨伐公孙述。吴汉是东汉中兴名将,武威将军刘禹为其副将。

面对东汉的强大攻势,公孙述调兵遣将进行抵挡,但节节败退,吴汉连战连胜,逼近成都。此后,双方在广都至成都之间展开殊死搏斗,互有胜负。公孙述更是拿出国库中的全部财货珍奇,招募了五千名敢死之士,鸣鼓挑战,暗地里派遣奇兵,绕到汉军背后进行偷袭。

这年11月,公孙述亲率数万人,出成都城与吴汉大战。两军连战数日,公孙述兵败逃走,最后被汉军追上,刺穿胸部坠落马下,当夜死去。第二天,公孙述手下见大势已去,弃城投降。汉军副将刘禹率兵浩浩荡荡进入城内,将公孙述的妻子家人全部杀死,并割下公孙述的头颅,派人飞马送往洛阳。与此同时,他还纵兵大掠,四处焚烧。

这一消息传至京城,光武帝刘秀大为震怒,特别下诏谴责刘禹:“这座城池已经投降了,满城老妇、孩子还有数万人,一旦纵兵进行放火乱杀,谁听了都会心酸气愤。通常之人,即使家里有一把破扫帚,也十分珍惜,可你却这样不爱护子民的生命财产!你怎么这样残暴,竟忍心做出如此的行为?”随即,刘秀下诏撤了刘禹的职务,对主将吴汉也给以严厉批评。

后来,人们就用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宜未雨而绸缪 器具质而洁

【原文】

宜未雨而绸缪【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做好准备。】,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等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挖井。

自己在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千万不要流连忘返。

餐具只要质朴而干净,虽然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只要节约而精美,虽然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过山珍海味。

【师说】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计划好,不要等不好的结果来了再去补救,那样就来不及了。这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人。计划可以小到一件事,大到为自己的生命,免得空度一生。对自己要勤俭节约,对客人要大方款待。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待自己不薄,鸡鸭鱼肉,珍馐美肴,不在话下;而对于别人,锱铢必较,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得真真的,生怕吃一点亏。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奉简约,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朱子治家格言》在内容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取材很贴近生活,针对性强,处处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芒。例如碗具要干净整洁,不求华贵。而饭食呢,要简约,田间的蔬菜胜过山珍海味。要求我们为人处世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修身治家。这些都体现了朴实无华、知足常乐的治家思想。

【知识卡片】

朱柏庐,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名用纯,字致一,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朝灭亡后,朱柏庐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致力于程朱理学,提倡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从学者甚众。

【故事链接】

临时抱佛脚的来历

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皇求救。这句俗语是东汉时由外族人传入中原的。

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磕头忏悔。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做主,马上禀告了国王。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原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和所产生的惯用语“临时抱佛脚”带入中原,成了我们的俗语。

祖宗虽远

【原文】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一定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一定要仔细诵读。

【师说】

这一则格言是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尊老爱幼,就是指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基本修养。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尊老爱幼是人类重视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有年老的一天。不管在什么时代,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如果大家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知识卡片】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五经是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

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

【故事链接】

郑板桥临终教子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桥晚年得子,自然对儿子很疼爱,但他并不想为儿子留下多少钱财。他所担忧的不是家中产业太少,而是儿子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又不会干工匠活,缺少谋生的手段,没有立身处世的本领。当他病危之时,便把儿子叫到床前,说自己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觉得很奇怪,但父命不可违,只好勉强答应,心中却叫苦不迭,因为他根本不会做。父亲看出儿子面有难色,便叫他去请厨师做指导,但明确交代,只许儿子亲自动手做,绝不能由厨师代劳。

同类推荐
  •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三字经品读

    三字经品读

    我们编辑的这套《国学小书院》包括《论语心得》、《三字经品读》、《千字文解读》、《幼学琼林解析》、《千家诗赏析》、《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孙子兵法释译》和《三十六计释译》等10册内容。本套丛书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青少年学习国学,掌握国学,热爱国学,直至将其发扬光大,辉耀千古。它是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摇摆人

    摇摆人

    有些人或许会把这本书当做一个无聊的玩笑,其实这本书更像我自己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只不过这个玩笑有些残忍,有些不知所云。篮球是这本书的主线,可是却不是主角王保罗人生的主线,这是一个无法掌握走势的故事。也许在不知不觉之间,王保罗这个曾经桀骜的孤儿已经开始在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上谱写下了重重的笔迹。
  • 菊花丛中

    菊花丛中

    生活中一些随笔,记录了我的点点滴滴,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花花草草的爱恋,以及许许多多
  • 极品明星狂少

    极品明星狂少

    重生后的江焱来到另一个世界,而他的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 镇仙神曲

    镇仙神曲

    三十年前,本是九星巅峰武帝的他,却在万仙洞遭遇七位同阶武帝的联手暗算下陨落,却机缘下落在洞内的九曲仙莲下获得镇仙神决,十五年间在仙莲的蕴养下终于获得重生,此生归来定然重踏巅峰,神挡杀神,魔挡杀魔!
  • 绝代匪王

    绝代匪王

    一代豪门少爷因奸人所害,沦落到隐姓埋名的地步,受尽迫害之后终遇贵人。巧合之下,竟是成为了一伙劫富济贫的土匪中的一份子,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匪王,执掌乾坤,统领乱世。
  • 冠心病科学保健指南

    冠心病科学保健指南

    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等。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病症。本书主要从冠心病的基本认知、科学保健、科学养生、科学饮食、生活细节、运动保健六个方面加以说明,希望读者可以对冠心病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 药妻镇宅

    药妻镇宅

    一场意外让她身陷异世,一不小心她误食药王,又一场阴谋害她负罪逃亡,倒霉透顶孤立无援,她偏偏还偷了不该偷的人。水云冉以为死定了,却柳暗花明天都猛掉馅饼,一纸协议她成了威名赫赫的倚天山庄庄主夫人!可惜,冒牌夫人不好当,神秘庄主居然是他?
  • 南国大诏

    南国大诏

    天宝七年的中国版图之上,大唐、吐蕃、南诏三雄并立。十二年前,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诏,新君登位,国邦几定,政权飘摇。南诏为保生存与吐蕃和亲,不料公主遭奸人构陷,受尽凌辱。一位京城皇子,私夺兵符,发兵吐蕃救公主,南诏七万英魂战死金沙江。十二年后,皇帝膝下六个皇子和一位公主,围绕至高皇权展开夺嫡,社稷混乱,民不聊生。隐藏着巨大身世之谜的西山医阁阁主周夫子,书生样貌,智谋无双,一路伴随大理寺纠察使彭辉,拨弄风云、搅刹乾坤,斗尽万险千难,最终辅佐明君上位的故事。
  • 巴勒斯坦之恋

    巴勒斯坦之恋

    这是一部交织着爱、激情与阴谋的黑色罗曼史,堪称中东版《无间道》!2007年“美国犹太图书奖”和“美国近20年最佳短篇小说奖”得主乔纳森·威尔逊,用天才式的拼图结构,书写一段交织着激情与阴谋的中东传奇。本书的背景是1924年巴勒斯坦地区在英国托管下的耶路撒冷。小说以一战后的巴勒斯坦的人口流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交织着爱,激情与阴谋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与巴勒斯坦局势一如今天的中东局势一样 ,动荡不定,难以预料。1924年,小说主人公约翰·布鲁伯格,一位心灰意冷的伦敦画家带着他的妻子,乔伊斯,一位狂热的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同情者,一来到巴勒斯坦便目睹了一起谋杀案。从此卷入一场阴谋。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矛盾,英国人,美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妻子与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的神秘联系,与英国军官之间的暧昧,使得小说从一开始就充满悬念。
  • 全民开战

    全民开战

    简历:我叫秦天,来自盘龙大陆不知为何我来到一个叫地球华夏国的地方。我在这生活了二十年,熟悉了这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