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04400000006

第6章 人类对温度的认识历程

人类早就对大自然中的温度不同有所感受了:夏季的酷热,冬季的寒冷;火的烫手,冰的刺骨……

不过,那时人们对温度高低的辨别并没有一个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一把测量温度的“尺子”。我国人民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据计载,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知道将水存放在瓶内,通过观察水是否结冰来推测气温下降的程度;汉代初期,有了以冰测温的办法,即通过观察冰的状态,了解气温。不过,发明温度计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他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天空中的星星、太阳,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好奇。他在17岁那年,按照父亲的意愿,考上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伽利略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生病与体温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了解人的体温有助于确定其身体状态。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只能用手触摸病人,凭感觉来推测人体的大致温度。这种方法显然容易产生误差,并不精确。

伽利略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可以精确地测出病人体温的仪器呢?

于是,伽利略开始构思这种新仪器的使用原理。他想了许多办法,可一个个都被他自己否认了。一天,他在沉思之中,看到一位小孩正在玩一种玩具。这种玩具据说是古希腊人发明的。它的结构很简单:在U形的玻璃管里装一半水,将弯管的一端用铅球密封,另一端用玻璃球密封,使管中的空气跑不出来。玩的时候,在铅球下加热,U形管中的水就会向回退缩;移开铅球下的火源,铅球冷却,水就会升到原来的位置。

伽利略观察着,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为什么不根据热胀冷缩的现象来制作呢?”

于是,伽利略便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许多方案。然而,科学发明不可能一蹴而就,他的方案又一次次的失败了。

寒来暑往,10余年的时间过去了。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这种气体温度计是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制成的。它的一端制成空心圆球形;另一端开口,事先在管内装进一些带颜色的水,并将这一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在玻璃管上等距离地标上刻度。这样,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空气温度计的发明,导致了体温计的问世。

伽利略的一位朋友、帕多瓦大学医学教授桑克托留斯,一直在关注着伽利略研制温度计的进展。当他看到世界上第一支空气温度计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和诊病需要,对气体温度计进行了改进,在1600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体温计。

第一支空气温度计虽能测定温度,但人们发现它的测定结果并不精确,因为气体温度计下端是与大气相通的,玻璃管中的水位高度不仅受到空心球中空气温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大气压强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温度不变,玻璃管内的水的高度也会有所差异。

此时,伽利略手头的其他研究工作十分繁忙,他没有精力对空气温度计进行改进。他的学生斐迪南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用液体代替空气温度计中的空气。

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它是往玻璃球里注适量酒精,再加热玻璃球,用酒精蒸气赶跑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迅速把玻璃管口封死。这样,它就可以避免大气压强的影响。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人们发现,酒精温度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即当用它测开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一片模糊。原来,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将酒精温度计置于开水之中时,酒精早已变成气体了。显然,只有用高沸点的液体代替酒精,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利用水银沸点较高的特性,制成水银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可测得357℃的高温,也可测得-39℃的低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测温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运用各种物理原理,发明了多种形式的新型温度计,如电阻式温度计、辐射式高温计、光测高温计、氢温度计等。

这种温度计的缺点是管中液柱的升降变化还要受到大气压变化的影响,因此误差比较大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的。原理:

利用同温度下,不同比重的液体分开置於小球中,比重小球内包含有色液体,至於玻璃容器当液体的温度改变,它们的密度会随之改变,并且那些悬浮的小球也会上升或下降到一个与周围的液体密度相等的位置。如果重物有差异少,排列为最低密度的在上面最高密度在底部,这样便形成温度标度。

伽利略温度计温度一般是读取自一个被刻记的在各重物上的金属圆盘。顶面重物的最低重物是表示四周的温度。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大。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如把玻璃管倒过来,把液体放在管内,把玻璃管封闭等。比较突出的是法国人布利奥在1659年制造的温度计,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这样的温度计已具备了现在温度计的雏形。

1709年荷兰人华伦海特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

在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法国人列缪尔(1683~1757)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认为水银的膨胀系数太小,不宜做测温物质。他专心研究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的优点。他反复实践发现,含有1/5水的酒精,在水的结冰温度和沸腾温度之间,其体积的膨胀是从1000个体积单位增大到1080个体积单位。因此他把冰点和沸点之间分成80份,定为自己温度计的温度分度,这就是列氏温度计。

1632年,法国物理学家雷伊(J.Ray)第一个改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他将伽利略的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仍然用玻璃管内水柱的高低来表示温度的高低。

由于这项改进使水成了测温物质,实际上这成了第一只液体温度计。它的缺点在于,向上的管口没有封闭,由于水会不断蒸发,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科学家就在玻璃泡和玻璃管的相对大小上进行研究,以减少这种蒸发,使液体能在一年的过程中在整个玻璃管的长度内升降。

尽管从今天的角度看来这种努力的方向不大对头,但从温度计发展完善的全过程来看,这种努力是有价值的,也是必然会出现的。没有当初在各个方面想方设法的改进,就不会有今天的完善。

1657年,佛罗伦萨西曼托(Cimento)科学院的成员们提出了密封管子的思想,并建议用酒精取代水作为测温物质,从而使最早的温度计进入了较为实用的阶段。

温度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测温物质的选择;二是刻度标准的确定。

测温物质的研究和确定除上述用酒精取代水作测温物质的尝试外,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I.Boulliau)制造一个温度计,第一次使用水银作测温物质。他本人从1658年5月起至1660年9月,连续进行了两年多的温度观察记录,仅次于开始于1655年的佛罗伦萨的温度观察记录,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温度记录之一。

但到了18世纪,法国的勒奥默有鉴于水银的膨胀系数小,曾强烈反对使用水银作测温物质。他致力于制造一个既方便又能达到精度要求的酒精温度计。但由于他的温度计结果不好,并且不同的温度计也不一致,日内瓦的德吕斯(1727-1817)又恢复使用水银,并以一个物理学家的身份热情地呼喊:“自然界给我们这个矿物肯定是为了做温度计”。

1747年,荷兰的穆欣布洛克还发明一种特殊温度计,它是利用金属细杆的膨胀和收缩原理制成的。35年后韦奇伍德发明的高温计利用的正是这一原理。

1815年,杜隆和珀替还比较了水银温度计和空气温度计。他曾假定各个水银温度计彼此都是一致的,但勒尼奥证明,事情并非如此。勒尼奥还证明,在0℃和100℃之间,空气温度计和普通软玻璃水银温度计非常接近,但空气温度计的中间刻度落后于水银温度计约0.2℃左右。在250℃时,水银温度计的读数比空气温度计高半度以上;在300℃时两种温度计的差别已达1℃;350℃时差别达30℃。奥尔舍夫斯基还比较了氢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发现在低温情况下,氢温度计还是十分可靠的,当-220℃时,它们的误差不大于1℃。

究竟什么物质作测温物质好,在一个时期内,物理学家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那时他们用“均匀膨胀与否”作为判断理想测温物质的标准,如那时常听人说“水银温度计的优点是水银会

均匀地膨胀”,“空气温度计的优点是空气会均匀地膨胀或近似均匀地膨胀”。然而被用来确立这种均匀性的参考标准就很难给出,因为原则上我们可以取任何一种物质作为标准,然后就把那种物质的相等增量定义为温度的相等增量。但问题在于,若选定一种物质(比如水银)作为标准物质后,若断言该物质会“均匀”膨胀,这就武断了。况且当两种测温物质比较时,如果水银是任定的标准,则空气就不是完全均匀地膨胀,反之亦然。

这种差别直到1848年才由开尔文勋爵第一个揭示出来。他建立了温度的“绝对热力学温标”,该温标不依赖于任何一种特定物质的特定性质,为温度计构成了一个比任何特定温标要好得多的基础。按照这个我们现在的最终的参考温标,空气温度计所给出的读数很近似于它。

刻度标准的研究和确定从伽利略到布里奥,测温术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但读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西曼托科学院的成员们为温度计选择了两个固定的温度:一个是冬冷,一个是夏热。冬冷是指最冷的冰冻时期的雪或冰的温度,夏热指奶牛或鹿的体温。在两个固定的温度点之间,他们又分成80或40个相等的间隔。

同类推荐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大炮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大炮

    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大炮的相关知识,着重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的著名大炮。
  • 大海绝密惊爆

    大海绝密惊爆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十万个为什么》引领儿童渴望求知,让他们在求知路上快乐前行!
  • 军事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热门推荐
  • 仙侠缘之凤抵成殇

    仙侠缘之凤抵成殇

    人,是贪婪的动物,冷血无情,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仙,又何尝不是如此?世上,就没有什么事物是干净的。神,煞是无情。魔,妖,更是被辱得破败不堪。冥,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她,不解红尘凡事,却为他言称灭天毁世。他,高高在上,视她情如无睹。她,爱他入骨,却看着他把自己推下无尽深渊而不能言语。她,高贵为尊,却毅然而然地为待在他身边自废修为……最后,她,硬是被他伤的体无完肤,粉身碎骨。堕落成冥界死徒,只为化为人间一缕幽魂再见他一面。她盗取冥界圣物,为他换命。自己却落得个尸骨无存,永世不得超生的结果。主人,你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主人,你永远不会对我说爱这个字……
  • 金融巨鳄

    金融巨鳄

    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每日更新,请放心投票、收藏!***********************************************************郑东,一个在08年金融危机中破产的小商人,意外的回到十八年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是一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那是一个创造神话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他又是怎么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虾米,一步步成长为坐拥江山美人的金融巨鳄的。时势造英雄,在特定的环境中,只要抓住机遇,敢想、敢干,一个凡人也能创造不平凡!
  • 无上魔皇

    无上魔皇

    世间有大道三千,种族过万,更是蕴有无数天地奇才。一副黑骨,万丈魔躯,背负千重罪恶,练就不死之身!少年杨东本是武安州大族杨家的内族子弟,因遭遇表哥暗算,身中夺魂散之毒,而功力尽失,沦为废人。沉寂两年后,冒死重修,获无上神魔传承,再度崛起,且看其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
  •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经济学的核心,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也正是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对称管理是科学管理的真谛,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既不是战略决定成败,也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对称决定成败。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合理的结构才出效益。 对称经济学是与和谐社会相对称的经济学,是与科学发展观、创新战略相吻合的管理学;对称管理的观点与方法有原创性、前沿性与时代的必然性,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
  • 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的国际英文合同大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的国际英文合同大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的国际英文合同大全集》在介绍英语合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英语合同的语言特点和常用词汇及句型,并为读者提供了各类合同实例并加以注释和翻译以方便大家学习。本书最后还提供了国际法规与惯例相关条款及合同术语中英文对照辅助资料,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您一步一步掌握商务英语合同。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命路逆转:夺女主之路》

    《命路逆转:夺女主之路》

    一朝穿越为丫鬟,知晓未来之事,看她阻女主之奇遇,抢女主之美男,占女主之师傅,夺下女主修仙路,逍遥在异世!
  • 穿越江湖梦

    穿越江湖梦

    什么时候他们吻过三次?!步晓晓大呼无赖!这家伙总是装作无辜的窃玉偷香!一个温润如玉,却将她吻得七荤八素。一个风流倜傥,戴着乖宝宝的面具将她的豆腐吃尽!还有一个打酱油的冷酷霸道男,请你尊重女性好不好!她的目标是穿回现代,去他的刻骨铭心,山盟海誓!她只想看看美男,跑跑江湖!正与邪,善与恶,一切在生命面前都是那么的渺小。御剑飞天!一统江湖!既然老天你想玩,她就奉陪到底!新手笔疏,不断学习进步中,绝对不断更。
  • 微笑假装不悲伤

    微笑假装不悲伤

    在外人面前,苏景殿永远是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样,就算有再多的仰慕之情,都不得不在十米开外停下脚步。对于慕微来说,男神的出现,却没有带来灰姑娘的故事?公主与王子的故事,主角却不是她。熟悉的感觉,陌生的名字,到底梦里的话,是真是假?
  • 中国少年百科知识3:自然天地卷

    中国少年百科知识3:自然天地卷

    本书包括人文地理篇,动物篇,植物篇。向青少年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幻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