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9900000002

第2章 吕碧城:花犹无影只闻香(1)

(1883—1943)

八月初三可怜夜,

花犹无影只闻香。

一弯眉月幽光寂,

照见侬家山字墙。

——吕碧城《杂感十首》其七

八月清秋夜,一弯新月如眉,高悬银汉,照人间。不必看那树影婆娑,花影摇曳,因那四溢的花香已肆虐沁人心鼻,敲开那孤寂人儿的心扉了……此刻,夜和光皆静谧,而心内,却思潮滚滚。眉月照眉心,一颦一蹙间,是离愁抑或是别恨?

我想,吕碧城终是寂寞的。因她生之旅的孤单零落,因她绝世不二的才情,因她曾经的无上风光。

吕碧城是清末民初女强人。当年,她是犀利的《大公报》主笔、女性解放的先驱、袁世凯家的座上宾、北洋女子公学的校长、“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成功创富的女商人、风光的社交名媛……文坛、政界、女界等,无不对这位才情高绝的女子投以热烈目光。时人有诗称之:“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年轻貌美,个性独立,才华惊世,成就斐然,冠绝群芳。这样一个吕碧城,今人尚且惊为天人,更何况清末民初那个时代!

她时尚。她潇洒穿梭于各色权贵男人中,她奇装异服舞步于各大交际场,她孤身游历世界各地……如此风光自在,实不亚于现代任何一个女子。她又极传统。生于诗书世家,写得一手绝妙好词。在她的诗词中,我们分明看到一位婉约的女子!传统与现代在她身上得到淋漓的体现,时代在她身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自古名士优雅,才女风流。花香蜂蝶来,如此风华绝代的才女,按说没有理由不幸福。可谁曾想到,吕碧城竟成为“民国第一剩女”,终生独守空房呢?

才女如虹起

常想,一个人的才华和成就,努力自不可免,但先天和祖上基因确实存在。看一些名门才女的身世,我更感到家庭教育和家族文化的重要性——它实在是一个人性格和才华的发源之地。

吕碧城的父亲吕凤岐,安徽旌德人,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历任国史馆协修(即翰林院)、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职位。1883年农历六月,吕碧城出生于山西太原,当时父亲正在山西学政任上。4岁时,父亲解官归乡,举家南迁到老家安徽。

所谓“诗书传家久,耕读继世长”,中国传统社会,以文载道,向来重视诗文传家,代代相传,这正是中国家庭和家族文化形成的根系所在。吕凤歧是读书人,以读书进仕,家里的书自然不少,而且他喜好藏书,家中藏书三万册。试想,这样一个家庭,它后代的血脉里自然流淌着一种诗文的基因。

吕碧城幼承家学,耳濡目染,加之天生颖悟,四五岁时,就已熟谙琴棋诗画,尤其擅长做词。时人有文称之:“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把无限时恨,都消樽里。

君未知?是天生粉荆脂聂,试凌波微步寒生易水。浸把木兰花,谈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毫兴,写入丹青闲寄。

这是吕碧城12岁时写的一首词,文字已显出超越年龄的老道。当时,有人把此词拿给著名的“诗论大家”樊增祥看。这位与吕碧城父亲同年进士的老先生赞不绝口。当他得知这是一位年仅12岁的小姑娘所为时,一脸惊愕,连连啧啧,说:“如此文采,情感,不同凡响呀!”又说:“尤是这‘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娇小女童,有如此英气豪迈,实为难得!难得!”

1895年,吕凤歧去世,吕家为分家明争暗斗,家族很快败落。由于吕碧城的母亲是妾室,失去丈夫,地位可想而知。当时,家族中竟然有恶人唆使了匪徒,劫持了母亲。

母亲被绑架,吕碧城的两个姐姐,一听被吓傻了,哭作一团。但12岁的吕碧城却镇定自若,说:“别怕!我来想办法。”她找出父亲生前同事、朋友和门生的地址,给他们写信告危、求助。结果,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母亲得以安然脱险,也争取到属于她们母子的那份家产。

小碧城救母一事,一时传遍乡里。

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接下来,吕家又面临打击。那就是,父亲在吕碧城9岁时为她与汪家定下婚约,如今汪家提出退婚,这真让人难堪!然而孤女寡母,势单力薄,不敢为此讲理争执,又碍于面子,吕母只好忍泪答应。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来如此。但这种联姻往往是以门当户对、互相关照为前提的。如今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这桩婚姻对人家没了意义,就要中断。无奈,只能感叹人情势利。但据说还有个原因,就是汪家被小碧城救母一事“吓”到了,认为此女非相夫教子之良淑。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他们看来,吕碧城将来定难驾驭,不是他们想要的儿媳。

家庭变故,孤儿寡母受欺,这已让小碧城看到世态炎凉,人情势利,加之“被退婚”,更让吕碧城感到屈辱,给她敏感的自尊以伤害。今天的我们,也许觉得这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但在以前,女方家如果遭到男方的退婚,是很不光彩的事,更何况是诗书之吕家?更何况是自信才女吕碧城?

少年的经历,往往影响一生。少年的伤害,总是铭心刻骨,但伤害的同时也产生激励。我想,一定是从那时起,吕碧城就暗下决心:独立自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坚强容易,一下子就可以做到。但要抹去伤害,却很难。这伤害投下的阴影,一直沉在吕碧城的心底,以至影响到她日后对感情的态度:异常谨慎。

到处咸推吕碧城

由于在家族中无地位,吕碧城的母亲不堪在吕家受冷眼,于是带吕碧城姐妹四人到娘家居住。不久,奉母之命,吕碧城到天津溏沽舅舅严观笙家寄住。舅舅时任溏沽的盐运使(相当于盐场总管),官虽不大,还有些实权,吕碧城在这里,倒还可以继续她的富家千金生活。

然而时代不同了。当时,西风东渐,海港城市天津,得风气之先,成为北方最开放的大都市。此时,女子虽远未解放,但个性解放之风已然刮起。1898年,严修在天津创建严氏女学。据说吕碧城曾在此就读。其实,吕碧城是否在此真正读过书,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以她的聪明敏锐,只需一个环境,就足以使她迅速蜕变了。

当然,那时,大部分的女子仍生活在三从四德之下,在封闭的院落中,悠悠地过着几千年一成不变的生活。但吕碧城毕竟不是一个平常女子,已经嗅到新风的她,怎能安居于她的高门绣户?于是,在天津那咸咸的海风熏沐下,吕碧城怀着甜蜜的渴望,急切地想冲出高楼竹帘,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了。

1904年的一天,20岁的吕碧城鼓足勇气对舅舅说:“我要到天津城里去上新学。”

舅舅一听勃然大怒:“上什么新学?你忘记了自己是谁吗?这么大姑娘了,还上什么学业!”

在舅舅眼里,大家闺秀的吕碧城有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大逆不道,不够本分。舅舅非但不同意,还严厉训斥她一番。

吕碧城越想越委屈,一气之下,她谁也不告诉一声,就离家出走了——只身踏上去往天津城的火车。

稀里糊涂到了天津城里后,吕碧城才发现自己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怎么办?回舅舅家吗?走回头路不是她的性格。可眼下怎么办?她左思右想,突然想到舅舅署中有个姓方的秘书,他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的《大公报》报社。找到这一线希望,她兴奋地给这位夫人写信,说明自己来天津的目的,请她援助。吕碧城言辞恳切,十分感人。

这封信顺利寄到《大公报》,也是巧,被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了。英敛之虽是满族正黄旗人,但留过洋,思想先进,主张君主立宪,是位新派人物。他回国后就创办了《大公报》这份新式报纸,以此为阵地,宣传其政治思想。

此时,他正求贤若渴,看到吕碧城的来信,眼前一亮:这文采,实在了得!于是,他亲自随同那位夫人,把吕碧城接到报社,并立即聘她为见习编辑。

机遇来得如此迅速,吕碧城自己断没想到。原本赌气离开舅舅家,是想来天津上新学,碰碰运气的。不想,一下子自己就撞上了大运——找到这样一份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还上什么学呢!她虽然还不了解记者编辑是怎么回事,但只要是写文章,她就是成竹在胸的。

从此,吕碧城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就职《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吕碧城的个性和才华在此得到施展,成为当时的新女性。

果然,吕碧城很快崭露头角,她的诗词作品频繁上报。她的诗作品格律谨严,文采斐然,受到诗词宿耆们高度评价。同时,碧城还写了不少鼓吹妇女解放和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着不俗诗词功底,而且个性大胆独立,20岁出头的吕碧城一下子受到万众瞩目。

她的诗词,不只有文采,那么唯美,同时又有一种过人的豪气,那么率真,那么昂扬;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文字风流,年轻貌美,性格大方,吕碧城很快成为明星,挤身上流社会,成为各大聚会的焦点人物。别看她是旧家女子,但交际中落落大方,毫无旧女性的娇柔做作,与各色男人诗酒唱和,毫不怯场,令人赞叹。

她是那么耀眼,无论旧派新学,都对这位年轻貌美有家学有思想的才女青眼有加,名流们纷纷追捧她。诗坛名宿樊增祥、易实甫对她备加欣赏,袁世凯的风流儿子袁克文对她倾慕有加,李鸿章的侄子李经义对她热烈追求,鉴湖女侠秋瑾主动找她为友,而那些急于走出家庭的女子,对吕碧城更是仰之弥高,热烈地崇拜……

一时间,吕碧城声名鹊起,名动京津。当时的内廷秘史缪珊如有诗写道:

飞将词坛冠众英,

天生宿慧启文明。

绛帷独拥人争羡,

到处咸推吕碧城。

吕碧城自己也说:“由是京、津间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

少年青春,雅集风流,名士如云。如此快意,人生能有几何?如此快意,几人能有?吕碧城是幸运的,在主笔《大公报》四年间,她就过着如此光彩照人的生活。在最好的年龄,吕碧城成为最美的风景。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吕碧城迎着时代,昂扬向前。春风得意时,胆子也大,往往做出常人难为的非凡事。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前后亡故,全国一片不安。此时,吕碧城在报上发表了一阕《百字令》: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翚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眉妩。

屏蔽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鹉。

吕碧城以此痛斥慈禧的专权卖国,讥讽她死后到阴朝,一定怕见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词的旁边,还配上慈禧太后的画像。此词轰动一时,令清庭十分尴尬。

今天看此掌故,感叹吕碧城真是胆魄了得,颇有政论家的范儿,但又感叹当时报纸的言论自由。纵然因为当时的混乱,但那种空气,《大公报》的那块阵地,终给了报人吕碧城这样大胆发挥的机会。这里既有她作为报人的一份热情和责任,也暴露了她年轻气盛、狂放激进的一面。而这丝毫遮挡不住她的光芒。

袁世凯府座上宾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势不可挡,封闭老大的中国大门终于不情愿地打开了。1860年,天津开埠,九国租界设立。在一片亡国声中,西学以其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的优势,迅速受到国人追捧。

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也认识到大势所趋,于是施行新政,提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通令各省开办新学堂。此时,西方的自由、民主及科学思想,让国人认识到自己的落后,而“五四”运动的爆发,更唤醒了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中国女性。于是,一个个思想开放,个性独立的新女性产生,一个个走出家庭的“娜拉”产生,要求解放,要求男女平等,要求受教育的女权运动此起彼伏。“张女权,兴女学”,成为一时风潮。

1903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授权天津教育家傅增湘创办天津女子学堂。吕碧城的顶头上司英敛之,老师严复等人积极推荐吕碧城。当时,风头正劲的吕碧城,不仅是新女性的最佳代表,而且之前曾发表大量妇女解放,兴女权的诗文,已经成为女性解放的先行者。她认为,女性独立,必先“启发民智”,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即受教育。兴办女学,是最好方式。

吕碧城的这些观点,英敛之十分欣赏,她还带吕碧城认识唐绍仪、严复、卢木斋、傅增湘等名流,大家对她十分欣赏。时任天津水师学堂校长的严复,曾激赏吕碧城说:“此女实是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外间谣诼,皆因此女过于孤高,不放一人于眼里之故。故我看甚是柔婉服善,说话间除自己剖析之外,亦不肯言人短处。”并欣然收吕碧城为女弟子。

经过英敛之、严复、傅增湘等人的大力推荐,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吕碧城协助傅增湘筹办女学。1904年11月7日,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入学女生30余人。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负责全校事务,兼任国文教习。

当时,傅增湘提倡“学术兼顾新旧,分为文理两科,训练要求严格”,吕碧城十分赞成,很是出力。她既有国学素养,又有新思想,自然是得心应手。两年后的1906年春天,学校增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由于成绩突出,吕碧城被傅增湘提名,出任校长。这年,她不过23岁。如此年轻的女校长,吕碧城更是名声大噪,声闻全国。

同类推荐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热门推荐
  • 台北春宴系列之吴美慈

    台北春宴系列之吴美慈

    在前一部陆小岚的后记中作者就曾说过,风十一郎不是专业作家,以致会对刚写完的书中人物,产生某种耽溺的现象,而这种精神负荷,往往会让人觉得又无奈又沉重,像胸口二十四小时都压着铅块,真的满痛苦的。一起来翻阅《台北春宴之吴美慈》吧!
  • 天尸录

    天尸录

    千千水月,淡淡清思星际洪荒传说;渺渺凝雾,悠悠执念前生今世情缘;三分侠骨,七分傲气历数生前生后,风流独自扬朔风起,旗飞扬纵横苍宇天上天下,谁堪与敌!。。。。。。。。。。。。。。。。。。。。。本人已完成百万字VIP全本《异世之古武圣皇》,全本保障,大家放心看。
  • 音乐战记

    音乐战记

    音乐战记修改中,预计短时期内不会发布。【本书暂停中】
  • 红颜鬼话:大夫我有病

    红颜鬼话:大夫我有病

    鬼话一:“金大夫,那晚庙会……”少女猛地朝前倾,抓住金晏殊的肩膀,“我叫三七,三七草的三七,你可以唤我小七!”“是你,不看病就出去。”金晏殊瞧着她不梳发髻,扮相怪异,便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开,冷冷地说道,“男女授受不亲。”林中小妖终化人形,欲报遮雨之恩,然待一切真相大白,最终,她的恩,他的仇如何了结……九爷短篇系列,不定时更新,闲来无事时,亲们可以来看看~
  • 不归

    不归

    一个误会将一行人的青春改写,以为每个人带着一份痛将从此往不同的轨道上行驶,然而,命运的齿轮不断翻转,他们又一次磨合到一起,将青春续写。爱与恨、友情、爱情,他们将如何抉择?青春的疼痛是否延续?他们是否又能回到最初?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选择归还是不归。
  • 推理游戏

    推理游戏

    “四年前的银行抢案之后,你到底经历了什么?”“就算你知道了,也帮不了我。”他在寻找消失的四年间发生的事情。“没用的,你什么都找不到的。”“你说没用就是没用了吗?”当事情一件件被揭开面目时,他越来越不能接受眼前的一切。“那么你准备好了么?”这是一场游戏,一场赌上生命的游戏。“让我们开始游戏吧。”校园推理物语,正式开始。
  • 失去信任的婚姻

    失去信任的婚姻

    当人们的婚姻充满背叛与欺骗。我们还如何相信婚姻是爱情的终点。想尽办法维护的婚姻却在不断变质。欺骗,背叛,当婚姻没有了感情的基础,我们还剩下了什么?
  • 抗震精神

    抗震精神

    真英雄!用抗震精神挑战金融危机,自强不息、坚忍坚持、互救互助、无私奉献、不离不弃、共渡难关……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都会变得战无不胜。如果能将这种抗震精神顺利转接到企业中来,将凝聚起无限的激情与力量,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 会展信息管理

    会展信息管理

    本书按照会展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来介绍其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同时对会展现场、会展场馆、客户关系管理与系统安全几个主要模块做了重点介绍。
  • 角斗皇帝

    角斗皇帝

    王道,一个现代学习八极拳的都市人,偶然机缘下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了一名低贱而下等的--奴隶角斗士!这个世界和古罗马暴政非常相似,但又有许多不同!在这里,只要你有实力,便可以享受一切!风情万种的贵妇人,艳丽四射的艳奴,善解人意的御姐,刁蛮任性的小公主,到底谁才是他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