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900000038

第38章 开展反清乡斗争保卫抗日根据地(2)

1943年3月10日,中共茅山地委和茅山保安司令部,根据苏皖区党委和新四军第十六旅的指示,向各县发出《关于反清乡斗争的指示》,强调贯彻“保存有生力量,坚持原地斗争”的方针,提出了“反封锁、反特工、反投降妥协”的斗争口号,要求“在原地斗争总的方针下,动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斗争积极性,打破敌人的清乡计划,作长期坚持的一切准备。”茅山地委和保安司令部还对反清乡的10项斗争任务作了具体部署,并着重对精简机构、建立秘密党组织和分散隐蔽干部等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政策措施。茅山地区各地认真传达贯彻地委和保安司令部的指示精神,在党内外群众中进一步开展反清乡斗争形势和斗争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党内进行民族气节、党性党纪的教育和转变工作方针与斗争方式的教育。同时进一步做好对广大统战对象的形势、前途和政策教育工作,要求他们忠于祖国,保持民族气节,不资敌、投敌,并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和配合反清乡斗争。

四、建立单线党组织,精简隐蔽干部

为了适应反清乡斗争的形势与任务的需要,镇江敌后地区中共地方组织认真吸取东路反清乡斗争的经验教训,在适时调整和建立党的组织机构的同时,审慎地有计划地建立了一套秘密的单线领导的党组织,以准备在公开、半公开的党组织一旦活动困难或遭到破坏时,及时担负起坚持原地斗争的领导任务。

在丹北地区,从1941年11月起,中共(京沪)路北特委即在原有组织机构外。另外建立了一套秘密的单线领导的党组织:特委和所辖各县委均设特派员,由党委副书记分管单线党组织的工作;各区委和支部设联络员,另外成立秘密区委、支部,对党员实行单线领导:秘密党组织上下级之间实行单线领导,相互之间不发生横向关系。单线党组织的任务是隐蔽、保存力量,团结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合法斗争和隐蔽工作。各级党组织挑选立场坚定、有隐蔽条件的党员做单线联络工作。路北特委由江坚任特派员,柴培之任山北县委特派员,商福元(后宋亚欣)任山南县委特派员,杨万荣任扬中县委特派员,方文高任江镇县委特派员,商永祥任武进县委特派员,李汉平任澄西县委特派员。江坚以镇江为立足点,每隔两三个月巡视各县一次,检查了解特派员工作情况,并布置任务。1942年后,江坚发现新四军第五十一团参谋聂行叛变后在镇江当伪警察,及时向特委作了汇报。特委认为聂行对党在镇江的秘密活动构成严重威胁,即命长江工委书记彭炎将聂处决。1943年初,日伪清乡前,路北特委又进一步整顿了党的单线组织。以确保秘密党组织在任何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发挥坚持原地斗争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茅山地区。1943年3月前后,中共茅山地委为准备反清乡而适当调整党的组织领导机构的同时,建立了公开随军进退和秘密长期埋伏的双重组织。茅山地委为健全和加强丹阳县委的领导班子,决定由张仲英、贝纹、邓平3人组成新的领导班子,所属区委也作了调整,将小区委合并为大区委,并于公开区委外,另建秘密区委。4月,丹阳县委并人镇丹县委,县委书记由中共镇丹中心县委书记彭炎兼任,张仲英任副书记。同时在镇丹县委之外,另建镇丹秘密县委,由副书记张仲英、组织部长贝纹两人负责,所属各区委经调整后也都另外建立了秘密区委,任命了秘密区委书记。

中共茅东县委所辖部分区委也增设了秘密区委,任命了秘密区委书记。

与此同时,镇江敌后各地迅速、坚决地精兵简政,分散隐蔽力量,各级留下精干的党政军群干部在清乡区内坚持原地斗争。

丹北地区各县在1943年春日伪清乡前进行了第二次精兵简政。各县县级机关一般仅留县委书记、县长和两三名工作人员,区级机关人员仅留区委书记、区长两人。脱产的地方武装也大量精减。各县只保留几名短枪队员随县委书记、县长活动。凡不适合在清乡区内公开坚持的干部,大都于1943年3月下旬随中共丹北中心县委(同月由中共路北特委改组而成)和苏南第四行政专署机关转移到新老洲地区。对于在当地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和干部,则安排他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分散到其他地方隐蔽起来,利用合法身份开展秘密工作和隐蔽斗争。如丹北中心县委秘书长郑竹波以教师身份作掩护,隐蔽到和尚洲,秘密掌握该洲伪自卫团的动态;丹北中心县委短枪队负责人俞明到山北县埤城镇一家中药铺以店员身份潜伏下来,搜集日伪军、警、宪、特组织状况和活动情报。山北县委组织部长周忠隐蔽在辛丰镇,先在福昌布店当账房先生,后到窑场当窑工;山北县政府军事科长马文钦隐蔽在丁岗后观音殿当“和尚”,秘密从事惩治特务、汉奸工作:山北县第一区区委书记郑锡兰,则潜伏在黄墟镇庄头村当小学教师。

在茅山地区,中共茅山地委对原有行政区划及隶属关系,根据精兵简政的要求,及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主要是实行小区并大区,以利于留守干部和小型武装在反清乡斗争中迂回活动。同时对各级党政机构进行精简。各县由县委书记、县长和地方武装负责人组成党政军领导班子,实行一元化领导。党政人员中凡是身份已暴露以及身体条件差的人一律转移到清乡区外活动;其余被精简人员,有的找社会职业掩护,有的调出学习,有的加入部队。有的打人日伪内部。长江工委第三任书记李希之,通过秘密党员赵安愚的关系,当上了镇江复兴运输行的职员,领到了“良民证”,其妻也随之住进镇江三多巷,使其住地成为长江工委机关的驻地。长江工委政治交通员蒋国梁(即小康迪)也以北固山大有柴行伙计身份作掩护隐蔽下来。为了便利开展秘密工作。蒋国梁还一度与工委女党员钟莹、王曼、印珍组成假家庭,蒋为“户主”,钟为“妻”,王为“妹”,印为“表姐”,同住小码头福宁巷14号。作为工委的秘密联络站。长江工委正是在这样巧妙伪装下,机智地完成了搜集传递日伪情报、护送来往干部和秘密发展党组织等任务。同时,各级党组织还有重点地审查处理了一部分党员。对有政治问题和一些表现差又难以教育改正的,用妥善的办法清理出党,以确保党组织的纯洁与安全。

为了适应反清乡斗争的需要,镇江敌后地方抗日武装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精简。茅山地区冈峦起伏,便于部队行动。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反清乡武装力量,新四军第十六旅决定将第四十七团团部和第二营与茅山保安司令部合并,活动于清乡区内外。配合地方武装协同作战,伺机打击敌人。主力部队大部分则转移至外线,只保留少量精干武装在清乡区内活动。各县一般仅保留10名左右武装人员组成短枪队,各区也只保留12人左右的区大队,对民兵也作了较多的精简,以小组活动为主。丹北地区清乡区内新四军主力武装全部转战于外线,中心县委将所属武装精简为4个短枪班,分别由原排以上干部和区委书记、区长组成。其中两个短枪班分别随山北、山南两县党政领导行动,配合地方开展反清乡的游击活动。

五、果断铲除刘洪奎投敌武装

原属镇丹边区国民抗敌自卫总团第一大队的刘鸿奎部。1941年7月,被苏南第五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收编为警卫第三营。刘洪奎当上营长后,在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教育、帮助下、一度也率部配合新四军打击日军。但由于他的土匪本性没有得到彻底改造。一有风吹草动便故态复萌,暗中与土匪勾结,继续危害社会,危害百姓。据调查,先后在二三年内,刘部竞伙同土匪绑架群众14人。打死、烧死、杀死群众39人,毒打致残和烧伤群众15人,敲诈群众钱财折合大米880余石、小麦224石,抢劫耕牛301头。同时还若明若暗地指使部属在辛丰、丹阳和苏北宝应县城一些店铺抢劫。

刘鸿奎对新四军和茅山保安司令部时从时违,若即若离。特别是对党组织派进去的干部实施严密监视,还别有用心地派爪牙到新四军活动地区大干刺探情报等秘密勾当。

1942年10月,日伪喧嚣即将对丹北、茅山地区实施清乡,镇丹边区形势日趋紧张。国民党顽固派乘机利用刘鸿奎匪性反共,委任他为顽方区长。同时,刘与日伪也频繁接触,企图再次投靠日伪。中共茅山地委和镇丹县党政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和警惕,一致认为,刘鸿奎实属流氓成性、屡教不改的匪首,如不铲除,必成反清乡斗争的严重隐患。12月6日,新四军第十六旅和茅山保安司令部以4个连的兵力,在镇丹边区李甲村一举包围刘部,将刘抓住。其部属由于负隅顽抗,大部当场被歼,少部分逃窜。12月13日。第十六旅和茅山保安司令部在镇丹县上会附近曹甲村召开有数千群众参加的宣判大会,旅长钟国楚宣布刘鸿奎及其几个为首者破坏抗日、残害百姓的罪行和判处他们死刑的决定。刘鸿奎等匪首被当场枪决。广大群众拍手称快,一致赞扬共产党、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为民除了一大祸害。刘鸿奎匪部被铲除之后,镇丹边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发展局面。各界人士抗日斗志高昂,党政基层组织和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以及民兵、自卫队等群众组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这就为即将开展的反清乡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反清剿、反封锁的军事斗争

一、日伪对清乡区的军事清剿和严密封锁

1943年3月10日,日伪正式宣布对镇江地区全面实施清乡、但大规模的军事清剿行动实际始于年初。1月4日,句容日伪军800余人分4路扫荡镇句县的句容一区和青山区(镇江石马、上党及上会西部与句容交界地区)。1月5日,句容之敌又配合丹阳、金坛、宝堰、镇江等地3000余日伪军扫荡丹阳九里等茅山根据地中心区,江南财经局和第十六旅的100余名财经、军工人员遭袭,大部突围。茅山地区党组织迅速调动人力将江南财经局和第十六旅分散存放在茅东县的3000余担物资、器材,及时安全地转移出清乡区,同时突击做好征收公粮的工作。2月23日,丹阳、句容等地日伪军1800余人重点扫荡以延陵为中心的镇丹句3县边区,袭击丹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警卫连,激战中牺牲战士10余人,20余名群众遇害。随后敌人在延陵建立了茅山地区清乡总指挥机构。2月28日,武进、丹阳等地日伪军3000余人,分6路扫荡丹北地区后,大部分分驻于各重要集镇,余部作为机动兵力反复搜索清剿。

日伪军大规模的军事清剿于3月15日告一段落后,一面继续反复清剿抗日力量,一面即在清乡区内的大小集镇和交通要道口增筑碉堡,构建梅花桩式的碉堡群。日军在丹北地区的据点由原来20余个增到59个,其中山北县即新增了孙家场、大路镇、姚家桥、朱家圩、后朱巷等10余个据点。日伪在茅山地区的据点由原来的51个骤增到105个,其中镇江南乡即新增了上党、凌塘、孙家村、元庄、包巷、邓巷、丁角、曲阳、小柳巷、蒲干等10余个据点,各据点间一般仅隔三五华里。同时,从镇江南门到丹阳城的铁路沿线两侧也建据点19个,其中镇江南门车站、渣泽车站、新丰车站,丹阳车站和官塘桥、马陵、孔家洋桥据点由日军据守;黄墟、西山背、后北、上党由伪军第八团驻守,辛丰镇、谏壁镇、桃庄、越河渡口、华村、苏游、沿街、丹徒镇由日伪镇江县第四区自卫总团驻守。

敌人在遍筑碉堡和据点的同时,强迫群众在清乡区边缘地带构筑竹篱笆封锁线,实施所谓全封闭式的封锁,妄图阻断清乡区内外抗日军民的联系。镇江地区的竹篱笆封锁线有两条:一条是由镇江江边起,沿镇宝公路到宝堰,经金坛西旸沿河流至直溪、白塔、再经丹阳里庄桥、武进夏溪、涌湖、东北岸和漕桥,向南直达太湖沿岸,全长280公里,穿越丹北、茅山、太滆3个地区。另一条也是从镇江筑起,沿江边东下经丹徒镇、谏壁,直达大路附近夹江口,然后过夹江由扬中郭家港筑起,沿大江(主航道)南岸直达思议港,再向南延伸过夹江至武进魏村沿德胜河南下,中经安家含、吕墅桥,直达京沪铁路线上的新闸,全长140公里。敌人在沿竹篱笆外侧开挖宽3.5米、深2米的深沟,沿竹篱笆内侧30米以内开阔地带为禁区,不经允准严禁人内。敌人在封锁重点地段架设电网和铁丝网,每隔二三华里筑一个碉堡,并配置嘹望台,设立检问所。白天,敌人在据点和碉堡内可以窥见封锁线内外的动态;晚上,枪炮可以打到封锁线的每一个地段。任何人出入清乡区都要经过日伪军据点或检问所的检查才可通行。每个据点都配备了机动小分队,一有情况立即出动,几个据点同时出击。晚上,除专门巡逻检查外,还专门组织兵力,守候、伏击新四军,并在竹篱笆上不规则地挂上警铃、炸弹,有的地方还埋了地雷,防止抗日军民的破坏。在沿江,敌舰昼夜不停地在长江巡逻,随时搜查过往船只。在铁路沿线,除日伪军把守据点、碉堡外,还增设岗楼、哨卡,强迫沿线乡镇组建联防护路团看守:重要地段两侧50至100米内拉上电网,铁道上增开铁甲巡逻车,每隔一二小时通过一次,昼夜不停。

日军构筑封锁线,不仅对敌后抗日力量构成威胁。而且给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灾难。老百姓因种地、放牧、打鱼、赶集和走亲戚等过封锁线而受到种种人身凌辱与敲诈勒索的不计其数,有的甚至被夺走了性命。

二、挫败日伪的军事清剿

针对敌人的军事清剿和严密封锁,中共丹北中心县委和茅山地委遵循“尽一切可能坚持武装斗争,坚持政权,坚持群众运动,坚持党的组织”和“一方面以合法斗争掩护武装斗争,另一方面又以武装斗争来支持合法斗争和秘密斗争”的原则,在新四军第四十八团的有力支持下,在清乡区内外积极有效地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军事清剿和封锁的阴谋。

1.首战蒋庄,强攻包巷

1943年4月21日。新四军第四十六团第一营在镇丹县宝(堰)北区蒋庄村(今上会镇)宿营时,因汉奸告密,驻上党据点的日军50余人沿镇宝公路奔来偷袭。营长凌海波闻讯后率部在离蒋庄半华里处伏击,敌被打散,逃至丰城的一小股敌人又遭民兵游击小组火攻打击。当日午后,敌调集丁庄铺、宝堰、延陵、白兔据点共200余兵力赶到蒋庄报复,扑空而返。此战是镇江清乡区内新四军主力和民兵游击队打的反清乡斗争第一个胜仗,计毙敌9人,伤8人,缴获步枪7支和一批子弹,首战告捷,鼓舞了抗日军民反清乡的斗志。

同类推荐
  • 明朝四有新人

    明朝四有新人

    穿越新新人,温吞的日子也有波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首先得有钱!购得大屋无数间。其次要有地!良田万顷无间隙。再次需有家!娇妻爱子团几圈。最后有产业!财源滚滚无昼夜。有钱有地有家有业,从无到有的明朝模范地主.-----------------推荐好友好书:《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 滁州群雄录

    滁州群雄录

    时逢中统年间,成吉思汗的子孙开创四大汗国继承了草原民族优势和特性,攻城略地,杀戮征伐势不可挡,所有文明在蒙古铁骑开天辟地般地威势下颤抖,黄金汗帐的换了主人,骁勇善战的蒙哥汗王魂归草原,尊儒尚佛的汗王忽比烈应运出世,那些想做奴才而不得的汉民族精英,那些大儒,名士总算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或奉诏入朝、或毛遂自荐,为他们心中四海宾服、功盖唐宗汉武的主子效命。一条条安国定邦的良策、开疆扩土的奇谋都由这些旷世大才提出并实施。当然至于那些同宗同族的人沦为三等、四等人,也早不是这些领了蒙古姓氏,晋身为一等人所要想的。汉家儿郎早已无当年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血勇了。但是哪怕大势所趋,也总有几个南蛮子宁折不弯,死得其所。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混沌三国

    混沌三国

    他本只是一个小混混,却被天庭神仙招去拯救三国动乱,魔神刑天附于董卓之身,三国历史危在旦夕。他临危受命,是否能担当起拯救历史与人民的重任?且看他如何招兵买马,收拢人心,化险为夷,周旋于各势力之间,屡获奇胜,还历史本来面目……
  • 极品隋丞

    极品隋丞

    “做一名臣子难,做一名随时准备被干掉的臣子更难!”史上最冤的穿越者陈晟,转世为南北朝末年一介布衣,碰上了那个时代的一位军事狂人。白手起家,本无功名;涉足官场,如临梦境;封王拜相,开疆拓土;君子小人,声色犬马;玩权弄术,只为自保,策马扬鞭,鼓角纵横;酾酒赋诗,抱得美人归,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妖孽重生

    末世之妖孽重生

    她是48世纪的顶级特工,她是另一个时空的温婉的女子。是命运,还是阴谋。相同的样貌不同的性格。是命运,还是阴谋他是末世的霸主,他是上天的宠儿。却唯独对她钟情。
  • TFBOYS之心有灵夕

    TFBOYS之心有灵夕

    "源源,我们来去游乐园吧!"某个女孩用嗲嗲的声音说着。"不用了,你自己去吧。""为什么,人家就要你陪我啦!毕竟你也是人家的未婚夫了啦!源源你真的不去?那小凯千千我们去""我们不想去……""为什么,现在你们都是我的未婚夫了,为什么还要想着那个狐狸精!"…………………………"呦,在说谁狐狸精啊?!"走来一个高贵的女生…………………………
  • 墨棋九谲

    墨棋九谲

    一场血案,牵扯出两个人的恩爱情仇;曾经的青梅花开花落,竹马依旧。在她眼中,是他负了自己的韶华,负了他曾经的诺言。九个迷局,藕断丝连,她以天下第一犯罪组织‘墨棋’首领的身份昭告天下,复仇,开始。他们曾经相遇,相识,相爱,相恨。到底是缘分还是情劫已然再分不清,其中辛酸曲折,有谁能说得清楚?一念相爱,十年迷藏。
  • 焚煮天下

    焚煮天下

    你说我是废柴,我不说话,暗着打你脸。你说我此生碌碌无为,我依旧不说话,我要成就天道。待你枯骨一堆,我依旧屹立天下,阻我前路,是人,我杀给你看,是神,我依旧杀给你看。
  • 用信心奔跑的人(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用信心奔跑的人(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真情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真情故事

    本书用一颗童心去感悟生命中的真情,让孩子在感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 刁蛮小药凰

    刁蛮小药凰

    从末世而来的军医宁小药有一个秘密,她能听懂小动物说话~肥猫黑胖说:督师是好人,喵嘎!麻雀灰爷爷说:督师是好人,啾!小耗子油瓶也说:督师是好人,吱!黄鼠狼大仙更是说:你跟督师是天生的一对~所有的小萌物都跟宁小药说,督师,督师,督师!于是宁小药相信,这个叫楼子规的督师一定是个好人,至于跟她是不是天生的一对……肥猫黑胖给了宁小药一爪子,督师被你下旨押到刑场要凌迟处死了啊,你这个昏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双面妻

    独宠双面妻

    她在世人眼里是女神,是遗落在人间的精灵,是来拯救世人的菩萨,是完美女神的化身。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在完美的表面下,其实隐藏的是一颗冷酷无情的心,是一身穿给别人看的外衣而已。他是世人眼里的恶魔,是死神的化身。传说,凡是得罪过他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活下来的。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在他无情的表面下,其实隐藏的是一颗柔情的心。一个女神,一个恶魔,当女神遇见了恶魔,是互相折磨呢?还是甜甜蜜蜜的在一起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