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2700000001

第1章 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心的平和(1)

幸福是什么?是富有吗?是事业吗?都不是。幸福的感觉来自于平和的心态。佛教追求平和、自然,内心平和,幸福就会离我们很近。星云大师认为,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外现是宽容,内涵是冷静,平和的人,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拥有这样的好心态,会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生活的精彩和乐趣。

学会知足才会富足

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

——星云大师引自《佛所行赞》卷五

星云大师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万事万物,知足常乐。有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

八仙中的张果老,每天都要游走一趟民间寻访度化。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子,在村口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妇在卖水果。借着买水果,张果老和老夫妇聊了起来。

“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张果老问。老夫妇叹口气,回答:“很贫困。”

“那你们有什么愿望吗?”张果老接着问。老夫妇想了想,回答:“如果能够开一家酒馆,日子就好过了。”

这个愿望对张果老而言很简单,于是他告诉老夫妇:“在这个村子的后山上,有一块大石头,远远看去,像是一只猴子蹲在那里。在这块石头旁,有三个泉眼,因为无人理会,泉眼已经被尘土覆盖。只要你们把尘土清理掉,泉眼就能够流出有酒香味的水来。”说完,张果老又给了老夫妇一个葫芦,并嘱咐他们要用这个葫芦来装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夫妇二人就爬上了山,找到了张果老所说的那块石头,然后清理了石头旁的泉眼,果真有酒香味的水流出来。老夫妇大喜过望,立刻装了一葫芦水回到村子中卖。太阳下山的时候,一葫芦的水也卖完了。就这样,他们每天都上山装水回来卖,日子越过越好。

一年后,张果老再次来到这个村子,看到了这对老夫妇。张果老问道:“你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啊?”老夫妇回答:“日子嘛,勉强过得,就是没有酒糟,要是有酒糟就可以喂猪了,这样就更好了。”

张果老听后,一边摇头一边说:“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说完就离开了。第二天,老夫妇再次上山,发现泉眼已经枯竭,再也不会涌出有酒香味的水了。

不知足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富足的感觉。佛陀曾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在大千世界中,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没有任何欲望,有欲望就会不知足,关键在于用什么态度去对待。

一天,朱慈目居士去拜访佛光法师。见到佛光法师后,朱慈目居士便说:“大师,我虔诚地拜佛二十余载,最近感觉自己在持佛号的时候和往常有所不同,却参悟不出其中的缘由,希望大师能够指点一二。”

佛光法师听后,问道:“你感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过去我能够感觉到心中有佛性,即便不会表述出来,但是心中的佛声仍旧绵绵不绝。就算是在不持佛号的时候,佛声也不会消失。”朱慈目居士回答道。

“这说明你念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是一件好事啊!”佛光法师高兴地说。

“但是现在却感觉不到了,佛声消失了,这让我十分困惑。似乎我的真心消失了,每当想到这,我心里就会极度恐慌和不安。”朱慈目居士沮丧地回答。

这让佛光法师十分疑惑:“真心怎么会消失呢?”

朱慈目居士表情痛苦地说:“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只想找回与佛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但是不管我使用什么方法都找不回来,这实在让我太痛苦了。法师,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回来吗?”

佛光法师听后,笑着说:“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呢?”朱慈目居士不解地问道。

“因为你的贪念太多了,你总是妄想得到一些东西,所以真心就离开了你。”佛光法师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言,‘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朱慈目居士听后,若有所思,似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知足,是在认为自己能做到的能力范围内循序渐进,不把过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强加在自己身上。诚然,人不能没有追求,也不能失去坚持实现理想的信念。但是,需要适可而止,如果任何事情都要不惜代价,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去实现,那生活就会变得十分苦累,内心也无法感觉到幸福。

做一个知足的人,就算看到一草一木,也像看到了风光美景,感到满足和快乐。做一个知足的人,在平凡清淡中,过着安详而有意义的生活,真切地体验内心的富足。

保持内心的平静

佛教言:“如是因,必得如是果。”真正的勇者,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是不容易成功的。

——星云大师

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内心想要保持宁静的状态,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人心浮躁、人情淡薄,失信与背叛,太多的虚伪、欺侮和诈骗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这自然就无法进入空寂的境界。

星云大师建议人们,每天起码保有十分钟的宁静,让精神有喘一口气的闲暇,有一个可以让阳光照进来的间隙,给内心一片清净之地。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时,佛陀就悟到众生沉迷不悟、在六道中轮回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妄想掩盖了佛性。佛陀在后来说法传道的四十九年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希望人们消除妄想,不胡思乱想。佛经上讲八万四千种法门,不管是念佛还是拜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修炼宁静,不胡思乱想。

一位婆罗门的教徒十分信奉佛陀。一日,他特地去拜访佛陀,在顶礼膜拜之后,他对佛陀说:“尊敬的佛陀,我虽然不是您的弟子,但是一直以来都很尊敬您、仰慕您。我学习了十几年的知识,心里一直有一个结,希望您能够给予指点。”

“众生平等,真理都是共通的,你能够这么好学,我十分高兴,有什么问题你就尽管提出来吧。”佛陀慈祥地回答。

“我觉得人心是非常矛盾的,这让我十分困惑。”教徒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

佛陀听后,没有直接回答教徒的问题,而是指着一盆水说:“你看看这盆水,从里面你看到了什么?”

教徒俯身看向水中,看到水中清晰地倒映着自己的脸。于是他回答说:“我看到了自己的脸。”

“那如果你现在把一些红的、蓝的、绿的染料放进水中,你还能看到自己的脸吗?”佛陀问。

“当然不可能了,水已经浑浊了,怎么还能够看到自己的脸呢?”教徒回答。

“那如果把这盆水放在热炉上加热呢?”佛陀继续问道。

“那更加不能了,水盆放在热炉上,水在沸腾的时候,会不断翻滚,不断冒出水蒸气,怎么能够看到自己的脸呢?”教徒回答。

佛陀听后,把教徒领到了院子中,指着院子中央的水池说:“你看这个水池中,能够看到你的脸吗?”

教徒走过去,看到水池中的水虽然是静止的,也是干净的,但是水中有许多青苔和浮游生物,连池底都看不到,更不能看到自己的脸了,于是如实向佛陀禀告。

这时,佛陀才开始回答教徒的问题:“道理都是一样的,清澈的水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将你的面目清楚地映出来,不仅是你,水旁边的景物也会倒映在水中。这是因为水是十分干净的。人的心也是如此,当心中没有杂乱的想法,没有烦恼滋生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清净自性。这个时候你所看到的,你所分析的事物都是正确的,这就是‘从心出口’所要阐述的道理。但是,当你的心中有了欲念和烦恼时,就像是加入了染料的水,就有了想要染色这种欲望和烦恼,这会使你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算心中看起来非常平静,但是存在烦恼的根源,就像是平静的池水中生长着青苔和浮游生物,也让你不能看清外面的世界。”

稍作停顿后,佛陀继续说:“人心中哪怕只存在一点点烦恼,就好像无名火一样,当‘色’燃烧起来后,‘水’就会沸腾,当然无法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佛陀的一番话,使婆罗门的教徒顿时醒悟,原来矛盾的不是人性,而是自己的内心。欲念就好像是混浊的色彩,烦恼就好像是火,使自己看不到一个清净的世界。如果自己的内心明朗,信念静止,则可去除杂念,远离烦恼。

佛陀的心清澈明净,所以他能够明了世间一切道理和真相。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旦受到世俗的干扰,就很难再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可能像佛陀一样远离红尘,做一个局外人。

但是我们可以像星云大师说的那样,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暂时让自己解脱出来,做个局外人,修炼内心的宁静,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内心的烦恼,让内心达到放松、释然、坦然的空寂境界。

化怨气为力气,变生气为争气

人的生命就在一口气的呼吸之间,一口气上不来,人的这次生命就结束了。

——星云大师

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生气抱怨也是在所难免,但是生气和抱怨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对人的身心产生负面的影响。早晨上班因为堵车而生气,会影响一整天的工作效率;因为工作不顺利而抱怨,则会降低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佛教的禅法中教人通过打坐来调身、调息、调心,其中调息就是调气。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要懂得调理,不要让怒气影响到自己。因为生气就像是恶魔附身,使人变得面目可憎。

一位千金小姐虽久居深闺,但因貌美如花,所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门提亲的人踩断了门槛,也未能抱得美人归。

一日,众男子听说这位小姐要到佛堂祈福,于是都早早来到佛堂门外等候,希望能够一睹芳容。没想到那日拜佛祈福的人很多,千金小姐坐在轿子中等了半个多时辰,也未能进入佛堂。

这时,随行的小丫鬟倒了一杯茶水给坐在轿子中的小姐,岂料小姐一手将茶杯扔到了轿子外,然后跨出轿子,用手指着丫鬟的额头数落道:“你看不见骄阳似火吗?还要让我喝这么热的茶水,想热死我吗?真是长了个笨脑袋。”

骂完后,小姐又狠狠瞪了丫鬟一眼,才缓缓走进轿子,姿态自然是婀娜多姿,但她不知道自己女神般的形象在她骂丫鬟的那一刻就荡然无存了。在那些男子眼中,她的柳叶眉更似两把剑,含情杏眼更似两个风火轮,樱桃小口变成了血盆大口。

凡是见过此景的男子,再也没有人愿意到小姐家提亲。渐渐地,传言中的千金小姐由绝色美女变成了戴着人皮面具的母夜叉,没人敢娶了。

纵然是面若桃花,生气起来也会恐怖万分。有的人在生气时,面红耳赤,大吵大闹,在张开嘴巴的同时,也关上了自己的智慧之门,这实在是对待人生的下下之策。能够做到别人生气我不气,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徒弟曾问星云大师:“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呢?”星云大师说:“生气表示没有力量,因此化解生气最好的办法就是争气。”

一个秀才出身的年轻人在衙门里当差,自认为满腹经纶,却迟迟得不到重用。因此,他总是生气抱怨。

一天,他在登山的途中遇到一位老者,出于善心,年轻人一路搀扶着老者上山。到了山顶后,老者对年轻人说:“你这一路都是闷闷不乐的,似乎有什么心事?”年轻人惊异于老者的洞察力,心想老者必定是非同一般的人,于是对老者说出了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

老者听后,笑着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向远处的平地扔去。眨眼间,这块石头就落在一堆石头中不见了踪影。然后老者对年轻人说:“你能找到我刚刚丢过去的石头吗?”年轻人在石头堆旁看了很久,也不能确定老者究竟丢了哪块石头过来,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老者身边。

接着,老者又从怀中取出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然后用力丢到石头堆中,再让年轻人去找。这一次,年轻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宝石寻回。并且他领会了老者向他传授的道理:当自己只是一块石头时,生气抱怨只是徒劳,想要迅速脱颖而出得到赏识,就要让自己成为一颗耀眼的宝石。

从小,父母长辈就会对我们说,凡事都要争口气,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各方面都要有所建树,做个有出息的人。当自身没有任何闪光点时,我们没有权利抱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实力和修养,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但这里所指的争气,并不是让人们争得第一第二,而是要人们成为沉稳、能够吃苦的人,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

然而,对于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的人而言,生气是难以自控的行为。那么适当的生气则可以帮助他们发泄一部分不良情绪。但是切记不要怄气,因为怄气是生闷气,气没有出处,闷在心中会伤害自己。

有位哲学家曾教人们每天数自己生气的次数,例如,第一天生气三次,第二天生气一次,第三天没有生气……然后是两天生气一次,三天生气一次……随着生气的次数不断减少,自己的修养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是调理生气很有效的方法。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化怨气为力气,变生气为争气,拥有“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胸怀,少一点生气,多一些微笑。

忍耐是力量的象征

色身的病苦不是真苦,只要我们肯忍耐,自然就有力量去承担一切病苦,而在病时不觉病,苦时不觉苦,自觉忍耐的力量可以应付一切。

——星云大师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忍耐,是佛家弟子在修行时必须做到的六度中的一度。只有做到忍耐,才可以什么事都能做到。因为有忍才能殷勤精进,才会有进步。

星云大师说,忍不但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佛教所有修行中的最大修行,那些无量的功德,均在于一个“忍”字。

闵子骞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名损。母亲在他幼年时期便去世了,父亲为了照顾他,又娶了一个妻子。

然而,后母对闵子骞并不好,尤其是当自己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亲生儿子身上。冬天到了,后母给两个弟弟用棉花做了厚厚的棉衣,却给闵子骞用芦花做棉衣。芦花做的棉衣看起来很厚,实际上却丝毫抵挡不住风寒。一日,寒风凛冽,父亲让闵子骞陪自己外出办事,并让他驾马车。马车跑起来后,寒风吹透了“棉衣”,闵子骞冻得瑟瑟发抖。

父亲见闵子骞穿着如此厚的棉衣,却如此之冷,感到十分不解。于是他用手去摸闵子骞身上的棉衣,发现有些异样,便挥刀将棉衣划了一个口子,露出了里面的芦花。回家后,父亲立刻叫来闵子骞的两个弟弟,看到他们穿着货真价实的棉衣后,明白了一切。于是父亲对后母说:“我娶你,本是希望你能够照顾好我的儿子,没想到你却如此狠心地对待他。你不配当一个母亲,你走吧!”

闵子骞听到父亲的话后,立刻跪在地上祈求父亲不要赶后母走,并对父亲说:“有后母在,只有我一个人挨饿受冻;如果后母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了。”后母听到闵子骞的话,悔不当初,当即表示以后一定把闵子骞当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闵子骞用忍耐换回了后母的悔悟,如果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像闵子骞一样,那将会减少许多因为斤斤计较而发生的冲突。正如佛陀所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可以见得,忍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孔子所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因为忍辱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的,还有唐宣宗李忱。

同类推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本书是由大愿法师讲述。内容一方面是令我们学习如何消除身心的病苦,本经的修法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概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药师法门——禅。分别包括了如来禅、祖师禅和秘密禅。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热门推荐
  • 韶华易逝卿难归

    韶华易逝卿难归

    她顷刻之间没了双亲,与唯一的哥哥失散,最后落得当作奴婢要被卖掉,不过还好,她遇到了一个人。他给了她别人奢望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有众多人疼着,宠着,可是后来,所有人都指责她,要杀她,连当初救她的人都要放弃她。直到他冰冷的长剑对着她时,她才正真明白,原来自己什么都不曾拥有过,开始时拥有的越多,最后失去的就会更多。不是要舍弃我救天下人吗?好,我成全你。
  • 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聪明的女人,精神上也是独立的,她们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轻易改变自己。她们有主见、有魄力,在某件事作决定时.勇敢地相信自己!
  • 烟火吹

    烟火吹

    旧事似火,柔荑冰凉。她何时才能再环抱五年前的归宿?走走停停,如影随行。他如何寻得到她清丽的笑颜?
  • 极品小老板

    极品小老板

    宅男李一凡带着神秘的人工智能,重生十年前,有事没事逗逗校花、买买彩票,凭借着超前的科技和牛叉的能力,创建高科技集团,吞并一个个财团巨鳄,成为一代超级大亨。
  • 天剑神曲

    天剑神曲

    传说,在人类修炼的道路上有这么一种强者,掌轮回,逆阴阳,执生死!因为世界的无尽可能,谁也不知道那是不是修炼的巅峰,因为一份执念,一份许给自己的承诺!星辰决定,一路向传说进发,虽然他不能够确定自己会不会成为传说中那样的强者,但是他决定,做一个为成为传说而努力的人!
  • 纸婚厚礼,拒爱首席前夫!

    纸婚厚礼,拒爱首席前夫!

    甜品宠文《蚀骨秘爱,长官的第一新欢!》,连接http://novel.hongxiu.com/a/1282340/三年前,一场上流社会、奉子成婚的世纪联姻在北城引起轩然大波,吝啬毒辣秦万贯独女秦又当上了傅太,却背上骂名。整个北城,谁都知道傅绍燊和姜一媛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被半路杀出的秦又搅黄了。傅绍燊,当今北城的太子爷,政商两界只手遮天的惊世奇才。身价成迷,没人知道他的爪牙遍布多少国家,高枝伸到多少产业。谁又都知道秦又喜欢傅绍燊,攫取他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与自家老爹翻脸。而结婚第二天傅绍燊却远渡重洋,在她和北城人们心中留下一抹英姿飒影。走了三年,回来第一天,撇下离婚协议,面表无色,“签了,钱不会少你一分!”小辣椒秦又攥紧手里的怀孕报告,龙飞凤舞的笔记下,看不清表情,“打到我瑞士银行账户上!”一纸合约,签散了他们的名义关系,却牵起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三个月后,她被他强势欺压在车里,“傅绍燊,我们离婚了!”他却慵懒至极,不仅听而不闻,还对她上下其手,“乖,叫老公别叫的这么浪,幸亏老公系着裤腰带呢!”“……”【小剧场一】“燊,你还爱我吗?”某女痛哭流涕,依偎在某男怀里。某男于心不忍,“媛儿…”两人情浓正时,身后闪过一枚小肉球,指着小短手,“嘚,你个小妖精,放开我爹地!”【小剧场二】电视机前,某男垂落的头压到某娃,某娃一脸嫌弃,一股大人的口气,“燊,你这样压着我,我会不长个的!”“燊,你什么时候找个女盆友啊!”“我不喜欢姜小姐,一瞅就不是省油的灯泡!”“燊,我和你说话呢,你倒是应我一声啊!”本文大宠+小虐,坑品保证,欢迎入坑,不要忘了加入书架哟!1VS1小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幽居生活,孤寂荒芜的山野间,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优柔华贵的大家小姐,相互依偎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孤灯旧书寂寞夜,她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红颜知已;韶华易老伤心时,她用温情为他驱散寂寥。这便是赵一荻和张学良长达七十二年的爱情传奇。本书从民国天空的一抹红霞展开,讲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一个多才的、至情至性的大家闺秀从十五岁情窦初开的青丝少女,到年近百岁心如止水的白发老婆婆,倾付一生,只为与所爱的人厮守到老的故事。
  • 《养虎成宠》

    《养虎成宠》

    倒霉倒霉倒霉!!!好好地在家里睡觉,怎么醒来变成森林了。。我慢慢抬头这是“王”???
  • 冥凰天下

    冥凰天下

    白雨宁因背叛而亡,穿越为龙萧王朝当朝唯一异姓王的嫡出郡主,遭遇百里雨宁。“从此只能我欺别人,别人休想欺我也,只要我能开心和快乐,负尽天下又如何!”她张口说的第一句狂妄话就被有心“路过”的某人听到了,刷新了对她的认识,从此推动了她命运齿轮的运转,改变着以后的人生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情劫契丹王

    情劫契丹王

    她——个女儿身却要肩负起整个家族庞大的生意!他——冷酷的契丹王,却不小心陷入一个汉人女子的温柔里!到底是契丹劫了她的货品,还是她劫走了契丹王的情?敬请关注!我的另一篇文:《明天,爱依然》http://novel.hongxiu.com/a/76223/欢迎大家阅读指导!你们的声音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喜欢的请推荐收藏!不喜欢的请留下你的脚印!好让我改进!在此谢过啦!鞠躬!欢迎亲们加入QQ:1041678607更多的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