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30000000593

第593章 科举制度

说起殿试,在这里便要提一下华夏科举制度的发展。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

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x{2022}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不过对于科举的开创,在后世的史学界一直有异议。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他的理由亦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六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五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所以他认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颇有疑义,他说:“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廷,开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试,始可谓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 提出士人“投牒自试”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在于是否“准许怀牒自试”,而南北朝后期,已出现士人“怀牒自试”的个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正在萌芽之中。

另有有学者著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举制度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提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并通过多方面的论证,认为上述特点中的“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 也查无实据。因此,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不过有一点却是所有人公认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永制。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大宋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在原本历史上,宋代越到后期,越是“重文轻武”,所以尤为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赵匡胤早在建国初期便下旨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相比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名额增加数倍乃至十数倍。

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赵匡胤为了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早在建国之初便听赵普策略,于上一届科考时首次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赵匡胤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因为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赵匡胤下旨让人研究出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的建立。所以,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也是赵匡胤时期首次开创。

所谓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赵匡胤又让人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在原本历史上,到了北宋末年,此种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变,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原本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在原本历史上在一百多年后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如今,赵匡胤听了叶尘的建议,早在去年便下旨考经义和策问,算是将此事提前了。

…………

…………

这时候,才不过是卯时一刻。

天色还是黑沉沉的,尚能看见天上的成千上万的繁星。但就是这个时间,寇准与所有的上榜士子都已经来到了皇城外的左掖门处。

今天是最后一道关口,只有顺利通过了,才能够得到进士的资格。但左掖门前的气氛,却是比当日国子监前要轻松许多。每个人都知道,今天只要不犯蠢事或者不出现意外,进士已经十拿九稳了。

贡生们小声谈笑着,等着宫门打开。但也有人凝神静气,不与他人多言语。

“这些人多半是争状元的。”有人低声对议论说着。

礼部试中高高在上的刘寅、王嗣宗,都在这些神情严肃的士子之中。

不过寇准听说过的另外一个准备争夺状元的贡生安生亮,却没有学着王嗣宗和刘寅那般凝神静气,而是挤了过来,笑着说道:“平仲兄,原来你也已经到了!”

寇准脸上浮起了应酬式的微笑:“不意沐石兄也到了!”

寇准知道安生亮。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国子监门前,就是放声大笑的那群人中一个,看起来各个自信非凡。当时安生亮身边聚集的那些个士子足足有十五六个,可是今天这些人中却是只有安生亮独自一人到场。

同类推荐
  • 间明

    间明

    "我们有位前辈,巧舌如簧,一力促成六国合纵。""我们有位前辈,制造木马,夜入坚城特洛伊。""我们有位前辈,"身在曹营心在汉",八公山上大秀草木皆兵。""我们还有位前辈,间术无双,以至所有秦姓后辈无法正常出境。"
  • 复国

    复国

    赵玄穿越了,成了大燕赵家的三少爷,并且一心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可惜,天不遂人愿。北齐凶蛮嗜杀、西周强势崛起,南唐偏安一隅,而曾经的第一强国大燕却正盛极而衰。各方巨阀蠢蠢欲动,神秘强大的圣门魔门也浮出水面。表面对大燕忠心耿耿的荆州赵家,也在暗暗蓄力,一家人众志成城,意图谋朝篡位,洗刷亡国之辱!沉积百年的耻辱和怨恨,四代人的坚持和梦想,只为复国!赵玄无心于此,只想要混吃等死,留恋花丛。清高纯真的才女、书画双绝的花魁,火辣多情的苗女、狡诈妖媚的魔门圣女、强大神秘的北齐王后…………赵玄的生活开心快乐,却不知道无意之间,靠征服女人征服了整个世界……【新书发布,求票求收藏,尽量做到搞笑幽默、热血好玩,不会沉重,不会虐主…………】
  • 汉末枭雄路

    汉末枭雄路

    楚祯重生于汉末并州马邑县令家,张辽是他小舅子。暗中发展了15年的马邑楚家将在汉末乱世走向何方故事从183年开始———————————东施效颦之作,我的三国梦。
  • 霸主中原

    霸主中原

    他出生豪门,却身世不幸,沦为奴隶。然而,五胡起兵,因缘际会,他结识羯族首领石勒,并成为他的义子。从此,他跟随石勒,经过多年征战,不但辅助汉王灭掉西晋,而且在两赵争雄中战功赫赫,位极人臣。就在他事业巅峰之时,石勒暴死,让他一下子跌入深谷,从朝中被贬西陲。这时的他,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依赖关中之地,逐步扩大势力,踏上了一条新的征程......
  • 宋末

    宋末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跟我有个毛关系,我咋莫名奇妙来了这个鬼地方,南宋将倾,谁能阻碍成吉思汗子孙的铁蹄,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我能怎么办?老天,我怎么来这了,你他娘的耍我!
热门推荐
  • Letters of Two Brides

    Letters of Two Bri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诚实谦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诚实谦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中国人历来是特别讲究诚实谦虚的,不仅因为诚实谦虚有利于人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诚实谦虚在与人交往中更是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在面临人际关系的微妙问题时,保持诚实谦虚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读完这本书,你更能深刻地理解诚实谦虚的作用,从他人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中获取启迪。
  • 宋之续

    宋之续

    出身黑道世家,还是军事院校高级学员的赵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当起了皇帝!原本他以为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节,没想到他竟然成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哥哥端帝赵昰。顿时感到杯具了,只是临到南宋时。他还好死不死的答应原主人赵昰一个荒诞的要求。要重续宋之荣誉与辉煌。一向自认不是好人,但好歹也会言而有信的他。开始了为完成对赵昰的承诺,而为之努力奋斗。最终经历高铸墙、广蓄粮、缓称王的坚苦岁月。慢慢恢复昔日宋之荣誉!(转型之作,有点搞笑、有点11、有点瞎编历史。所以,入内者请慎行!)
  • 天剑狂徒

    天剑狂徒

    天剑大陆,人人以剑者身份为止自豪,功法丹法不如剑法,真正的剑修神通者可刺下颗颗星辰日月,这是一个为剑痴,为剑狂的黄金大势,各路妖孽体质纷纷登上舞台!喜欢剑道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看一下~~
  • 星河旅途

    星河旅途

    战争,人类不变的主题,哪怕到了未来依旧无法逃离的命运,名利、荣誉、利益各种各样的欲望构造了这个世界,甚至到了未来,我们的战争也只不过是从地面扩张到了星空,面对战争对我们的文明,历史的摧残,我们人类的未来会是如何?随着主角的脚步让我们一步步的去揭开这个秘密,去不断的探寻宇宙中不同的秘密,去探寻不同的文明留下的不同的痕迹,让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吧……
  • 重生巅峰枪神

    重生巅峰枪神

    这是一个子弹纷飞的世界!这是一个枪声环绕的世界!这里没有所谓的等级压制,只有细微到极致的技巧!带着重生之前的战斗本能和技巧,林岚回到了一切的开始。所有的战斗都只是我华丽的枪术表演而已。所有背叛我,藐视我,伤害过我的人,都将成为我的垫脚石。我将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我就是枪神!
  • 妖孽请留步

    妖孽请留步

    秦霄喜当爹,可儿子不是他的,心中的女神只是把他当备胎。一枚古董戒指改变了秦霄的命运,空间戒指中有武功秘籍、各种法宝、神奇的仙丹。。。。
  • 白发魅王爷

    白发魅王爷

    阴谋,阳谋,明争,暗斗,她了如指掌,习以为常,看遍天下,不过满目苍凉。晨耀国云烯王爷,白发凤目,女扮男装魅惑天下。师父!被她骗的团团转!邪教教主!被她魅来当奴隶!神医!追着她到处跑!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tfboys与三个女孩的故事

    tfboys与三个女孩的故事

    三位女主来到重庆,和三只结为情侣,可三位女反派来捣乱,他们能结为情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