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600000023

第23章 给学生张兆和的求爱信

一九二九年九月五日,令沈从文兴奋而又紧张的日子终于来临了。为这有生以来第一次登台授课,他做了非常认真而充分的准备,资料有一万多字,足供预先约定一个钟头的课而绰绰有余,更主要的是,资料上的东西早已是烂熟于心。

“既然是以教师身份跨进大学的门槛,总不能让自己显得太寒酸了;这样会使得志摩先生和胡适校长太没面子。”

沈从文这么想着,一大早特意去到法租界,狠狠心掏出八块大洋,租一辆包车赶去学校。从经济方面计算,这第一堂课绝对是亏定了,因为今天的课讲得再好,也就四块钱的报酬。

当时的沈从文,已经小有名气,特别又是胡校长力主聘来的文化青年教师,他的第一堂课招来许多学生,竟满满地挤了一教室。

胡适很够意思,一直将沈从文送到教室门前才笑着挥挥手离去,他担心他在场会增加沈从文的紧张。

胡适走了,沈从文目送他远去,确实也暗自地松了口气。可是,当他走上讲台,看见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心里不由得陡然一惊,随着脑子里“嗡”的一声炸裂,原先想好的话语都烟消云散了。

因为要讲的内容太熟,沈从文根本就不带什么教案,当然也没带任何教材。他转过身去很快地在黑板上写好授课提纲,再转回身来还是说不出话来。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十余分钟,面对无数期待的目光,沈从文的脑袋里还是一片空白,仍然是木头般呆呆地立在那儿。

是自信帮助了他,使他总算是慢慢地镇定了一些,开始在心里问自己:“我该从何说起呢?”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一个女学生在提醒他:“你快说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好啦!”

声音明澈清脆,充满了鼓励的热情,他的心一动,很快投去一瞥,似乎是一个皮肤略黑,五官秀丽的女生,那一双闪亮的眼中,正散发着天使般的光热。

沈从文忙把目光收回,瞬间就找到了那句原本安置在最前面的话,于是,他像是找到了一张网上的“纲”,心里顿时盈满了要讲的内容。他终于开了口,只是讲得太过急促,原本计划要拓展开来的许多非常生动故事,都给省掉了,基本上就只讲了提纲。虽然他一面讲一面在黑板上抄写,刚讲了十多分钟,还是把预定一小时的授课内容全说完了。

沈从文再次陷入窘迫,不知所措地望着台下。这回,坦诚的性格解救了他,拿起粉笔,沈从文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什么文坛上有名的作家,连话也讲不出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中也有人摇头:“这样的人也来中公上课,半个小时都讲不出一句话来!怕是要误人子弟啊!”

沈从文心事重重地去见胡适,课上成这样,他并不担心会给自己什么样的处罚,而是恨自己不能给志摩和胡适争气。他把这第一次上课的情况如实地告诉胡适,很不好意思地垂下头。

“我听说了,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你,这就是成功。振作起来,不要为这第一堂课费神,想想第二堂课该怎么上,我相信你!”

胡适的话让沈从文想哭,直到十多年后,他还饱含深情地追忆说:

第一次送我到学校去的,就是北大主持者胡适之先生。一九二九年,他在中国公学做校长时,就给了我这种机会。这个大胆的尝试,也可说是适之先生尝试的第二集,因为不特影响到我此后的工作,更重要的还是影响我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这个态度推广到国内相熟或陌生师友同道方面去时,慢慢所引起的作用。这个作用便是“自由主义”在文学运动中的健康发展,及其成就。这一点如还必须扩大,值得扩大,让我来北大作个小事,必有其意义,个人得失实不足道,更新的尝试,还会从这个方式上有个好的未来。

沈从文在追忆中,强调了他从胡适的“二次尝试”中所得到的“胡适式”自由主义的感召和浸染,这是他与胡适结缘,走近现代自由主义文人群体的开始,也是他迈向现代绅士阶层的关键一步。

作为一个乡下漂泊到城市的游子,所谓融入当时的社会,是需要实实在在融进城市中的一类人群里去。早在沈从文从湘西刚流落到北京时,曾先后受到郁达夫、林宰平、徐志摩等大学教授的提携帮助,在与文人群体的实际文学活动中,又有幸结识了一批自由主义作家、学者,这些人多是从国外留学归来,学贯中西,且大都有着较好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来源。相比之下,沈从文与他们间的实际身份有着相当距离。

尽管如此,曾经有显赫家世的沈从文还是很自然地与这些人相亲相近,因为他们身上的现代绅士气和自由主义精神正是沈从文所梦想的。

当时的大都市,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文人们的生活境况大相径庭:有的到十字街头去贴标语、喊口号;有的躲在象牙塔里吟诗作画、玩玩花鸟虫鱼;有的则白日里卖弄黑色幽默、夜幕中与女人色歌情舞;还有不少每天都要挤在无轨电车上,潇洒地读书看报发牢骚。

沈从文因为那些学贯中西的朋友和熟人,因为骨子里与那些人的相近处,更因为心中那份独立精神的追求,他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一条胡适为他指引的绅士之路。

因为“道”不同,他与胡也频和丁玲的人生之路走上了各自的方向,似乎是越来越远了!

就在这时候,因为那中国公学讲台上的第一堂“出丑”的课,因为那一声明澈清脆的提醒,因为那很快的一瞥,一只冷艳的“黑凤”,飞进了沈从文的心底,沈从文从此开始历时三年零九个月的漫长典型的单恋马拉松。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不仅爱你的灵魂,也爱你的肉体。

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同另外一些人要好,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服侍我,却愿意自己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所爱的人。我说我很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代替,就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你不会像帝皇,一个月亮可不是这样的,一个月亮不拘听到任何人赞美,不拘这赞美如何不得体,如何不恰当,它不拒绝这些从心中涌出的呐喊,你是我的月亮,你能听一个并不十分聪明的人,用各样声音,各样言语,向你说出各样的感想,而这感想却因为你的存在,如一个光明,照耀到我的生活里而起的。

沈从文像着魔一般,每天都一封两封地给心中的“一个光明”写信,直到七十年后,瘦小,干净,仿佛元人的一幅山水图的张兆和,在读着这些信时,还忍不住漱漱泪下。这时候,她已近九十岁,平淡而又明洁。

然而在当时,她却不去理会爱得入魔的沈从文的这些信,只是因为教养的原因,她虽然心烦,却也不把这信销毁,示人,或说些什么,而是把这个单相思男子的信,原封不动地一封一封地放进箱子。出于好奇,偶尔也会去看几行字,只是一旦看了,却又忍不住一口气把这信看完。偶尔再遇上沈从文时,就忍不住会用另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他,心想:这么个木讷的乡下男人,怎么就会把信写成水一般的柔,火一般的灼呢?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中张家的四个女儿,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后来的事实证明,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苏州九如巷的张家,是个名门望族,家有万顷良田。出身名门的“张家四姐妹”,其中有两个是中国公学第一批预科女生,一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她们的祖父张树声,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父亲张武龄,是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九二一年响应蔡元培先生“教育救国”的主张,身体力行在苏州独资创办了乐益女中;母亲陆英则是个戏迷,最快乐的事是带着她可爱的女儿们到戏院去看戏。

大女儿张元和,与母亲习性较近,受了母亲的影响,由戏迷变成了昆曲专家,连找爱人也选的是昆曲名家顾传玠,一九六五年,她移居美国创办曲社,培养昆曲人才,深受美国人欢迎。

二女儿张允和,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便做了中学历史教师,到了晚年,致力于写作。她所著的《最后闺秀》《昆曲日记》等书曾经轰动一时,有“白发才女”之称。丈夫周有光,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语言文学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

四女儿张充和,更是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是位用诗词、书法、绘画、昆曲和旗袍抒写了多姿多彩一生的奇女子,章士钊誉她为“才女蔡文姬”,焦菊隐称她是当代李清照,梁实秋说她“多才多艺”。这位奇女子后来在沈从文的帮助下,与精通德法英意文学,名副其实的汉学家,北大西语系外籍教授傅汉思喜结秦晋。

张兆和是张家的第三个女儿,她自小熟读“四书五经”,英文讲得比苏州话还溜,照样是通音律习昆曲有文才,只是较之几个姐妹,遇事要冷静理智,不动声色许多。张兆和皮肤不是很白,却很细腻,她身材苗条,五官更是非常的秀丽。还在上海中学读书时,张兆和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情书,她从来不回,甚至很少去看。

一九一零年出生的张兆和,刚从预科升入大学部一年级,是学生们公认的中国公学校花。她性格开朗,兴趣广泛,除去四姊妹对文艺的共同爱好,还特别喜欢体育,进校不久便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被广大男生雅称为“黑凤”。对羽翼下拥挤着的大堆追求者,她便挑出一些来编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

听沈从文中国公学的第一堂课时,张兆和虽有十八岁,只是情窦仍然未开,对那些追求者,她还是不去理睬,在心里感到好笑好玩。谁知道那“第一堂课”过了不到半月,就第一次收到了沈老师的第一封信。从这以后,每日收到的情书突然就增加了,有时一日竟会增加几封。一看信封就明白,那融入汉隶简帛笔意的章草,恣情洒脱、质朴遒丽,流溢着烂漫的天趣和雅逸的书卷气息,正是沈老师的墨宝。

张兆和开始有些吃惊,以后又有了些得意和好奇,于是便让沈老师进入“青蛙”队伍,编为十三号。想想他是老师,好像不该来跟学生玩这样的情感游戏,狠狠心,把这位沈老师命名为“癞蛤蟆第十三号”,心中虽然窃笑声声,表面依旧保持着沉默。

只是这“十三号”与众不同,以往的“青蛙”们“呱呱呱”叫上三五天,或十天八天,最多一两月,见这“黑凤”毫无反应,便就自然噤声暗自伤心去了。可这“十三号”一旦开叫,好似有核动力一般,劲大且持久,没完没了地唱着情爱诉求曲,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直到五个月之后,他还在那里越叫越欢!

近半年为女人做出许多无用处行为,目下烦乱得很。

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来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做。我只打算走到远处去,一面是她可以安静读书,一面是我免得苦恼。我还想当真去打一仗死了,省得把纠葛永远不清。

沈从文求爱受阻,写信向人诉苦说。

张兆和则在日记中写道:

又接没有署名的S先生的来信。没头没脑的,真叫人难受!

中国的一些血性男儿,自古就有一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情结,为人低调的沈从文,在这种事情上没想到也会是这样,只不过,求爱得不到回应的沈从文,这次也真感到受不了啦。一九三零年六月三十日,他找到了胡适,提出了要离开中国公学。

“说说理由。”胡适明知故问。

本来已经把课讲得很好的沈从文这下子又不会讲了,憋了半天,终于还是啰里啰唆地讲出了一大堆“理由”,最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说明白了没有,问询地望着胡适。

“其实,你要说的就一句话。求‘黑凤’不得,难受,待不下去了。”胡适替他做总结。

沈从文不吭声,那神态分明是赞同。

“莫走,走了就了啦,一切希望都没了,好好留在这里,或许还有些希望。”

沈从文松了口气,感激地望着胡适。

“若果是她家庭有问题,我可以去解决。总之,在这件事上,我会去做一切可做的事。”

胡适最后的话,沈从文想哭但还是笑一笑点点头离开。

回到家里,沈从文又苦恼起来。“这种事,胡校长能帮得上忙吗?”凭着近半年的追求经验,他深知张兆和不是一个能让人说服的女孩。于是情绪又低落下来,苦闷了一整天,终于又给张兆和写信:

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追求,那么我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在信中,沈从文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苏州张家,朋友莲说:“沈老师讲,如果得到使他失败的消息,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这是一条积极的路,但多半是不走这条的,另一条有两条分支,一是自杀……”

张兆和听了,心中大惊,正在着急,害怕,委屈,又有人送来封信,看了沈从文那样的话,真急死了:“我又不招惹他,关我什么事。”嘴上虽这么说,一颗心却是再也不能放下,而且越提越紧。

善良的女孩儿,虽然很任性很顽皮,但对他人的生命还是格外珍惜的,尽管他就是让自己烦了近半年的“癞蛤蟆第十三号”。

因为已到七月,张兆和刚回苏州度假,“这可是人命关天呢!”这话不断惊吓着她,想到那“癞蛤蟆第十三号”竟可能因为自己而死去,张兆和在家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她编了个谎言告诉父母姊妹,夹着沈从文寄来的厚厚一沓情书,离家赶到了上海,来到胡校长的家。

“你看,这是沈老师给我的信。”张兆和将那沓情书放在校长的办公桌上,委屈地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

“是啊,他非常顽固地爱你。”胡适翻看着信,头也不抬地说。

“我很顽固地不爱他!”张兆和马上把校长的话顶了回去,还很生气地看了胡适一眼。

“既然是这样,你不理他就是了,为什么放弃了自己假日,跑来找我说这样的事。”

“我不喜欢他,也不愿跟他的死有任何联系。”

“从文要死,你……这是怎么回事?”

“这封信你刚才不是看了吗?你看这句话!”

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追求,那么我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胡适轻轻地读着,心里直想笑。他知道,沈从文的意思是:如果他总是得不到姑娘的芳心,就只有离开中国公学了,而张兆和则认为他会因为得不到爱而去自杀。

从来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胡适,虽然没有笑出来,却因为对沈从文的那点偏爱,似乎没有看见“黑凤”在生气在委屈,用一种长辈的口吻十分和蔼地说:“我也是安徽人,认识你爸爸,可以出面跟他说说,做个媒。”

“不要去讲,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张兆和不满地看了胡适一眼。

“我是过来人,别的能耐没有,看人从来都比较准,沈老师其他条件不如你,但确实是真爱你的,而且会忠实地爱你一辈子,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还有就是,沈老师是个文学天才,是当下文坛中没几个人比得了的天才,加上他的勤奋,一定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

“可是,我真的不喜欢他。”

胡适抬头看着张兆和,轻轻地说:“先与他做个一般朋友,好好地了解了解他,可以吗?”

张兆和摇摇头:“沈老师不是一般人,跟他做朋友仍然会一直误解下去,误解不打紧,纠纷却不会完结了。现在对我这样子的人太多,如果一一去应付,我根本没法读书了。”

胡适终于沉默下来,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你写信给他,把自己的态度表明一下,要他现在不再给你写信,或不要写那样感情的信。”

“我怕他接信后会发生影响。”

“不会的,你把信写得婉转些。”

张兆和不再言语,两眼看着校长桌上的信。

“你把信带回去,对他说信是留着的了,你就明白地说,做一个纪念,一个经验。”

胡适说着,小心地拾起办公桌上的信,交给张兆和。又说:“你因这些事找到我,我很高兴,我总以为这是神圣的事。请放心,我绝不乱说的。如果你同意,我也愿意写封信去劝劝他。”

张兆和点点头,捧了那一沓信匆匆离去。

回到苏州,聪明过人的二姐允和立刻看出了三妹此番离家定有隐情,追问之下,兆和坦白了所有事情。于是,两个姐妹便一同躺在一张床上,争论了一个通宵关于爱情的事情。

“爱情应该是刹那的醉心感觉,之后又会归到平淡中去。追我的人虽然不少,我一直没有过这种感觉。”

听到三妹这样定义爱情,允和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才华横溢的二姐,此时正处在与周有光的热恋中。好几年前,她刚刚十六岁时,就收到周有光的第一封情书:“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看到周有光为这样的事担心,张允和马上回了一封十张纸的长信,“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这是十纸长信都在表达的一个意思。

当晚,张允和又提到这样的观点:“只要两个人能创造出幸福,就是爱情。”

姐妹俩心里虽然都同意对方的观点,但还是争论了整整一个晚上,到最后似乎也没有统一。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三三,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就在张兆和同张允和躺在床上讨论爱情时,沈从文又在给“黑凤”写信了。

长久都得不到回信,沈从文的话语虽然异常谦卑,心中却充满了自信,特别是因为胡适,原本的自信更加坚不可摧。此刻,他已然下定决心——

将爱情进行到底!

同类推荐
  • 长征中的红小鬼7

    长征中的红小鬼7

    每当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迎风飘扬时,我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丝感动。哦,鲜红的五星红旗为什么红得那么耀眼,扣人心弦?那是因为五星红旗是由以身许国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中华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忠心报国的精神随着鲜血一起融入了国旗中!当然在烈士的庞大队伍中,也是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红军们,他们虽小,可也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弱小生命。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热门推荐
  • 皇牌女财神

    皇牌女财神

    二十八年的痛苦,换来重生一次的机会。是权谋天下,还是富可敌国,我通通都要!
  •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绝世倾城之废柴逆天五小姐

    绝世倾城之废柴逆天五小姐

    21世纪的第一神偷,不管医术,骑术,射箭,枪击……样样精通。尽一朝穿越成又痴傻又废物的五小姐,还有那个住在她身体里的帅美男是谁?为毛别人的团对队无比强大,而自己的团对无比逗比?唉,加油吧,苏紫月!
  • 我的契约鬼丈夫

    我的契约鬼丈夫

    一觉醒来,她突然发现自己莫名被卷入到一系列离奇事件中,更不可思议的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负朱颜

    负朱颜

    月不随人老。任霜刀、万年削磨,依然娇好。夜风起,疏香飘缈。一缕入怀魂不定,把残冬尘梦都惊扰。,她一名受了神佛点化而穿越来到这里的女子,为了了却一断曾经的孽缘。原因只因为她爱上不该爱上的亲哥哥。一把匕首,一身白衣,一缕青丝,她飘落至后宫之中,成了帝王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可是,她那来生的哥哥居然是恭亲王。一曲离别散,一滴红颜泪,造就了一场悲剧。可是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宿?她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却一去无踪,芳影难觅。她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却将红豆洒落千和湖,了却了相思,结束了缘分。
  • 重生百年以后的美女世界

    重生百年以后的美女世界

    “你在这个世界的印记将会被我代替,我也会送你到两百年后的地球,因为这个时空纬度不能出现两个你,我会照顾好你的父母,并赋予你通天彻地之能”一老头语气平静对着一个17岁的俊秀少年说道。柳林穿越了,穿越到了200年以后的地球,但柳林惊奇的发现地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拥有着异能,更惊奇的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成了珍惜物种。而柳林也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小屌丝,而是精通厨艺,音乐,诗词的天才。看柳林如何在万花丛中肆意的遨游,只不过就在柳林体验性福之时,一项项围绕着他的阴谋接踵而至。(本文前期已诙谐搞笑为主)
  • 英雄联盟之财神指环

    英雄联盟之财神指环

    无所不知的基兰校长爆出财神阁的存在,随即便覆灭,杜卡奥将军临危上任,在军师思维因的辅佐,十年之后影魔军团的出现,铁骑过境,尸横遍野,是其真实的写照。当诺克萨斯对艾欧尼亚想宣战时,面对来势汹汹的诺克萨斯,艾欧尼亚风雨飘摇,当刀妹摘下背后的利剑,艾欧尼亚永不灭亡,成了诺克萨斯军队士兵永远的噩梦。十年,黑色玫瑰的悄然绽放,灵鱼岛主的悄然出现,是宿命对决还是阴谋大手推动这一切?
  • 炼剑征天

    炼剑征天

    萧逸尘身怀龙霸之气,却被天门追杀,无奈之下他暂与天争命,与地争寿,炼就一剑通天,二剑三重,一步登天之能。三剑九鼎征仙道,莫使君临天下归之英雄气概,引得天下仙女竞折腰。看主角如何在东土神州,西天佛土,北海魔渊,中土鬼都之中立下仙侠之名,如何快剑恩仇。新书逆天印望大家支持拜读,书号是(2408338)喜欢交流的请加群(191788784)
  • 绝色轻狂:魔王独宠逆天妃

    绝色轻狂:魔王独宠逆天妃

    一朝穿越,二十一世纪天才杀手变身沧澜大陆的懦弱嫡女,天生废材,天生痴呆,姊妹欺凌,人人轻贱。一朝灵魂转换,风云变幻,废材身体五灵同修,夺神兵,抢神兽,伐异己,诸恶奴,一不小心还招惹上了一只万年大妖怪,自此情根深种,霸爱独宠。“启禀陛下,北夜太子摸了王妃玉手。”魔王风轻云淡:杀了。“启禀陛下,幻海少主摸了王妃纤腰。”魔王眉头微锁:砍了。“启禀陛下,王妃携了王子去了九阙神宫,说是要跟九阙神君看星星,看月亮,顺便畅谈人生理想。”魔王再也无法淡定,霸气凛然一挥手:儿郎们,挥师北上,踏平九阙神宫!
  • 空城记之大城小市

    空城记之大城小市

    这是一个“狠炒”的时代,房贵人贱的时代,房事无度的时代。多少人望房兴叹!多少人为它疯狂!房房房,街谈巷议三句不离它,公房、私房、拆迁房、保障房、公租房、小产权房、门市房、学区房……,房子与居住渐行渐远,成了一场乾坤大戏的主角,导演、编剧、片商、资方、影帝、群演……轮番上场,谁能置身事外?志鸿与亦馨大学里相识、相恋,感情真挚。一起到上海闯荡,后双双出国工作,历经风雨,终因双方的改变而分手。志鸿深受刺激,立志成功,却走上炒房歧途!因资金链断裂,几乎破产,后发起“晒黑灯”运动,靠“空城计”将房子出手,最终在家人恋人朋友的感召下,走向新生活!真人真事改编,不装,不吹,不抄,不穿,不玄!实在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