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说明这方面的事实。比如还有一个人,当他一跟别人对坐的时候,就使劲儿揉搓手,日子久了自然成了一种习惯,即使他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而当他开始说话时,他就开始揉搓手指,有时双手被搓得通红。
这个人对人有一种障碍心理,因为他在孩童时代曾被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呵斥,以后,每当在众人面前露面时,他就会突然紧张起来。
2.被压抑的癖性
当自己的感情或欲求受到压抑时,癖性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比如一个女孩,她一向很怕羞,所以,一旦碰到怕羞的情况,她就会忍不住咬着手指,可是,当她母亲站在她身边时,她就不敢表现这种癖性给母亲看见。因为,每当她把手指放在嘴唇上时,就会被她母亲立刻制止。
再比如,在会客室里正跟客人谈话的职员,当他的上司忽然走进来时,这位职员突然把刚才一直在表演的癖性停止下来,当然,这倒不因为他害怕主管指责他,而从另一方面讲,当一个对自己有强大影响力的对手存在时,一般人都会收敛自己的癖性。
3.透示性格的癖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举不胜举的关于癖性的例子,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透过表面了解对方的深层心理。
比如某人喜欢搔弄头发,一般来说,这种人是属于神经质的。他们碰到问题时,都会呈现出很敏感的性格来。当他们与女人谈话时,通常都会一面用手搔弄前额头发,一面把头发拉紧。从某方面讲这种人是很任性的,他们在谈话中会不断谈论自己的事情。同时,他们的性格也很敏感,如果发现别人在评价自己时,他们会很仔细地去倾听;当话题转移时,这种癖性又会表露出来。
此外,我们也常常会碰见有人喜欢拉耳根。他会一面跟人谈话,一面不断用手指搔耳根,这种样子虽然不太雅观,但根据行为语言的解释,这是表示拦阻对方谈话的意思。
另外,我们谈论关于嘴的一些癖性,如果要征求一些上班族的女性的意见,请她例举女性所讨厌的习性时,她们一定会说:“用嘴咬铅笔的习惯,真让人恶心。”“用牙齿咬指甲,太不像话了。”“嘴不停地嚼口香糖,真让人受不了。”
假如男人有这些癖性,她们就会把这类男人视为孩子气很重的人,而在她们潜意识里对这类男人没有好感。
有些女孩喜欢用手蒙住嘴唇,尤其在笑的时候,用手遮盖牙齿。这类女孩大多属于内向型和胆怯型,她们能顺从社会的要求;如果成了家的话,她们对自己的丈夫也是服服帖帖的。
如果一个人有一副好牙齿,而且在谈话中有意识地露出自己洁白牙齿,从性格方面讲,此人有爱表露虚荣心的倾向,而且内心对金钱和权力怀有极强的欲望。
女性的这种情况跟男性有所不同,因为人们在习惯上把女人嘴唇小看成是美的主要条件。所以说,女性一般都不愿意开口大笑,一个女性从少女时代开始,就尽量养成这方面的修养。有些女性在谈话时,并不需要开口露笑,但她还是经常要遮掩嘴唇,这是一种极端女性化的女人。她有意表示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女人,或者品行端庄,其实,在她们的内心里,有一种想要吸引对方的欲求。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兴趣爱好上透视他人的内心
通常,当人们初次见面时,彼此间喜欢把兴趣和爱好当做正式谈话之前的话题,不仅仅是为了使以后的谈话能够顺利进行,而且也能够多少探察对方的性格,以及对事物的各种看法。从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其间含有深谋远虑的动机。
之所以要谈论兴趣与爱好的问题,是因为只有透过趣味、爱好等表面现象,才能从外表洞察对方内在的秘密。
1.从逃避现实者的兴趣和爱好看其内心
观察一个人的兴趣与嗜好,也可以探测到对方的深层心理。了解的关键,就是对于趣味的热衷程度。每个人都是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工作、家庭和业余活动中,以确保精神上的平衡。
假如一个人在工作或家庭方面,欲望不能满足时,那么,他的精力就会转移到趣味方面去了。
比如在一个单位里,有这样一种人,在工作上虽无特别的表现,但在情趣和嗜好方面却是个风云人物。这种人一谈到情趣方面的话题,就立刻显得生龙活虎,手舞足蹈;但若是工作或家庭方面的话题,他们反而显得沉默寡言。
这种人之所以把精力投放到工作和家庭以外的情趣方面,是因为这人对于单位的风气或上司的态度非常不满,或者受到排挤,而产生了反感情绪;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性生活不和谐,以及因为没有子女的原因等等。
总的说来,热衷于自己的兴趣或娱乐,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因为,他把不满的情绪或精力放在工作或家庭上,而一心追求兴趣和爱好,如此一来,情趣就变成了惟一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也就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
所以,就出现一批有收集癖的人,比如,他们有特别喜欢收集邮票、小饰品、烟盒等的癖好。有的对这种收集嗜好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完全沉湎于自己的世界里。
这类人对收集起来的东西爱惜备至,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不能触摸,他不喜欢将这些东西公开让人观赏,也绝对不会将自己的收集品卖掉,而是希望能得到别人手里的东西。如果我们认识有这种癖好的人,马上就能判断出这人的性格一定相当内向、不豪爽或不干脆,如果观察他的工作方式,也会发现他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是错误的,他也不喜欢别人参与进去,在工作方面太自以为是,以至于陷入我行我素的自我中心主义之中。
2.从变形的嗜好看他人的内心
从任何一个角度讲,嗜好品都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不论饮料、酒、香烟还是化妆品,都不能跟食物与水的重要性相提并论。因而在嗜好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就得去生产具有各式各样特色的产品,所以,其种类也就纷繁复杂。作为一个消费者,其选择的自我程度相当高;自由度愈高,选择哪一种品牌时,自然而然就可以表示其心理状态了。从个人的社会标准和地位来看,如何选购嗜好品,体现出其心理变化。
比如,有人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喝某种名牌酒,而且是哪一年生产的;喝咖啡时也是这样。
从某人对产品的商标有特殊的偏爱上看,推测他并不是选择商品的好坏,而是他有着某种感情上的补偿行为。
他为什么在选择嗜好品上如此的固执呢?了解了这个人的昔日生活,也就明白了养成这种习惯的原因。可以毫不费力地推测,他是为了想采用特殊标准的符号来表示自己不同凡响的地位,所以对于特定东西表现出一种近乎固执的偏好。也就是说,像他这种人的内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显示欲,以及有关自己身世方面的矛盾症结,因为他觉得学者的地位并不能弥补他过去的身世。
人固执的程度表明,很多情况是来自他往日的伤心处。比如,有些人始终不能忘记死去的情人,而他当年的情人就非常喜欢使用这种香水,所以,他至今仍然对这种品牌的香水怀有特殊的偏爱。
相反,也有人会对特定的东西,或者某种品牌表现出极端的排斥现象。
比如,有人非常讨厌抽烟斗的人,原来她是痛恨抛弃自己的情人,而她昔日的情人就是个喜欢抽烟斗的人。
一般说来,精神上的创伤是有原因的,不管喜欢或讨厌,反正不是正常的动机。这是由于某种不正常的理由形成了这种情感。但是,如果又有另一种原因而使其丧失了这种不正常的感情动机时,那就可以很轻易地消除这种特征。假如那位女子获得了她情人的爱,那她肯定不会那么痛恨吸烟斗的男人了。
如果观察人对嗜好品的选择,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有人会选择跟自己所爱的人或敬重的人所喜爱的东西或完全相同的嗜好品,这是欲求同化的心理在作祟。当然,这种单纯的外表下,也可能内心隐藏着欲求不满的动机,故意同化以便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
3.对饮酒的观察
人们对饮酒的问题是相当清楚的,有人饮酒是为了忘记内心的悲伤,从而想借此逃避现实;也有人为了高兴,而兴高采烈地喝酒。当然,也有人是为了陪酒,而不得不喝酒。
不论怎样说,酒精可以促使由于道德制约与社会束缚而被压抑在内心里的欲望与感情活跃起来。总之,如果观察一个人的喝酒方式,极有可能探测出对方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深层心理现象。
比如,有人会一面喝酒,一面借酒发疯,借此痛骂自己的顶头上司,或者指桑骂槐,甚至有人会混杂一些自己的真正动机。因为很多人在喝酒之后,会把压抑在内心的真话吐露出来。
也有些人酒量极大,不容易喝醉。这些人都是神经质的人,善于保重自己的身体,所以不致过量地饮酒,当然,也包含不想在别人面前失态的人。显然,这类人是不愿当众吐露心事的。
凡属这一类型的人,其自我防卫的性格很强。即使在喝酒之外结识的任何朋友,也都保持泛泛之交,因为他怀有不想踏入别人圈套的防备心理。也就是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无几人”的情况,这类人也是极端自我主义者。
另外有一种人,在喝酒时,只要稍有一点醉意,就大放厥词,自吹自擂老子当年如何了得,惟恐别人小看了自己。这类人大多属于歇斯底里的性格者,而且也是自我逃避主义者,在深层的内心里隐藏着强烈的自我显示欲。因为三杯黄酒下肚之后,理性的束缚立刻松弛下来,于是逐渐显露出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时,他无话不谈,同时专门谈论自己周边的人,吹嘘自己如何有能力、兄弟的成就、妻子的家世和子女的聪明等。其实这种人的内心隐藏着一股渴求别人承认的欲望,在自吹自擂之余,也表现出一种不曾被人承认的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