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500000007

第7章 自主学习,加固立足大城市的根本

1.终身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21世纪被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将急剧地膨胀并快速地传播,在人类社会中发挥其无尽的魅力。

世界未来学家们早在20世纪末就对新世纪做了一个展望:21世纪的印刷出版物,像潮水般涌来;电讯,每天都在不停地轰炸着人的头脑。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每天都在更新。昨天还是科幻小说的题材,今天就变成了现实。凡是人脑能够想到的,科技就能够达到。工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日益严重地依赖于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信息之争、技术之争;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演变为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竞争。在21世纪,谁拥有了知识和技术谁就拥有了生存权和发展权。

据统计,进入21世纪后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13000——14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余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

研究表明,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中为30年,20世纪60年代为15年,到了80年代后缩短为5年左右。

由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也缩短了。18世纪60年代发明的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19世纪末发明的调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用;而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被应用了;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花了6年时间;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席卷而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西方白领阶层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

你今天不懂的东西,到明天早晨就过时了。据《华尔街日报》的一项调查,美国人平均每隔5年就得更换一次工作。因为当你干到15年左右的时候,你差不多已经跟不上工作岗位的新要求了,你必须从这个岗位上撤退下来,迅速完成知识技能的新一轮补充转换和升级。

以前,不识字的人叫文盲;现在,不懂电脑被有些人称为“文盲”。可以这样讲:将来的文盲是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保罗·朗格曾经提出一个“终身教育”概念,即一个人的教育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个时期,而必须终身接受教育。

因此,在当今时代,学习不是一个人一生中某一阶段的事,而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和终生化的行为,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成长进步的客观需要。如果你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已经是一个人基本的生存方式。一个人在瞬息变化万千的大城市里要想立足,就必须树立牢固的“终身学习”的理念,身体力行“学习化生存”。

2.文凭的有效期只有3个月。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庞克是20世纪70年代末某省高考状元、名牌大学才子,毕业回到家乡。他先在一家国企上班,后来下海经商失败,最后为生活所迫,在家乡摆起了修鞋摊。

“名牌大学高才生当街修鞋”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大多数人都义愤填膺,埋怨当地人事部门的官僚作风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只有少数人认为,庞克当街修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

究其真正原因,在于这位往日的“天之骄子”的知识已经老化了,他的工作和环境都决定了他已经无法触摸到当今世界的脉搏。早年学的那点东西可能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徒有一张十多年前的名牌高校文凭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那些曾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经过四五年已经差不多都被淘汰掉了。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不用最新出现的知识、技术武装自己,当新的规则主导社会经济,你就有可能像庞克一样最先被淘汰。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3个月。要想在我这里干下去,就必须知道你该学些什么东西。如果不知道学些什么东西,你的文凭在我这里就会失效。”

如今有不少人怀揣着金光闪闪的文凭,沾沾自喜。他们没有认识到,企业招聘人才,文凭是敲门砖,3个月试用期一过,如果你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本事,不能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更新已经“老化”的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你依旧得卷铺盖回家。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文凭的有效期的确只有3个月!

摩托罗拉总裁曾在演讲中说“Whatyouknowisfarlessimpor-tantthanwhatyouarelearning.”意思是说,你不断学习到的新事物,远比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重要得多。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你是否能保持学习的心态,而不是你已有的学历。

美国有一个规定,凡是“师”宇级的工作,例如医师、会计师、律师、药师等职业,每年都必须再进修一定时间的课程。如果没有进修,该年执照就会暂时被冻结,修完课程才能再开始执业。

有位华侨的太太在美国考下药师执照,但是无法执业,因为她没有每年继续进修。这是很有道理的,每年有那么多新药被制造出来,而病人的生命都交在药师手中。如果不持续学习,那会很危险。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预测,社会上的成人训练必将取代学校的文凭式教育,这会是未来的大趋势之一。如果离开学校以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

一个人要不被大城市所淘汰,出路只有一条:忘记学历,心态归零,从头学起,终身不辍!

3.及时“充电”,不断“自我增值”。

1999年大学毕业之后,何立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lT软件开发领域。然而,在近七年的时间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对这一职业越来越缺乏信心,以至于每天工作时总感到没劲,见到领导和同事就想避开。曾经希望事业有成的他,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一心想放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很快,他辞去工作做“退休一族”了,他说:“那感觉就像把喝剩的咖啡一股脑儿倒了。”

如果这些状况也在你的工作中出现了,那么显然你如一节用久了的电池一样,“能量”快耗尽了。此时,如果你悲观失望、一蹶不振,那么你就会遭受到很大的损失。此时,你唯一的选择是去主动“充电”。

任何一个人,要想在日新月异的大城市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在自己的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主动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充电,掌握最新的技术,给自己事业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在变化不断的职场上,很多人即使已身为高级主管,仍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总害怕有一天被淘汰出局。更不要说人才市场上为数众多的中、低端人才了。所以,趁着年轻有精力、有机会时,读点书、报个班多给自己攒些“本钱”,多给自己补充“能量”,是每个人的明智抉择。

在大城市中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充电”,要多方考虑,多方权衡,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1)“充电”要有理性的定位

你应时刻关注自己所处的行业对技能需求的新改变,以此来确定学习方向。认真分析一下这个领域对所需人才有什么样的标准和要求,诸如学历、工作经验、专业背景等等;与之相比,自己有哪些长处和劣势,随时按市场的要求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充电方向。

充电一定要选择能使“自我增值”达到最大化的专业或学历,如果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这种充电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2)妥善解决“充电”的后顾之忧

尽管你是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充电”的,但也有与工作相冲突的时候。

要想顺利地充电而无后顾之忧,就应主动地找机会与上司谈谈,使其明白你想充实自己但尽量不耽误工作。一般情况下,只要和上司进行诚恳的沟通,一般上司是不会多加为难的,他们还会给予你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3)视自身情况选择“充电”方式

至于你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充电”,这得视你具体的工作情况而定。

如果平时工作量很大,有时还要占用业余时间完成工作,那最好选择利用周末和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参加学习,目前各大城市的各类高校都有各种在职人员进修班。

如果工作时间较为稳定,业余时间充裕,建议选择晚上和周末上课的进修班。这样既不影响工作,也不会因参加学习而造成更大的压力。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企业的承认程度选择专升本教育、第二专业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国外学历(证书)教育等多种形式,达到“充电”的目的。

(4)谨防培训骗局

目前,各大城市的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培训机构骗局重重,培训广告真假难辨。你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不仅要小心防范,更要脚到眼到,多方打听。最好亲自去实地考察以下要件:

①师资配备;②教学模式;③培训设施;④教学环境。

不少有经验的“充电”者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不仅亲临教学点试听课程,还多方打听其他听课人的评价。

4.自学成才,靠知识改变命运。

今天,在大城市里谋求发展的人,很多都有一种“自卑情结”:我的文化水平太低,我没有文凭。特别是那些来自艰苦地区和农村的人,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们对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大城市中如何立足,心中茫然。

其实,只要你有决心,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自己把自己“培训”成人才,靠自学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中曾报道过一位修鞋匠通过自学成为律师,从而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动人故事。

196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姜锦程,高一时因父亲去世,他不得不辍学,肩负起沉重的家庭担子。

务农3年后,姜锦程随一支建筑队到青岛打工,刚进建筑队,他就开始自学,一年后就拿到了“建筑工程预算员资格证书”。他从搬砖的小工变成了预算员。他的命运第一次因为知识而改变。

姜锦程没有就此满足。他考上了青岛市职工大学。他一边工作,一边用业余时间上大学。可是不久工程完工,建筑队要移师威海,如果跟着建筑队走,就得中断学业;如果留在青岛学习,就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姜锦程留下来继续念大学。因为他明白这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

姜锦程走遍了青岛的大街小巷没有找到工作。一个修鞋的人给了他启发。他觉得修鞋这个活挺好,机动灵活,时间可以自己掌握,能保证学业,又解决了饭碗问题。他立即拿出兜里仅剩的200元钱,花了196元买了修鞋工具,到大街小巷去修鞋,一个月挣了200多元。

为了学习、上课,姜锦程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个生活习惯: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看书到6点钟,大脑疲劳再上床躺一小时。7点钟起来做饭,一边做饭一边看书。8点准时出摊。下午4点收摊,匆匆吃点剩饭就挤公交车去上学。放学回来实在饿了就啃几口萝卜充饥,然后把教师讲的课温习一遍,十点上床睡觉。

就这样,姜锦程一连坚持读完了三个大学。1995年,他拿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大专文凭;1998年,他拿到了法律专业大专文凭;1999年,他又拿到了第三个大专文凭。姜锦程有10个除夕夜都是一个人在青岛阴冷的小屋里,在苦读中度过的。

1999年10月,姜锦程走进了律师资格考试的考场,可惜这次他名落孙山。2000年10月,他又走进了律师资格考试的考场。这一次,他成功了。没过多久,他如愿以偿地到青岛律师事务所报到。

姜锦程成为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艰辛经历也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

事实上,历史上靠自学成才的杰出人物非常多,我国著名的汉语言学家王力、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著名画家齐白石、著名音乐家聂耳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他们不仅没有高深的学历,甚至都不是出自于科班。在国外,这类自学成才的杰出人物也是屡见不鲜,如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的爱迪生,电磁发明人、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从事音乐的电话发明家贝尔,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和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德国大诗人歌德等,也都是靠自学登上了各自事业的巅峰。

所以,一个人完全不必要为自己没有文凭而自卑,而应该化自卑为动力,靠自学成才,靠自学来改变命运。

要自学成才,应当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学什么”和“怎么学”。

(1)自学“学什么”

一般来说,你应该选择自己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为自学的突破口。当然,决心自学,不论基础如何,都是可以的。基础好一点的,可以从稍高一点的层次学;基础差一点的,可以从一些低层次学起。甚至没有基础的人,也可以从头开始学,而且永远不会晚。马克思在近知天命之年又开始学习英语,尚且不晚。

“学什么”最主要的是考虑社会需要和自身爱好的关系。有些学科虽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课题,但如果你对之毫无兴趣,学起来只是“赶鸭子上架——硬逼”,肯定收效不大。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物体的运动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但如果让他去学文科搞创作,恐怕很难有脍炙人口的名著产生。

另外,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否则,学无所用,也无多大的意义。

拿破仑曾讲过:“卓越的才能,如果没有机会也将失去价值。”一代文豪鲁迅曾一度学医,想用来消除人民的病痛,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后来他发现人民的痛苦之根源不在于肌体而在于精神的麻木时,便毅然弃医从文。

(2)自学“怎么学”

首先,要学会学习。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苦苦学了一辈子,始终不能悟出本学科的精髓,无所作为。

而有的人却能找到所学科目的最佳方法而一举成名。

其次,要想自学成才,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坚持到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注定什么也学不到。

清华大学的食堂卖饭师傅张立勇自学成才的艰辛之途,向我们揭示了意志和毅力在自学过程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张立勇出生在一个边远而闭塞的小山村,由于家贫,张立勇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后来到清华大学食堂打工。

第一次走进清华校园,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给张立勇的启示很大。他恍然明白,出身虽然不能选择,但只要自强不息,未了的“大学梦”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以实现。

张立勇决心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学知识的突破口,开始了艰辛的自学道路。

自学的艰难,张立勇刚开始还是始料未及的,月薪微薄,他请不起老师,一台旧收音机成了他的“先生”。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上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人困马乏,没看上几页,眼睛就睁不开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后来,张立勇发现喝烫水能治瞌睡。每一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

张立勇天天晚上学到后半夜,为了不影响同伴们休息,他从集体宿舍搬了出来,租了一间5平方米的平房。床头前,贴上了座右铭:“在年轻人的辞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桌子贴了学英语时间表。早上起来学1个小时,午休时学40分钟,晚上7点半下班学到凌晨一两点。即使是食堂师傅吃饭的15分钟他都要挤出8分钟,躲到放碗柜背后的一个角落里背英语单词。

8年如一日,张立勇天天坚持按时间表的安排走。寒冬腊月,没有暖气,他围着炉子看书。酷暑炎夏,蚊子“嗡嗡”,他摇着扇子写字。他把自己几百元的工资全都花到了学英语上面,买不起新书新磁带,张立勇找旧书摊买二手书,买二手的磁带。为了找一个安静的读书场所,他就找到教学楼的公共教室。

清华、北大、人大的英语角,多了一位农民工。8年了,他几乎每周坚持去一次。他大声问候每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大胆与他们交谈。后来,张立勇加入清华大学英语协会,为了创造交流条件,他还主动找到外国留学生进行采访。英语口语和听力也在不经意间从量变到了质变。他先后拿下了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

2001年,他为了检测自己的英语水平,报名参加了当年的托福考试,谁知一考竟考出了630分的高分,这个成绩即使正规院校英语系的高材生也很难达到!但是他的自学道路并没有因此停止,张立勇又报考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对外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并且已拿下了大专文凭。现在张立勇仍朝着更高的方向继续努力着。

相信有很多人的条件要比姜锦程和张立勇好得多,他们能做到的,你有什么理由不能做到呢?“没有文凭”不是借口,自学能改变你的现状,能改变你的命运!

5.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独特方法。

在大城市中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与在全日制学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最明确的一点是,为了生存你得先干好工作。学习只是工作之余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这种学习必须突出“自主”二字。因为此时没人督促你,唯有你自己才能约束自己,如果你无法“自主”,那当然无法挤出学习和自修的时间来。

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时间是很有限的,这就迫切要求你运用独特的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应当与大多数学生们在学校的课堂上所使用的学习方法有别。如果不能掌握独到的学习方法,那么你自主学习的效率会很低的。

以下两种方法被许多学者屡试不爽,你可根据自身特点加以灵活运用。

(1)螺旋上升式学习法

“螺旋上升”式学习法,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知识循环,来代替按部就班的知识积累。每一个循环都比上一个循环更高一层,更进一步。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格式塔”的特征。“格式塔”指的是把许多现象综合为功能单元的一种系统。通俗地讲,是整体大干各分体总和的一种循环。

后一循环需要前一循环为基础,而又比前一循环更深、更高,而且后一循环的知识学习又使前一循环得到丰富和补充。

运用“螺旋上升”式学习法,你可以以自己感兴趣,或想研究的学习内容为目标。起点可以是某个基本概念、某个定理、某个疑难问题,甚至可以是自己的某种设想。从这个起点出发,围绕中心内容,学习掌握与中心内容有直接关联的基本知识,同时了解那些与中心内容有联系但并不直接影响的有关知识。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使基本概念得到掌握,定理得到理解和运用,疑难问题得到解释,设想得到丰富和完善。

与此同时,还应了解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领域,领略了所学知识的概貌。

在第一循环的学习中,又会遇到新的概念、新的问题,再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循环,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同时,为了解决起点所提出的课题,需要认真地钻研、理解、掌握;需要你去查找书籍、寻求解答根据、说明材料。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钻研精神的过程,同时还是训练快速查阅书刊文献、有效利用资料能力的过程。因此可以说这种学习法有“一箭三雕”之妙用。只要你勤奋,有毅力,借助图书馆的书籍、资料,以“螺旋上升”式方法学习,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2)“自我讲授”式学习法

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新知识如同洪水一样不断涌来。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根本无法应对“知识爆炸”的挑战。几年前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自我讲授学习”法,它能使人们以高于普通方法五倍的速度快捷地掌握新知识。

也许你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难记的事情或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若是你有意识地向别人讲述几遍,就能大大地加深印象,易于记住和理清头绪。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因为当你讲述的时候,为了说明它们,大脑也紧张地活动,很多概念在“表现”它们的时候得到了整理,使它们条理化、清晰化了。

“自我讲授”式学习法正是根据这个基本原理展开学习的。在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时,刚开始你不必求完全理解,也不要去听别人的讲述,而是拿到书本后,直接根据书前的目录,动员自己所有的潜在知识(即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概念等),进行一次“自我讲授”。讲完后才打开书本,进行第一次通读。通读时不记笔记,更不问人,只是在不甚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经过这次通读,第一次自我讲授的不足之处、谬误所在都会“跃然纸上”,使你体会颇深,受益匪浅。

接下来,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编制出一张精练适用的“目录一览表”,对照着它进行第二次自我讲授。这次的讲授就比第一次更完善、更丰富,许多模糊之处也会逐渐清晰起来,对重点和难点的印象也会大大加深。在此基础上,你可以第二次通读书本,这次的通读所获得的感受、心得和体会便会像闪光的亮点一样永远记在心里。接下来,当你进行第三次自我讲授时,就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完善。这样,经过了四五个回合自我讲授和通读、精读后,一定会得心应手地掌握。

6.走进大城市的图书馆。

在每一座大城市,都有几座规模不等的图书馆。试问:你知道你所身处的大城市有几家图书馆?位置在哪里?你去过几次?你借过书吗?

面对这些问题,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知识青年,或是普通的打工仔,大多数中国人会一脸茫然。因为大多数人缺乏一种“图书意识”,这是一件很让人遗憾的事!

有位留学加拿大的学者写道:

“在课余时间或周末的图书馆里,我总可以见到一些年纪不大的小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查阅资料,看着他们那像模像样的神态,联想起在国内曾听别人说国外的学生从小学会了做‘大’文章,他们所做的作业颇似国内要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所作的论文。真是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呀!

其实,在加拿大学习没过多久,我就发现那里的图书馆非常普遍,甚至比书店还要多。不仅如此,每家图书馆里的设施都很多,所有图书馆都是电脑联网,所以你可以在任何一家图书馆找到你需要的图书杂志,而且都是免费的,因此,加拿大人,无论是研究者、教师、学生,还是普通人士,甚或年轻的带着婴儿的家长,工作之余总是愿意待在图书馆里,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使儿童从小得到图书馆氛围的熏陶……”

和我们国内的情形比较起来,且不说图书馆的数量、设施等差得远,就在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这一点上,离加拿大也有很大距离。在一个呼唤终身学习的时代,所有人,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奋斗的人,实在应该树立起“图书馆意识”。

所谓图书馆意识,就学习者而言,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自觉意识,是进行研究的探究意识,是学会学习的意识。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有没有图书馆意识,可以作为判断此人能否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及今后能否有所创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

因此,一个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现代图书馆意识的人。毕竟,学习创新是对人类已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发扬光大,这一切都离不开图书馆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应清楚地意识到:图书馆不仅是藏书的地方,更是学习的地方,研究的地方。它不能仅是一座藏书库,而应是人们学习的伊甸园,创新的新天地,心灵徜徉的海洋,与古今中外大师们心灵对话的美好场所!

在中国,相对于中小城市和农村而言,大城市的图书馆资源比较丰富。身处大城市的人,应该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在业余时间,走进图书馆去,在书籍的海洋中熏陶自己,升华自我。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掘和利用图书馆这座知识的宝藏呢?这需要你了解图书馆的组织、图书馆书目的检索、图书馆的服务等常识。

(1)图书馆的组织

所有的图书馆资料散居在全馆中,你必须靠每一件资料的“地址”才能找到所要的资料。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基本组织有四部分:

①阅览室:收藏一般图书。

②咨询室:收藏工具书。

③期刊室:收藏杂志、报纸等。

④特藏室:收藏特殊形态资料,如唱片、录音带等。

每一座图书馆会因规模的不同而有各自更精细或简略的划分。当你进入图书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全馆的分配状况。通常在图书馆的入口处附近即会有该馆的平面图或楼层图,所以,这点并不难做到。其次,判断你的资料是属于哪一室的收藏,然后从该室找起。

(2)图书馆书目检索

图书馆的所有资料都有目录,这些目录就是每一件资料的地址。有了这些目录,你才能够迅速找到你要的资料。目录的排列如同字典内容排列一样有一定的规则。图书馆为了能够有效管理内部的资料,会以分类的方式处理这些资料。即要作资料分类,就需要分类法。

目前,我国图书馆通用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五大部22大类,其内容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林业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Z.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制。你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只要掌握拉丁字母代表大类、阿拉伯数字代表类号,就能很快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今天,因为电脑科技的普及,大都市里的图书馆已经全面电脑化,完全采用电脑目录查询系统。

因为各图书馆所使用的查询系统不尽相同,同时也为了更方便读者,通常这些图书馆的每一架电脑附近均会准备详细的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一回生两回熟,很快你就会检索到你所需要的资料。

(3)图书馆的服务

提供资料只是图书馆功能的一部分。你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它的其他功能。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外借阅览服务:即提供各种馆藏资料以供读者借阅。

②情报咨询服务:解答读者有关图书馆利用及一般知识上的问题。

③宣传导读服务: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各种讲座,一方面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另一方面教育读者,增进读者的见闻。

如果你想更深入认识图书馆,图书馆本身的情报咨询服务就能协助你。

图书馆并非一个单向的资料库,而是互动的双向系统,多认识它,你就多一分资源。不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能从中获益。有学者甚至建议:

为追求知识自然无须做一个图书馆专家,但对自己所去的图书馆却应该认识周详,结为知己,所以,要对图书馆内部的收藏、存放位置等等都熟悉无误。

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既树立“图书馆意识”,又掌握了利用图书馆的技巧,那么,他就会以图书馆为平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把准时代脉搏,成长为一名大有作为的人。

7.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

卡莉·费奥莉纳,这位惠普公司的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被誉为“全球第一女CEO”。也许你不会相信,她是从秘书工作开始职业生涯的。

卡莉·费奥莉纳学过法律,她并非技术出身,但却成为惠普这样一家以技术创新而领先的公司的CEO。她也学过历史和哲学,但这些都不是她最终成为CEO的必要条件。这位“女杰”是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最终从男性主宰的权力世界中脱颖而出的呢?

让我们听听她的心声吧:“很少有人能够与生俱来地具备领导能力,真正成功的领导者肯定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而逐步成功的。”

费奥莉纳进一步说:“不断学习是一个CEO成功最基本的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做过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我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找最合适的岗位。因为,只有我的工作与我的兴趣相吻合,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在惠普,不只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整个惠普都有鼓励员工学习的机制,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对方和整个公司的动态,了解业界的新的动向。这些小事情,是能保证大家步伐紧跟时代、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的好办法。”

费奥莉纳用她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是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现代职场上的生力军,无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我们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场所视为学习的殿堂。

工作场所其实是学习各种有用知识的“活课堂”。在工作中,你能学到做事的方法。企业组织所提供的环境最适合个体的发展,它的一切都是从利润出发,在这样的“活课堂”里学习,可以使你潜移默化地感知目前最务实的发展模式,学到能创造最大利润的实用技术。

在工作中,你能学到处世的艺术。一个小组织就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往往是很微妙复杂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学到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技巧,掌握左右逢源的艺术。当然,你更能在管理和被管理过程中,悟到宝贵的管理经验。

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处处留心皆学问,而且这些学问同书本上的死知识比较起来是鲜活生动的,有立竿见影之效。此外,在工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虚怀若谷,向上司、同事请教,记住,每个人都有其过人之处,乐于向他人学习,你就会博采众长,成为有能耐的人。

8.以人为鉴,从他人身上学习。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每个人都是你的一面镜子,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从他们的身上,都能映照出自身的优劣得失。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是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书本里学习大量的知识,因为书籍毕竟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后者则提醒人们不仅要从书本中获得知识,更应该去“历世阅人”,在社会实践中从他人身上学习,也就是要培养“阅人”或是“读人”的能力,从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力量。

(1)从成功者身上汲取智慧

大多数人都把成功者作为自己的学习楷模。教科书和教师也总是提供大量的成功者或者伟人的事迹,以激励鼓舞人。所以你自小就学会了把那些成功者作为自己的楷模,甚至有很多人还会把成功者的言行作为自己言行的标本。

向成功者学习,当然无可厚非。但作为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主要应该向那些创业成功者,那些“财富英雄”学习,特别是向你所从事的行业具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学习,因为这更贴近你的生存现状,也更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从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

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向成功者学习,更应该以失败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反观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其实是一条很重要的增进智慧的途径。

法国的成功学家孚希特万格先生曾说过,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从别人的愚蠢中获取好处。

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尤其是从别人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不仅让你铭记在心,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大师,一天他的三弟子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们走到田埂边,要他们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稻穗。

他的大弟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稻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到的那个大,但他已经没有了机会,只得遗憾地走完全程。

他的二弟子吸取了师兄的教训,每当他要摘下稻穗时,总是提醒自己,后边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都错过了。他竟然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的三弟子吸取了前边两个失败者的教训。当他走过全程的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美丽的稻穗。

虽说,这个稻穗不一定是田里面最好最大的一个,但对他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苏格拉底的3弟子天生就是聪明的吗?不见得。他的聪明是从前两个师兄中学到的。如果他不是第三个进去摘稻穗的人,也许会摘一个小稻穗,或者空手而归。

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失败的活剧,如果你能看透失败者“走麦城”的原因,就能找到规避失败的方法,这对增进你的成功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善于拜失败者为师!

总之,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从聪明的人身上你能学到智慧,从善良人那里你萌生爱心,从失败者那里你可以吸取教训。以人为鉴会使你终身受益无穷。

9.活学活用的知识才是力量。

如果问一位勤学不辍的人:“你为什么要学习?”他会答:“为了使自己知识渊博,因为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真是毫无纰漏的吗?

实际上,当今许多富可敌国的超级大亨,真正高学历的并不是很多。

全球闻名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他出生时家境贫寒,刚读到小学四年级就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大阪,在一家小店当学徒,开始了个人独立生活的历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就去创业。

很多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往往羡慕那些高学历的人,他们总觉得高学历等于财富,学历高的人赚钱自然会很容易,财源也会滚滚而来。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即使你没有大学文凭,也不必泄气,虽然说高学历有助于你的事业成功,但真正的成功与高学历之间并非完全是个等号。不要以为有高度的书本知识水平,便是成功的象征,许多大学生就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走向人生失败之途的。

能够踏上高等学府的台阶,只代表你对课本知识的领悟能力比较高,仅此而已。至于在社会上能否取得成就,则是另外一回事。

读书成绩好的人,未必能够在商场上得心应手,特别是那些死读书的“书呆子”,在商场上的成绩,很可能跟在学校里的成绩截然相反。假若学历能够直接创造利润的话,那么大学的教授岂不全成了“商场巨子”了?

所以,培根的那句话只是揭示了一部分真理。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的力量在于使用,在于创新,在于活学活用。创造性地活学活用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只有将知识不断创新,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如果你受过良好的教育,那就充分利用它。但是绝对不要把“没受过正规教育”当作失败借口,也绝不要在高学历者面前感觉低人一等。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即使没有念过大学,甚至高中,只要你紧紧盯住奋斗目标不懈努力,获取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技能,并且能够创造性地活用你的知识和技能,你一样可以干得很出色。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指出:“你必须把所学到知识,以及本身的见闻归纳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坚定地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为模式、礼仪礼节。”不妨多看看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书,但只停留在文字上还远远不够,所以,只有把书上所写的和现实生活加以比较,这才有所帮助。例如你可以在上午的读书时间里,读几则格言,并结合自身实践深入地思考,然后,把书中所言,活用在夜晚社交场合中所遇见的人们身上。这样的知识才算活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

关于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知识,书籍上都有极详细的描写。事先看看这类书并无害处。不过,你还不能只满足于此。如果不实际踏入社会,亲身体验,仔细揣摩,则无法让那些从纸上得来的知识产生效用,甚至还会误入歧途。这就如同没有看过别人跳舞,或者没学过跳舞的人,即便看过许多乐谱,十分了解舞曲的旋律或节奏,也无法学会跳舞的道理是一样的。

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活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使知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的唯一途径。所以,有必要将自己格言本上的那句培根的话改一改:“活学活用的知识才是力量!”

同类推荐
  •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体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本书在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让你感受智慧人生。所谓料事如神,并不是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去预知未来,而是通过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掌握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会柳暗花明,云开见月明的。
  • 向往成功(林金桐校长演讲集)

    向往成功(林金桐校长演讲集)

    本书选编了北京邮电大学林校长1998年至2003年底以来的演讲词,内容归为六类: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向往成功、法律·道德·文明、什么是大学、科学与艺术、校长的责任。附:对林金桐的两篇采访记。
  • 卡耐基写给男人

    卡耐基写给男人

    "本书汇集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等卡耐基成功巨著中的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和思想精华。本书选取了大量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男人如何走向成功的经典案例,详细解析男人应该如何待人处世,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说服别人,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发挥语言的优势,以及如何拥有快乐的秘诀。通过了解这些伟人的个人习惯、工作态度、家庭生活、人生价值等方面,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提供积极的指导方向。此外,本书还围绕男人面对困境、挫折、忧虑、恐惧时应如何应对,相信卡耐基的真知灼见会为广大男性读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
  •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心态的好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不同,左右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心态修炼,创造出完美的人生结局。一个人要想幸福,必须首先培养健全的心态。心态是我们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真正主人,它能够从里到外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让人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却让人消极悲观,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 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
热门推荐
  • 一千多个小时,人间蒸发

    一千多个小时,人间蒸发

    谢聪被自己的高中同学叫过去玩,之后便消失了,谢聪一直在经历些什么呢?洗脑,暗算,折磨,控制……经历了一千多个小时的追寻,谢聪终于被成功解救。一个月之后,在大街小巷中,谢聪他们终于再也看不到传销的踪影了,她看到了一段新的生活即将开启……
  • 面相越简单越实用

    面相越简单越实用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解释面相学所显示出的人的性格、情感、财运、健康方面的问题。
  • 使命之机械战争

    使命之机械战争

    为了赢得人类与机械部队的战争,泛亚联盟的科学家秘密地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杀戮武器“机甲”。五位怀着强烈复仇心理的战士成为了第一批“机甲勇士”,他们到底能不能完成所有的任务呢?
  • 仙魔奇谭

    仙魔奇谭

    渺渺仙途百世修,入魔一念道成空。千机算尽凡间事,天地不仁自有终。
  • 新萍踪仙缘

    新萍踪仙缘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玄术通神,啸傲山林...五行八卦,略通皮毛...畅游世界,惟我独尊...
  • 武圣传

    武圣传

    功夫、异能和妖兽组成的神秘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神通!主角来到都市,偶然得到太古先祖神通武道的记忆传承……
  • MOLL FLANDERS

    MOLL FLAN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色寂寥

    月色寂寥

    落家,是一个神秘的家族。这个家族在黑白两道均站顶峰。然而这个大家族有一个祖先遗留下来的迷信祭祀——每过100年,执政的落家当家就要从自己的孩子中选出一个杀掉献祭......她是落家的二小姐,从小在黑暗奢靡中长大。黑道的人是要封闭内心的,可是她却敞开心扉,不可遏制的爱上了他......
  •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我们和主人公一道,经历成功的喜悦,面对机遇的挑战。也许你会点点头,因为你赞赏主人公超凡的胆识,过人的毅力,神奇的智慧;也许你会拍拍腿,因为你叹息主人公的一时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合上书,闭上眼,刚才的那些男女老少从脑海中一个一个闪过,其中的道理也汇集到了你的心中。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所以。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了。本书所选的都是一些小巧简练的小故事,力图以小见大,滴水藏海。希望您在茶余饭后,休憩之时,轻松的阅读,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当中,也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斯未信斋杂录

    斯未信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